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泛在信息环境对书目工作的要求

泛在信息环境对书目工作的要求

时间:2022-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泛在信息环境“无所不在”的特征要求书目工作能够突破空间的限制,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用户的指尖。(二)无缝的书目信息服务环境超越某一图书馆的工作时间,为全球用户提供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无缝服务是泛在信息环境对书目工作提出的另一要求。参考咨询是书目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泛在信息环境对书目工作的要求_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理论变革与发展研究

二、泛在信息环境对书目工作的要求

泛在(ubiquitous)在牛津词典中解释为“无所不在,普遍存在的”。泛在信息环境即指信息使用者能够知道如何获取他们所需要的资源,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便利地使用信息服务,可以说是一个知识信息获取极其便利的环境[22]。2003年1月在一份名为《网络基础设施变革科学与工程》(Revolutioniz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rough Cyberinfrastructure)的报告指出,Cyberinfrastructure作为新型的基础设施,能够打破人造的使科学社区孤立多年的领域障碍,加强学术的交流与合作。它包括网络体系、巨大的数据存储和对信息的管理[23]。其后发表的《知识在信息中迷失》(Knowledge Lost in Information)将数字图书馆的未来描述为构建“泛在知识环境”,这种环境是“这种环境是更加普遍的、无所不在的综合的数字环境,能够按照人、数据、信息、设备和工具形成交互的、功能完备的研究社区,并具备空前的计算、存储和数据传输能力”[24]。而泛在图书馆一词则在1999年便被提出,但直到2005年,Charless B.Lowry博士在其发表的论文中才将泛在图书馆的概念理清。它是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即用户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可获得图书馆的服务。泛在图书馆也被称为渗透性图书馆(pervasive library)或弥散式图书馆(diffuse libra-ry)[25]

无论是泛在信息环境、泛在知识环境还是泛在图书馆的概念,泛在一词都传达出了这样一个含义:利用先进的技术,将信息获取、信息服务延伸到一切有信息需求存在的地方,从而使获取信息最大便利化。因此,对于书目工作来说,泛在信息环境中需要达到的目标便是,利用先进的技术,为获取书目信息提供最大的便利,使书目信息服务“无处不在”。具体的要求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泛在信息环境的“无所不在”的特点要求书目工作和书目信息系统具有可移动、无缝、开放、多类型多语种的特点。

(一)可移动的书目信息系统

可移动性指的是用户能够在任何地点获取书目信息,而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内或某一特定地点。泛在信息环境“无所不在”的特征要求书目工作能够突破空间的限制,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用户的指尖。要实现这一目的,书目信息系统必须运用先进的通信传输技术。目前使用的书目信息系统移动技术主要基于互联网和无线技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WebOPAC和WapOPAC。

WebOPAC集成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远程服务。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普及,目前很多图书馆都实现了通过计算机网络发布馆藏书目信息,只要用户能够上网,就能够随时随地查询图书馆的书目信息,WebOPAC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其检索功能、页面设置随着用户需求在不断地完善。然而,这种查询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当读者不便使用计算机上网时,书目信息的网络查询就无法实现了。而WapOPAC是基于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这一原本旨在方便用户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存取网络资源的通用协议的移动系统。在WAP的基础上构建OPAC系统,建设移动公共目录网页,将图书馆的公共目录服务延伸到移动通信设备上,用户只要使用WAP终端设备,便可检索图书馆的书目信息。较之WebOPAC,WapOPAC的移动性更强,基本上不需要受限于地理位置,其设备需求也较简单。但WapOPAC在技术难度上较大,起步也较晚,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不足:一是手机屏幕较小,无法一次性显示大量信息,造成用户使用上的不便。二是移动设备联网速度较慢,无法传送大量的信息,书目查询的内容有限。因此目前已经建立的WapOPAC系统,如淡江大学的WapOPAC系统,通常不能提供所有检索项目,一般只提供基础的检索项如书名、作者和ISBN等,无法提供全文检索。三是不能实现用户与图书馆双向交流。如英国什罗浦郡立公共图书馆(Shropshire County Library)、汉普郡立公共图书馆(Hampshire County Library)和美国纽约安姆赫斯特公共图书馆(Amherst's Public Library)等都运用了图书馆无线应用协议站点服务,但它们的服务仅仅是单向的,信息流从图书馆到达用户,而用户无法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做出响应和反馈。

除了基于Web和Wap的书目信息系统,各国还研发了其他平台作为可移动书目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如日本NTT DoCoMo公司1999年2月推出的i-mode手机上网模式。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于2001年5月开通i-mod手机OPAC查询,通过无线电子邮件,可以进行催还、预约、续借、临时闭馆、服务调整或最新消息等实时信息交流。我国的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也于2004年推出了基于SMS(Shout Massage Service)的信息推送服务;韩国西江大学2001年7月与WISEngine公司签订协议,利用WISEngine公司研发的WISEMobileFusion技术,推出用手机可以查询西江大学图书馆书目、图书流通状况、位置等情况。

(二)无缝的书目信息服务环境

超越某一图书馆的工作时间,为全球用户提供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无缝服务是泛在信息环境对书目工作提出的另一要求。受到图书馆员工作时间有限的约束,传统的书目信息服务很难支持全天候的工作。在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书目信息系统后,书目信息检索系统能够在个人电脑浏览器环境下使用,只要用户能够上网,便可以通过他们的电脑获取图书馆书目信息资源;自动化的书目信息系统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为用户提供服务,从而克服了实体图书馆在开放时间上的不足。

参考咨询是书目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参考咨询员显然无法完成全天候的参考咨询工作。2001年1月12日,美国国会图书馆与OCLC联合召开了题为“在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世界构造虚拟参考桌面”的会议。加拿大国家图书馆与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以及英国的一些公共图书馆和美国的几个图书馆(新泽西、圣莫尼卡、加利福尼亚、旧金山湾、莫里斯等州的图书馆)参与了这个试验性计划。该计划倡导全球性电子参考服务,即无论何时何地均可通过国际性数字化网络向研究人员提供专业参考资源。由于成员机构处于全球不同时间经度,所以该系统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全天候服务。通过国际合作与互联网络,书目信息指导系统有机会真正实现无缝服务,全天候为全球用户提供参考咨询服务。

泛在信息环境下的书目工作应当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肤色、种族、宗教、语言能力、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素质如何。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实现的事情,但目前一些实践已经开展。如GIL[26]全球目录(GIL Universal Catalog),它是一个对多个图书馆联盟的多种数据库都可以进行操作的集中式的联合目录,连接了佐治亚州大学系统中的35个大学图书馆,拥有将近900万条书目记录,为系统中的所有学生、工作人员和教员提供成员馆的符合条件的信息资源的存取,是世界范围内最强大的学术信息资源和服务中心之一。

(三)开放的书目信息系统

传统的书目信息资源通常来自于图书馆,事实上,书目信息资源还有许多来源,包括网络中的书目信息、开放存取的书目信息以及来自于其他图书馆的书目信息。

1.来自网络的书目文献资源

网络书目文献资源是指书目文献利用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发布和信息服务载体形式的新型书目文献,如网络书业书目,网络文献书目数据库等。网络书业书目指的是发布在出版社和书店网站上的书业书目。这些书目信息资源可以直接为图书馆所利用,用以扩展用户的检索范围。

2.“开放存取”的学术信息资源

“开放存取”基于“自由、开放与共享”的理念,是一种学术出版和科学信息交流的新模式。开放存取学识资源数据库的范围包括商业索引的开放存取版、开放存取索引-文摘数据库和开放存取全文数据;除了这种由公共财政以及公益性和非赢利性基金资助的开放存取数据库外,还有部分文献由作者自行授权开放使用。开放存取的文献一般是学术性资料,具有较高的价值。开放存取数据库中的索引、文摘资源都是重要的书目信息,能直接为用户所使用。开放内容联盟OCA(Open Content Alliance)是由世界范围内一系列文化领域的、技术领域的、教育领域的、公益的、政府的组织机构组成。OCA提供的信息资源包括各种数字化存档资源,如文本、图像、多媒体等。OCA的建设者各自提供捐赠的服务、设施、工具或者资金。由Yahoo、微软、Adobe、惠普实验室、波士顿图书馆联盟、加州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洲档案馆等42个机构捐助服务、设施、工具、资金等成立的“开放内容联盟”,以建立一个全球开放获取的数字档案馆为己任。

3.图书馆间的书目信息资源

包括其他馆的OPAC系统和联合目录等。日本的大学图书馆综合目录网络,是日本最大的联机联合目录网络,能够连接全国582所大学图书馆;而日本山手线沿线私立大学图书馆联合目录网络则通过制订相互合作的协定,公开能同时检索加盟大学图书馆藏书信息的检索主页,提供联盟内图书馆藏书的并列检索,实现联盟内的书目信息整合。我国的联合目录发展也主要在高校图书馆系统内,中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实行联合编目,建立联合目录数据库,提供统一的检索平台,为CALIS的成员馆提供联合目录检索服务。但不难发现,我国不同图书馆系统间的书目信息开放性很低。

目前获取图书馆书目信息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图书馆的目录,包括联机目录OPAC和联合目录。这种方式要求用户必须进入图书馆或其联盟成员馆的网站,受到网络类型、网速等多种限制。如果能够将书目信息资源向网络开放,人们检索、利用图书馆书目的机会将更大。目前OPAC开放性的最大障碍是它的书目数据对搜索引擎的可见性不足。图书馆书目记录存储在专门的数据库中,需要专门界面搜索,并且搜索结果没有固定的URL,搜索引擎无法将其定位。根据OCLC在2005年的《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的理解》调查报告中,“84%的用户使用搜索引擎开始信息搜索,1%的人从图书馆网页上开始信息的搜索”[27],如果书目信息系统中的书目数据被搜索引擎所发现,能极大地增加其开放性。其他技术,如Wpopac以博客形式开放馆藏书目记录,解决了传统书目信息无法被搜索引擎检索到的不足,增加了书目信息的发现方式;我国香港岭南大学图书馆与亚马逊网上书店通过专用软件实现图书馆OPAC与Amazon书目记录直接匹配与链接,用户在使用Amazon时就可以了解该书在图书馆的收藏情况。

(四)跨媒介与语言资源

数字化浪潮冲击着普通人的生活,同样冲击着图书馆的资源构成结构。存在于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信息资源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印刷本文献,还包含了纸质文献的数字化版本、多媒体资料、计算机程序等非传统文献资源。泛在信息环境要求书目信息系统能够对多种类型的文献信息进行揭示,使人们可以通过整序后的书目快速查找到所需信息。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公共图书馆建立的新站点,能够动态增加新资源供应伙伴。目前,该馆查询服务提供的资源包括:阿姆斯特丹公共图书馆系统目录,荷兰公共图书馆联盟的全国目录,Discotheek(欧洲最大的音乐CD资源集合),7个国家级报纸和6个国家级杂志的文章全文,荷兰全国历史档案,VanDale(荷兰语辞典)等各种类型的文献信息。

书目信息的类型也应当多样化。韩国LG数字有声读物图书馆的做法不妨值得借鉴。该图书馆利用NFC(近距离通信)技术设计的移动电话完成对图书馆服务的获取。为无法阅读印刷资料的人提供了实时数字有声读物。书目信息通常通过静态的页面进行显示,但在视力方面有残疾的人则无法使用,提供音频格式的书目信息,能够使更多的用户享受到图书馆的书目信息服务。

多语种资源是为全球用户提供便利书目信息服务的基础。泛在信息环境旨在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最大的便利,克服语言障碍将是其中必须完成的要求。除了在使用界面中提供多语种支持外,采集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提供多种语言的书目信息资源,能够将世界融合在一起,减小因国家、语言不同而带来的信息鸿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