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泛在阅读”概念的解读

“泛在阅读”概念的解读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泛在阅读是由“泛在”与“阅读”组合而成的一个概念。从文献资料来看,泛在阅读是在泛在学习概念基础之上提出来的,与泛在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泛在阅读,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泛在阅读是由“泛在”与“阅读”组合而成的一个概念。从科学性角度看,它是一个规范性名词,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定性。要理解这个概念,需要从“泛在”与“阅读”各自的词义及其相关联系中去建立新的意义关联。

“Ubiquitous”(泛在)一词源于拉丁文“Ubique”(到处,处处),《简明牛津英语词典》(网络版)解释其为“处处呈现、出现或被发现”的意思,由美国施乐公司马克·威瑟博士于1988年首次提出。“阅读”,一般可解释为“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将两者联系起来理解,泛在阅读就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环境,用户自主随机阅读和学习的方式。即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身边的工具自主地获取所需的内容和信息,并自由地与其他人分享、共享阅读学习”[1]。从文献资料来看,泛在阅读是在泛在学习概念基础之上提出来的,与泛在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泛在学习(U-Learning),顾名思义就是指随时地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都能获取所需信息的方式,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习者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4A”(Anyone,Anywhere,Anytime,Any device)学习。

泛在的信息技术为泛在阅读的实现创造了可能性,因为它消除了时间、地点、权限的制约,给阅读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阅读环境和更大的阅读可能。但是,泛在阅读不等同于泛在学习。泛在学习是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产物,而泛在阅读既具有泛在学习中的阅读,又超越了泛在学习的形式,它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因为泛在阅读既有传统的纸质阅读,又包括了非纸质的一切阅读形式。

泛在阅读,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泛在阅读”是指在以泛在计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阅读;从广义上讲,泛在阅读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阅读,阅读的内容具有广泛性,阅读的形式具有多元性。

笔者将泛在阅读定义为泛在计算技术支持下,不受时空限制,内容广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阅读,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泛在计算条件下的泛在阅读。网络技术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所有物品和设备,只要对它们有管理的需要都可将它们连到网上,构成一个无处不在的泛在网,[2]基于“泛在网”和网上资源,阅读者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非纸质阅读。

第二,“人人、时时、处处”的泛在阅读。这是从个人与时空角度分析的非纸质泛在阅读。信息的易获取性、即时性与交互性特点使个人进入阅读的门槛降低,从而实现了广泛意义上的信息大面积共享。同时,信息的共享打破了时空限制,使阅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其想要阅读的任何资源。当然,部分资源作为有偿资源,需要阅读者进行消费后才能获取。在此层面上,阅读者可获取的内容已极其丰富了。

第三,开放式的泛在阅读。这是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角度分析的泛在阅读。纸质与非纸质、传统与现代的阅读形式共同存在于阅读者的时空之中,从而让阅读者在开放的领域自由选择合适此在自我的阅读形式,虽然也会受到外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但就整体而言,泛在阅读形式已进入开放世界。

本书主张广义的泛在阅读。正是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之上,从学校教育出发,笔者建议广泛开展泛在阅读的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