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创造教育的启示

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创造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教育界的现状及种种迹象表明,现有教师队伍并不乐观,教师职业倦怠之病症正严重地冲击着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近年来,“职业倦怠”的研究已经延伸到了教学领域,并引起了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兴趣。2.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对创造教育的启示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2.1 社会方面的根源教师承担着培育英才、承传历史文化的重任。
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创造教育的启示_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创造教育的启示

梁小玲

(浙江工业大学 之江学院 杭州 310014)

摘 要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反应,其存在给教师、学生乃至社会都将带来极大的影响。根据以往研究,社会的压力、组织因素、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自身的人格以及学生都有可能引发教师职业倦怠。创造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只要教师能够积极应对,社会给予支持,创造教育也可以成为教师自我实现的机遇,有效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否则的话,创造教育所带来的压力又会加重教师的职业倦怠。

关键词 教师 职业倦怠 创造教育 启示

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社会的发展对创造型人才的呼唤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和存亡。创造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性才干的活动。然而教育界的现状及种种迹象表明,现有教师队伍并不乐观,教师职业倦怠之病症正严重地冲击着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职业倦怠不仅使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而且使受教育者及其家庭和社会也深受其害。在当前,教师既要承受应试教育的现实要求,又要迎接创造教育对之提出的新要求,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创造教育究竟会对教师的职业倦怠雪上加霜,还是使教师重新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本文将参考一些已有理论及研究,从中得出对创造教育的一些启示。

1.什么是教师职业倦怠

自从费登伯格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rt)以来,它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近年来,“职业倦怠”的研究已经延伸到了教学领域,并引起了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兴趣。研究者皮特斯(Peters)将职业倦怠定义为“燃尽或耗竭个人的心智、生理、情绪资源,其主要特征为:疲乏、冷漠、理想幻灭、沮丧,显示个人已耗尽其能源或适应的能量”。弗鲁顿伯格在1974年将职业倦怠描述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由于日平均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teacher burnout)至今没有一个公认定义,但几乎所有研究者已形成共识,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职业倦怠的教师经常产生疲劳感、无力感、失眠、食欲不振、疼痛等感觉。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生理健康,也影响到教师心理的各个层面。倦怠使他们不再积极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同时,对教师的家庭、学校、学生、社会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2.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对创造教育的启示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方面的根源

教师承担着培育英才、承传历史文化的重任。校长、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益增加,使教师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另外,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教师不仅要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教学任务,个体差异性越来越大的学生,频繁变化的教育改革,而且要加快知识更新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脚步。久而久之,教师因不能及时有效地缓解工作上的压力、放松紧绷的神经而产生身心上的疲惫感。

创造教育从知能结构、创新意识和精神、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观念上等多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要求教师向创造型教师位移。创造型教师就是具有创造教育思想、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师。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无疑又把焦点投射到教师的身上,但教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创造型教师,而且人们也应该意识到,虽然学校教育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上起着关键的作用,但这一重任不应该只落到教师的肩上,家庭和社会也应该起到应有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对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西方关于创造力教育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形成了一套完备而科学的创造力教育体系。目前美国设有“创造力教育基金会”,为中小学校有关创造力的培养和开发提供援助,在许多大学里还设立了创造力方面的研究机构。而我国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创造力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和实践的许多方面尚属空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社会一方面给予教师极大期待,另一方面要理解教师这种处境,给予他们真正的帮助。国家应该建立创新体系,加强创造力的研究。

2.2 组织方面的根源

2.2.1 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

一些学者如斯可瓦布与布瑞恩(Schwab 1982,Byrne 1992)认为,在组织方面,显著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是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当个体面对两种冲突情境而又被期望做出角色行为时,角色冲突就会出现。这时,如果个体不能妥善调和这种不和谐,压力就会随之产生。单就教师的职业角色而言,如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担当学生的“家长代理人”、“学生的楷模”、“严格的管理者”、“朋友和知己”等等。而角色模糊则是指个体由于对其职业的权力、义务、责任等缺乏清晰的、一致的认识而感到对工作无法胜任。这种角色定位模糊也易导致压力的产生。

在教育从应试教育模式到创新教育模式过渡转型期,社会呼唤创新教育,而现实却是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在束缚教师,创新教育和应试教育对教师同时提出了要求,而这两种要求在许多方面是相互矛盾的。创新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教育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当成一个可以主动学习的主体,而应试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创新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应试教育以学生掌握知识为目的,两者要求的具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也各有特点。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将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课程的创造者,由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教育意义上的交往者,由课程分数的评判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按照心理学中的角色理论,这两者的并存对教师而言,可能导致角色冲突。这种角色冲突可能导致个体心理过度紧张,过度的角色紧张有害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在这个时期,作为广大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教育所带来的必然变革,并积极作好心理和知识能力方面的准备。正确认识这一时期自己所要担当的角色,加强角色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角色技能,合理运用防御性机制,在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期望角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适应变革。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探索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建立民主的现代教育思想;努力学习,促进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增强认知能力,大胆尝试新的行为方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兴趣广泛、乐观自信、意志坚强并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人。

作为教育的管理机构,应该尽早建立创造教育的运行机制,使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逐步向创造教育的评价方式过渡。作好宣传鼓励工作,加强对教师的角色教育,协调教师的角色关系,消除教师的角色紧张。教师培训部门应探索高质量的培训策略,包括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学校应该明确教师现有职责,降低对教师应试教育的压力,淡化教师应试教育观念。在培训中还需注意,不仅要传播创造教育的理念和相关理论,而且要对创造教育的具体实施进行指导。

2.2.2 自由度与自由权

斯可瓦布与其他一些学者发现(Schwab et al 1986),在下述情况下,教师的倦怠感会降低许多。其一,当教师个体感到在教学中有更大的自由度与更多的自主权时;其二,当教师确信他们能够参与学校决策时;其三,当教师感到他们的学校组织有一套对教师教学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时。

2.2.3 组织氛围

在教师的工作情境中缺乏一种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也被证明与教师职业倦怠有着直接关系。在这种社会支持系统中,来自同事的支持较来自行政方面的支持更为重要。

创造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教育领导、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应为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要改革大一统的教育管理制度,创设灵活多样、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创造性的弹性管理制度,鼓励多样性,强化独创性。要积极主动地关心教师生活,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生活困难,协调好教师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学校要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决策。首先,校长要实行开放式的民主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与更大的自由度,加强教师对自己对学校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要给每个教师留出平等的思维空间、自由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其次,要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区分教师的教学效果,体现竞争精神。鼓励教师把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成果引入教学,指导教学。重奖教学改革成绩突出、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第三,改革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并以严格的赏罚制度来保障。第四,建立教师定期进修制度,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鼓励教师利用各种形式进修、学习和提高。

2.3 个人背景方面的根源

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与个人因素特别是人格特征和背景因素等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研究表明,某些人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很容易受到倦怠的伤害。这些特点是: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低、对自己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等。还有一些研究表明A型行为的教师比其他教师显示出更多的神经官能症和由压力引起的身体疾病。低自尊者更易感到压力并产生职业倦怠,而高自尊者则很少受到工作压力及其影响因素所左右。外控型教师更可能产生职业倦怠,他们认为命运是由外在事件控制,那些以紧张焦虑为特征的教师也亦产生职业倦怠。相反,性格坚强的教师认为自己有能力处理和缓解压力而不易倦怠。

创造教育需要教师具有开放性态度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的教师通常表现为: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献身的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科学态度,不守旧、不从众、不跟风的创新精神;坚定自信、百折不挠、努力拼搏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乐群互助、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传统教育不仅使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而且升学率和教师的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住房分配等直接挂钩,加重教师间的竞争,也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创造教育能给教师提供一个充分施展才华,以个人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的工作舞台,这些成果的取得恰恰能高水平地满足教师的创造性需要和成就需要。个人成就感的增强及创造性需要的满足会大大缓解教师的情绪疲劳,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的动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从根本上抵御职业倦怠的侵袭,而且有助于教师创造性人格的自我培养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2.4 职业原因

国外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现象最易在助人职业中发生,因为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员过分执著于生活的理想和方式,但又可能无法获得期望的美好,从而产生疲劳和情感衰竭。教师职业是典型的助人职业,平凡而艰苦。教师的教育过程复杂,周期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它的成果,几十年才能显示出,这种成果的滞后性,淡化了教师职业的崇高感,促使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

叶谰教授(2002)指出,“创造是唤起教师职业内在尊严的源泉。正是当代中国进行着的深刻改革,正是当代人类社会信息、知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为教育这个古老的事业,注入了‘创造’这一强大新的生命力;正是对教师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人的要求,让我们找到教师职业对于社会而言的外在价值,与对从业者教师而言的‘内在生命价值’之间统一的基点,找到了教师可能从工作中获得‘外在’与‘内在’相统一的尊严与欢乐的源泉,那就是两个赫然大字‘创造’!”

创造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使教师的工作因此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发展得到了高度重视。创造教育不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唯一标准,而是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发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的建立。这种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善自己的不足,将工作中的压力变为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动力;而且,这种评价体系所认可的教育教学成果也是多样化的。这种理念也使教师能从自身的每一点创新给自己及学生所带来的令人欣喜的变化而获得成功感。

2.5 学生

1979年美国教育协会(NEA)民意测验发现:接受调查的3/4教师认为纪律对他们的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管教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压力及倦怠的主要因素(Shaknarov﹠Farber,1983)。弗瑞德曼与法伯在1992年的报告中指出,学生的品行不端,对事情漠不关心,对学习资料缺乏热情,这些都易使教师产生倦怠。

创造教育不是培养少数尖子学生的英才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有人提出了“未来教师”要接受和实践的教育新理念,既要从学生的成长、发展出发,尊重不同能力层次、学习习惯、个性特长的学生的需要,激励求异,张扬个性,提倡结论的多解性、多样性,获得结论的思维方式、认知过程的多端性、多层次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和多元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持续学习、自我发展超越的责任感和责任能力。创造教育是以育人为本的思想,要求师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师生互相交流、启发、学习。这样的氛围无疑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改善师生关系,也使他们乐学愿学。通过学习动机的激发,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对知识的探索和实践的收获当中,也会有利于问题行为的减少。当然,学生的多样化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压力,如课堂提问、作业评判等不仅要考虑对创造性的培养,而且要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造教育带来了许多重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会感受到压力,他们不仅要更新教育理念,塑造创造性人格,而且要学习创造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创造技法;不仅要创造性地教,而且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说它是挑战,不仅因为关于创造及创造教育的理论还不完善,需要教师自身的探索和实践;更因为教师还处于应试的重压与创造教育需求的两难境地。然而,从以上分析可知,创造教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把握机会,迎难而上,教师便会在这一教育变革中重塑自我、实现自我。这种压力一方面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采取正确的压力应付模式,学会积极认知,善于调节情绪,注重社会支持,并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另一方面,需要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真正把创造教育落到实处,同时为创造教育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参 考 文 献

[1] 李江霞. 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教育科学,2003年2月第1期。

[2] 曾玲娟,伍新春.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11期。

[3] 曾玲娟. 新世纪的关注热点:教师职业倦怠.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6月第3期。

[4] 赵玉芳,毕重增.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1期。

[5] 周宏,高长海等主编. 创造教育全书.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6] 叶泽滨著. 教师创造性劳动引论.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7] 汪刘生主编. 创造教育论.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