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虚假观念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唯心主义时所用的意识形态的含义。“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统治阶级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成员的利益时所用的意识形态的含义。因此,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两种意识形态是持否定与批判态度的。而作为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则具有明显的中立性。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他们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明确指出了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原因等,他们同时号召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理论指导工人阶级的斗争。这些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是由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哲学家安托尼·德斯特·特·托拉西在其巨著《意识形态原理》中首先提出来的。对于意识形态的含义,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是不同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的含义主要有三种:作为虚假观念的意识形态;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一)作为虚假观念的意识形态

虚假观念的意识形态指的是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思想统治着世界,把思想和概念看作是决定性的原则,把一定的思想看作是只有哲学家们才能揭示的物质世界的秘密。”[1]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2]

(二)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

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带有强烈的阶级性。所谓没有阶级性的“大爱”,只不过是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幌子。正如马克思指出:“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3]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然会使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上升到统治地位,来帮助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统治阶级不会容忍其他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4]

(三)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5]这里的“上层建筑”实质上是指意识形态。“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属于观念上层建筑范畴,并且明确指出意识形态是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也将发生变革。

“作为虚假观念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唯心主义时所用的意识形态的含义。“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统治阶级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成员的利益时所用的意识形态的含义。因此,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两种意识形态是持否定与批判态度的。而作为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则具有明显的中立性。

二、意识形态的特征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有关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虚假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征。

(一)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经济基础的稳定,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必然要靠自己的统治地位控制意识形态的发展,使意识形态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论证经济基础的合理性,论证统治的合理性,以便更好地维护其统治。因此,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也是最突出的特征。阶级性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如法律、宗教、哲学等。

(二)意识形态的虚假性

三种意识形态含义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作为与唯物史观相对应的唯心史观的意识形态和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是持否定与批判态度的。这两种意识形态含义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其虚假性。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着重从认识论角度阐述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问题,而是注重从社会哲学方面,从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中揭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问题。认为并不是因为人们的认识能力不足而导致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而是因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人为地使意识形态不能从根本上反映现实情况。

(三)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当然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这并不是说意识形态没有相对独立性,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意识的继承性。任何一种社会意识都不是凭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有的社会意识都是在继承与批判先前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意识形态中,政治思想、法律思想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比较紧密,对经济基础的变化比较敏感,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往往会较快地发生变化。而上层建筑中的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十分紧密,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才能够影响它们,因此它们变化较慢;同时,社会意识有时会先行于社会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某些可以进行更一般的概括的问题上,意识有时似乎可以超过同时代的经验关系,以致人们在以后某个时代的斗争中可以依靠先前时代理论家的威望”。[6]但从长期来看,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轴线接近于平行。三是各种社会意识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7]

三、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

意识形态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一个新的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之后,必然要充分利用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通过意识形态对人们进行精神上的控制。统治阶级一方面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国家机关,如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对人民进行统治,另一方面采取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国家机关对人民的统治是通过对已经触犯统治阶级利益的人进行惩罚来实现的,而意识形态对人民的统治则主要通过提前对人民的教育和引导来实现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刽子手的任务是镇压被压迫者的反抗和暴乱。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苦难和牺牲的前景……从而使他们顺从这种统治,使他们放弃革命行动,打消他们的革命热情,破坏他们的革命决心。”[8]

四、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最终是会消亡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考察了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产生的过程。他们指出:人们具有“意识”,但在原始社会时的意识仅仅是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并不是意识形态。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交往范围和社会关系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的意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工之后,社会意识也发展到意识形态的产生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9]他们认为意识形态“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0]同时意识形态将会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消亡。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的必然结果,必将随着阶级社会的消亡而消亡。一方面在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人们的认识能力也逐渐得到极大的提高。人们逐渐能够认清种种虚假意识形态的本质,不会被统治阶级所欺骗。另一方面在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上,阶级、阶级对立逐渐消失,因此不会出现一个阶级有目的地向人们兜售本阶级意识形态的情况。所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就宣告了意识形态的终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