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孔子审美理论的基础是仁学

孔子审美理论的基础是仁学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处于春秋末期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动时期的孔子,其整个思想是十分复杂的。在孔子看来,“仁”也是一个社会政治的尺度,一个国家、一个政权能否把握这个“仁”,是衡量其德政的普遍标准。但孔子的仁学毕竟有超时代的积极的历史意义。孔子审美理论的重大价值正在于它第一次充分自觉地和明确地从人的内在欲求出发,而不是从宗教神学的外在信仰出发去考察审美和艺术。

处于春秋末期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动时期的孔子,其整个思想是十分复杂的。孔子删《诗》、《书》,编《春秋》,钻研《易》、《乐》、《礼》,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他一方面总结了殷商至西周以来以太极哲学为代表的各种社会意识,包括哲学的、政治的、伦理的、社会学的以及美学的多种意识;另一方面又综合了当时的各阶级的社会意识,并且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且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

以“仁”为本,以“礼”为用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孔子所说的“仁”,其原意是“仁者爱人”,或者说“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它首先是个为人的尺度,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感情的关系。孔子怕他的这个“仁”人家不能接受,就发展为人人都可以成仁人,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等等。到了荀子就发展为“路人皆可以为禹”。犹佛教所谓人人有佛性,皆可以成佛哉。在孔子看来,“仁”也是一个社会政治的尺度,一个国家、一个政权能否把握这个“仁”,是衡量其德政的普遍标准。这一思想到孟子就发展为“施仁政”。

“礼”是对“仁”的规范。也就是以“仁”为“本”,以“礼”为“用”。在那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代,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是痛心疾首的,他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要维护“周礼”,建立稳定的奴隶主的专制制度。这显然是保守派的立场和观点,因此说他是没落阶级的思想代表,的确不无道理。但问题是,孔子并不是顽固不化的,他也有顺应变革形势的一面。他知道在大变革的形势下,单纯用强制手段使人们遵守和履行“周礼”已经不可能,于是创造性地采取了以“仁”释“礼”的办法,说明“礼”是植根于人的本性的;“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尊卑老幼等秩序,并不是人为的强制的东西,而是建立在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之爱的基础上的,它们是人性的内在欲求。在孔子看来,只要能唤起人所共有的这种内心欲求,并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那就可避免“犯上”作乱,而使社会获得和谐的发展,“礼”也就可以得到恢复。当然这套想法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孔子也的确被同时代人嘲笑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迂阔人物。但孔子的仁学毕竟有超时代的积极的历史意义。首先,孔子的“仁”,既建基于“亲子之爱”,且作为“礼”的根本,这就突出了“善”的历史作用,较之于既有必然性又有合理性的“恶”无疑是美好和崇高的。其次,孔子的“仁”,其思想渊源是美化所宣扬的尧舜禹三代之礼,并包含有原始时期的那种和睦平等的人际关系,这对唤醒人的自觉,肯定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总之,“仁”为“礼”之本,“礼”为“仁”之用。所谓仁学,即是人性论的伦理学。它把个体的心理欲求和社会的伦理规范统一起来,也就为解决审美和艺术的根本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因为审美与艺术这种社会现象,归根到底是人从“自然向社会的人生成”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的结果和产物,一定的审美理论总是同人的本质的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提出这种理论的思想家、美学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相适应的。孔子审美理论的重大价值正在于它第一次充分自觉地和明确地从人的内在欲求出发,而不是从宗教神学的外在信仰出发去考察审美和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