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镜面王论盲人摸象偈

镜面王论盲人摸象偈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即佛教通常所谓的“业”与“惑”。此偈出于《六度集经》第八十九《镜面王经》中,亦见于《涅槃经·师子吼品》《佛说义足经》等佛教典籍。镜面王论盲人摸象偈,富有哲理。他认为盲人摸象,各执一见,无非是用色、受、想、行、识、神我的“六法”来认识佛性。

今为无眼曹,空诤自谓谛

睹一云余非,坐一象相怨。

【注释】

①无眼曹:指众盲人;镜面王用于比喻一切众生。

②诤:通“争”;指众盲人争论不休。

③谛:据佛经解释,“谛”是真理的意思。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对于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界的一切,本性都是“苦”。集谛是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即佛教通常所谓的“业”与“惑”。灭谛是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道谛是指超脱“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出世间之“涅槃”寂静的一切理论说教和修习方法。

【出处】

此偈出于《六度集经》第八十九《镜面王经》中,亦见于《涅槃经·师子吼品》《佛说义足经》等佛教典籍。此偈的背景是:镜面王让众盲人用手抚摸一头大象,然后各自说出大象像什么。摸到象足的说“大象像漆筒”,摸到象尾的说“大象像扫帚”,摸到象腹的说“大象像面鼓”,摸到象背的说“大象像张床”,摸到象耳的说“大象像簸箕”,摸到象头的说“大象像石头”,摸到象牙的说“大象像菜茯根”,摸到象鼻的说“大象像根杵”……镜面王听了盲人们的争论,不禁感慨地说:“你们双目失明,凭一点感触就以为看到了事物的真相,这是无明,就如同愚蠢的人不读佛经一样。”于是,他就口诵此偈,以作论断(图十六)。

【赏析】

镜面王论盲人摸象偈,富有哲理。他用“象”比喻佛性,用“无眼曹”比喻一切众生,是很妥帖的。唐代湛然法师曾论述此偈:“诸外道异学亦复如是(如盲人摸象)……各生异见,互相是非,谓己为是,便起争论。”他认为盲人摸象,各执一见,无非是用色、受、想、行、识、神我的“六法”来认识佛性。“六法”指的是众生妄想,倘若一味执著“六法”,怎么能够认识佛性呢?

但话又得说回来:盲人摸象,了解的是局部,所以他们的比喻(象足像漆筒、象尾像扫帚、象腹像鼓……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局部虽不包含全部,但却有全部的某些颗粒、某些分子、某些特征。因此说,《涅槃经·师子吼品》的评论颇为公允、深刻:“众盲不说象体,亦非不说。若是众相,悉非象者,离是之外,更无别象。”这正是道出了佛性无所不在的道理。如果我们执著于抛离“六法”去认识佛性,其实正是被“六法”所束缚着。推而广之,如果我们执著于要看到事物的全部,否定局部认识、局部经验,那也是十分愚蠢的。确实,盲人摸象,所知极为有限,而明眼人则能轻而易举地看清象的全貌。然而,能看到全貌者,却往往忽视了象的一些局部特点;能看清外貌者,未必能了解象的本质。所以,我们不要嘲笑摸了象后敢于发表看法的盲人,我们要胸有全局,同时也要尊重局部经验。

图十六 盲人摸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