首页 理论教育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价值判断是构成态度的基础。这是态度学习过程中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与服从阶段不同,它主要不是在外界压力下形成与改变的,而是由于喜欢某人、某事或某物而乐于与其保持一致。运用伊凡·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原理,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看成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

第一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含义

(一)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指个体对一定的对象(人、事、物、制度、观念等)所持有的具有内在结构的较为稳定的评价性心理反应倾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态度是个体对一定对象反应的倾向性或反应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这种倾向或反应(内部)状态决定个体对一定对象的选择;第二,态度是比较稳定的,一经形成,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当然,这种稳定性也是相对而言的,态度形成之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外界的环境、条件及刺激对象的变化呈现一定的动态性变化;第三,态度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这结构由认知、情感、行为组成。态度不是单一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综合而成,当人们的心理活动表现为一定态度时,已经不是单一心理结构的表现,而是整个心理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协调统合后的具体表现。第四,态度是通过个体的经验组织或习得而成的,即个体是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和改变的,不是天生的。第五,态度是对象与评价的联结,当对象与评价可接近性高的时候,则态度易于提取,甚至达到自动激活的程度。而另外的一些态度由于联结较为松散,难以被提取。现在随着大量有关态度研究结果及其理论的产生,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认为评价(Evaluation)是态度性反应的主要元素。

(二)态度的结构

态度三元论认为态度包含着情感成分(Afective)、行为倾向成分(Behaviora1)和认知成分(Cognitive),也称为态度的ABC理论。

1.从认知成分的角度看,态度就是个体对一定对象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是构成态度的基础。但认知因素不能决定态度的一切,因为它在构成态度心理倾向的各种因素中其重要性也是相对的、变化的。

2.从情感成分的角度看,态度就是个体对一定对象伴随着认知成分产生的情绪反映和所持的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主要表现为个体对某对象所持有的厌恶或喜好等反应。情感因素不仅占有比认知因素更重要的地位,而且可能变得很持久。因为,当个体产生了对学习对象喜爱或厌恶的情感以后,不论客观上再如何加强对认知因素的影响,往往仍然坚持着原来的心理倾向。

3.从行为倾向成分的角度看,态度就是个体对一定对象的认知和情感的外显行为,是指个体表现出来的对某对象明显的行为准备或行为。它一方面受认知和情感成分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将认知和情感这些内在的心理倾向表现出来。

(三)双重态度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对于同一态度客体可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态度一旦形成,便表现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种形式。外显态度(Explicit attitudes)是一种外显的、可控的、能被意识到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并易于报告的评价,而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通常被认为是自动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

二、态度的学习的过程与理论

(一)态度的学习是一个从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的过程

态度是学习得来的,尤其是通过社会性的学习得来。具体来说就是1961年凯尔曼(Kelman)提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理论,即服从、同化、内化。

1.服从

这是态度学习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在服从阶段个体为了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而表面上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但在内心却往往是不认同的,即迫于群众态度、舆论等压力,不得不在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表面似乎接受,外显行为一致,但认知、情感却与行为不一致。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一旦外部因素消失,它也就终止了。

2.同化

这是态度学习过程中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与服从阶段不同,它主要不是在外界压力下形成与改变的,而是由于喜欢某人、某事或某物而乐于与其保持一致。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比较主动,即在认知、情感、行为上趋于一致,接受外在价值观影响,从情绪上赞同并自愿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这种态度已经认同了外在价值观,基本稳定但容易在强度的强弱上发生改变。

3.内化

这是态度学习过程中的第三阶段,在认知、情感、行为上协调一致,将内外价值观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即将新的思想观点纳入或融合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使之成为自己的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

(二)态度的学习理论

有关态度的各种理论观点可分为几大类,即学习理论、诱因理论和认知理论。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

1.学习理论

主要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强化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人的态度主要是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而产生的。联想、强化和模仿正是学习的三个主要机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重视联想或联系,强化理论强调强化,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模仿。其主要又包含以下三个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运用伊凡·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原理,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看成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按条件反射的模式进行的,强调联想在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中的作用,认为将态度对象(条件刺激物CS)与引起积极或消极情绪的事物(无条件刺激物UCS)之间的反复联系,可以产生对该对象积极或消极的态度。

(2)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一种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一种。斯金纳在桑代克的效果律和巴甫洛夫的强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强化学说,使强化理论能够解释人的许多态度和行为。强调有机体要获得剌激,有机体必须先反应,作出相应行为,其反应模式是R-S(R代表反应,S代表剌激),因而操作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反射不同的是斯金纳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并不是盲目地反复联想而是由于个体积极主动地操作加以强化作用的结果,所以人的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强化。人们的许多态度的习得往往也是通过强化而形成的。他认为强化是指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一切刺激。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指在有机体环境中增加某些令人愉悦的刺激时,反应概率就增加;负强化是有机体环境中消除令人讨厌的刺激从而增加反应出现概率的过程。

(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和结果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其主要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班杜拉认为观察的这四个子过程是密不可分的。班杜拉还指出了行为操作的三种诱因,其分别为:第一,直接的强化。第二,替代性强化,指经过观察而获得的行为中那些对观察者有用的行为,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第三,自我强化,指由个体对于自己的评价调节着个体那些经观察而习得的行为的表现,即社会向个体规定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奖励;反之,当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不符合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惩罚。个体的态度作为社会学习中的一项也是由于观察到榜样的态度和行为而习得的。

2.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依赖于人如何看待社会情境,而对于这种社会情境的解释又影响着他们的行动。故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的重点在于个体的认知。

(1)认知平衡理论。由海德于1958年提出,认为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与对某事件的态度来维持其相符一致。为此,海德建立了一个P-O-X模型来加以说明。P代表认知者,O代表另一个认知者,X则代表的是第三者的人、事或物。如果P-O-X三者的关系相适应,P-O-X三者呈现平衡状态,则P的态度无需改变,反之,则需改变。例如假定有某认知者P、另一认知者O、某件事X,如果某P喜欢某O,他们两人对某件事的态度又是一致的,或者某P不喜欢某O,他们两人对某件事的态度又是不一致的,这时出现认知平衡状态。反之,如果某P喜欢某O,他们两人对某件事X态度不一致,或者某P不喜欢某O,他们两人对某件事X的态度是一致的,这时出现认知不平衡状态。出现不平衡状态时,人们倾向于把它改变为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产生一种压力使人改变态度,以达到平衡状态。如某P喜欢某O,但两人对某件事X态度不一致,某P赞成,某O反对,这是一种不平衡状态。为了改变这种不平衡状态,P可能会尝试下几种方法:某P可以设想他实际上不喜欢某O,或者他实际上反对某件事X,或者曲解现实,认为某O实际上不反对,以达到平衡。

(2)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必须保持认知的协调或心理的平衡状态,当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他们认为不协调或不平衡都是暂时的,它必将促使人们向协调或平衡的方向做出调整。这是因为个体认知的各元素之间出现对立、矛盾或冲突等不协调状态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焦虑、紧张或不愉快等负性感受。而这种负性感受会产生一种压力以驱使个体想方设法来减轻或消除这种不协调,使认知系统重新恢复协调一致的状态,人们的态度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着种种变化。认知的各元素之间不协调程度越大,则人们解除或减轻它的动机就越强,当然发生态度改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三、促使态度改变的方法

通过前面关于态度学习理论的了解,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某种态度,其通常可用的方法有:条件反应法,提供榜样法、说服性沟通法。

(一)条件反应法

通过条件作用,个体可以形成和改变态度,条件反应法就是对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原理在态度改变中的具体运用。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使学生逐渐了解优秀、第一名与教师的赞扬、父母的疼爱、同伴的羡慕之间的关系,以形成对“优秀”和“第一名”的积极态度。反之,可形成对“不及格”和“留级生”的消极的态度。

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适当地操纵学习行为同强化的结合,以利于形成积极的态度和避免消极的态度。例如,数学考试成绩优异得到及时的表扬,从而加强了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对于写作业速度非常慢、经常拖拖拉拉而又非常喜欢踢足球的学生,家长可以规定只有孩子完成作业后才可以去踢足球。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孩子完成作业的速度和效率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提供榜样法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作为社会学习的一个内容,自然也可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获得。个体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影响其行为,而其中榜样的影响是最大的。榜样具有以下特征:

1.榜样行为是符合要求的并得到奖励的,而其他人也常会模仿他的行为。

2.榜样有权利和能力奖励学习者。尤其是已经奖励过学习者的榜样。

3.榜样与学习者有相同之处。因此,呈现给学生榜样时应认真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与学习者的类似之处,使其产生可接近感,以加强其对榜样学习的倾向。

学校里提供的榜样主要有教材和教师。

就教材来说,只要某一教材提到了人就可能提供榜样。在学校里,文学和历史之所以受到重视就是这些课程为学生模仿榜样提供了可能性。这些课程在提供了今人和前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传达了作者的态度。就教师来说,要想成为学生真正的榜样,就应注意其示范作用,必须有耐心、兴趣广泛、亲近体谅学生、关心和帮助学生、言行一致,并注重身教重于言传。

(三)说服法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言语说服是通常运用的一种改变学生某种态度的方法。怎样说服才最有效呢?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项:首先,要实事求是地提供信息。在进行说服工作时,说服者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实事求是的,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夸大使人生疑并产生不信任感,缩小又不易引起被说服者足够的重视。其次,说服要晓以利害。说服必须使人的内心感到某种压力和威胁以促使其听从劝告而转变态度。但在晓以利害时,必须理智地提供实事求是的信息。再次,要注意单面宣传与双面宣传相结合。单面宣传与双面宣传对学生态度改变的作用不能绝对化,对于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提供正反两面论据的双面宣传较为有效,而那些与宣传者持有相同意见者,提供正面论据的单面宣传较为有效。另外,高年级的学生受单面宣传的影响较小,相反,低年级的学生受单面宣传的影响较大。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正反两方面的宣传反而易使其感到疑惑。最后,还应该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如果原有的态度与教师的期望有巨大差距,则应避免急于求成产生对立情绪,而应在学生原有态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

四、巩固态度的方法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的主要内外部条件影响,对于已获得态度的保持和巩固,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从内部来看,首先,不断加强对于新获得态度对象的认识和理解,以使个体在认知结构中清晰地具有新态度指向的事物、事件或人的观念。其次,减少或消除促使态度认知失调的因素。人们具有一种维持自己观点和信念的一致性和保持平衡的需要。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个体的观念和信念出现不一致时,即出现认知失调,人们为了维持平衡和协调将促使态度发生改变。从外部来看,要对新获得的态度不断地进行强化,以增强主体对于客体趋向的内部准备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