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审美活动的大脑基础

审美活动的大脑基础

时间:2022-02-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审美价值的滋生基础,实际上深深扎根于人的心脑系统之中。泽基教授深刻地指出:“一切视觉艺术活动不管是构想、创作或者欣赏都要经过大脑,也必须遵从大脑的规律,所以任何美学理论,若没有构建在大脑活动的基础之上,是不完备也不可能深刻的。”
审美活动的大脑基础_心脑奥秘

人的审美活动及艺术活动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意义,主要是由于主体能够借此创造并实现新的审美价值。审美价值的滋生基础,实际上深深扎根于人的心脑系统之中。正是这个双元一体化系统才使人的一切活动都赢得了本体性的价值品格。换言之,审美活动之所以能够影响人的精神世界,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够重塑人的大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与信息模式。

一、神经美学的新发现

神经美学诞生于2006年,由英国伦敦大学的泽基教授创立。神经美学旨在揭示审美活动的大脑神经科学机制及其对应的心理活动规律,因而它对我们拓展美学研究的视域和深入理解审美活动的认知奥秘具有重大的意义。泽基教授深刻地指出:“一切视觉艺术活动不管是构想、创作或者欣赏都要经过大脑,也必须遵从大脑的规律,所以任何美学理论,若没有构建在大脑活动的基础之上,是不完备也不可能深刻的。”

由此可见,神经美学实际上致力于在审美主体的历时空经验同超时空理念之间,在审美对象的形而下特征与形而上意义之间,在审美活动的感性价值与理性价值之间搭建一座认知桥梁,借此使以往抽象、笼统、玄奥、思辨的审美活动及美学研究得以贯通人的生活世界,使审美活动与美学研究的核心概念——范畴理念得以转化为可操作的具身元素,进而有助于人们深入具体、精微客观地把握审美现象的心脑效应和社会价值。

(一)审美活动对感觉皮层及脑电节律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一是缺乏有关“审美对象的人化”“审美移情”和“内模仿”现象的神经证据;二是还缺乏用来概括、阐释与升华上述审美现象的理论模型,因而致使我们的审美理论暴露出偏重宏观思辨、弱于微观实证、重在概念解析、轻视对概念的可操作性转化与具身还原加工等方法论弊病,进而导致审美教育缺乏科学的可观测的心身效度及其相应的客观评价标准。

1.审美经验对人脑感觉皮层微观结构的重塑效应

据功能神经解剖学家朗格斯塔夫的研究小组2000年报道,他们在职业音乐家和青少年音乐爱好者的大脑颞叶中的初级听觉皮层,发现了由前到后有序排列的“空间频率响应柱”。该柱呈现为拓扑结构,即按声音(主要包括乐音及语音系列)频率的高低排列,从0.5千赫到23千赫,其中低频波段位于初级听觉皮层的中后部,高频波段位于前中部,(见图1-2)。与之相比,在那些接触音乐不多或不懂音乐、青少年时期缺乏音乐审美经验的人的初级听觉皮层中,仅存在以6—8千赫以下的低频声响感知柱,即主要用于感知言语信号、频数很小的自然声响和偶然面对的有限的乐音范式。

图1-2 人脑初级听觉皮层的空间频率柱拓扑结构

由此可见,音乐审美活动对少年儿童初级听觉皮层乃至二级听觉皮层和联合皮层等的神经元结构具有异常重要的正向重塑作用。如果错过其感觉皮层的敏感可塑期,即便花费更大的气力和更多的时间猛补音乐审美功课,也必定成效甚微。

2.审美活动对主体脑电节律的调谐作用

笔者近年来的音乐认知实验结果表明,与同龄的对照组被试相比,实验组的青少年在涉及与听觉感知、记忆联想和意义判断等方面的P300、N400潜伏期上,均有显著缩短的特征,且P300、N400之峰值波幅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这提示我们:音乐体验活动有助于明显改善青少年的感受性、认知状况、预见性和判断性,对于强化右半球(包括前额叶及顶颞叶)的神经电生理学反应特性和促进青少年感觉皮层与联络皮层的互动性协同发育,均有积极明显的刺激作用。

音乐认知神经科学家札特罗在2003年指出,音乐审美经验可以重塑人的全脑加工视听觉信息的神经协同模式,其中包括对右侧额枕叶和双侧顶叶的显著激活,有效改善主体解释情感和表达自我的能力,强化记忆效果与联想—想象之创造虚拟经验的认知品质。另外,笔者通过对两组(各21例)被试在音乐感知性体验、记忆与想象和非音乐情景判断及意义选择等三项主题的脑电图观测,发现实验组的α节律之频幅优化和低指数改变均有显著性意义,θ节律的频幅明显降低,β节律的波幅有所增强,б节律的波幅降低。测验结果提示,音乐教育可以改善青少年的情感品质(降低情绪起伏幅度周期,控制冲动及极化情感,趋于稳定自适和较高机动性的情感心理反应特性),能够促进感觉皮质、联合皮层及前额叶的生理心理性发育成熟,并使颞枕顶叶与前额叶的双向互动连接(结构与功能)较早建立(由前脑各慢波及预期波出现的年龄阶段及频幅特征而表征)。

另外需要指出,大脑前额叶新皮层产生并扩散的40赫兹高频同步振动波实际上是审美主体做出审美判断—理解—美感生成—共鸣效应的神经标志;听觉皮层的空间频谱柱与视觉皮层的空间线条编码柱等的同步激活与网络高频振荡,联合皮层的视听整合与转换之高频振动波,可以分别视作审美主体进行移情体验和审美想象的客观标志。这些客观标记均可作为我们评价审美教育的主体性价值及其心脑效能的科学根据,还可成为我们观察、衡量和改进审美教育乃至知识教育的方法论的本体参照系,甚至能资作我们评价青少年学生的个性特征、身心潜质和制定学业人生发展规划的人本基础。

(二)审美移情与高峰体验的神经机制

移情体验属于高阶形态的审美意识具身行为,涉及复杂的神经结构。在审美移情过程中,首先,主体需要将视觉性或听觉性对象的客观信息转化为自己的本体(身体感觉—运动皮层)性虚拟运动状态,这主要依托后顶叶、扣带回后部和前运动皮层;其次,由此激发了自己对本体性虚拟运动状态的具身感受与情态,这主要依托杏仁核、丘脑和眶额皮层;再次,主体还需要依托前额叶背外侧正中区,对自己模拟对象状态的情感状态进行意识体验(或理念匹配、理想观照),同时依托前额叶的腹内侧正中区,对自己的情感和对象的意义进行价值判断,由此共同催化出三位一体的“情知意”之高峰体验,形成了所谓的“美感—道德感—理智感—灵感”,进而使自己有关艺术、科学、爱情、生产和行为等方面的创造性意象与决策蓝图得以厚积薄发。

1.镜像神经元系统与涉及高峰体验的大脑皮层

2003年,意大利科学家里佐拉蒂等人所发现的人脑和动物脑之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为我们理解移情体验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客观证据。

在一组有关审美移情的神经成像研究中,拉亚德兰等发现,被试的额极皮层、前额叶腹中皮层、右侧下顶叶、前扣带回皮层、顶叶岛盖、前运动皮层和前脑岛等多个脑区,都被激活了。非常有趣的是,上述区域大都含有富集的镜像神经元群体,它们在主体的审美移情活动中均体现了高水平的兴奋性脑电反应。这表明,镜像神经元系统乃是表征人类之审美移情活动的神经对应物,进而成为我们阐释美感发生机制的大脑物质基础、心理信息载体和客观标志。

神经美学家塞拉—孔德在实验中发现:当被试产生美感体验时,其右半球的背外侧前额叶被激活,同时伴随着左侧前额叶腹内侧正中区的显著性抑制活动。这表明,主体产生美感、共鸣情态时,均体现为前额叶(所谓的理念—意识皮层)两大亚区的正负协调的高峰脑电活动。

2.审美共鸣与美感发生的神经机制

审美体验是一类高级形态的主观意识体验,其中的美感产生过程涉及复杂的神经机制。

第一,共鸣与美感发生的高阶脑区定位。神经美学家塞拉—孔德在实验中发现:当被试产生了美感体验时,其前额叶腹内侧正中区呈现出显著的兴奋性电位活动。这表明,主体产生美感、共鸣情态时,均体现为前额叶(所谓的理念—意识皮层)两大亚区的正负协调的高峰脑电活动。

第二,伴随共鸣与美感发生的泛脑高频同步振荡波。高频同步振荡波是人类大脑高阶功能的信息标志,也是表征创造性智慧活动的核心形式(例如,音乐家在进入音乐欣赏或演奏的高峰时刻,其外侧前额叶会出现40—50赫兹的高频同步振荡波,而在缺乏音乐经验的人则缺少大脑前额叶的这种高频同步振荡波)。

笔者认为,前额叶的背外侧正中区主要负责借助神经活动来表征主体的审美对象判断状态和共鸣意识等对象性认知活动,而前额叶的腹内侧正中区则主要负责表征主体的本体审美体验与价值判断等自我认知活动。

第三,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结构的信息—功能同步化连锁反应。据泽基教授研究,美感经验、浪漫之爱和母爱体验,都会引发主体大脑多个脑区和皮层下结构的高频低幅同步化脑电反应,其中包括前额叶新皮层的背外侧(审美情感体验系统)与腹内侧正中区(审美价值判断系统)、皮层下的杏仁核(情感动机系统)与海马区、旁边缘皮层的扣带回前部(中介奖赏体验系统)、前运动区(审美想象执行系统)、后顶叶和枕颞叶联合区(审美想象的具身感受系统)。

第四,主事审美认知的高阶脑区。神经美学家荣格和克因斯在研究审美认知和道德认知的大脑机制时借助神经成像术实验发现,左侧前额叶的腹内侧正中区与道德情感的判断密切相关。反之,右侧前额叶的腹内侧正中区与审美情感的判断密切相关。同时,右侧前额叶的背外侧正中区主事审美情感的高峰体验,而左侧前额叶的背外侧正中区却主事人的道德情感之高峰体验。

二、艺术价值在心脑世界的信息表征载体

为了揭示艺术活动所蕴含的人类本体性价值的生命基础,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艺术活动所引发的大脑心理变化特征。

具体而言,艺术审美活动具有下列的心脑特征:第一,有助于提升兴奋性与抑制性神经元系统的递质化学分泌水平及电生理学传导水平;第二,有助于重塑与完善大脑多个脑区的“镜像神经元系统”之结构与功能;第三,有助于扩展大脑的神经网络之层级与框架规模;第四,有助于主体形成泛脑化的40赫兹高频同步振荡波及心身同一的高峰体验能力;第五,有助于主体建构与完善指向主客观世界的心理表征体,深刻实现对自我的内在创新及价值体验理想。

换言之,上述的五大结构乃是人的心脑系统用以表征审美价值的信息载体。

(一)艺术活动对神经递质及其相关神经元的影响

在人脑里存在着两类胺类神经元:兴奋性与抑制性神经元。它们分别受到兴奋性与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分子神经生理学驱动。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甘氨酸等。五羟色胺能神经元主要负责传递积极的内外信息,多巴胺能神经元则主要负责传递消极的情感信息。上述的两种神经递质常常共存于相关的大脑亚区,上述的左右脑半球也彼此进行拮抗和协同,以便维持心脑系统的情感协调与行为稳态水平。

认知科学家布劳恩在实验中发现,当被试进行音乐审美体验时,其大脑的前额叶与掌管基本情绪反应的杏仁核同时达到了高水平的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与被试大脑中所分泌的五羟色胺含量成正比。由此可见,五羟色胺能神经元主要负责传递积极的情感信息,因而与人的审美活动密切相关。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请一些对音乐“特别有感觉”的人参与试验,让他们听各种不同的音乐,同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监测其大脑活动。结果显示,他们在听特别喜欢的音乐时,大脑中的多巴胺含量明显上升,这与美食在大脑中引起愉悦反应时的情况相同。研究人员瓦洛里·萨里波尔说,一般受试者在听喜欢的音乐时大脑中多巴胺含量上升幅度在6%到9%之间,不过也有人出现过21%的上升幅度。以前的相关研究显示,美食一般也就使多巴胺含量上升6%。

(二)艺术对“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影响

“镜像神经元系统”主要分布于人脑的前额叶、运动前区、顶叶、扣带回、运动区等处。镜像神经元不但是我们借助移情方式体验他人和实现社会认知的核心功能装置,还是我们得以体验自我和认知自我的对象化价值参照系。

科学家拉亚德兰的研究发现,在激发了被试的审美移情体验之后,其额极、前额叶腹内侧正中皮层、右侧下顶叶、扣带回前部、顶叶岛盖和前运动区等多个脑区都被激活了。上述区域含有富集的镜像神经元细胞,它们在主体的移情活动中均体现了高水平的兴奋性脑电反应。

(三)艺术体验对神经网络的影响

艺术心理学家石津及泽基有关审美过程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实验表明,大脑的眶额皮层及前额叶的腹内侧正中区乃是标志人们所产生的审美体验的两大主要部位。

其原因在于,人脑由初级感觉皮层(S1)—次级感觉皮层(S2)—第一感觉联合区(SAⅠ)—第二感觉联合区(SAⅡ)—前额叶联合区组成。在有意识的情感体验活动中,前额叶新皮层向(SAⅡ)发出密集的定向投射,并经由(SAⅠ)和(S2)而影响(S1)的结构与功能状态,从而使得主体的情感动机及审美道德宗教意识等形而上力量能够对主体的当下经验和情感状态施加积极超前的能动性影响:一是定向投射高阶情感信息;二是提升高阶情感的感性化转换与内在预演水平;三是改善情感表象及体象的价值表征品格。

另外,音乐心理学家本特森等人在研究钢琴家的即兴演奏及其大脑变化方面也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他们选在分析fMRI影像资料时获得了重要的发现:所有的被试在演奏音乐时,其大脑的背外侧前额叶(DLFPC)、前辅助运动区(pre-SMA)、背侧前运动区(rostralPMD)、上颞叶沟(STG)及枕叶的视觉联合皮层等区域,都呈现了较显著的活化现象。

随后,瑞士洛桑大学的艺术心理学家里伯和布劳恩也发表了他们对被试(职业钢琴演奏家)即兴演奏爵士乐所做的研究报告。他们的fMRI实验结果表明,当被试即兴演奏并自我欣赏他们最喜爱的爵士音乐时,除了上述的五个脑区(即背外侧前额叶、前辅助运动区、背侧前运动区、上颞叶沟及枕叶的视觉联合皮层)出现了意料之中的较为显著的活化情形,作者还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现象,其中包括背外侧前额叶和边缘系统的杏仁核等脑区出现了兴奋性下降或活化水平降低的情形。

由此可见,当人的意识状态、注意力、心境和认知对象发生根本性转换之时,背外侧前额叶也会呈现出兴奋性下降的情形,进而有助于主体提升与拓展他的内在创造能力。

(四)艺术对40赫兹高频同步振荡波及心身体验的影响

泛脑化的40赫兹高频同步振荡波能够表征审美主体的大脑高峰反应状态。音乐心理学家卓迪浦的一项审美认知研究发现,当音乐家被试对心爱的音乐达到了高峰体验时,其大脑前额叶的腹内侧正中区及背外侧正中区先后出现了40赫兹的高频同步振荡波。相形之下,作为非音乐家或未接受音乐训练、对音乐不感兴趣、无法创作或歌唱演奏音乐的对照组被试,则面对动听的音乐时没有出现此种特殊的脑电波。

由此可见,大脑前额叶的腹内侧正中区作为审美体验过程中的高阶情感反应中枢,对主体所面对的音乐世界能够进行深刻强烈的本体转换及返身镜观,从而发现对象时空的自我情愫与创造性想象之境遇,进而借此激发自己的顶级意识体验及其所伴生的前脑40赫兹高频同步振荡波与身体意象的虚拟实现景致,大脑前额叶的背外侧正中区则具体负责对主体审美意象的内在预演、对象化投射与体象外化表达等认知执行功能。

(五)艺术活动对心理表征体与自我意识的影响

艺术与审美活动对主体形成个性化的审美心理表征体及其建构自我价值意识等关键活动,能够发挥复杂深刻持久的一系列重大影响:一是提升高阶调控系统(“元认知系统”和“自我参照系”)的功能阈值;二是强化内源闭环系统(即人脑的“默认系统”,DMN)的自我认知效能;三是提高主体的信息内化—具身模拟系统(以镜像神经元系统为根基)的实践能力;四是显著易化主体的思想创生—具身预演系统(由前运动皮层及布罗卡中枢等构成);五是促使主体的价值内驱系统(以大脑的奖赏系统—情感决策系统为根基)持续升级;六是增强主体对知识映射系统(包括自我映射、镜像映射、身体映射、符号映射等)的内在操作与外在表达能力

总之,在艺术活动中,主体与世界的价值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体与客体(包括他人和社会、艺术世界和自然世界,还有镜像自我等)不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彼此融合、相互依存、互动互补和协同增益的伴生关系。对象世界由死寂、无情、粗糙和混沌的异己情形,逐渐转化为生动、亲和、细腻、透明和属人的情形。人类借助具身认知和镜像映射方式,推动了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变造进程:互相汲取对方的价值品格、交互投射自身的感性特征和内在理式、彼此欣赏,以致最后融为一体,达到主客合一、物我两契通境界。主体进而借助审美间体这个自己所创造的内在对象来镜观自我、发现自我的新质、体验自我的妙韵、评价自我的价值、提炼主客观规律、完善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价值,最终形成创造性的新意象,以此指导自己的精神行为与社会实践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