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大都市视野下上海影视产业竞争力辨析

国际大都市视野下上海影视产业竞争力辨析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大都市视野下上海影视产业竞争力辨析■吴信训 李 琦在中国今天的现代化进程中,上海无疑是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城市,是引领中国现代化的龙头城市。

国际大都市视野下上海影视产业竞争力辨析

■吴信训 李 琦

在中国今天的现代化进程中,上海无疑是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城市,是引领中国现代化的龙头城市。上海发展的目标定位于“国际大都市”,是对上海价值的历史认识、现实认识与理想认识;也寄托着中国对城市化、现代化理想境界的憧憬;同时,也寄托着整个中国对上海的期待——上海能干什么?上海还该干什么?

经济方面,人们已骄傲地看到,上海正有力地证明着自己。但在文化(也包括影视)方面,人们还依然感到,上海尚存在诸多的遗憾。

今天,判断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进步繁荣的标志已不仅仅停留在流水线上每天能够达到多少产量的小汽车,或是冲向云霄的摩天大厦有多少幢。人们同时还关注、评价一个城市所创造的文化价值及其文化影响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也成为城市竞争力强弱的一项重要判断依据。而这其中,影视传媒产业的活力尤其引人瞩目。在过去的20年中,影视产品的国际贸易额呈几何级数增长。美国影视业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军工业的第二大产业,每年产值超过600亿美元,可直接和间接解决8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而强势的影视作品不仅能为出品方赚得盆盈钵满的经济利益,还能引领文化潮流,产生超越影视业本身的无可限量的社会经济效益。亚洲近年的韩流热潮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众所周知,上海影视曾经创造过灿烂的辉煌。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故事长片,第一部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均肇始于上海;第一家影院、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制片厂也是在这里拔地而起;解放前,上海被世界美誉为“东方的好莱坞”;新中国建立后,直至以谢晋、吴贻弓等为代表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长期独领中国电影风骚;1979年上海电视台在全国率先播出的商业广告,虽然只是一条为时1分30秒的广告,却彻底改变了上海电视乃至整个中国电视行业的生存模式。完全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的局面就此打破,广告经济由此为上海电视业乃至整个中国的电视业注入了迅速成长的源头活水……纵观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上海影视产业的发展,无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动向。下面一系列数据图表,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上海影视产业生产力发展的状态和轨迹。

为此,本文拟将上海放在与北京、纽约、伦敦、洛杉矶等几个典型的国际大都市相比较的背景上,来观察、辨析上海影视产业的竞争力,以期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上海与典型国际大都市影视产业竞争力的比较

这里,我们以北京、纽约、伦敦三地作为主要的参照对象,比较分析上海影视产业的竞争力。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整体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尤其是文化传媒业长期占据国内霸主的地位,代表了国内文化发展的最高标准。而国际名城纽约、伦敦不仅经济实力雄厚,文化产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可谓国际大都市的典范。将上海与这三地相比较,对认识上海影视业在国内国际的地位、差距应有较高参考价值。

(一)基本经济指数比较[1]

img19

此处数值为2000年纽约州的第三产业所占产业结构比例(服务业51%、金融保险房地产9%、零售批发贸易14%、交通通信公用事业5%、公共行政管理5%);当年纽约市的第三产业比重达90.6%(除农林牧渔、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之外的行业统统计算在内)。

该数据仅表示伦敦创意经济所占GDP比重,涉及广告、建筑、艺术古玩、工艺、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脑软件、电视和广播,尚未涵盖金融房产电信等行业。换言之,伦敦第三产业的比例数值远远超越70%。

上海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比北京高将近一倍,经济存量遥遥领先,为全国之首。但与纽约、伦敦相比差距甚远。从全国比率来看,上海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与纽约相仿,而伦敦肩负着近20%的全国GDP,经济集群效应更为显著。不过,反过来看,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也将是巨大的。伦敦如今的创意经济已占地区GDP收入的70%,而这一数据尚未记入创意之外的金融贸易部分。2000年大纽约第三产业比重为84%,纽约市的数据更为惊人,竟然突破90%!同年数据比较,北京则比上海高出10个百分点。伴随着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上海的经济指数也将有充足余地一路攀升。换句话说,作为第三产业本身的影视产业可上扬空间广阔。

(二)文化产值比较

2004年上海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达44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占全市文化服务业增加值的8.7%。[2]

同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创造增加值290亿元,低于上海近155.73亿。但1999年的数据显示,北京广播电影电视业已达22.7亿元,[3]占115.4亿元的文化产业增加值33.7个百分点。

再看两大国际城市。伦敦的创意和文化产业年产值介于250~290亿英镑之间。其中,伦敦电影工业年产值在7.36亿英镑左右,电影、电视、广播产业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75%。[4]纽约市2000年赢利(包括百老汇、影视产业、拍卖会、书廊等)与非赢利文化艺术组织(美术馆、博物馆等)共创经济效益145亿美元,[5]仅影视业获得地方税收计2.45亿美元,[6]制片行业每年可为地区经济贡献50亿美元。[7]

四地文化产值的统计范畴依据不同。北京、上海的文化产业包括了以传媒[8]10、文化艺术、休闲娱乐为主的文化服务以及文化相关产业。伦敦的创意产业囊括了13项由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中获得发展动力的行业。纽约的产值如前所说,源自赢利与非赢利的文化艺术组织,涉及范围远远小于北京、上海划归文化相关产业的分类,也未包括创意产业中的建筑、设计、软件类企业。因而,这项数据仅仅记录了纽约文化经济的一小部分成绩。但即便如此,从下面四地文化产值的比较图中,我们仍能看到上海、北京文化产业存量尚小的弱势。

img20

(三)影视机构比较

上海规模最大的文化企业——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资产仅次于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据2004年底统计,集团总资产204.2亿元。旗下面向影视产业的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资产117亿元,全年收入28.3亿元,广告收入25.6亿元;上海电影集团资产2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0.75亿元。[9]而从事影视制作的民营企业约有94家。[10]

北京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有244家[11],主体为民营企业。在上海尚未出现具备电视剧拍摄甲种许可证的民营影视企业时,北京已经有了18家获得认证的民企。华谊兄弟、海润影视、金英马、光线传媒、欢乐传媒等一批活跃于影视圈内的民营品牌统统成立于北京、发展于北京。显然,北京民营影视企业不仅数量多,其质量及竞争力也胜于上海。

纽约拥有80多种有线新闻服务、4个国家级电视网总部、至少25家有线电视公司,7%的美国电视收视家庭集中在纽约市。2003年据市场调查机构TNS Media Intelligence的统计显示[12],全球50强媒体企业中有15家将总部设在纽约(包括纽约州其他地区),这些企业通过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各种媒介获取的年收益最高可达200亿美元以上,即便第50名也有6亿美元。分散在纽约的独立影片制作工作室更是数不胜数。截止2002年,从事电影录像行业的公司有1439家(制作1065家、发行65家、后期制作及相关企业309家)。[13]单2005年,纽约就吸引了250家独立影片制作工作室,大约100家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包括新开公司、重新归巢的旧公司)的加盟。

伦敦是英国电影与媒体产业的中心,覆盖全国的本地电视台大都将总部设在那里:有历史悠久的公共广播电视BBC、机制灵活的独立电视台第三、第四、第五频道(ITV,Channel 4,FIVE),还有卫星电视BSkyB。全国1300家涉足影视产业的公司中有70%集中在伦敦,约700家国际电影电视制作公司以伦敦为发展基地。著名的苏豪区(SOHO),作为伦敦影视产业的孵化地,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迎来了大电影公司21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和哥伦比亚公司,如今已有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影视制片公司分散在四周,其中不乏技术顶尖的后期制作公司和工作室。如为《冷山》、《哈里·波特》制作后期特效的Framestone CFC,为BBC、Channel 4、探索频道制作科技历史纪录片的MPC。

(四)影视人才比较

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所有工作人员总数的12%。纽约的制片行业雇佣有10万当地人。[14]根据纽约新媒体产业协会的报告,1997年至1999年从事新媒体产业的员工人数以40%的速度快速增长,大纽约地区的从业人员达25万人,市内人数有10万。[15]

伦敦创意人才有52.5万人。全国80%的电影商业、70%的电影从业者扎根伦敦,此外,它还拥有英国一半的媒体产业。据统计,涉足电影及相关媒体领域的从业者超过10万人。[16]

北京2003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其核心创意人口占从业人员比例的3.89%,创意人员占15.97%。[17]创意阶层人数位列中国城市首位。上海比北京低了5个百分点。截止2002年底,上海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和出版系统从业人员仅4万人,加上宣传系统人员之后文化市场从业人员不足6万人。[18]

(五)影视作品比较

虽然影视作品的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影视制作实力也由多种因素牵制,但从产业的宏观角度出发,并且考虑到影视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特性,本文主要采纳地区制造影片的年产量与反映市场接纳程度的收视率或票房两类变量,作为判断各地影视作品实力的衡量标准。

先从产量来看。

上海各类制作机构2004年创作电影35部,电视剧21部443集(分别为当年全国出品电影总量与电视剧总量[19]的16.5%、3.6%),动画片约4596分钟。[20]而北京,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21]显示,影视制作机构制作并获得公映许可证电影共98部,占全国总量260部的37.7%。生产电视剧38部952集(12447),集数比2004年增长6.25,占全国总量7.6%(2004年约为896集,占比7.3%),动画片生产有6部467集(以1集10分钟计,约4670分钟)。

纽约市于2000年制作有电视节目547部、故事片201部[22]——影片数量接近全美产量(683部)的三分之一。电视节目与电影的拍摄天数分别达到4958天和4096天。伦敦的影视产量尚无数据可查,但作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中心,一年影视拍摄日可达1万天,换言之,每天平均有二十七队影视摄制组穿行在伦敦的大街小巷。

再从市场接纳度来看。

2004年分别由央视索福瑞尼尔森依据不同标准[23]10得出的两张电视剧收视率名单中(见下表),没有上海制造的影子。北京独领风骚,深圳、浙江等地随后。

img21

榜单排名来自央视-索福瑞数据,制作方资料由作者通过互联网搜集。

榜单排名来自尼尔森媒介研究数据,制作方资料由作者通过互联网搜集。

再看电影票房排名(见下表)。

全国三大制片厂之一的上海电影集团在票房上却没体现出三大之一的实力,每年只有一部电影进入前十。而且这两部电影均为香港主导的合拍片。上海年年赢得地区票房冠军,但市场褒奖的并不是自己的电影。2002年上海故事片票房为1212万元,仅占全市总票房的7.12%。[24]

img22

纽约市每年出品大批电影、电视作品。有众多充满奇思怪想的低成本独立制作影片,也有充斥着绚人眼目的特技的大制作,众多作品令纽约影视在艺术与市场双方都占有重要席位。纯粹记录票房数据,2002年全美票房前十名中纽约制造占得三席,它们分别是科幻影片《蜘蛛侠》、《黑衣人2》以及3D动画片《冰河世纪》。这三部电影光在国内就赚得7.7亿美元的票房。纽约出品的电视剧也成为全球追捧的宠儿,Talking Wall Pictures为HBO制作的《欲望都市》每年凭借DVD销售就可获上亿元的收益。

十年来英国产值最高的电影均出自伦敦及周边地区之手,如《四个婚礼一个葬礼》、《BJ单身日记》、《猜火车》、《我爱贝克汉姆》。2004年奥斯卡提名影片中的13%由立足伦敦发展的制作公司制作。[25]伦敦的电视剧虽然在国际上不及纽约的影响力大,但其电视综艺节目却始终引领潮流风气,《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流行偶像》、《老大哥》等一批由独立影视制作公司推出的节目成为打响全球电视真人秀的第一炮。

经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纽约、伦敦无不是影视产业的佼佼者,其影视产业的规模、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均在本国扮演着领军人物的角色。纽约、伦敦云集了大量传媒文化机构,不仅有庞大的影视传媒集团,也有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影视企业、作坊,投身影视行业的精英人才占地区人口的比例远超上海。无愧中国经济高地之名的上海,影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与国际大都市却相差甚远。不可否认,上海与纽约、伦敦有着必然的差距。无论市场经济、媒体发展都早于中国多年的发达国家,根本实力远远超越我国。但是,这些如今影视产业兴盛的西方城市也是从量变逐步走向质变,我们不可能强求重建影视不过二十载、实行产业运作区区三五年的上海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然而,即便忽略国际之间的比较,将这些城市置于其所在国家,考察其影视产业地位及其在本国的影响力时,上海的差距依然巨大。

如果说伦敦作为首都,作为地区生产总值可占全国GDP19%的城市,具备上海无法企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聚优势,那么纽约的成就更具备说服力。纽约并非美国的首都,不存在所谓的首都优势,它又面临着同属一国的洛杉矶遥相呼应的影视竞争。然而,好莱坞的璀璨星光并没能遮蔽纽约影视的勃勃生机。恰恰相反,纽约繁华、多面的都市特色为它的影视作品注入了不拘一格的风情画面。而回望上海呈现给人们的影视印象,除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早期辉煌,除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紧扣时代脉搏、针砭时弊、激荡万众心灵的弄潮健儿(谢晋、赵焕章、吴贻弓、黄蜀芹等),在当代,几乎难寻引领现实创作潮流、众望所归的豪迈身影,近年中国影视开风气之先的声音很少有源自上海的。

与同属一国的北京相比,我们发现上海的地区生产总值、文化产业增长值均高于北京的2587.7亿元与155.73亿元,但在影视产业的总体比较中却显得底气不足。其影视产值占文化产值的比例远低于北京,除了文广与上影这两座产值远超北京市级同业的明星企业,上海影视企业的数量与整体实力距离北京尚有一段差距。而论及影视产量及其内容的竞争实力,北京更是远远胜出上海。或许有人会说,上海影视之所以不及北京,原因在于北京的首都效应。此论虽有一定道理,然而,我们只需回想一下上海影视曾有的骄人辉煌,再环顾一下国内其他地区时时冒出的影视佳作,如湖南卫视携带着自己的电视节目笑傲江湖,浙江、广州的民营影视企业紧追北京、不甘其后的制作实力,首都效应显然不足以说明上海影视的当代式微。

二、上海影视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一)上海影视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1.产业结构与体制过度集中,先天经济优势反倒催生惰性

得天独厚的经济区位优势,再加浦东开放以来经济政策的正确指引,使上海保有了中国经济热土的头牌位置。作为全国地区GDP最高的城市,人口众多,市场庞大,市民的时尚意识、消费需求又很强烈,为广告经济培育了丰厚的土壤。在影视文化领域,得益于上海影视消费的长期传统,上海人历来的戏院情结,上海始终占据着中国电影大部分的票房来源。

经济的繁荣是这个城市引以为傲的优势,也构成了影视产业发展的优势前提。然而,当经济优势与几近垄断的产业结构与体制结合在一起时却无形中催生了惰性。

我们不妨以电视为例,比较一下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的电视台市场份额分布情况。根据2002年的《中国电视市场报告》[26]提供的数据显示(见下图):

img23

北京地区的主导收视力量——北京电视台占有43%的市场,央视紧随其后,外省市频道也有五分之一的份额。呈现双巨头垄断的市场格局。

img24

广州身为传媒开放的试验区,不仅可以收看中央台、省级台、省会台,还有一批境外电视台争夺市场:香港亚视(本港、国际)、无线(翡翠、明珠)与凤凰卫视三家境外电视台共计占去58%的广州地区市场份额;此外,广东台、广州台、中央台和南方台各自分得近10%的影响力。可谓多巨头并立市场。

img25

在上海,既没有双雄争霸的图景,更没有多头竞逐的火药味,将近四分之三的地盘独属一家:上海文广集团所属频道。

事实上,在整个中国的地区电视市场中,像上海这样集中的寡头垄断再无第二例。20世纪90年代,东方电视台、有线电视台的相继建立曾一度改变市场一统的局面,但很快,随着市政府整合资源的政策导向,以及中国广播影视政策的调整,有线无线、分台总台最终归并一家。挟电视观众显著的地方性收视惯性,虽有中央电视台与外省频道的入驻,上海文广集团仍占尽收视优势。

缺乏外力的挤兑、巨大的市场、活跃的广告经济,使上海影视产业相对比较轻易获得财务报表上的无限风光,足够享有电视广告投放仅次央视、连年电影票房第一的头衔。而这些因素逐步成为突破常规、大胆创新的欲望不及那些经济底盘有限、竞争对手林立的地区强烈的原因之一。

2.影视机构量少体弱,产业壁垒过高,抑制影视原生态成长

经济学家发现,倘若市场向新进入者潜在开放,那么即便是一个垄断低效的市场仍有可能盘活高效起来。近年频频针对中国影视产业出台的政策就是在这些新进入者的推动下应运而生的。毫不夸张地说,民营影视企业是中国影视业发展的一支新的源头活水。

上海乃至中国的民营影视企业均是在为影视市场拾遗补缺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分食利益的市场空间以及能够容纳“异端”的环境宽松程度,极大地左右着这个长期徘徊于体制门外的边缘角色的命运。

比较来看,上海民营影视企业的发展空间并不开阔,发展起点亦不算高。长期处于体制外状态的民营影视企业,大多首先依赖当地体制内的制播平台成长。体制内影视产业的痼疾首先就会传染到民营影视企业的身上,影响其健康的成长。同时,过度集中垄断的销售渠道、播出平台,必然形成买方独大的格局。更何况制播合一还会在买方市场形成扭曲的价格心理,因为买方同时也有自己的影视制作中心“自给自足”,这样,对民营影视企业的产品销售就产生致命的压力,卖方的议价空间在买方市场中高度畸形萎缩,这势必影响到民营影视企业的鲜血再造,以及加盟影视产业的投资热情。

再有,上海高昂的商务成本进一步加高了影视产业的壁垒。据统计,在世界20个大城市中,上海的商务成本排名第14位;在国内,仅次于北京,高于深圳和大连。过高的商务成本吓退了不少投资和创业人士,并产生了“挤出”效应,不少企业开始选择到低成本的上海周边城市投资。而北京,虽然商务成本未必就低,但是北京的影视渠道丰富,有中央电视台的十多个频道和北京电视台的十多个频道,还有中国电影集团、北京电影制片厂,隶属直辖市的影视机构与隶属中央的机构林林总总,较之上海市的一家之言,机会繁多,大大降低了影视创作的投资风险。

还有,上海给予民营影视企业的关怀不够。这倒未必是说其他地区就给予较多,而是上海在集约化发展国企上给予额外的关照,同时对于外资的引入热情更加高涨,因而无形中排挤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在一次民营企业调查中,普遍听到的抱怨是上海政府部门的职能太强大。不少部门具有双重职能,一方面履行行业管理的职能,另一方面又有管理下属或归口企业的职能,在制定政策规范时,往往先考虑归口企业的利益。

3.观念趋于保守,开创精神缺位

余秋雨早先写过一篇散文,对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文化特征追根溯源:“上海人的人格结构,在很大的成分上是百余年超浓度繁荣和动乱的遗留。在本世纪前期,上海人大大地见了一番世面,但无可否认,那时的上海人在总体上不是这座城市的主宰。上海人长期处于仆从、职员、助手的地位,是外国人和外地人站在第一线,承受着创业的乐趣和风险。众多的上海人处于第二线,观看着,比较着,追随着,参谋着,担心着,庆幸着,来反复品尝第二线的乐趣和风险。也有少数上海人冲到了第一线,如果成功了,后来也都离开了上海。这种整体角色,既使上海人见闻广远,很能适应现代竞争社会,又缺少自主气魄,不敢让个体生命灿烂展现……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没有统领全局的强悍,……人格结构尽管不失精巧,却缺少一个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27]这番话至今仍可回味。

在上海今天的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内容产业的发展中,明显给人一种明哲保身、怕担风险的意识与做派,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表现到影视创作上,最突出的现象是一大批规规矩矩的主旋律电影。作为喉舌之用的主旋律电影,背靠政府资源,筹资容易,发行也较为方便。即使在今天,主旋律电影依旧享有一纸红头文件包场观影的特殊权利。根据划定的题材、重大政治庆典的需要组织献礼片,不用担心出错,也不怕回收资金无门。拍摄主旋律电影可谓上海电影制片厂安身立命的轴心事业。在中国电影市场整体下滑的惨淡岁月里,上海电影坚定地埋头在更有保障的主旋律电影中,而没有选择担当大力开拓市场的先锋角色。毕竟选择后者意味着大量的风险。

不可否认,上海拍摄的主旋律电影不时能冒出佳作,譬如《红河谷》、《生死抉择》。后者制造了中国电影首破亿元票房的记录,这当然也反映出上海影人较强的艺术素养,反映出螺蛳壳内作道场的精明能干。然而,主旋律电影只是电影的部分,而不是电影的全部!长期依赖政治需求制作影视片,抑制了文化艺术和文化市场规律的深层次探索,消磨了艺术创作应有的个性,也制约了突破主旋律创作传统的新生力量。触及社会发展前沿,与观众产生高度共鸣性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少。当冯小刚摇起“贺岁片”的大旗,当中国电影终于回归影视娱乐本体时,过去被视为擅长文艺、商业结合的上海电影反倒显得力不从心了。这在中国电影大片缺乏上海制造的种种迹象中可以得到证明。

所以有青年创作者表示:“在上影体制内,拍自己关注的题材是不太现实的事情。”“这样地接拍电影非常难受,既不艺术也不商业,缺乏原创力,剧本什么是定好的,什么都是在别人的安排下进行的,这样的工作要人到中年才能捱。”[28]

上海依靠电影体制内的力量拿不出像样的佳作,便将市场开拓的使命托付给了合拍片,或是招集一批名导演来做文章。合拍片可借多方之力,分散投资风险,拓宽发行市场。但也存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即过度依赖合拍影片,而且倘若这些影片的创意源自他方,就会忽略本土人才的培养。忽略了本土开创精神,合拍片依旧是表面的繁华。如何兼顾两者的关系,还值得斟酌。

(二)提升上海影视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时值中国电影百年之际,上海政府及各方文化发展部门已经意识到发展影视产业的迫切需求。继2003年提出“优先发展影视、演出、艺术品经营和网络游戏四大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后,进一步提出将“电影业打造成上海文化发展的支柱产业”,“建成中国电影的重要生产基地”,“扩大上海电影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并推出了《关于振兴上海影视产业的若干意见》。

《意见》所提内容触及了上海影视产业现存的一些症结。提出了更新创作观念、鼓励内容创新;积极拓展影视发行网络,完善社区基层影视放映体系;扩大交流,推动影视产品出口;支持影视理论研究,发展影视评论共四点倡议。又提出五项措施:建立影视产业相关政策的信息发布平台;全面启动影视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加强对国产影视片的宣传,支持国产影视片的推广;设立上海影视片发展专项基金;切实保护影视作品的知识产权。

这些提议与措施无疑切中时弊,将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上海影视产业的未来。然而,通过上文的梳理、比较、分析,如何消解上海影视产业现存的制约因素,如何使上海影视产业早日提升到与国际大都市比肩的影响力、控制力与辐射力,仅以《意见》中包含的现有策略尚嫌不足。

结合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经验,扬自身城市之长,避自身城市之短,我们以为,上海影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还不可忽略以下几点:

1.应当突破保守、单一的文化内涵

上海影视产业应当敢于开风气之先,具备“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胆略和智慧。勇于立在东西文化交汇的潮头,发扬光大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兼收并蓄西方文化之异彩纷呈。不必刻意沉湎旧上海的怀旧层面,不必刻意研赏弄堂文化的种种,应清醒认识海派文化的精髓与活力,不在于塑造海派之源的旧日上海,而在于东西南北中当今时代大潮的交汇与升华!

2.应当杜绝政企不分的政策眷顾,推行公平竞争的机制,面向社会建立交流通畅、资源共享、公平透明的服务平台

大型影视传媒集团已经兼具了产业规模、资源渠道的优势,再度给予政策优惠,只会阻碍实力弱小企业的成长,只会纵容缺乏竞争的集团惰性,对影视产业塑造核心竞争力并非有利。政府机构掌握着的社会资源应当立足于整个产业的兴盛繁荣,应当对暂时处于弱小地位的新生影视企业,尤其是民营影视企业给予有力的扶持。

3.应当借助多方资源,吸引影视企业、影视人才的汇集,壮大上海影视的产业规模

汇集流动的外来摄制组固然是繁荣地方影视的一个方面,而驻扎本地的影视企业与人才更加不容忽视。前者的到来有助于交流促进,短期之内就能名利双收,又可带来足以借鉴的技术经验,然而对于本地产业底盘的扩展并不显著,摄制组一经撤退便人去楼空。我们应当引入外部的影视机构驻扎上海,扶植更多影视创意工坊的产生。降低进入门槛,给予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尝试的机会,让更多有志于创作的人才留在上海,壮大影视产业的生产队伍。通过地区规划,有意识地形成便于交流、便于碰撞出思维火花的影视群落,尤其是影视内容制作的高新技术群落。

理查德·弗罗里达在《创意新贵》一书中说:“创意人不会只在有工作的地方聚集,他们聚集在创意的中心,或他们喜欢生活的地方。”事实上,如果具备海纳百川、宽容自由的文化氛围,具备一定规模的影视同业的互相竞争,即使我们口头上不提创新意识,不去大声疾呼“更新创作观念”,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自然会不断催生出竞相争艳的金点子,为不尽人意的、内容贫瘠的土壤注入清泉,有力提升上海影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大胆吸取典型国际大都市——纽约、伦敦发展影视产业的经验

1)纽约

纽约热衷于采用各种经济杠杆来推动地区影视产业。

2000年,纽约推出“纽约硅巷”计划,通过建立新兴产业基金,通过一系列针对新媒体企业投资出台的税收优惠,创建吸引了一大批侧重数字内容开发的企业,迅速提升了电影、电视、平面媒体诸类传统媒体的产业能级。

随后的2002年,为了扩大纽约地区的影视产业规模,纽约市长宣布引资修建号称“世界第二大摄影棚”的史达登岛电影基地[29],纽约历史上第一批摄影棚就建造在该岛上,同一时期,又投资四千万重建了位于布鲁克林的电影制片厂。

最近一次有关影视产业的大改革始于2005年。为了鼓励更多的影视创作与拍摄,市长办公室特地推出了一项名为“Made in NY”(纽约制造)的计划。该计划通过一系列退税、拨款、商业合作等激励政策招徕影视人才与影视企业汇集纽约。具体内容涉及:

①退税优惠:2005年1月启动的Made in NY税务优惠政策,为合格的电影电视制作公司提供包括制作人员和特殊人才的薪金、器材等成本15%的课税减免,除10%整个纽约州可享受的退税优惠之外,还有5%的税务减免由纽约市长亲自认准写入市律,作为该市的特别优惠。每年市政府拨款1250万美元用于这项优惠政策。依照摄制组在纽约的拍摄情况获得全额或部分退税。获得这项优惠政策的前提条件在于,制作内容必须是故事电影、电视电影或连续剧。如果在纽约一处合格的制片场所完成至少75%的影片制作,制作经费不低于300万美元,就能获得全额退税。即便制作经费不足300万美元,如果拍摄天数不低于在纽约停留的75%,也能获得全退。

②文化赞助换取免费广告:参加“Made in NY”计划的制片人,还可以通过捐助价值相当于制作成本0.1%的费用给纽约当地任何一家非赢利文化机构,免费获得相当于制作成本1%的纽约户外广告宣传。这些广告平台包括纽约市区的公共汽车、电话亭、街道宣传横幅,覆盖纽约州、新泽西州、康州三地的市电视台25频道、电台91.5FM、柯达时代广场戏院、NASDAQ市场中心塔以及时代广场的路透社广告牌等等隶属于该座城市的媒体机构。

③纽约制造折扣卡:通过联合大量涉及电影拍摄的各类企业向制作行业提供折扣,降低影视拍摄成本。加盟折扣卡政策的行业涉面广泛:银行服务、照相、美发、美容服装、酒店、租用地、音乐、办公资源、海报制作及培训、制作班底、道具、布景资源、胶片照片储备、以及旅游交通业等,截止2005年已经囊括了27个行业类别。享受这项折扣的影视摄制组可以节约一大笔经费。举例来说,一笔3,600万美元的幕后制作成本包括器材、摄影机、材料、戏服、道具等可节省70万至100万美元;而1,000万美元幕后制作成本则可节省25万美元或更多。

④政府特设培训班:Made in NY不定期开展面向社会的短期培训班。如2005年3月,举办了免费的制作人助理培训峰会。主题是探讨职业优势的战略,如何建立制作员工良好关系的指导。2005年9月,展开人力培训计划,目的是支持独立影片制作,加强本土创作人才的能力。2006年又开办了为期一月的免费全日培训,以此提升纽约市民辅助影视拍摄的专业技能。

⑤服务协助:为拍摄外景的摄制组提供便利服务,除提供人员搭建外景之外,还能得到纽约市警察局协助拍摄的免费帮助。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大大降低了纽约拍摄影片的进入壁垒与所需成本。并使纽约逼近闻名遐迩的好莱坞电影城——洛杉矶。

2)伦敦

伦敦设有机构Film London来管理、促进当地的电影与电视节目拍摄。这座成立于2003年的机构代替了原有的伦敦电影委员会[30]与伦敦影视发展局[31]。沿袭了两者管理LFC[32]外景拍摄地、图书馆及数据信息库的工作,以及培训、制作、商业发展及展会的职能,并且通过改善旧有职能,增添全新项目,将伦敦建立创意文化中心的战略目标一以贯之:强化伦敦作为世界电影拍摄中心的地位,着重多样化的影像文化,致力于带动伦敦全民参与到影视文化产业中来。

①协拍服务:FL有一套服务相当到位的协助拍摄计划,面向世界各地有意奔赴伦敦制作影片的摄制组。从提供外景地资料、联系外景拍摄地点与制作机构、再到物色演职人员统统可以由摄制组委托FL工作人员全权包办。伦敦景观图书馆免费面向所有摄制组,馆内藏有超过一万两千处伦敦建筑还有公共场地的详细介绍。伦敦所有的影视自由职业者均由FL备录在案,任何摄制组计划寻找当地的制片人、项目管理人或是摄像、音像师、化装师、服装设计师,或者群众演员,都可以在FL罗列清晰的人力资源名单中找到。甚至不必亲自奔赴FL办公室,打开IE就能大致了解他们的情况。

②展会活动:除借助国家彩票基金直接资助16种电影节与教育项目之外,FL向各种蜂拥伦敦举办电影节的个人、组织提供专业建议与资源支持。伦敦每年举办的大小电影节迄今为止已经超过五十种。

③技能培训:FL统筹多项基金向初涉影视行业的新人、具备技能的专业人员以及组织提供从剧本写作到电影制作技能的培训,同时联合影视企业,为部分有志影视行业的新手提供实践机会。

④影视制作支持方案:成立两年来,FL陆续推出的三种影视制作支持方案,分别资助艺术电影、电视、短片与长片的拍摄。

(a)LAFVA也就是伦敦艺术影像奖,面向在伦敦生活工作的艺术家,提供制作资金2000英镑至2万英镑不等。

(b)短片资助方案的基金来源非常广泛,分散于伦敦不同地区,每一项基金申请时间不一,要求也略有不同。譬如英国电影协会新电影基金资助的Pluse项目,面向那些以颠覆传统方式,运用数字技术拍摄短片的电影人。

(c)前两种方案鼓励实验性的创新尝试,而长片电影更侧重于市场。这项名为Microwave的资助计划为每部长片电影提供7.5万英镑,最高金额可达10万英镑的支持经费。项目申请资格中明确声明:只面向那些能够遵照剧本、拍摄有效率的商业电影项目。要求电影制作者对观众、市场包括分销有清晰的认识;有一定拍摄经验(比如短片电影、故事片、纪录片、音乐录影带等等)。故事内容则必须与众不同,有时代感,能让观众感受到伦敦、英国电影制作的全新风貌,不拘泥于伦敦故事,但拍摄与制作主要在伦敦进行。

制作方案并不局限于资金支持。除投拍之外,FL仍旧关注发行与继续教育。如获得Microwave资助的电影制成后将向多样化的数字平台发售,包括广播/数字电视/网络/DVD,还将有机会出现在为期三天、面向国际的影视交易盛会London UK Film Focus或其他大型国际展会上。拍摄时随同资金一起来的,还有一套专家指导课程,指导老师均为行家里手,比如执导《傲慢与偏见》的导演Gurinder Chadha,打造《断背山》的制作人James Schamus等等。

综合两地的发展策略,我们可以看出,纽约与伦敦均借助了多方之力,联合影视企业、民间资本、政府机构,打造出一个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影视发展平台;并极尽所能吸引大批影视机构聚集城市,或者干脆自创产业群落来营造产业氛围。但前者的政策多聚焦于成本削减,这一则与纽约本身的高昂都市成本有关,一则应对着整个美国制片业移师国外拍摄的潮流风气。后者的政策则注重文化多样性与创新意识,尤其关注新兴企业与新兴人才的发展,以各种方式,百花齐放的标准挖掘具备潜力的年轻人加入影视队伍。虽然每个城市的影视发展机理不同,但这些策略对于文化单一、创意贫乏、影视机构新人短缺且消费指数相对较高的上海影视业,无疑颇具参考价值。

[吴信训 上海大学传媒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系主任、教授、博导 李琦 上海大学传媒经济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注释】

[1]除非括号内标注具体年份,图表中所有指标均为2003年数据。数据分别来自:《上海统计年鉴2004》、《北京统计年鉴2004》、《2004中国数字报告》、http://en.wikipedia.org/wiki/New_York_City、2002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Indicators http://www.nyc.gov/、www.londonshealth.gov.uk/pdf/HINL2004/hil04section1.pdf.

[2]上海市统计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2005上海文化统计概览》,2005年7月。

[3]北京市统计信息网http://www.bjstats.gov.cn/.

[4]London Cultural Capital,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2004.

[5]Cultural Capital,Investing in New York’s Economic and Social Health, Alliance for the Arts, 2002, www.allianceforarts.org.

[6]张晓明、胡惠林、章建明主编:《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2月,第282页。

[7]Mayor’s Office of Film, Theatre and Broadcasting“2005 is Banner Year for Production in New York”http://www.nyc.gov/html/film/html/news/010106_2005_banner_year.shtml.

[8]即: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服务。

[9]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http://wgj.sh.gov.cn.

[10]叶辛、蒯大申:《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2006·创意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55页。

[11]据广播电视局在册企业列表统计得出,截止2005年底。北京广播电视局http://www.bjrt.gov.cn/.

[12]BIA Financial Network(radio, TV, newspapers), Kagan world Media(cable), TNS Media Intelligence/CMR, 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 and public documents. http://www.mediainfocenter.org(排名表见附件1)。

[13]2002 county business patterns, U.S. Census,转自Creative New York,www.nycfuture.org/images_pdfs/ pdfs/CREATIVE_NEW_YORK.pdf.

[14]Gregg Goldstein, NYC Says Production Boom Due to Incentives, Hollywood Reporter 2005, December.

[15]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uilding New York’s Visual Media Industry for the digital age, www.nyc.gov.

[16]Film London,2004/2004 Annual Report www.filmlondon.org.uk.

[17]令狐磊:《谁是中国创意之都?》,《新周刊》,2005年第214期。

[18]张哲、徐建康、陈德祥等:《关于促进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中国文化报》,2003年6月25日。

[19]2004年全国生产了212部故事片,505部12265集电视剧。

[20]叶辛、蒯大申主编:《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2006·创意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页。

[21]北京市广播电视局http://www.bjrt.gov.cn/.

[2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明主编:《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82页。

[23]央视索福瑞依据首播电视剧单集最高收视率排榜,尼尔森依据全国首播电视剧的收视率平均值评判高低。

[24]叶辛、蒯大申:《上海文化发展蓝皮书2006·创意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5]London facts, London Development Agency, 2004.

[26]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71- 175页。

[27]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59- 160页。

[28]《90年代至今产业化电影的艰难起步》,《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总341期。

[29]英文称之为Studio,但功能、规模却与中国的电影基地无异。

[30]1995年11月成立,为在伦敦街头拍摄电影的摄制组提供帮助,尤其提供外景拍摄地的支持工作。

[31]1992年成立,十多年来为电影拍摄项目、组织、个人提供了大量资金、信息、咨询的支持。

[32]伦敦电影委员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