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科学化”的定义与内涵

关于“科学化”的定义与内涵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社会化正是当时中国科学化运动的重要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有一个比较时髦且与“科学化”“科学社会化”意义相近的概念,这就是“科学上的人本主义”。这与以往中国近代一直在进行的科学社会化过程的内涵有着极大的不同。可以说,和以往的科学化仅仅是一种空泛且较为抽象的科学救国论相比,30年代的科学化运动目标更为明确,含义更为具体。
关于“科学化”的定义与内涵_中国近代科技思潮

2.关于“科学化”的定义与内涵

什么是“科学化”?时人对此问题有其独特的理解。1935年2月20日,顾毓琇博士在清华大学写了《中国科学化的意义》一文,指出:“凡利用科学以使科学与文化社会、人类相关联的谓之科学化。”这说明科学如若离开了“文化、社会和人类”种种对象,便没有达到科学化的程度。同时,他对“科学社会化”给出了一个极富代表性的表述:“科学家可以为科学而研究科学;他们可以使科学限于自然,亦可以使科学推及社会。科学而推及社会,便是科学社会化。”(3)中国科学社董事、北京大学教授任鸿隽于1934年写了《科学与教育》、《科学与实业》、《科学与工业》三篇文章,其基本观点是:科学的普及并与教育、实业、工业相结合,为科学化之表现,科学化可促进教育、实业、工业及整个社会、人类的发展,同时,科学也可以从中得到发展。他在论述科学与实业的关系时提出了三点:一是科学促进近代实业的产生;科学带来实业之进步;科学利于实业之推广。在谈到科学与工业的关系时,他指出:“社会政治之组织,国民生计之情状,无不与工业有直接关系。……而其工业之起源,无不出于学问。”(4)他特别强调了科学在促进工业及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科学社会化的过程。1933年,中国科学社成员创办了当时我国影响最大的一份科学普及期刊《科学画报》。在这些科学家们看来,《科学》月刊专以阐发科学精义及其效用为主,具有较强的学术性,然而要真正发展科学,必须同时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使全民的科学知识水平普遍提高,实现科学的社会化,才能使科学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他们看来,所谓“科学社会化”正如《科学画报》的宗旨所说,就是要“把普及科学知识和新闻输送到民间去……用简单文字和明白意义的图画或照片,把世界最新发明、事实、现象、应用、理论以及于谐谈游戏都介绍给他们。逐渐地把科学变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5)科学社会化正是当时中国科学化运动的重要内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有一个比较时髦且与“科学化”“科学社会化”意义相近的概念,这就是“科学上的人本主义”。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国联教育考察团在《中国教育之改进》一文中首先提出。该文中说:“一切中学,无论为高中或初中,其课程与教育方法必须较前更于实际生活相关联,……文化上有人本主义,科学上也有人本主义,教育若只有记书本内容,而忽略此种人本主义,真不成其教育矣。”(6)由此,人们便给“科学上的人本主义”下了一个与“科学社会化”相近的定义。如顾毓琇说:“科学上的人本主义,乃是研究科学,而求其与人生实际生活相关联。”他还进一步地说:“科学上的国本主义,乃是研究科学,而求其适合国家的需要。”(7)而“工程上的国本主义,乃是研究或实施工程,而求其适合于国家国防和民生的需要。”(8)显然,在当时人们的认识中,“科学上的人本主义”或“科学上的国本主义”及“工程上的国本主义”等正是科学社会化的典型体现。

总之,科学化就是要将科学应用到社会实际之中,只有通过这一过程,中国才能跟上西方的先进文明,才能走入现代。《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发起旨趣书》中更是做了详细的说明:“我们鉴于以往的陈迹,知道过去西方文化输入的途径太迂回浪费,所以要另觅捷径,”“要从眼前的问题而迈进,我们眼前的问题是社会的‘贫’‘陋’与人民的‘愚’‘拙’。”(9)因此,必须要用科学来彻底改造中国的社会。该文进一步阐述说:

我们的问题原来就在一般工具的缺乏,也原来就在科学知识的浅薄,在科学知识只有国内绝对少数的科学家所领有而未尝普遍化社会化,未尝在社会上发生过强烈的力量。我们假使今日还不敢提出我们的问题,坚韧勇敢地在死里求生,亡里求存,而想躲闪逃避,放任偷懒,从枝节上做工夫,从玄学里讨生活,纵有结果,其结果必至有若无,实若虚,迨病入膏肓,虽华扁复生,亦将见而却步。

所以我们坚决地相信科学在今日文化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尤其坚决地承认科学在今日中国社会的演变上占着无上重要的位置。知识就是能力,而科学是系统的知识,所以科学也就是有组织的能力,只有社会进于有组织的能力,而后精神与物质的力量,乃直接总操于社会,间接分操于社会各分子,如是才能免除一切祸患,求得一切福利,也唯有如是,然后“贫陋”可去,“愚拙”可祛,所以我们的目标,简直可以说,只有十个大字,即“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10)

由此可见,时人对于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认识是极为深切的。“知识就是能力”,而科学正是系统的知识,是“有组织的能力”。这与以往中国近代一直在进行的科学社会化过程的内涵有着极大的不同。可以说,和以往的科学化仅仅是一种空泛且较为抽象的科学救国论相比,30年代的科学化运动目标更为明确,含义更为具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