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革开放,上海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

改革开放,上海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为响应中央号召,建成“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宏伟目标,上海商业发生巨大变化。上海再次成为国际、国内商人的大舞台。当代国际移民的贡献很大。改革开放以来,截至2011年,上海累计吸收合同外资1 952.27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1 190.2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2 499.56亿美元,约占上海进出口总额的68%。世界前20大航运公司占有中国航运市场的一半,在2 900多个近洋航班和300多个远洋航班中,中国航运公司分别占44%和71%。
改革开放,上海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_跨越与转型:国际商务视野下的华侨华人与华商

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商业活动受到限制,上海移民也骤减,到1965年国际移民仅800人。国内移民只有一批南下干部和少量分配来沪的大中专毕业生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为响应中央号召,建成“一个龙头,四个中心”(长江流域的龙头和国际贸易、金融、经济、航运中心)的宏伟目标,上海商业发生巨大变化。1990年4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向世界宣布上海浦东开发开放。而后国际、国内移民再次在上海涌现,形成了新移民潮。境外商人,包括日韩、欧美以及其他国家的商人纷至沓来。港台、内地各省市商人纷纷抢滩上海。香港商人捷足先登,台湾商人登陆上海。内地各省市商人,“宁波帮”与浙商、苏商、徽商、闽商、粤商、晋商、鲁商、川商,乃至维吾尔族、藏族商人都登台上海。上海再次成为国际、国内商人的大舞台。

与此同时,“民工潮”涌动上海滩,农民工为上海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

那么,当代国际移民的构成情况如何?根据2010年11月第六次全国人口资料,在中国境内居住三个月以上的上海境外人员(包括港澳台,未包括驻沪外交机构工作人员、出差、旅游等短期停留的人员)为20.83万人,据全国第二位,其中外籍人员为14.32万人。

(1)文化构成:上海市6岁以上境外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7年,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外籍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8年;大学本科与研究生两项相加为64.7%(见表2)。

表2 外籍人员学历构成(单位:%,年限为年)

(2)职业构成:就业和商务是外籍人员来沪的主要原因。就业和商务两者合计比重高达50.1%,其他则是来沪学习人员及家属、儿童。外籍人员的职业以商人和外资企业工作人员居多,不少外国人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如投资人、正副董事长、正副总经理、首席代表、合伙人、地区总裁及总监等,占总数的31.1%;高级技术人员占7%,包括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高级建筑师;一般管理人员(主要是部门经理、主管等)占45.9%;一般技术人员(含工程师、摄影师、西式厨师等)占9.7%。

(3)居住地分布:以平均居住半年以上即为常住人口计算,上海市境外人员常住人数为18万,其中外籍常住比重为85.2%。平均居住时间较长的外籍人员主要来自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法国、德国和加拿大,平均居住时间为21~22个月。居住分布涵盖上海全市18个区县,其中浦东新区、长宁区和闵行区最多。

(4)来源地构成:上海市外籍人员来自214个国家和地区,人数超过200人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39个,呈现国际多元化趋势。按比重排列分别是日本、美国、韩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马来西亚、印度、意大利、菲律宾、荷兰、印尼、西班牙、泰国、新西兰、俄罗斯、瑞典等。其中日本占20.7%,美国占16.5%,韩国占13.8%。

当代国际移民的贡献很大。改革开放以来,截至2011年,上海累计吸收合同外资1 952.27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1 190.28亿美元。

(1)外商投资规模。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投资性公司24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53家、研发中心334家。又据2008年统计,外商独资企业已有2.47万家,占上海外资企业总数的78.2%[4],占企业总数近八成。各种类型的外商企业分布在上海各区县,集中于上海国家级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漕河泾新技术开发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仅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截至2011年底,累计引进外资银行76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1家,包括投资性公司36家、管理性公司34家、营运中心1家。

(2)外商吸纳上海1/3的劳动力、产值和进出口占上海的2/3。2010年度上海外商投资企业上缴税收2 556.33亿元,同比增长31.4%。外商投资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2010年共吸纳就业人员302.76万,约占上海劳动力的30%。产值和进出口是上海的支柱,2010年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19 530.67亿元,约占上海的63%。进出口总额2 499.56亿美元,约占上海进出口总额的68%。

(3)市内商业和对外贸易。2011年上海商业引进合同项目2 408个,保持引进外资合同项目规模第一;商业中的批发零售全年实到外资21.12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32.8%。麦德龙、家乐福、易初莲花、欧尚等超市进入上海,带动了这一商业业态的发展。可口可乐雀巢、欧莱雅等世界知名公司纷纷落户上海。仅淮海中路国际时尚商业区,2011年就进驻跨国公司地区性总部20家,世界500强企业超过100家。

2011年上海对外贸易平稳增长,进出口总额达4 374.4亿美元,外商贸易公司功不可没。2010年外商进出口总额已占上海的2/3。

(4)金融机构及银行。截至2011年底,上海外资银行资产总额10 365.87亿元,占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3.47%;上海市注册外资法人机构22家,本地外资法人银行分行13家,异地外资法人银行分行14家,外国银行分行50家,同城支行100家,外资银行代表处89家。

(5)沿海及远洋航运。相对于内陆水运、公路、航空和铁路,航运需要雄厚的实力。世界前20大航运公司占有中国航运市场的一半,在2 900多个近洋航班和300多个远洋航班中,中国航运公司分别占44%和71%。

1989年素有航运旗舰美誉的丹麦马士基物流率先进驻上海;1996年,美国“总统号”班轮独资设立美集物流(中国)公司,在中国从事货代业务;韩国第二大船务公司现代商船,1993年在上海设代表处,2003年中国总部在上海成立;2001年,日本邮船(中国)在上海设立集装箱物流公司。在上海港还有数家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航运物流企业经营集装箱码头。

(6)新型制造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是上海装备制造业的中坚力量。2010年末,装备制造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达到2 629户,占全行业企业数的36.6%;完成工业总产值11 998.92亿元,占75%;实现利润总额900.61亿元,占70.9%。

外商及港台投资企业在汽车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2010年末,外商及港台投资企业248家,占汽车制造企业总数的37.6%;完成工业总产值2 956.26亿元,占81.5%;实现利润总额466.85亿元,占73.6%。

外商及港台企业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中居于龙头地位,是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2010年末,投资企业共879家,占上海企业总数的51.2%;拥有资产3 227.73亿元,占82.7%;实现利润总额172.7亿元,占82.5%。

2010年末,上海市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制造业外资企业417户。“十一五”期间,除2008年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占行业总量的半壁江山。

生物医药制造业中,罗氏制药、施贵宝制药、西门子医药器械、葛兰素史克、强生制药等外商企业是行业发展的领头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