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体象具身转化论

体象具身转化论

时间:2022-02-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其间,主体需要创造一个深广的意义系统,并将之投射到“间体世界”之中,从而使自己的感性表象与知性概象所体现的双重创造、发现和体验获得普遍意义及未来的建设性价值。
体象具身转化论_心脑奥秘

第四节 本体价值实现:体象具身转化论

人的高阶精神的需要,既包括主体在知识内化过程中创造与感受具身预演和虚拟映射之妙境的自我审美动机与个性潜能诉求,也包括其在知识外化过程中实施与体验具身操作和实体投射之神奇效能的智性乐趣和自我实现的愿望。

这提示我们,人所学习的艺术文化内容唯有经由具身体验而转化为主体自己的心脑与身体之相应的活动状态——不同层级的个性化的认知表征体系,方能真正造益于人的内在创造与价值感悟。

一、借助体象创新来表达审美智慧

人的审美创新活动不但需要观念刷新和概象更新,还需要广义的体象活化与物象转化。同时笔者认为,表现情感并不是艺术与审美活动的首要目的,其首要目的是主体借助对象化的情感状态来发现自我的本质力量,体验自我的创造性价值,表达自我的审美智慧,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理想

(一)表达自我审美智慧的基本原理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创作主体和表演主体实际上旨在借助自然形式、生命形式和艺术形式来投射自己的审美意识、体验自己的审美情感,或者说呈现并观照自己的情感及其所引发的创造性想象与超前性预见等个性本质力量的系列特征。

进而言之,人的审美创造活动始于客观形式,也必须回归于现实时空。因此,我们又需要对内心的知觉表象展开二度创造、二次发现和二度体验。其间,主体需要创造一个深广的意义系统,并将之投射到“间体世界”之中,从而使自己的感性表象与知性概象所体现的双重创造、发现和体验获得普遍意义及未来的建设性价值。

例如,为了把自己的音乐意象转化为一种大众能够感知的乐音结构形式,音乐家需要借助超时空的意象思维和符号体验,来向间体世界投射自由运动的理想化情感和深邃的价值理念,以便与间体世界之乐音元素实现最佳匹配和完美耦合,借此获得对间体世界之乐音结构的重组创新,同时赋予间体世界以超时空、形而上和意象性的隽永诗意及普遍价值品格。对此,英国作曲家戴里克·柯克深刻地阐释说:“在创造性想象力勾勒出容纳原始情感综合体之核心情感的大致特征后,再由音乐家借助认知投射,把主体的核心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小规模的音乐形式;此后再以此去构造大规模的音乐表现形式。”

因而可以说,对于进行审美创造活动的主体而言,其创建审美对象的系列过程(即感性表象、知性概象和理性意象),实质上是将审美的客观形式(如自然景象和艺术形式)逐步改造为主客观合一的“间体”形态(即与视听表象融为一体的经验表象和情感表象,与自然景象和艺术形象融为一体的个性理想化意象、命运意象、价值意象),其最终结果不是像艺术家那样将艺术意象转化为对象化、感性化的艺术形式,而是旨在将内心的审美意象转化为本体性和操作性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经验素质、审美知觉能力、审美想象能力、优雅纯正深刻细腻和清新活泼的情感表现能力、完善人格与实现理想的生活行为能力等。对此,黑格尔做了透彻的阐释,艺术家善于“在艺术作品里以这种样式完善自我、并使之获得完美的感性显现,在外在事物中进行自我创造(即创造自我与对象)”。

总之,审美主体与创作主体为了表现自己的美妙情感,一是必须创造内在的观照对象、投射对象和自我镜像;二是还必须将内心的创造性结果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符号对象与实体对象。正是由于主体发现了自身和对象世界的完满本质与发展规律,他才能够于内心呈现出相应的情感理想,获得真善美兼备和主客观世界相统一的价值理念,进而将这些内在价值逐步转化为相应的独特新颖的知性形式与感性形式,最后将这种感性形式加以对象化的符号呈现和对象化的实体传载。

(二)表达审美智慧的教育方法

伯斯纳指出:“对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来说,其学习效能不佳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他们缺乏学习能力,而是在于他们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情感与认知活动相匹配。他们天生缺乏这种科学方法的训练;因而教师需要向学生传导有关元认知的操作方法。”

进而言之,基于新型的本体知识观,艺术教师应当把学习者体验自我、认知自我和创新自我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与主导方式之一,借助本体映射来体验自我,通过具身认知来理解他人和人类情感,发现自然规律,领悟科学价值,品味艺术美、自然美、道德美、科学美之情韵奥妙。

1.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审美能力,借此实现自我价值

沈致隆教授说过: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内向审美、本体认知与自我意识,以便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设计自我理想,表达自我思想和实现自我价值。其根本原因在于,“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生存下去,价值观和道德感可以使我们生活得体面而富有责任感。而认识与理解世界的美、生活的美以及艺术创造的美,则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和意义”。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陆登廷也强调说,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是经过人文教育和创造性培训的智力资源。因此,大学教育应当激发师生的好奇心,使之对新思想、新经验保持开放的心态,应当鼓励他们去思考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最好的教育还应当使学生更善于思考,具有更强的好奇心、洞察力和创新精神,成为人格更加健全和心理更加完美的人。这表明,艺术乃是人类得以自我实现、创造力、内在完善和精神变革的动力源泉;它需要依托校园的空间文化平台来获得对象化辐射和具身化渗透,进而提升师生对本体知识的内在映射能力。

2.传导审美认知的思想方法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认知能力的三层结构理论:一是基于知识的认知专长,由六层结构组成;二是基于态度的情感特征,由五层结构组成;三是基于技能的心理运动特长,由六层结构组成。

罗琳提出的有关认知能力的新术语的定义分别是:①回忆:学生能够回想或回忆相关的信息吗?②理解:学生能够解释相关的理念或概念吗?具体包括分类、描述、论述、解释、鉴别、定位、再认、报告、筛选、转换和释义等环节。③应用:学生能够以新颖方式使用此种信息吗?具体包括选择、论证、戏剧化加工、体用、证明、释说、操作、计划、大纲、说明、使用、形式化表达等环节。④分析:学生能够辨别不同的事物吗?其中包括认可、比较、对照、评判、区分、鉴别、辨析、检验、实验、质疑、测验等环节。⑤评价:学生能够证明某种立场或决定吗?其中包括赞扬、辩论、辩护、判断、选择、支持、尊重、评价等方式。⑥创造:学生能够创制新产品或新观点吗?其中涉及整合、建构、创制、设计、调整、陈述、形式化表达等过程。

笔者认为,主体发展认知能力,首先需要建构自我(包括自我经验、自我情感、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等);其次需要发展元认知系统,借此建构自我参照系。其相应的操作性方法是:

一是建构本体工作记忆系统的具身方法。主体需要动用工作记忆来不断改善与充实自己的情知意能力,进而通过内在的对象性映射来转换本体认知能力。具体而言,主体需要借助情绪工作记忆、身体工作记忆、自我认知工作记忆等形式,不断提升其认知自我的本体能力,进而借此实现对客观视觉工作记忆、客观听觉工作记忆、客体运动工作记忆的对象化认知能力,最后将对象化的虚拟认知能力转化为本体性的认知能力,将虚拟性的认知情景转化为实体性的对象情景及物化形式的价值效能。

二是形成本体知识的逆映射法。

三是体验自我的镜像方法。

四是检验与实现自我理念的意象预演法。

3.培养学生构造镜像自我的认知能力,借此体验自我、完善自我

例如,音乐与情感的关系相当复杂:第一,音乐的形式运动模拟了人的变动不居、无以名状的多种情感状态;第二,听众借助感受音乐的形式而引发了新经验,赋予这种新经验以别致细腻具体的个性化情感内容;第三,听众因着新的情感之自我激发而催生了理想化的自由美妙的创造性想象,即创立了个性理想的内在图景;第四,听众向音乐形式投射新经验、新情感、新理念,由此创造了对象化的经验表象、情感表象和理念表象,使音乐形式分别与主体的精神内容结合为浑整完满的感性间体、知性间体和理性间体,进而由此衍生了三大镜像时空(经验镜像、情感镜像和理念镜像);第五,主体从内在的镜像时空之中得以直观自我、发现自我、体验自我的创造与意义,并将内在的镜像时空及间体世界再次投射到外部天地,形成了对象化和物态化的间体世界与镜像时空(包括对自然景象和艺术作品的二度创造与一度创造等多种类型)。

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情感可以由主体投射到下列事物上而加以象征性具现(状态、而非个性化内容):一是自然事象;二是生命形象;三是艺术形式(包括音乐、色彩、光影、轮廓、线条、人声或声乐、言语、动作即戏剧与影视及体育动作、文字即诗歌与散文和小说等、雕塑体、建筑体、工具、装饰品等等)。由此构成的间体世界,便既能含纳客观世界的形式规则及其运动规律,又能折射主观世界的本质特点及其价值理想。

例如,音乐创作中的和声与对位原理,即体现了艺术家借助意象世界来整合各种生命元素与自然物性特征,进而形成个性化的“间体世界”和“镜像时空”,借此实现心—物合律理想的审美创造本质特征。

具体而言,作曲理论包括转调法、和弦—和声、对位和配器等方法。艺术家通过对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的动态处理,使音乐的调式调性、主题乐思与音型结构达到有机统一,从而形象生动地传示作曲家心中的音乐意象。这种音乐意象恰恰是其对自我意象的审美变形产物和时空映射的结果,艺术家借此传递自己内心那业已整合与升华的情知意力量;继而,艺术家再借助音乐体象、音乐声象和音乐谱象,将自己的音乐意象所蕴含的主体价值转化为符号性的本体价值与对象化的感性价值,进而以此引发了接受者对艺术符号的具身还原反应(形成本体经验)和意象体验活动。从心灵意象出发、形成音乐又回归心灵,这就是贝多芬所体现的艺术家对音乐文化的价值创造、符号传征与精神内化之道,也是艺术生命永存的根本原因所在。

由此可见,通过艺术教育,我们即能使大学生由外在的对象化观照达到移情入性,“使心灵进入内在化、本体性的自我观照状态,进而抵达超感性的世界”(黑格尔,1997)。这是因为,唯有“在审美活动中,那种提高到主体自我形式及生命形式的自然形态,具有‘从他物中反映自我’‘从他物中享受自我’的拟人化品格,成为人类情感生命的象征及对象化存在”(谭容培,2004)。其间,艺术中的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已经转化为主体与意象的关系,两者完全融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彼此难分、成为价值与命运的共同体,遂成为主体重构自我、实现个性理想和精神价值的内在方式。

4.指导学生运用审美手段管理自我世界、实现自我价值

实现对自己的情知意活动的有效调节,或者说显著提升自己的情感认知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人们之所以要接受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那么,教师如何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审美手段管理自我世界、实现自我价值呢?

第一,传导审美元认知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借此促进学生掌握与体用管理自我认知活动的审美策略。这是因为,在学生发展审美思维的过程中,“元认知”系统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具体而言,元认知系统包括元认知记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调节三大部分,它们主要是借助人的工作记忆来深刻影响人的记忆、情感和思维活动。进而言之,元记忆涉及自我表象(本体经验特征图),元体验涉及自我概象(本体思维规则图),元调节涉及自我意象(本体策略程序图)。

进而言之,审美元认知系统主要涉及人的审美认知操作策略、审美认知操作原则、审美认知操作动机、审美认知操作目标、审美认知操作结果的评价及应用等系列内容。

审美元认知的结构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元认知审美记忆,即个体关于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审美理想与情感意识的本体知识,主要包括自传体审美记忆、本体审美工作记忆(包括审美情感工作记忆、身体审美工作记忆、审美思维工作记忆等);

二是元认知审美体验,即主体伴随着自我审美认知活动而产生的三大价值体验:意识性审美体验、符号性审美体验、表象性审美体验;

三是元认知审美监控,即个体在自我审美认知过程中对自己的审美想象、审美判断、意象思维等活动进行镜像化的具身监控和灵活调节,以达到预定的审美目标。

由此可见,审美元认知系统中的自我审美意识和自我审美调节范式在重塑人的情知意行为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审美活动中,我们需要运用上述的审美认知的合适方法来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知意活动,以便逐步据此建构自己的本体经验、本体知识、本体审美意识和本体认知智慧。

以身体艺术的动作造型创新为例,分析艺术工作记忆对人的身心活动的重要影响。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女运动员何雯娜夺得女子蹦床冠军,成为获得奥运蹦床金牌的中国首位女运动员。蹦床项目的核心比拼点集中体现在动作的空间动感、势能轮廓、高飘匀称、节奏韵律和空中的姿态造型上。而她的最大优势恰恰在于善于控制姿势且非常美妙、冲击力十足且弹跳出色。那么,她在体象造型、动作调控和时空连贯性等方面所体现的艺术创新能力来自何处?

何雯娜在谈到自己的训练与表演体会时曾经透露了自己的一个“秘密武器”:她在进行蹦床艺术的第三个动作时,就已经在内心重温或预演第七套动作了。可以说,这种超前性的系统预演包括体象造型、动作表达、力量控制、时空连贯等系列内容,由此体现了她对艺术工作记忆之三大环节的精细加工、反复预演、精确调控和精准表达能力。正是依靠自己对艺术操作图式的精心设计、内在练习、虚拟充实、身心强化等充满美感的意象创制和艰苦乏味的科学训练,她才最终突破了多年以来屈居“千年第二”的自我极限,成功摘取了世界第一的奥运金牌

由上可见,何雯娜借助超前性的身体意象预演来调控后续的身体动作、情绪心态和思维状态,从而取得了显著的空间造型创新和突破自我限制的审美艺术硕果。

二、双向发现与自我实现

美国的艺术教育心理学家艾斯纳尖锐地指出:“普通学生学习艺术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拥有表演技艺、为社会增加一些可有可无的业余艺术工作者,而是为了提高他们在其专业领域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意义发现能力、价值创造能力、精神互动能力及幸福共享能力。”因而可以说,审美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习者的审美发现能力与自我实现能力的提升方面。

进而言之,审美发现意味着审美主体对自我世界与对象世界之审美价值的双向发现;基于双向发现,审美主体才能有效摄取对象世界的属人价值、才能借此品味与提升自己的审美价值,进而通过镜像预演和意象映射来不断提高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水平。

审美心理学家坎达斯精辟地指出:“正是借助非凡的想象能力,人类才得以超越经验世界、进入符号世界,才能共享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借此把握内外世界的本质特点、理解对象和自我的深层意义!”可以说,审美教育的主要作用之一是重塑学习者的意识经验;审美的意识经验实际上是人对某种虚拟而真如的理想化情景的内在创见与自由体验,其中包括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及自我世界的内在创构、对象化观照和具身亲验活动。这是审美主体生成美感的价值源泉和内在实现自我的心理机关。

(一)审美活动的主客体认知价值

多年来,不少曾经学过艺术的学生、家长以及准备让孩子学习艺术的家长经常问道:“学习艺术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换言之,青少年接受审美教育究竟有哪些智性价值呢?

美国政论家、专栏作家李普曼指出:“不断发展的情感既从大量的客观媒介中提取原料,也从主体以往的经验中抽取特定的态度、意义和价值,进而使它们得以活化与浓缩、被提炼与组合为思想和情感的意象及灵感。在这种过程中,两者(指主客观世界)都将获得它们不曾具有的形式、特征和活动规律。”

可以说,正是由于主体在审美时空发现了自身和对象世界的完满本质与发展规律,他才能够于内心呈现出相应的情感理想,获得真善美兼备和主、客观世界相统一的价值理念,进而将这些内在价值逐步转化为相应的独特新颖的知性形式与感性形式,最后将这种感性形式加以对象化的符号呈现和对象化的实体传载。

总之,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艺术、自然、社会、生命和自我的价值发现能力、身心体验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还有助于提升人的幸福感。其根本原因在于,借助审美心理表征体(包括审美意象、审美间体与审美镜像时空),审美主体能够感悟与转化主客观世界的深隐规律、本质特征及审美价值,并据此引发自我精神世界的结构嬗变、功能升级与信息增益,进而渐次孕生创新的观念图式与精神蓝图。

(二)双向发现与自我实现的认知方法论

审美活动之所以属于人的一种创造性认知行为并能产生具体的创造性成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审美主体能够通过具身体验发现对象与自我的独特情感价值,进而经由审美意象建构、审美意识预演、身体意象转化、身体表象操作和本体符号价值转化等系列过程,次第实现自己对主、客体世界的审美创造价值。

进而言之,主体的审美创造行为在输出对象化的审美作品的同时,还生成了主体自己的本体性智慧:情感智慧、思想智慧、身体智慧、科学智慧、政治智慧、宗教智慧、生产智慧、生活智慧等等。

1.镜像观照

马克思指出:“一切对象也对他说来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同时,马克思还揭示了人的对象性劳动对主体自己的意识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反馈性影响:“他不仅造成自然物的一种形态的改变,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了他所意识到的目的。这个目的就给他的动作的方式和方法规定了法则。他还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

简言之,人对艺术和自然的审美活动,主要属于一种镜像认知行为。进而言之,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需要基于具身原理、意象预演模型、镜像映射时空和自我价值参照系等内在规律来发现与体验主客体之美,创造与转化审美意象的内在完善方式,虚拟实现方式和自由创造方式,其中涉及前面所说的镜像神经元系统这个硬件装置。更重要的是,审美间体实际上是审美主体得以实施镜像认知的高阶心理表征体。

那么,其理由何在?笔者认为,其答案就在下面所呈现的高阶审美表征系统的结构示意之中。从中可见审美间体的基本构成,第一层级是:客体表象—间体表象的对象面+间体表象的本体面—本体表象;第二层级是:客体概象—间体概象的对象面+间体概象的本体面—本体概象;第三层级是:客体意象—间体意象的对象面+间体意象的本体面—本体意象。还可以说,上述的审美间体具有双面特点或镜像特征,从而分别具有与审美客体及审美主体进行交互性的价值映射作用与价值增益作用。

有鉴于此,我们应当把艺术作品、艺术活动乃至审美行为首先看成是人的心灵和情感的理想化表现方式,看成是人的自我意象的价值投射或审美外化形式。我们还应当把审美想象和意识性体验作为艺术审美的核心动力。正是由于审美主体的具身认知、审美想象和情景推理活动,才会使审美对象在人的体验中实现了价值还原与意义回归。其间,人的性格情感、思维方式和人格理想被逐渐塑造成形。实际上,我们被外在对象所激起的感觉只是一种间接对象,真正的审美对象则出自我们的想象力所创造的虚拟的主客观情景—特征—价值统合体——审美间体及其镜像时空。

可以说,正是借助审美文化对人的本体经验、本体情感、本体知识和本体意识的重塑作用,审美主体才能形成全息性和完形化的三位一体的审美意象世界,才能借此提升主体对自我与对象世界的审美认知水平。

2.间体认知

审美间体的根本意义在于,一是能够体现主体对主客观世界之审美价值的创造性整合情景。二是可以作为主体转化审美价值的心理模型,其精神作用和社会功能则体现于人类的多元实践活动之中。当它未获得物化的对象形式之前,仍然属于思想中介体,进而成为相对独立的第二客体—第二主体;当它获得物化的对象形式之后,则成为独立性更突出的存在性间体乃至实体性的间体。例如,各种文化产品及行为产物乃是主体所创造的审美间体、认知间体等系列思想产物的物化形式和对象化存在方式。其内在的表现规律体现为空间运动的秩序原则和力量造型原则,并借助实际空间与直观空间的互动耦合来取得主客观经验与规律的统一情景。

譬如,人类进行音乐认知涉及以下的重要内容:一是主体借助形成具身化的听觉表象来内化音乐信息;二是主体还需要借助拟人化的自我镜像来理解音乐的听觉声学表象和音乐视觉符号;三是主体进而需要借助具身预演和意象映射的方式来构思并形成新的音乐意象;四是主体在表现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思想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基于审美的间体模型与镜像时空来依次将对象化的音乐意象转化为本体性的身体意象、身体概象、身体表象、本体符号表象(包括乐声、舞蹈造型、艺术体操动作、言语活动、表情姿态、书写与绘画等行为)、客体物象及其符号形式。

可以说,上述活动都涉及并围绕着审美主体所创造的审美间体及其衍生的镜像时空这个高阶认知表征体而次第展开的。由此可见,建立审美间体乃是审美主体在内心滋生或发现、创造审美价值的首要条件与思想平台;舍去这个关键的价值支柱,则审美价值变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或者成为来无踪、去无影的天外来客与神赐之物了!

总之,只有人类才能思考、信仰、追求那些并不存在的东西,才能想象非真实的情境,并对复杂现象予以整理或解释。在这方面,人脑所创造的各种间体世界,譬如科学方面的间体世界、艺术方面的间体世界、社会方面的间体世界等,都是典型的例证。可以说,审美间体的认知价值在于:借助现实时空呈现理想化的情感关系;借助历时空的经验与情感来内化共时空的客观规则,形成相应的思维规范;基于历时空和共时空的内部信息而创造或表达超时空的主客观规律图式。

3.价值预演

美国摄影家詹姆斯认为:“构图是从摄影者的心灵的眼睛做起的。构图的过程也被称为‘预见’,就是在未拍摄某一物体之前或正在拍摄的时候,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图像或印象。艺术家通过经常分析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的构图,就会使自己的这种预见本领更加娴熟,变成一种本能。”

审美认知操作方式、策略、能力和效率等行为,深刻体现了主体的元认知特点,同时反映了主体基于自我参照系建构本体知识的内在图式。可以说,审美的创作与构思、鉴赏与二度创作、审美教育的情景体验,实际上就是主体对其审美预见的价值预演过程。

其具体内容在于:一是主体需要对其所创成的审美意象进行具身转化和镜像观照,以便借此投射并玩味自己的审美情感;二是主体需要借助“间体世界”所衍生的“镜像时空”来直观自己的颖妙情感、旁观理想化的自我世界及作品世界;三是主体需要将审美意象转化为自己的完美的身体意象形式;四是主体还需要将身体意象次第转化为身体概象、身体表象、动作符号表象和对象性的物象及其符号形式。从中可以看到,审美主体实际上是通过一系列的内在表征方式来预演主、客体世界的价值嬗变情形的。这种预演具有多重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审美主体以内在方式体验对象与自我世界的审美价值;二是有助于审美主体以内在方式充实与完善对象与自我世界的应然价值;三是有助于审美主体以内在方式实现自我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人的想象活动既能够激发主体对自身创造的虚拟经验及其引发的神妙情感的双重体验,还有助于主体对审美形式进行完美的创造性构思、运动性直观和符号性体验,从而同时实现了对审美世界的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以“间体世界”和“镜像时空”作为最高的体现方式。

简言之,审美活动中的“价值预演”,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传导和接受审美文化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想价值创造、对审美价值的具身性意识体验、对象化价值映射和体象性转换活动。进而言之,师生对审美价值的意象预演活动需要基于“认知操作”原理,其中包括内在的意象操作和虚拟的体象操作。主体的这些认知操作活动实际上以人的自我参照系为坐标,且主要依托主体的本体知识(包括本体艺术知识和本体非艺术知识),借助元认知系统对自传体记忆和工作记忆的统摄效应等等,以此发动主体对自己创生的审美价值的意象预演、镜像映射和具身还原行为。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有助于学习者掌握借以表达自我情感理想的审美元素、认知结构、造型规则和形式创新原理。因而可以说,审美维度的艺术教育乃是青少年大脑心理发展的动力催化剂,是提升个性的情知意素质和创造性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个性主体孵化本体智慧、赢得内在自由、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