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报纸印刷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报纸印刷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时间:2022-10-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报纸的出版、印刷、发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旧中国的报纸出版体系是极其落后、零乱和不可继承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设立了新闻总署,各省、市逐步建立了新的报纸出版体系。全国报纸印刷机过去只有600台铅印轮转机,1993年改为胶印后,当时尽了很大努力换成了600台胶印机。至2008年末,全国报业共有胶印轮转机3450台,十五年增长了4.75倍。

报纸印刷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中国报业协会顾问 夏天俊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报纸的出版、印刷、发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60年来,从中央到省、地市、县,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报纸采编印发体系,总体技术水平和设备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全国报纸的总印张是建国初期1950年的300倍,2008年全国日报发行份数,在世界排名第一。

一、新中国报纸出版体系的建立

旧中国的报纸出版体系是极其落后、零乱和不可继承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设立了新闻总署,各省、市逐步建立了新的报纸出版体系。1950年,国家决定报纸出版与发行实行邮发合一的体系。报社负责报纸的出版印刷,报纸的发行及收订工作统交各地邮政部门办理。当时,在京、津、沪等大城市还有一些私营报纸是自办发行的。1950年末,全国邮局发行的报纸为140种,发行总印张为4.1亿。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些私营报纸也逐渐改为邮发,特别是1956年随着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以及全国报纸出版体系的发展,1956年全国报纸全部为邮局发行,发行种类上升到1236种,发行总印张达到26.4亿。1960年,报纸发行总印张达到58.8亿,是1950年的14.3倍。

1960年以后的几年,全国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政府实行机构精简、人员下放,许多事业停办,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至1978年末全国报纸出版只剩了186种,比1960年减少了85.9%,报纸发行总印张为113.5亿,比1960年发行的总印张增长了92%。当时有不少报纸停刊,报社、印厂解散,报纸出版、印刷出现了一段收缩时期。

二、改革开放后的重新启动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实行改革开放的号召,这是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转折。

国家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是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一日千里的形势。在当时电视传播尚未普及的情况下,报纸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各行各业都要及时从报纸上了解中央的精神、要求,以及各有关方面的动态。1978~1988年的十年间,全国原有许多报社忙于报纸复刊,组织采编力量,重新筹建印刷厂。1988年全国报纸出版种类已恢复到922种,比1978年的186种增长了四倍。报纸印刷总印张为233亿,比1978年的113.5亿增长了一倍。但这仍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是设备、人员不足,纸张也跟不上。这就是1978~1988年长达十年的排字难,出版难的阶段。

三、成功实现了第二次印刷技术革命

当时发展印刷的根本问题是工艺落后,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

在1979~1988年恢复和发展印刷能力时,各印刷单位都仍从发展铅排、铅印着手,大家都陷入了发展铅作业的困惑,大量地占用场地、厂房和人员,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低,跟不上发展需要。许多报纸印刷厂在探讨新的出路,有的在上手动照排,有个别的进口了三代照排。这一时期,绝大多数印刷单位仍在忙着继续走铅作业的老路。

早在1974年国家为使汉字排版技术走向数字化,并与国际技术接轨,组织力量开始研究新的印刷技术,成立了“七四八”工程专题小组。综合各有关方面技术力量,多方调查、钻研、试验,经历近8年之久的分析、对比,最后确定了上第四代激光照排技术的方案。在初步解决了汉字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排版软件、编辑机和激光照排机输出设备等重大技术难题的情况下,经过1981~1984年在新华通讯社的试验和1985~1987年在经济日报的试验,1987年12月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和验收,终于完成了大报版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实际应用的各项技术要求,并于1988年实现了商品化生产,立即向全国报纸印刷业推广。至1993年,全国中央各报、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各地市县报印刷厂,全面取代铅作业,普遍安装了自主创新的计算机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彻底打开了报纸排版的闸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1993年全国报纸出版的种类,由1988年的922种增长到1788种,五年增长了94%。报纸印刷业成为用计算机改造传统产业的排头行业。

四、报纸印刷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报纸出版由铅作业进入计算机排版、胶印印刷,是用科学发展推动现代化生产的伟大成果。1993年全国报纸出版种类已经达到1788种,是1978年的186种的9.6倍,但报纸总印张只有287亿,是1978年的1.5倍。1993年以前,全国报纸出版除《人民日报》每天是一张半外,其余都是一个对开张。在解决了排版难的问题之后,各报纷纷开始扩版,从一张扩为两张,四张直到后来的十几张,此时印刷设备成为主要问题。

全国报纸印刷机过去只有600台铅印轮转机,1993年改为胶印后,当时尽了很大努力换成了600台胶印机。1993年之后,报业每年都要购买胶印机,至2000年平均每年都要购进300台左右。至2008年末,全国报业共有胶印轮转机3450台,十五年增长了4.75倍。在现有的3450台胶印机中,每小时印量在15万张以上的250台,全是进口的;每小时印量在6万~7.5万张的约有1450台,也全是进口的,每小时印量在4.5万张以下的有1750台,90%是国产的。粗略计算,十七年来,全国报业购买印刷机、建厂房及配套设备,共计投入约400亿元。

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广告的需要,1994年报纸开始出现彩报,从单幅广告到整幅彩印、双面整幅彩印,都有迅速的发展。目前全国彩报的普及率,大城市为90%以上,省会城市为70%~80%,地市级城市为50%~60%,全国彩报普及率平均约为75%左右。报纸印刷快速增长,从1995~2004年平均每年递增15%左右,其中2000年达到25.62%。2008年全国报纸总印张为1594亿印张,是1978年的14倍。

五、不断采用新技术,推进现代化

中国报纸印刷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断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现代化水平。

(1)印前部分。自从采用计算机排版以来,许多印厂在运行中,都不断关注增加系统的功能,扩大内存,提升速度。在报纸的采编、图文及版面处理、远程传输等技术水平方面基本是与国际发展同步的。

(2)1998年开始采用直接制版技术,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操作人员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

(3)不断提高印刷速度。购进的轮转机,小型机由过去的2.5万张/时提高到现在的4.5万张/时,中型机由6万张/时提高到现在的7.5万张/时,大型机由12万张/时提高到现在的18万张/时。

(4)2000年以后进口的轮转机,基本上都配备了油墨预置功能和自动套准系统。

(5)大型印刷机一般都配有自动清洗橡皮布系统。

(6)目前正在推广对洗车污水的回收利用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生产费用。

(7)不断采用各种措施,减少彩报开车调墨所产生的废报,有些印厂已由过去的1500张左右,降到500张左右,有的已经降到了300张以下。

(8)建立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以期达到减少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生产的目的,不断提高报纸印刷厂的现代化水平。

六、全国报纸印刷企业的总体状况

2008年全国共出版各种报纸1943种,全国现有大中小型报纸印刷厂约500家,从业人员约5万人。1993年在全国报纸印刷业刚刚淘汰铅作业时,有650家报纸印刷厂,从业人员约为6.5万人。1993年全国报纸总印张为287亿,人均年生产能力为44万印张,2008年总产1594亿印张,人均年生产量为320万印张,生产效率提高了6.3倍,主要是靠从印前到印后一系列现代化印刷技术装备和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所取得的。按目前的年印量,全国平均每天印发报纸4.5亿印张,耗用新闻纸1万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