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鸟是恐龙吗

孔子鸟是恐龙吗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已知的孔子鸟是最早的拥有无齿角质喙部的鸟类。而根据孔子鸟的解剖特征,例如尾椎融合为尾综骨和无牙的喙部,则在始祖鸟的基础上向现代鸟类更进一步。尽管孔子鸟还保留了某些爬行类动物的特征,如双窝型颅骨。但毫无疑问,孔子鸟离“爬行类动物”的血缘关系比起后者与始祖鸟来说是更远了。

现生的鸟类全都没有牙齿,它们主要靠鸟喙取食,但在远古的中生代大多数的鸟类却还没有这一结构,取而代之的是嘴中的牙齿。1995年命名的孔子鸟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有喙的鸟类。

孔子鸟是一种古鸟属,其化石遗迹在中国辽宁省北票市的热河组,即在四合屯和李八郎沟等白垩纪时期的沉积岩中被发现。在现已公开的化石标本中,其骨骼结构十分完整,有着清晰的羽毛印迹。这一切使得孔子鸟成为最出名的中生代鸟。由其出土的地点地质形成史推断,这种鸟生活在距今1.5亿到1.1亿年前,即西方学者称的白垩纪早期和中国学者称的晚侏罗世。目前已知的孔子鸟是最早的拥有无齿角质喙部的鸟类。

孔子鸟隶属于鸟纲孔子鸟目孔子鸟科孔子鸟属,生存于距今约1.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分布于中国辽宁省北票市上圆乡。它的主要特征是:前颌骨和下颌骨具有规律的沟纹构造,不具牙齿;肱骨近端膨大,有一气孔;第一指骨爪大,其高度超过第一指节骨;第三掌骨较细,腕骨和掌骨不愈合;坐骨粗大,近端外有一向上的突起,远端厚而圆,耻骨后展;趾爪大而弯曲。该标本来自辽宁省北票市上圆乡晚侏罗世义县组下部,保存的完好程度极为罕见,于1997年收藏。圣贤孔子鸟与始祖鸟属同时代的原始鸟类,但它又以具有角质喙等特征而比始祖鸟进步。

孔子鸟复原像

孔子鸟的形态与德国的始祖鸟有许多相近之处,例如,头骨没有完全愈合,肱骨比桡骨长,上肢上长有3个带爪的指等。孔子鸟的个体与鸡的大小相近,上下颌没有牙齿,有一个发育的角质喙嘴;它的脊椎骨退化,胸骨发育,尾巴很短。从进化角度来看,孔子鸟的形态特征比始祖鸟显得较为先进,生活时代也应该比始祖鸟晚。不过孔子鸟的研究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侯连海研究员当初认为,孔子鸟的生存时代也和德国的始祖鸟大致相当,即都是距今大约1.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

应该说,鸟类的起源是个谜。现在一般认为,鸟类起源于恐龙,也有鸟类是恐龙的近亲的说法。在中国发现的带羽毛的恐龙和孔子鸟,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都是支持这一说法的论据。但目前这一说法的正确性并没有100%得到肯定。孔子鸟的描述者侯连海就坚持认为,从拥有双弓型头骨的杜氏孔子鸟来看,鸟类起源于初龙类,而非恐龙。就是说,初龙类是鸟类、恐龙、鳄鱼和蜥蜴的共同祖先。

孔子鸟化石

就恐龙—鸟类这一进化方向上,其实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认为,两脚直立的恐龙首先从地上生活转移到树上生活,上肢仍然短小。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恐龙会在两树之间跳跃,上肢长长,并且开始出现羽毛。后来这些带羽毛的上肢成为它们的“降落伞”,进行滑翔。直到最后最终成为可以飞行的翅膀。从始祖鸟的化石来看,在1.5亿年前的鸟类始祖,有明显的鸟类特征,但同时也带有明显的爬虫类动物特征。其爬行类的特征为:口有牙齿;尾由18~21个分离的尾椎骨构成;前肢有3枚分离的学骨,指端具爪。其鸟类的特征为:有羽毛,有翼;骨盘为“开放式”;后足具4趾,3前1后。体形大小如乌鸦,只能滑翔,尚不能飞行。它正是当时达尔文进化论在鸟类进化上所预言的“缺失的一环”,同时也是进化论正确性的一个证据。而根据孔子鸟的解剖特征,例如尾椎融合为尾综骨和无牙的喙部,则在始祖鸟的基础上向现代鸟类更进一步。尽管孔子鸟还保留了某些爬行类动物的特征,如双窝型颅骨。但毫无疑问,孔子鸟离“爬行类动物”的血缘关系比起后者与始祖鸟来说是更远了。

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在短短3000万年内,鸟类的进化如此之快,因食物性质的改变和鸟类嗉囊的出现,使得由始祖鸟的有牙口部发展到孔子鸟无牙的角质喙。而始祖鸟23节尾椎骨到了孔子鸟身上,则融合为尾综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