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现复兴中国梦顶层设计育人才

实现复兴中国梦顶层设计育人才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柏拉图教育思想合璧与当代中国教育接轨,无论是从狭义的公民品德教育上,还是从学校教育上,以致广义的教育上,都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重要的教育价值。在这个理念指引下,进行学校教育的顶层设计,则是实现这一重大教育价值的主体方略。中国梦与孔子的“大同”“小康”一脉相承。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孔子柏拉图教育思想合璧与当代中国教育接轨,无论是从狭义的公民品德教育上,还是从学校教育上,以致广义的教育上,都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重要的教育价值。在这个理念指引下,进行学校教育的顶层设计,则是实现这一重大教育价值的主体方略。

“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谈道: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那时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曾有过海晏河清、文怀远人、和睦万邦的历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传承的文明古国,对世界文明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中国曾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达1500年之久。在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成果约有300项,其中175项属于中国的。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上的比重;在与当时西方国家头号富强的英国的贸易中,中国光卖给英国的茶叶一项,就超过英国销往中国的全部商品的总值;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当时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但是,自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自由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腐朽的封建统治使中国一步一步坠落,酿成了世界近代最凄惨最屈辱的历史。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指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1]明朝中叶(约公元1500年始)是中华民族走向衰退的转折期。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开始发展。特别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西方世界发展速度加快。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谈到了这段历史。而清朝所谓康乾盛世,实际上是落日的余晖。当时,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就连原本落后的俄国也自1698年开始改革。虽然康熙也喜欢西学,但不是作为强国之道,中国当时落后并非国力不行,而是观念落后。泱泱大清帝国,只是囿于一隅,而西方“蕞尔小国”,早已经放眼世界。直到清代在鸦片战争中战败,道光皇帝还不知道英吉利在什么地方。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也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华侨当中发起成立了第一个反清革命团体兴中会。他在为兴中会起草的章程中明确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他虽然提出振兴的愿望,却没有找到出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承担起领导人民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领导全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经过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对民族复兴作了大量论述。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谈道:“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近平在关于实现“中国梦”日程时提出两个一百年,完成双重任务时指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源考

中国梦与孔子的“大同”“小康”一脉相承。习近平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谈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是全面、深刻阐述“中国梦”的第一人。《礼记·礼运》载:

孔子在世时,曾参加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弟子言偃在他身边听得真切,于是向老师发问。

言偃:老师为什么叹息?

孔子: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没有赶上,我对它们心向往之。在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公有。选举德才兼备的人来为大家办事,人人都讲究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只赡养自己的父母,不止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把财货扔在地上的行为(而要去收藏它),却不是为了自己独自享用。也憎恶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劳动。因此,就不会有人搞阴谋,就不会有人盗窃和兴兵作乱。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大同”社会。如今大道已经消逝,天下成了一家一户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作小康。[2]

在这段谈话中,孔子对“大同”“小康”做了详尽的论述。

1899年2月,上海《万国公报》第121期第一次刊登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马克思的学说,题目就是《大同学》。儒家的最高理想“大同”社会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由此接轨。“大同”形态源自中国上古社会的原始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把共产主义看作是原始共同体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归。

孙中山在广州起义失败后遭到清政府的通缉,他辗转日本、美国,后到达英国,1896年9月到1897年6月间在英国生活了近一年。这期间他了解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明确指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孙中山又多次谈到社会主义。1912年10月,他应中国社会党之邀,在上海中华大戏院对社会主义进行了专场演说,轰动整个上海。但孙中山只是把马克思理论作为一种学说来看待,而没有把它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武器。所以,他无法延续、更不可能实现中国梦。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孔子的“中国梦”与当今的“中国梦”有明显的区别;由于历史继承的原因,孔子的“中国梦”是当今的“中国梦”的历史渊源。

“中国梦”是“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的系统工程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孔子倡导仁民爱物,主张礼乐治国,追求文化繁荣。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地建设美丽中国的系统工程。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2013年6月5日,习近平在致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的贺信中谈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为此,我们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在2013年7月18日《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谈道:“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习近平还具体地论述了“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为全党全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国梦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孔子思想有着渊源关系。习近平从广义上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与渊源结合起来,开展系统广泛深入长久的教育。2014年3月29日,习近平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一些重要内容就是源于中华文化。

“中国梦”源于中华文化,其古代集大成者就是孔子文化。所以,系统地研究孔子文化,在此基础上研究历史弘扬其发展,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于发展的文化,以完成中国对世界做出新贡献的光荣伟大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国梦,教育当先行

早在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之始,邓小平就提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包括人文社科教育和自然科学技术教育。教育作为一种实践,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唯有寻求教育的历史根源,追索其自然正义,方能获得教育价值引领,取得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成功。古圣先哲首先在人文社科意识形态方面直接为教育提供了巨大资源,并且在自然科学意识形式方面在方法论上为教育提供了不竭动力。

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谈道:

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极其重要。”2013年11月26日上午,习近平在考察曲阜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习近平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追根溯源,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学校教育的顶层设计

实现中国梦就是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方法论,做出预测,具体工作就会顺理成章。遵循从总体上设计未来,在教育改革创新的征程上进行顶层设计,实施教育生态系统工程,使学校教育获得卓著成绩的根本保证。

顶层设计是人类根本的思维方式,来自人类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是:“最初源自人们开始意识到在整体中的存在,自我以及自身的极限……在自我存在之深层以及超越之明晰中,他体验到了绝对性……”孔子柏拉图是轴心时代的两位哲学家,他们都带着至高无上的教育理想办学,其教育理念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的内涵

顶层设计是古典政治—伦理哲学与当代哲学系统方法论的共性术语。顶层设计本义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顶层设计是“从高处着眼的自上而下的层层设计”[3]。顶层设计是从系统整体出发,集中有效资源,一是对学校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对各个具体项目的各层面、各要素统筹规划,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步调统一,高效快捷地实现总体目标。顶层设计是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蓝图”[4]。二是以每一个学习者为本,以其最佳化发展为宗旨,促进每一个学习者“身心健康成长”。每一位学习者是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学校学习生活中来的。决定每一位学习个体生境选择的因素是复杂的,它受到教育本体自身的内在影响,也受到各种教育生态因子的外部作用,包括学习者本体的特性、教育生境的特性,任何引起现实学习个体的各种行为、生理和心理等改变以及引起生境变化的因素,而且各种因素对不同学习者个体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均具有不同的动态影响。为此,每一位学习者为了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都要积极主动地根据个体发展的状况对教育生境进行选择。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位学习者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际步骤。

“全面”“和谐”“可持续”都是修饰发展的。基本的是全面发展,这是教育方针规定的教育总目标。学习者的和谐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具体形态,品德、智力、体质、审美、劳动技能等发展体现在一个生命整体上,所以,全面发展应是和谐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等相互融通,整体教育素质应是统筹协调的。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又一具体要求,它不是短期效应、急功近利,而是直接关系到学习者的终身发展,以致间接关系到他们的下一代发展。

根据顶层设计的内涵可知,顶层设计主要有如下特征:

(i)顶层决定性。顶层设计是自高端向低端展开的设计方法,核心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因此顶层决定底层,高端决定低端。

(ii)整体关联性。顶层设计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匹配、互动与有机衔接。

(iii)具体实施的可操作性。设计成果具备实践可行性和执行力,实行过程管理,在执行中注重细节,做到精细化管理。

(iv)表述的简明性,顶层设计要求话语上简洁明确,做到“复杂问题简明化,简明问题框架化,框架问题流程化,流程问题定量化”。

◎教育理念是顶层设计之魂

人与动物不同的是人有理性,这种理性集中地体现对未来的预见性。孔子柏拉图办学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伦理理想,实现各自的理想国家。中国、希腊相隔万里,在古代不通音讯,孔子和柏拉图办学在不同的国情背景下都取得历史的成功,就在于有自己的理想预测、最高理念,有自己的总体思路和全盘谋略。

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实践证明,教育顶层设计是学校极具前瞻性的认知与行动的复合体,它对教育各项活动和全部资源实行全覆盖,对学校一切工作的相互作用有重大影响,它还涉及历史的路径、现实的行动和未来的展望。其纵横复杂性叠加,构成典型的开放式复杂的教育生态系统。他们都以变革的眼光确定发展目标,选择发展道路,以实现教育理想。两位哲人的智慧分别构成东西方教育发展之“魂”。

◎顶层设计立足于总体创新

孔子柏拉图均出于应然的考虑,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顺应历史大势,重要的是分辨改革与创新的关系。虽然改革与创新是相互交织的,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改革是针对现实矛盾,为了克服现在已经存在的问题而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创新则是着眼未来的需要和环境的变化,主动进行思维重构的过程。孔子柏拉图的可贵之处在于不唯改革而改革,而是将改革作为手段,将创新作为最终要实现的目的。他们通过教育改革濒临衰微的国家,难以为继;而在现状甚好的情况下,正是创新发生的最好开端。区别改革与创新的意义在于,改革着眼于问题解决,而创新则着眼于理想目标的实现,改革为创新奠定基础,创新为改革明确前提。而学校顶层设计使教育改革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顶层设计应着眼于学习者未来发展

孔子柏拉图均出于未来的发展,出于教育的长远大计而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在学校的教育理念中,有三所不同的学校:一所是现实的学校,一所是不远的将来目标实现的学校,一所是理想中的学校。学校跳出现实急功近利的思维囹圄,处处想到学习者一生的发展,再从未来回溯到现在,科学地提出现在应该怎么办。这就从着眼于市场转到着眼于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从着眼于事件转到着眼于未来发展,以稳健的步伐走向理想境界,这种由将来的总体看现在的逆向思维,不仅使教育创新有了清晰的目标,还使学校教育形成战略共识,在理想与限制、优化与可行的动态平衡中开辟前进的道路。不被眼前所谓“重大”现实问题所迷惑,而是跳出功利怪圈,朝向未来发展。事实上,如果只着眼“重大”现实问题的改革,常常会使改革者扑朔迷离,陷入问题的怪圈。如为了解决某个现实问题进行的努力,却又引出更多、更突出的新问题,导致改革措施在同一个层面、同一个维度打转转。所以,改革创新,首先需要教育引领者战略思维范式的变革。

◎顶层设计应着眼于 “长板效应”

孔子因材施教看到弟子的长处,柏拉图实行阶梯教育看到学习者的天赋。这是符合心理学教育学人才培养的原理的。但是长期以来,在教育应用系统科学整体原理解释素质综合提升的问题时,流行着一种“木桶理论”,或曰“短板效应”。“短板效应”是指木桶最短的一块板代表木桶容积水准。掌握“短板效应”,有利于找到和解决最薄弱的环节。但事实上这种理论是“拔短教育”,是“揠苗助长”,是为灌输教育辩护的。孔子柏拉图的教育成功之处,是把人看成有复杂思维的人,而不是近代以物理的眼光将人看作是容器、物品。他们正是注重“长板效应”,也是对“短板效应”反过来看,通过找到适合未来对人才需要的最长板,从而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正是在这个基点上,在教育使命、目标、人员、机制和教育资源各领域,朝着“长板”的方向、按着“长板”的标准向上升,真正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

◎以集体智慧搞好学校顶层设计

孔子柏拉图履行自然正义,继承前人的智慧,肩负开创理想国家的使命而兴办教育。校长应站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思想高度,经过艰苦的调研,通过学习、动员、教育、“头脑风暴”,提出和检验新思路、达成新共识。校长让全体教育者参与战略思想的创新及战略规划的设计,使之成为学校创新的主人。办学的事实证明,顶层设计的思想一旦被教育者所掌握,未来的战略目标一经在教育者头脑中达成共识,就能产生强大的执行力。

学校顶层设计与课程改革

孔子柏拉图教育成功在于课程资源开发,最重要的是创生的课程实施。孔子改革“六艺”为“六经”,培养了一个士阶层,即封建社会仕途经济人才。柏拉图以培养“哲学王”为最高目标,开辟一条培养统治阶层和军人阶层及农工商大众阶层。教育成功的范例证明,将创生的课程实施作为学习者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教育改革创新的主攻方向。

◎有效推动新课改前行

新课程体系在结构与功能、目标与内容、实施与评价、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突破传统课程体系,重构新的课程体系,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新课程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学校教师彻底转变观念和行为方式,整合课程与教学,使教学成为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创生的过程。课程创生使师生由课程改革的局外人和被动执行人变为创造性的课程生成者,从而使课程自主权得以充分利用。课程创生促使学校、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挖掘和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新课程体系强调综合性、选择性、层次性和过程性,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主张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强调“云”技术和课程整合等。这些新课程理念都可以通过在课程实施中采用课程创生取向而得到体现。

◎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局限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研发和编纂的主体是课程专家和极少数中小学一线教师,他们可能对中小学课程实践的情况并不是很熟悉或完全了解,多数情况下是从价值研究的角度提出理想的基础教育课程“应该怎样”。在实施之初,这种关注应然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可能比较激进或理想化,而不大适合中小学教育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同时,国家课程滞后知识信息和科技的发展。如果本着“照本宣科”“忠实执行”是不能讲的,但无论是科学课,还是其他课程,都不能不讲。从宏观上看,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大数据时代汹涌澎湃。但国家课程形成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这些情况下,学校和教师就需要通过课程创生参与课程开发和重构,调整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始终保持与社会同步。

◎有助于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近年来,促进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与个性化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教改的共同趋势,因材施教、个别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已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教育理想。每一位学习者都是有不同发展特点的具体的生命个体,而尊重每一位学习者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因此,教育者要以每个学生的独特的知识背景、学习兴趣、认知特点等为基础和依据,制定提供不同的课程目标、课程材料及呈现方式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让每个学习者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佳化发展。所以,创生具有选择性、差异性的课程,建构适合每个学习者的弹性化和个性化的课程是实现教育个性化的必经之路。同时,教育者在课程创生中个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彰显也是激发学生个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发展的榜样力量和第一资源。

◎创生的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方向

创生的课程实施具有鲜明的思维创新与知识生成特点。

A.课程的性质是源于教育实践的经验。课程不是先验的,而是源于教育实践中学习者与教育者实际体验到的经验,这种经验是学习者与教育者联合创造生成的。创生的课程实施正是这种教育经验的唯一体现。

B.课程知识是一种“人格的建构”。课程知识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而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一种“人格的建构”。这种人格的建构既回答个人的标准,又回答外部的标准。

C.课程变革是师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过程。课程变革是课程“真正的重构”,包含人的思维、感情、价值观都发生重构,而不只是变革课程内容和资料。因此,课程创生需要依靠课程变革参与者的主体性,必须对师生教与学给予充分理解,以带来师生思维和行为上的变化,而不是一套设计和实施新课程的组织程序。

D.教育者和学习者是课程开发者。在课程创生取向中,教师和学生都不再是课程专家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自己课程的创造者和建构者。他们在具体的课程情境中,通过合作探究、自由对话和批判反思等创造和建构课程。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是情境性的、经验性的和个性化的,是师生在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创造教育经验。教育者、学习者成为建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主体。课程创生的过程即是教育者和学习者持续成长的过程。

E.对创生的课程实施的研究是“质性研究”。由于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教育者与学习者从事课程创生的真实情况,而不同教育情境中的课程创生迥异,因此,研究者往往采取个案的“深度访谈法”。

综上,创生的课程实施是由于师生互动生成的既不同于国家书面计划的课程,也不同于教育者试图教的课程的学习经验,就课程实践运作来看,课程实施所追求的是国家与学校、学校与教育资源的相互适应和调整。因此,创生的课程实施的实质是“校本化实施”。

创生的课程实施要求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文件是宏观上指导我国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教育法规。它首先关注国家课程对所有学校所有学习者的共同要求;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区间的教育发展水平严重失衡,加之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同一座城市,不同学校之间仍然有较大差异,各地教育发展受到多方面条件限制,如在教育内容上,在海南开展冰上体育运动就是不适宜的。综合上述两种原因,国家课程计划不可能是具体的。所以,课程实施客观上成为一个包含多个因素的复杂的、动态的、不确定的实践过程。因此,国家课程文件只是书面的、计划的课程,它只能规定国家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大的方向和粗略的框架,国家的权力和意志也正表现在方向的引导和规避,而不在于对具体行为的细节上的控制。

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公共事业,国家需要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有所预期和希望。但是,教育不是车间批量生产某种物件或产品,不可能事先按照某个客观的标准设计整个生产流程。教育是通过无限个细小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互动而发生的,而且这些互动都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发展并生成新的互动关系和情境。因此,面对我国人口众多且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家层面上制定的课程文件,即使辅之以行政的手段来推动课程的实施,也不可能达到其对个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或者对学校环境中特定的师生互动过程的细节上的控制。为此,国家为学校留下自主创造的空间,并从政策、资源和组织上激励学校并富有实效地帮助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同时也实现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尊严。在理论上,课程实施经常被教育学术界通俗地解释为“实现课程变革计划和理想的行动”,或解释为“将课程改革的理想付诸现实的过程”,这就宣示了需要在课程理想与课程现实之间架设一座座桥梁。所以,就课程实施而言,由于关注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对国家课程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改造,正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补充、拓展、整合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国家完全可以在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逐渐成熟的基础上适当地下放教材的选择权并增加学校自评的份额。所以,统一的课程计划客观上需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创造性的改造,以适应本地区、本学校的课程实际。为此,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总体方向的前提下,研究本校的学生、本校的教师、本校学生的家长和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外部专家的支持和帮助,通过课程校本化,每一所学校最优化地整合课程资源,因地、因校制宜地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全面实现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目标。

综上,所谓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在坚持国家课程计划基本精神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的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它包括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材的校本化处理,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个性化加工和差异性的学习评价等多样化的行为策略。可见,课程创生必然走向课程实施的校本化。

学校顶层设计关键是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孔子柏拉图作为教育宗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知识时代的全民教育、特别是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战略。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简单地说包括教师基本功和学科专业素养。作为一名当代的人民教师,首先要知法,其次懂教育规律,最后是知识、技能。教师的发展,要遵循教学研究这条主线,遵循教师经历的三个阶段培养:学徒期:研究教材、研究他人;成熟期:研究教学、研究学生;成名期:研究自己。其重要环节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又是教师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教师专业发展不是直线、匀速的,而是一个成长、低潮与更新相互交替的过程。

教师职业生涯作为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也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教育机构或教师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与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给教师赋权,让教师在课程中发挥主体性、创造性,在实践中创生课程,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当教师以主体身份置身于研究、决策、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之中,并通过多种方式有意识地持续地开展多层次的课程创生活动时,教师的课程意识逐步理性化,因而不断地得到成长和发展。可见,创生的课程实施不仅可以使国家和地区课程更切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使它们成为可操作的课程,不仅能促进学生个性化、主体化和创造性的发展,还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创生不仅是在变革课程材料、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策略,也是在变革人。课程创生在改造课程的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主观世界,使他们的精神得以提升。有此可看出,课程创生使课程发展、教育者发展、学习者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是课程实施取向中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基于校长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顶层设计的运行机制

学校顶层设计,在改革进程中不断地创新教育生态的开发与管理体制,在体制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运行机制。

◎决策机制

校长具备充实的学校顶层设计的核心理念。娴熟地掌握教育哲学思想,包括教育生态哲学思想、教育实践哲学思想、校长教育价值领导力、教育艺术;教学哲学思想,包括教学知识论、教学矛盾论、教学价值论和教学实践论;教育神经科学,包括教育神经科学的结构、教育神经生理学、心理—教育学,如此等等。

校长在上述理论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地情、校情、师情和生情制定学校顶层设计,向教代会作学校顶层设计报告,进行审议通过。将学校顶层设计的精神和蓝图原本地向全体师生员工公布。

◎执行机制

完善学校顶层设计的执行部门,对学校顶层设计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周密细致的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与依法执教的系统工程。

◎反馈机制

自觉搞好学校顶层设计的评估是促进学校改革创新的有力监测机制。孔子以“无可无不可”的辩证法思想不断地调整处世策略,柏拉图以“通种论”修正早期和中期的思想方法,与时俱进地确定自己的致思路径,而中心问题是能够做到思想反馈的可评估性。正如生活不能简化为数字,学校顶层设计的评估也不能简化为数学公式和机械模型。学校战略发展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再精密的云计算也无法替代和评估人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学校把战略规划与谋略艺术紧密结合起来,展现学校顶层设计宏伟蓝图。世界性的人才竞争打到了我们家门口,所以,学校顶层设计的战略评估,要想到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战略对抗和战略风险。为此,对学校顶层设计的战略评估不能拘泥于已确定方面的对比,还要考虑到更多的不确定方面;由于学校顶层设计是前瞻性的,因而不可能用事实做出评估判断,所以,还需要大量的想象力和预测力。但必须注意,想象力应符合科学,没有科学做基础和规范,想象力和创造力碰撞的火花是永远不会成为火焰的,因而难以照亮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的道路。

顶层设计中基于关爱的学校文化建设

大力开发关爱的学校文化,做到口能诵,内心敬,重感受,成习性。在日常生活中大力提倡博爱精神,无论什么部类的学校,都要面面俱到地指导和引导学习者养成24种关爱情感。

爱自己 孝父母 敬老师 尊长者 爱同学 爱他人 抚弱残 助妇幼

爱集体 爱人民 爱家乡 爱社会 爱祖国 爱自然 爱生命 爱科学

爱人类 爱地球 爱劳动 爱物品 爱节俭 爱清洁 爱学习 爱发明

学校对师生加强中华美德品行培养,做到孝、仁、礼、智、和、信、忠、勇、公等。

孝敬父母,天经地义。我的生命,父母给予。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听从教诲,体贴入微。

仁者爱人,奉献至尊。老弱病残,关怀怜悯。

孕妇幼小,敬让如宾。民胞物与,参赞化育。

衣着得体,绅士风度。讲究礼貌,尊重人格。

讲究礼仪,心怀祖国。谦虚谨慎,德行高尚。

智力创新,知识生成。重视能力,发展个性。

多种思维,求真务实。胸怀大志,勇敢攀登。

和谐共事,和而不同。善于合作,人人平等。

天地人和,繁荣昌盛。爱护自然,生态平衡。

诚实信用,言行一致。守诺履约,实事求是。

去伪存真,自信自厉。有错就改,慎独自律。

忠于祖国,义务神圣。忠于人民,无上光荣。

忠于职守,责任为重。全心全意,完全彻底。

无私无畏,至善至勇。知难而进,沉着坚定。

争当人才,志在复兴。百折不挠,无往不胜。

整体主义,克己奉公。祖国利益,牢记心中。

遵守公德,做事公正。爱护公物,习惯养成。

作为一所学校,应做到宜忌分明。

宜高瞻远瞩 忌急功近利

宜生态发展 忌死背硬记

宜启发讨论 忌机械灌输

宜减负乐学 忌拔短堆砌

宜知能并举 忌分数第一

宜一点突破 忌平庸无奇

宜拔尖创新 忌保守陈旧

宜学以致用 忌脱离实际

宜人才涌现 忌无所作为

在数字革命磅礴兴起的大数据时代,知识文明已见端倪,将每一所学校办成数字生态学园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总体理念是:

生态学园 数字校区 全面开发 自动管理

开放办学 全球联谊 世界领先 强我本体

互联网络 多种媒体 PC辅教 网上学习

模拟实验 浓厚乐趣 赛博空间 IITC

小小键盘 十指流利 反应灵敏 疾风骤雨

活泼鼠标 自由点击 五洲奇观 尽收眼底

1,0二进 威力无比 任意转换 音像数据

数字产品 智慧展现 自觉培养 思维品质

科学人文 融为一体 T型新秀 博采中西

四类知识 统筹兼理 综合开发 八种智力

隐含/编码 有无相生 思维创新 知识生成

“运河战略”赶超世界 人才涌现 民族复兴

以上各项要求,学校宜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进行合理建设。

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下,一所学校的发展要有教育战略理论,包括学校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原则、战略文化、战略规划等学校发展之“魂”,进而付诸教育战略行动。

学校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而确立本校的教育顶层设计。从办学的基本经验可知,学校的顶层设计,校长关键是解决“怎样思考”的问题。校长关于学校发展的战略理论思考不外乎三种判断:第一种是实然判断,即弄清“是什么”或“怎么样”;第二种是必然判断,即弄清“为什么”;第三种是应然判断,即弄清“应该怎么办”。在教育实践中,这三种判断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所以,科学的思考要做到三种判断相统一。而在校长的思考中常常缺少第三种判断,即便是思考了,也总是首先在畏难情绪的冲击下认为“不可能”,这样就使自己的头脑套上了“紧箍咒”,使教育思维在低水平上徘徊,从而不清楚哪些要素和关系对“怎么办”的问题有影响。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对问题吃不透,而是根本就不去吃透,不是客观条件限制了主观,而是在主观上限制了自己,结果使关于“怎么办”的思考了然于无,变成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学校发展也如同大海的波浪奔腾,实际上只是在原地上下颠簸,不能前进半步。所以,根据学校教育顶层设计的经验可知,学校首先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但要考虑到实然和必然,还要考虑到应然,即登高望远地以“我能”展开顶层设计的思考。

学校关于“怎么办”的思考遵循正义理念,既有宏观的总体设计,又有微观的具体要求。所谓微观的具体要求就是每一位教育者都要有教育的应然思考,即自己如何为中国梦培养优秀的新一代。

学校应帮助教师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引领教师“育己”;确立人生发展目标,适应未来竞争;克服教师的工作倦怠;引领终身教育等各方面均需要做好预测与做好实施。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0。

[2]《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置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奖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3]许耀桐.《顶层设计内涵解读与首要任务分析》[J].人民论坛,2012(17)。

[4]《中国科技术语》2011年第2期“什么是‘改革顶层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