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舆论的形成

舆论的形成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中“社会动员”带来的舆论问题改革总要进行社会动员,动员总得展现美好的前景,然而,实际进展通常总是落后于动员时所承诺,于是,就发生了亨廷顿所说的下面的公式:[10]所以,“适度动员”成为把握舆论的重要一环,既要说明改革的美好前景,也要说明存在的一定风险。
舆论的形成_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四、舆论的形成

研究舆论的形成过程,需要研究“舆论的议论量”,即一定空间内发表意见的人数达到一定的比例,舆论才能形成;还有“舆论的时空相对性”,即舆论只是在一定时间段内一定空间范围内成立;还有“舆论的向量”,即公众相对一致的意见应该有一定的方向、强度和大小。

因此,对舆论形成过程的研究,需要涉及:舆论内容的文本研究、舆论强度研究、舆论存在空间内居民态度的实证研究等多个方面。如果研究普通社会生活中的舆论形成过程,为了同时把握上述的几个方面,需要实时跟进调查,才能知道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强度和人们的态度,这显然对研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网络论坛的出现,使得“网络意见”的形成过程技术上可以做到跟踪观察,这些意见的强度也可以从网络论坛中每时每刻的网民发帖数量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反应,但是表达意见的人究竟在一定范围内有多少,能否推及整体,现在技术上难以把握。所以我们在掂量网上舆情时,需要经常问自己:这是舆论吗?

1.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

舆论形成因不同的社会环境、公众心理,以及舆论客体的差异,不会有标准化的形成公式。如果一定要对舆论形成作一大致概述,可以有以下几个形成步骤:

(1)社会变动、较大事件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要注意的是,外界信息的刺激引起何种反应,不仅取决于信息本身,而是通过公众已有的既定信念进行判断,而从表现出某种情绪或发出,某些议论。正是由于每个人的信念差异,结果是出现议论纷纷的场面。

(2)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在这一过程中,舆论领袖和有组织的群体对意见的趋同的影响将是较大的。

(3)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传播媒介促成所希望的舆论。

(4)文化与道德传统对舆论形成的影响和制约。

2.舆论形成中舆论与个人意见联系的四种动态形式

舆论的形成实际上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一个图式给予表达:[7]

img2

图0-1 四种联系的模型架构

其间存在的四种联系:

(1)社会系统中过去的舆论向现在的舆论发展变化;

(2)个人层次的过去意见向现在意见的发展变化;

(3)过去的个人意见与过去的舆论之间的互动联系;

(4)现在的个人意见与现在的舆论之间的互动联系。

现代生活中最明显的是有关于道德的舆论变化,恩格斯为此曾发出感叹:“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得这样厉害,以至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8]年龄大一些的人,只要回顾一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关于婚姻、爱情的认识变化,便可感觉到舆论在这个问题上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

3.形成舆论的一种情形:舆论场效应

以下三个条件如果同时具备,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形成舆论,这种情形下形成的舆论通常为负面舆论,并伴随破坏性的行为舆论。因而,对此种情形要尽可能防止出现。[9]

(1)一定空间人们的相邻密度和交往频率。相邻密度越大、交往频率越高,形成舆论的可能越大。

(2)空间的开放程度。空间的开放程度越大,形成舆论的可能性越大。

(3)空间的感染力度或诱惑程度。相互感染的因素越多或兴趣、利益的吸引力越大,形成舆论的可能性越大。

4.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中“社会动员”带来的舆论问题

改革总要进行社会动员,动员总得展现美好的前景,然而,实际进展通常总是落后于动员时所承诺,于是,就发生了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所说的下面的公式:[10]

img3

所以,“适度动员”成为把握舆论的重要一环,既要说明改革的美好前景,也要说明存在的一定风险。不能把一切说得过于美好,但也不能说得很糟糕,否则动员没有意义。

【注释】

[1]洛克.人类理解论(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29-330.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37.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15.

[5]参见陈力丹.精神交往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8-180.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3.

[7]参见Glasser,T.&Salmon,C.(Eds)(1995).Public Opin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Consent,Guilford Press New York London.p.60.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01.

[9]参见刘建明.当代舆论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107,110.

[10]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