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庄审美思想的神妙境界

老庄审美思想的神妙境界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庄子生态审美思想集中体现在确立生态审美价值观、选择思维方式和追寻神妙境界的向度上首先,确立生态审美的价值观。庄子破除通行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根本目的在于寻求使心性达于绝对自由之境的途径。
老庄审美思想的神妙境界_回乡之路寻皈审

一、老庄审美思想的神妙境界

(一)老子的审美生存思想集中体现在“返朴归真”的思想维度上

老子曰:“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至人用之,则为官长。”(《老子》通行本第28章)“朴”是老子哲学和美学思想中一个重要范畴,“朴”原本是指未经加工的原木,引申为事物之原本状态,也即“道”的自然特性和“道”的浑然状态。简单地说,“朴”指的是“道”纯一无伪、本然自在的特性。作为老庄生态美学意义上的“朴”,除含有“自然”之意外,还有简单、素朴、质朴、纯朴、古朴、朴诚、朴厚之意。“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老子》通行本第32章),“朴”是“道”的别名。“朴”和“素”共同构成天道的本初之美和人性的本真之美:“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老子的《道德经》不直接说“真”,而将“真”渗透于“虚静”自然精神之中。老子认为,人类面对无限性与有限性统一的“道”,不可以认知之心对之,而应该以虚静之心来接纳它,也就是以真心接近自然。所以,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并一再强调:“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老子》通行本第45章)老庄认为,“道”之本体本来就是虚静的。万物运作始发于朴真,亦归宿于朴真。面对此虚静之道体,人们亦必须以虚静之心面对之,也即要通过“致虚极”、“守静笃”的功夫使心性复归于朴真之境,这就是返朴归真的审美生存境界。作为美学范畴之虚静给予“真”的含义后,其根本价值取向,就标举着一种“燕处超然”的生态自我的境界了。因为,只有暂时放弃现实的关切,将人的精神提升到不萦于物累的虚静的朴真状态,人才可能以平和的心态去追寻回乡之路,才可能进入诗意栖居之所——适然世界。

老子直接讲到“美”的概念很少,偶有之,也不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1ato)追问的“美是什么”之“美”。老子对中国美学的重要贡献主要在于开出了一种审美价值的独特向度:彰显了人与自然万物生命衍化的过程中朴、真、虚、静、无、弱、退、拙、玄、妙的审美境域。

(二)庄子生态审美思想集中体现在确立生态审美价值观、选择思维方式和追寻神妙境界的向度上

首先,确立生态审美的价值观。庄子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他深刻地对当时通行的价值评价标准提出质疑与否定。庄子曰:“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攀在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庄子・齐物论》)通常人们总囿于从时代和生存环境所给定的评价系统出发来衡量一切。唯有具有超凡精神的人物才会对这种弥漫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价值观规则提出质疑。“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弄。”(《庄子・养生主》)庄子的伟大之处还在于能提出一套独特的评价系统,在此方面,西方文化史上唯有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A rthur Schopenhauer)和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尼采能与庄子精神相提并论。庄子在把握社会现象的实质的基础上对现实价值观念之虚伪性进行深入剖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也?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耶?”(《庄子・肢箧》)庄子认为,包括道德价值在内的一切伦理道德的建构无非都是现实权力的实现方式。在政治权力集中在少数人的情况下,一切看上去很严格的道德准则与很美好的价值观念都是统治者控制大多数人的手段,再美好的乌托邦精神,都会被改造成为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工具。在庄子的内心世界里隐含着一种勘破世情之后、极度冷静之中的无奈。基于此,庄子反对再为世人确立法则以束缚自由的人性,而是采取遗世而独立的超然态度:“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庄子・天下》)既然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总是被权力所控制与利用,那么就只好远远地离开它而逍遥于方外世界了。

其次,新型思维方式的选择。一定的思维方式总是与一定的价值观念相联系的,这就必须重新对思维方式作出选择。庄子曰:“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见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庄子・齐物论》)又曰:“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所谓“齐物”者,就是物物相齐、物我齐一,也即是不以通行的分类准则看待自然万物。庄子认为,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将原本浑然一体的世界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并为之命名,为之区别远近高下,然而无论这种分类多么细微,事物总有其浑然不可分的一致性,平凡之人往往被这种表面的分类所蒙蔽,看不到其内在的一致性,唯有大智大慧之人方有见于此。因而庄子曰:“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轻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谓之八德。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庄子・齐物论》)简言之,庄子的“齐物”审美观就是透过事物表面的差异把握其深层内在美的一致性。

再次,追求心性的绝对自由以致通达神妙境界。庄子破除通行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根本目的在于寻求使心性达于绝对自由之境的途径。庄子曰:“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又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庄子认为,没有任何凭借,不受任何限制,这才是真正的自由之境。庄子所向往的不是彼岸世界,也不是神仙境界,而是心性的绝对自由的逍遥之境。通过超越通行的价值观念、摒弃世俗的思维方式的审美体验,个体心性摆脱了世俗与物欲的重重羁绊,从而通达纯然自由自在的逍遥境界。庄子体道的过程也即审美的过程:“水静犹明,而况精神!至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至人休焉。……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庄子得道后的心境也即审美的心境:“夫明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至人之心,以畜天下也。”(《庄子・天道》)这是一种弃绝是非、摆脱物累之后的纯然自得的审美心境。“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庄子・知北游》)这是高远而纯净的审美生存之境。庄子生态审美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在中外古代思想家中罕有其匹。

海德格尔之澄明、照亮、敞开、去蔽等诗性存在审美观有同于老庄生态审美思想。海德格尔乞灵于诗,认为诗乃是语言的原初功能,可以朗照人类栖居的大地,使存在之光显现,使存在者审美存在。而庄子审美生存思想比海氏更进一层,它提出了解决人性异化问题的方法——回归、融合、同化于自然。在庄子看来,语言,即使是作为真理之源的原初语言——诗歌和作为自然投影的模仿形象——艺术,也是人为造作之物,只能遮蔽自然之真。所以唯有返朴归真、致虚守静才能找到回乡之路,从而臻及诗意栖居之家。简言之,老庄是通过超越和否弃世俗的、主流的、通行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来完成人的个性解脱和思想超越,实现精神的绝对自由,以进入审美生存的大美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