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审美共通感的理论渊源

审美共通感的理论渊源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普罗丁认为,感性世界物体的美源自于“太一”所释放出来的神性。而这些共通感思想都源自于神学的神秘学说。法国理性主义者诸如伏尔泰等人将共通感理解为人类理性的一种“普通知性”,是普通人所具有的一种“健全理智”,从而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将共通感理解为理性的一种逻辑形式。而这些思想都是康德审美共通感的理论渊源。

一、审美共通感的理论渊源

审美共通感思想并非是从康德开始的,当柏拉图提出“美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事实上西方美学就开始了探讨审美的普遍性问题,柏拉图寻求的是美本身,只要找到美本身是什么,就可以根据这个理念来判断一个事物是否美。这样,美自然就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美的理念也就成为当时美学思想家苦苦寻觅的目标。柏拉图认定美在理念,但理念存在于超验的彼岸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生活的普通人如何能够能认识到这种美的理念呢?柏拉图通过“狂迷说”与“回忆说”来解决经验与超验的沟通问题。柏拉图认为,人在陷入狂迷状态时就能够回忆起灵魂在理念世界中体验过的美本身,这种具有神秘色彩的回忆说就是不朽的灵魂对普遍的理念的共同反映,可以看成是审美共通感的雏形。在柏拉图以后,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丁继承了柏拉图的观点并做了发展。普罗丁认为,感性世界物体的美源自于“太一”所释放出来的神性。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显示了“太一”的光辉,人们能认识到事物的美还是源自于人灵魂神秘的回忆。而这些共通感思想都源自于神学的神秘学说。

从主体的心理方面来阐释共通感思想可以溯源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说道:“我们具有一种共同的能力,它能感觉共同的事物,并且并非偶然的感觉。”(37)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人类的共通感思想,并认为这种共同感觉力不是偶然的感觉,而是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感觉。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系统地论述了人类精神活动的外在感觉和内在心灵活动及其相关特性,对后世的共通感思想有着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后来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内在感官说”影响较大。亚里士多德以后,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进一步发挥了亚里士多德的共通感思想,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指视、听、嗅、味、触等五种感觉,而内部感觉则包括综合感、想象、辨别和记忆等。这种内部感觉的进一步划分对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内在感官说”影响尤其明显。(38)

虽然“共通感”思想由来已久,但是在历史的延续中,“共通感”思想主要是应用在神学以及人的心灵领域,很少有人将共通感与审美和艺术连接起来研究。但是到了18世纪,这种状况有所改观,法国理性派和英国经验派都大力地提倡对共通感的研究,共通感开始进入到了审美和艺术领域,法国理性派将共通感理解为理性的“常识”和“健全理智”,英国经验主义则将共通感理解为人的一种“内在感官”,但无论如何,在经验派和理性派的美学研究中,共通感开始成为一个时髦的话语,这对康德共通感思想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法国理性主义者诸如伏尔泰等人将共通感理解为人类理性的一种“普通知性”,是普通人所具有的一种“健全理智”,从而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将共通感理解为理性的一种逻辑形式。但是如果按照理性的逻辑形式来考察共通感,那么,共通感就是人类的一种知识判断,这是我们科学知识的基础和根据,也就相当于康德所说的知性的范畴,它的普遍性源自于逻辑判断和概念的庇护,这显然与审美和艺术是没有关系的。所以理性派将共通感理解为理性的逻辑秩序后,审美的普遍必然性问题就演化为认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从而也就将审美如何可能这一美学基本问题“偷换”为知识如何可能这一科学基本问题,从而也就从根基上抛弃了审美的本根。

与法国理性派不同的英国经验派主要从主体的心理生理方面来说明共通感问题,洛克首先区分了事物的客观属性和主观属性。洛克将广延、形状、大小、运动、数量等称之为“事物的第一属性”,而将色彩、声音、气味、滋味等称之为“事物的第二属性”,“事物的第一属性”其实就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事物的第二属性”其实就是事物的主观属性。这种区分为美学向主观方面迈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夏夫兹博里的“内感官说”是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第一个提到“共通感”思想,哈奇生和爱迪生进一步发展了夏夫兹博里的“内感官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共通感思想。而这些思想都是康德审美共通感的理论渊源。(39)

在《鉴赏的标准》一文中,休谟从其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明确地寻求鉴赏的标准,也就是解决审美的普遍必然性问题。休谟认为人们在审美的标准问题上是趋向一致的,但由于鉴赏问题的复杂性,要为鉴赏寻求一个普遍标准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休谟在该文中反复提及鉴赏的个体差异,鉴赏标准“要是我们认真加以检视,会发现实际上的差异比初看上去还要更大一些”(40)。虽然鉴赏标准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对于理智健全的人来说,鉴赏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追寻,有一定的标准,“要是有谁在奥格尔比和弥而顿之间,或在班扬和爱迪生之间作比较,说他们在天才和优雅方面不相上下,人们一定会认为他在信口胡说,把小土堆说成山陵一样高,把小池塘说成海洋那么广。”(41)因而,人们在审美趣味方面还是有一定标准的,“同一个荷马,两千年前在雅典和罗马受到人们喜爱,今天在巴黎和伦敦还在为人们赞美,风土人情,政治,宗教和语言方面的千变万化,不能磨损他的光辉。”(42)这就说明人们在鉴赏方面是有一定标准的,无论时光如何变化,优秀的作品还是能够让人们窥视到其中的美的。但鉴赏的标准是什么呢?休谟认为真正的鉴赏家的标准是“健全的理智力很强,能同精致的感受相结合,又因实际锻炼而得到增进,又通过进行比较而完善,还能清除一切偏见;把品质结合起来所作的评判,就是鉴赏力和美的真正标准,不管在什么地方我们都可以找到它”。(43)休谟确立的鉴赏的标准主要是经验出发的,因而所提出的鉴赏的标准也只是一种经验的描述,因而这种在经验领域内解决鉴赏的标准问题是不成功的,因为这种经验主义的做法还是把审美问题还原成了认识问题,但休谟为鉴赏寻求标准的做法还是对康德为审美寻求标准奠定了基础。因而鲍桑葵在总结休谟的共通感思想时说道:“美给予人的快感大部分是从便利或效用的观念中产生的,因此,这个似乎值得注意的论点正是把效用观念和美感精确联系起来的方式,因为休谟极其明确地断定,美一般来说总是由于效用而起。这种效用同产生美感的观赏者根本无关,只牵涉所有人或直接关心对象的实际特性的人。因此,只有通过共鸣,观赏者才能感受美。”(44)这样,审美之所以可以普遍传达,在于审美对象对所有人或直接关心对象的实际特性的人是有效用的,效用作为一个共同的基础激起了人们的共鸣,审美的普遍性就是依靠共鸣来实现的,这种共鸣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的共通感。

博克在《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一书的导言《论审美趣味》一文中,强调了审美趣味的普遍性问题。在该文中,博克认为人的审美鉴赏力涉及想象力、感性能力和知性能力。由于这三个方面在人性中大体上是一致的,因而审美趣味有着它的逻辑、普遍标准和原则,这是基于共同人性的标准。可以看出,博克对审美普遍性的论述是奠基在共同人性的基础上,而这种共同的人性是人的想象力和感性能力和知性能力的结合,只具有经验的特性。康德后来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博克的观点进行了批评,认为博克的审美判断是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而不是建构在先验的基础上,不能够获得普遍必然的赞同。因而,从严格意义来说,博克的审美判断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共通感思想。

康德提出审美共通感思想是对他以前的共通感思想的一次提升和总结,特别是将经验主义的共通感思想放入到他先验哲学的熔炉中提炼,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并且更深刻地反思了当时美学思想的困境,将审美共通感作为一条先验原则提了出来,它是一个绝对命令,要求每个鉴赏者都遵循这一原则,从中感受到审美的普遍必然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