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类中心主义旗帜下,人类成了至高无上的言说主体,人的文化排斥了自然世界,“沉默”的自然的主体地位则被丧失殆尽。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西方近代以来的主流哲学与文化,确实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只对人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人是道德关怀的唯一对象。一般说来,人类中心主义、动物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_自然辩证法概论

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

很多生态哲学家和批评家都将环境危机归咎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认为近现代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所极度张扬人性的人文主义思潮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分离,环境危机本质上是人类中心主义统治地位的危机的反映。在人类中心主义旗帜下,人类成了至高无上的言说主体,人的文化排斥了自然世界,“沉默”的自然的主体地位则被丧失殆尽。正是“在这环绕着喋喋不休的人类主体的无垠、可怕的沉默的海洋中,掠夺自然的伦理形成并猖獗一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31]因此,要解决环境危机的困境,就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遵循生态伦理,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尊重并保护生物多样化发展。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西方近代以来的主流哲学与文化,确实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美国学者林恩·怀特在1967年撰文《我们环境危机的历史根源》指出西方科技的发达所造成的环境危机完全是基督教《圣经》中的创造教义使然。他在文中指出犹太——基督教是造成当代生态灾难的元凶,因为西方基督教是“世界上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最严重的宗教”,这种过分的人类中心主义使得人类对自然物的完整性漠不关心,允许人类无度地剥削自然,基督教对自然的傲慢态度对当代环境危机“负有极大的罪过”。[32]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目前环境危机的宗教背景》断言,“当今世界一些主要的祸患……例如无道的滥用不可弥补的自然资源、污染……可以归根结底地追溯到一个宗教的原因,这原因乃在一神论的兴起。”[33]这些学者从宗教信仰的视角深入挖掘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根源,指出宗教中关于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宗教赋予人类为了自身目的而掠夺并统治自然的神圣权力是人类改造并破坏自然的罪魁祸首。

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的主流传统,主张人是自然的主宰,居于自然界的中心地位。一切价值都是由人决定的,是因人的利益而产生和存在的。人不仅是自身的立法者,而且是自然界的立法者。在自然界中,只有人是最高贵、最优越的,因为只有人才有“自我意识”,有“理性”,有“自由”意志,有权力决定一切价值。而自然界的其他存在包括动物、植物,都是物理学、生物学的存在,没有人所具有的这些属性和本质,因而是没有价值的。在现代哲学中,德国的海德格尔是最早批判人类中心之一的哲学家之一,他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1946年)等著作中提出,人并不是“存在”的主人或中心,而是存在的牧人,这个牧人被存在召唤来看护存在,并认为反对人类中心会使人更加有人性和理性。

学界对人类中心主义与环境破坏的视角主要有:(1)当前人类的困境来自人类掠夺自然,人类自己破坏了自然;(2)人类破坏自然来自人要做自然界的主人,人要凌驾于自然之上,要征服自然;(3)人类要做自然的主人又来自人的主体地位,即人类中心主义;(4)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和人类中心主义来自“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人类中心主义者将人视为自然界的主宰,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而把自然界视为僵死的、无生命的存在,成为人的统治对象;它确立了人作为认识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地位,否定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它赋予人以控制、掠夺自然界的无上权力,而否定了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生存权利。

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在生物学上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统一,在作为人意义上的人产生后,人就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与他者的区别,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人的主体性和主客二分性。在这样的关系中,自然界作为“他者”是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如果说自然界有什么价值的话,那就是供人类支配、占有和使用的价值。人类以控制、征服自然而显示人类的优越性,同时也表明了人类的价值。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从价值上说,即认为只有人才是一切价值的主体,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和承担者。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人类的认识能力这个问题。“人是理性的动物”,而人的理性能力主要是认识自然界的。在这层意义上人是认识主体。自然界有没有规律?自然界是有规律的,但自然界的规律是机械论、因果论的规律,是盲目的规律,需要靠人的理性去认识,而人的理性先天地或先验地具有这样的认识形式。人类赋予理性以价值,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就是人的价值的实现。当理性与技术结合而成为技术理性之后,理性就成为实现人的目的的工具。近现代以来,人的目的已失去往日的神圣性,而以满足欲望为根本目的,这样,理性就成为欲望的工具了。经验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一样。近代经验主义者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意味着人对自然界具有无上权力,是自然界的征服者。这种征服也是人的价值的实现。

主客二分与人主体意识的产生是统一的,而人的主体意识又随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加,有一个发展和加强的过程。人与自然在任何历史阶段的统一都是以二者的分化、分离或对立为前提的。人与自然之间原始状态下的统一,是以人从动物自然界中分化出来、提升出来,因而离开了原先的自然界并成为自然界新的一部分而与外部自然界相对待为前提的。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与自然的统一,则是以人与自然的另一次大分离——劳动者与土地、与生产资料的大分离的原始积累为前提的。人离开自然界越远,人了解、掌握自然界的规律,支配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的力量就更强大,人与自然界就愈能获得更高水平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永远是在社会机体的具体发展和更替中实现的社会历史的统一。可以这么说,历史地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分离愈是强烈,它们之间的统一也就愈是深刻而全面。[34]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文化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不断修正和发展的。

知识链接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

当代的环境伦理学虽然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但它却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思想倾向和思想流派的多元化的话语体系。依据其所确认的道德义务和伦理关怀的范围,可以把当代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区分为四个主要的流派,即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只对人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人是道德关怀的唯一对象。动物解放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则分别把道德义务和伦理关怀的范围扩展到了动物、所有的生命和整个生态系统。一般说来,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权利论和生物中心主义较为关注个体的权利和价值,带有比较明显的个体主义色彩。生态中心主义注重的则是生态系统本身的完整与和谐,它的方法倾向于整体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