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沸腾现象”与态度形成

“网络沸腾现象”与态度形成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3 “网络沸腾现象”与态度形成——关于“对人魅力”的研究这里的“沸腾”,如果主要指对他人的批评言论,那么也可以理解为用户所表现出的对他人言行的一种反应。根据这种理论,从另一个角度、网络“沸腾”现象有可以看做是发言者因为不具备这种“对人魅力”,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9.3 “网络沸腾现象”与态度形成——关于“对人魅力”的研究

这里的“沸腾”,如果主要指对他人的批评言论,那么也可以理解为用户所表现出的对他人言行的一种反应。在社会心理学的领域,像这样对其他事物的反应,一般称为“态度”,并且可以从认知、感情和行动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这里所说的认知是指对某种意见表示赞同或者反对的态度,感情则是指对该事物的喜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具体的语言或者其他信息手段、在行动上表现出接近或者回避对方。以网络“沸腾”现象为例,当网民对网络上某句发言表示反对意见时,随即表现出厌恶的情感,继而通过在网络上发表批判性评论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态度”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所说的“态度”是指,人们在对外界的变化做出某种反应时所依据的心理状态。态度通常包含认知、感情和行动这三种要素。当人们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处于对立状态时,不仅会在情感上表现出反感,而且有时还会在行动上尽量避免与对方会面。但是,也有研究指出在很多场合,人们的态度并不一定与行动表现完全一致,因此现在有关态度的研究往往将态度视为行动背后的潜在背景,而非直接作用于行动的原因,所以人们采取的行动有多少程度取决于态度也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这种“态度”的对象是某个他人,尤其是当持有肯定态度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对人魅力”,在社会心理学上恰恰与批判性态度相对立。如何让别人对自己怀有好感、上升至喜欢的感情,并且能够采取实际行动接近自己是一项长期的研究课题。根据这种理论,从另一个角度、网络“沸腾”现象有可以看做是发言者因为不具备这种“对人魅力”,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下面我们将着重讨论“对人魅力”与网络交流的关系。

(1)网络世界缺乏外表的诱惑

如今电脑已经广泛普及到一般人群的日常生活中了。在距今仅仅大约40年前,曾经有一个用“电脑”进行的著名实验。沃尔斯特等人用“电脑选舞伴”的名目在大学新生中征集舞会参加者,实为召集实验参加人员。但是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电脑”,舞伴组合是通过类似抽签的方法决定的,这只不过是社会心理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手法。在征集过程中,由数位评审员给应征者的外表魅力打分,但是在舞会结束前这个评定结果对应征者保密。

那么,在实验设置的这个环境下,实验人群在舞会结束后如何评价“电脑”分配给自己的舞伴呢?研究人员发现,对实验人群的态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实验人群自身感受到的对方的涵养或者幽默感,而是由他人(译者注:“电脑”,即评审员)评定的外表魅力[4]

由此我们可以确认,外表的魅力在“对人魅力”中发挥无比巨大的作用。在以文字交流为主的网络世界里无法向对方透露自己的外表信息,因此想要制造机会获得对方的好感面临重重困难。

但是反过来想,也正因如此,网络的世界里不存在因为外表和容貌产生的区别对待,所以绝大多数网络用户都能够拥有公平参与交流的权力。正如斯普劳尔和基斯勒指出的那样,因为没有了视觉要素的干扰,在网络世界里不用顾虑社会地位的高低,并且实际有数据显示,社会地位高低有别的人群在网络发言率上表现出的差异要远远低于现实生活[5]。如果将外表也视为衡量社会地位的一个标准,那么从理论上讲,在失去了这个要素的网络世界里,一切交流活动的进行都将畅通无阻。

(2)网络世界只能期待偶遇

在“对人魅力”的形成过程中,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也在发挥着作用,那就是“单纯接触效果”。在面对面的交流里,这种效果也被称为“近距离接触特性”,意思是指人们对于经常见面的人更容易产生好感。有实验为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扎荣茨在实验里给参加实验的人群展示了一组照片,他发现,在保证实验人群与照片中的人物素未谋面的前提下,随着同张照片展示次数的增多,实验人群对该照片中人物的好感度也不断增加。并且除人物照片以外,图片展示也出现了同样的结果[6]。因此华莱士等人认为,在网络世界里,即使是互不相识的双方通过文字接触,那么随着接触频率的增加,对对方的好感度也极有可能随之增加。并且他们通过观察计划在网络上完成共同作业的人们,发现被告知将与固定成员长期合作的人群,与被告知仅此一次合作的人群相比,对团队其他成员表现出了更加友善的态度[7]

但是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无法获知对方的任何信息、匿名状态下进行交流的网络世界里,这种由接触频度带来的效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又如在网络论坛里,用户可能会不断更换用户名,因此想要实现与同一用户的长期接触也非轻而易举。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可以大致推断对方是同一个人,但是距离产生好感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

(3)网络世界知音难遇

想要与对方建立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自我开示”行为是必要的前提。何为“自我开示”呢?顾名思义,是将自己的相关信息传达给对方。据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坦白,这种行为更容易获得来自对方的好感[8]

那么“自我开示”需要具备一些怎样的条件呢?首先第一点,必须掌握好自我开示的时间[9]。沃特曼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在对话开始不久就急于自我开示的人,与在对话即将结束时才敞开心扉的人相比,往往获得好感的机会要降低不少。也就是说,急于进行自我开示并不能给自己塑造良好的印象,特别是在初次见面时,刚见面就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糗事,对方很可能因此望而却步。换句话说,当对方对自己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再进行自己开示或许会达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前文“(2)网络世界只能期待偶遇”里提到,网络世界很难维持一种长期持久的接触,因此想要准确判断与对方交往的程度具有一定难度。所以网络交流总是伴随着这样的风险,自己认为与对方已经是无话不谈的好友,结果弄错了自我开示的最佳时机,反倒招致对方的反感。

第二点,在通过自我开示获得好感的这个规则里,不能忽视“回报性”这一点。也就是说,自己从对方获得的恩惠必须同等同量地归还给对方,并且对于自己带给别人的恩惠也希望从对方那里得到相等的补偿[10]。因此,当对方将重要的秘密告诉自己以后,自己也必须将秘密告诉对方的想法就会油然而生。建立在这种回报性之上的自我开示,可以理解为一种从对方获赠的“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这种行为往往能够提升对对方的好感。当然在这个过程里,如果掌握不好自我开示的程度也很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回报率,这与控制自我开示的时间一样具有一定难度。

在网络世界里,除了在上述(1)中提到的外表特征以外,对方是何许人也、平日的所思所想都无从得知。如果将这些情况都向对方公开,又势必伴随着自我开示的种种困难,因此想要给对方制造好印象并非易事。但是一旦双方感觉到彼此愿意展示真实自我的诚意,如果能够勇于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好感并且透露希望进一步加深关系的愿望[11],即使在网络这个虚幻的空间里,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进行深入的交流。

与此相关的还有一点,那就是网络交流无法判断对方发言的真实性。根据某个调查的结果显示,在网络上有28%的人曾就自己外表的特征说过谎,有23%的人曾经谎报自己的年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关于这两项内容曾经说谎的人数分别只有5%和13%,可见,网络世界是一个更容易产生谎言的地方。网络沸腾现象尽管时常能够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但是如果谎言被揭穿,例如某些企业冒充个人日记利用博客大肆宣扬商品的优点,这种欺骗行为一旦曝光将在网络上掀起剧烈的风波,实际上也曾经有博客因此被封。

有关“对人魅力”还需要再补充一点,那就是在性格上具有相似性或者互补性的人们之间更容易产生好感,例如利用温顺性格的人去吸引征服欲望很强的人,所谓各有所好。但是在网络空间里,能否接触到对方有关身体特征以及自我开示的信息是首先面临的问题,这便给事情的发展增加了难度。也正因为网络交流存在着如此自我开示和信息接触的困难,只能通过极少的信息来判断对方,所以不免更容易产生诸如偏见、定向思维等否定的态度。

从上述对人魅力形成的条件和网络在线交流存在的种种困难来看,可以认为,这些在态度形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完全有可能引发网络上的喧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