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康德提出审美共通感的理论语境

康德提出审美共通感的理论语境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康德审美共通感理论的提出,也有着其理论语境方面的原因。我们知道,康德主要是从主体的心理角度来论证审美问题的,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代自然学科发展的产物。情感和想象作为心理学的核心因素受到了近代心理主义美学家的青睐。夏夫兹博里认为美不在物体的形式,而在于人内心的观念形式。康德对美学中的心理主义原则也进行了批判。

二、康德提出审美共通感的理论语境

康德审美共通感理论的提出,也有着其理论语境方面的原因。我们知道,康德主要是从主体的心理角度来论证审美问题的,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代自然学科发展的产物。在没有“心理学”概念之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普罗丁就已经开始思考审美中的心理问题了。但从总体上来说,古代美学家并没有赋予审美心理以正确的位置,审美想象往往成为感性印象的保存者、再现者,感性与知性的中介。但自近代以来,由于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人们开始意识到人们的审美心理问题。结果,古代美学家对自然世界的客观认识、外向考察回复到了对心灵世界的内在感受,“美是什么”的探讨让位于“审美趣味”的分析,对美的探讨已经不再是知识性的探求而成为对美感心理过程的描述。近代对审美心理问题的探讨区别古代对美的本质的追求的地方就在于它挖掘了人类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情感和想象作为心理学的核心因素受到了近代心理主义美学家的青睐。

在近代,理性主义创始人笛卡尔虽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情感和想象,但最终不过把美学变成了他理性主义哲学的一个“插曲”,美被安置于数学和逻辑学理想之上。斯宾诺莎认为用知识就可以找到心灵背后的必然理由,因而用理智来承担解决心灵问题的责任。莱布尼茨用自然规律来理解情感规律,用理智来铸造审美趣味,获得的仅仅是对心理世界的抽象规律。总之,在理性派看来,心理情感应该用理性的规范去度量,纯粹经验事实的情感应该被克服掉。在理性派的思维空间中,必然没有心理事实经验活动的余地,因而审美问题在理性派的视野中与认识问题没有质上的区别。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注意到审美现象中的心理事实。培根认为,诗的特点在于想象,并且明确了诗的想象的特征:自由的创造性。他区分了再现的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认为诗是创造性想象的产物。霍布斯是第一位想把审美心理如幻想之类概念说清楚的美学家。他用经验心理学的方法对人类的想象力和虚构能力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美是人们一种内心感觉,这感觉来自于外界事物对人的心灵造成的压力而获得的快感抑或痛感。而想象是一种衰退了的感觉,是认识活动的一种延续,显然,他把想象理解成一种认识活动。美感则是通过想象或观念的联想律将各种感觉元素进行加、减、乘、除后获得的。洛克在美学上并未有任何独特的创见,他的认识论奠基于心理学,但他的心理学美学却被引向于认识论,结果混淆了审美判断和认识判断。夏夫兹博里、哈奇生坚信美具有感性的基础,但他们对美感的探讨是与道德感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夏夫兹博里、哈奇生力图把美学心理学引向道德哲学。他们把道德感还原为一种高级本能即“道德情感”。夏夫兹博里认为美不在物体的形式,而在于人内心的观念形式。人先天地就具有“秩序”“德行”这类理性的观念和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并且审辨善恶的道德感和审辨美丑的美感在根本上是相通的和内在地一致的。他给这种先天的能力取名为“内在的感官”、“内在的眼睛”,区别于外在的感官。这种根植于人的本性的天生的美感能力作为一种心理能力,不是理性思辩能力而是一种感官能力,具有直接性。哈奇生是夏夫兹博里的忠实门生,他的主要著作《论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根源》,就是为解释和辩护夏夫兹博里的学说而写的,旨在辩护美感,道德感或“内在感官”的先天性。他认为,审美趣味和审美的内在感官是一回事,美就是由人天生的“内在感官”所接受的一种“观念”或“印象”。

休谟从心理学立场出发,他认为美只存在于观赏者心里或读者的审美趣味中,美即美感。美感是什么呢?美感是一些各自独立的感觉经验元素通过同情和联想而获得的。因而美感是一种感情经验。而这种情感经验与动物的自然本能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人类方面产生骄傲或谦卑所必需的一切内在原则,是一切动物所同有的”。在他那里,物质运动和心灵的精神活动并无本质区别,所以,他主张对作为内在主观心理现象的情感作客观知性的描述,即当作一门实证的心理科学来对待。博克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去探求美学之谜,并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去求解美及崇高的心理根源。博克把美的客观品质归结为小、光滑、变化、明亮、娇柔纤细、渐进性等特征。从主体心理方面来看:“自我保存”要求维持个体生命本能,是崇高感的心理基础;“社会生活”即要求维持种族生命的生殖以及一般社交愿望或群居本能,是美感产生的心理基础。崇高感在心理内容上表现为恐怖或惊惧,它是一切情感中最强烈的情欲。美感在心理内容表现为安全感和爱,因而是一种爱的情感。

总的来说,从培根到博克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对美学的心理学分析并不是非理性的,恰恰相反,他们用知性思维方式去解决作为精神现象存在的美学问题。他们都认定审美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对审美心理的研究又必须遵循科学主义的方法。可以说,近代美学中的心理主义原则和客观主义原则一样,都是科学主义方法论的表征。心理主义将美感归于人的内在感官,认为美感是借助想象或观念的联想律将各种感觉元素进行加、减、乘、除后获得的。这样一来,人的完整的精神世界就被自然科学的机械因果规律抽象掉了,“感性失去了它的鲜明的色彩而变成几何学家抽象的感性”。(45)审美的联想成了身体各种器官单纯的机械运动。近代心理主义把人的内在精神想象成另一个按力学定律运转的机器,心理成了一个可以测量的“实体”,人是一部机器,灵魂也成了一种自然的实存体。可以说,心理学(心理主义)成了另外一种物理学(物理主义、实体主义、客观主义)。

康德对美学中的心理主义原则也进行了批判。他说,从心理方面来解释鉴赏的起源,并不能表明审美判断的共同性基础,因为共同性、普遍性是建筑在先验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筑在经验的基础上,如果想从个体的经验性去推导审美鉴赏的必然性,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康德指出:“各种反思判断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否则,它们就会完全局限于关于它们起源的各种经验主义原理中,并因此会扑灭它们对普遍意义的追求。”(46)

西方古代美学的历史的发展摇摆于理智与情感两极之间,一极从纯粹理智出发去研究审美现象发展为客观主义美学,后者从自然情感出发去研究审美现象发展为心理主义美学。从纯粹理智出发,前康德美学发展成为了理性主义的独断论,从而混淆了审美判断和认识判断;从纯粹情感出发,前康德美学在休谟这里最终走向怀疑论,审美情感没有了普遍必然性而沦为到快感的境地。前康德美学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纯粹科学主义的美学体系。这样,他们就有意地拆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门槛,最终不得不面对认识论方面及心理学方面的两大难题,即独断论与怀疑论的困境。这种困难是由于美学研究科学主义方法论所造成的,因而摆脱这种困境必须超越这种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这就意味着不能从纯理智的层面去解决美学问题,不能把美学问题还原成科学问题。如果人的理性仅仅停留在科学知性上,面对复杂的审美体验只能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那么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就难以产生。这直接启发了康德寻求一种新的方法论来超越前康德美学中影响深远的科学主义,这种新的方法论就是康德的先验方法论,而先验审美共通感正是这一方法的一个基础问题。

其实,美学关注的最真实的问题是人的自由问题,前康德美学应用科学主义的方法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左冲右突,从而丧失了美学对人的关照的自由本质。在知、情、意三者中,西方人发展了科学主义和道德主义,而唯独不能把握研究情感问题的审美体验。在近代,知识论美学和心理学美学暴露的困境使有责任感的美学家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美学如何可能?审美判断的必然性何在?这个问题不解决,美学研究将无从谈起。康德就处于这样一种美学的尴尬时代。因为以客观主义或心理主义为方法论原则,根本就不可能跨入美学的殿堂,理性派美学和经验派美学的论争充分暴露了科学主义方法论的内在困境。正如鲍桑葵所指出的一样,传统美学的这一“悖论式处境”,都被康德“纳入一个焦点”:“愉快的感觉如何才能分享理性的性质?”(47)康德正是在对传统美学其客观主义原则和心理主义原则双重扬弃下,为传统美学向现当代美学转换提供了契机,而审美共通感理论正是在这一理论语境中提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