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美”认识的历史演进

对“美”认识的历史演进

时间:2022-09-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康德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试图打破形而上学美学研究的理论家。黑格尔明确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指理念的内容必须通过具体可感的活生生的形象,才能得以显现。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坚持美以及艺术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强调现实美高于艺术美,反对纯艺术论。主要从伦理道德谈美,认为美是道德理想的完满实现。

(一)西方哲学家眼中的美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第一个较为系统研究美的哲学家,为了反驳与他同时代的德漠克利德的“决定论”,提出了“目的论”观点。他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神的一种有目的的安排,他从目的论出发谈论美。他说美不能离开目的性,即不能离开事物对现实人愿望它要达到的目的适应性,每一件东西对于它的目的服务得很好,就是善的和美的,服务得不好,则是恶的和丑的。他以矛和盾为例:“盾从防御看是美的,矛则从射盾的敏捷和力量看是美的。”因此,他认为同一物从不同效用目的看,其美与否,就有不同的判断。

柏拉图曾经在人类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研究美学的文章《大希庇阿斯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发出感慨“美是难的”。柏拉图认为美不是美的具体事物,美是理念,理念是美的具体事物所以美的原因。柏拉图所谓的理念,是指具体事物具有的规定、性能和组成部分,是指人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个别具体事物中区分、界定、彰显和抽象出来的,包含两个或多个对立组成部分和冠名的抽象事物。美不是美的具体事物,美是美的具体事物所包含的抽象事物。

亚里士多德主张美在和谐,他从人对物的感知出发,对美在和谐作出他自己的解释。他认为美的主要形式在“秩序匀称与明确”。而且这个形式应当是在人能感知的范围之内。亚里士多德能从感知上辨别美丑,是个很大的进步;他掌握了美总是可感知的特征。

康德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试图打破形而上学美学研究的理论家。总结康德的美学思想,有五点可给我们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以启示:第一,美不在纯然的感性,也不在纯然的理性,而在于两者的统一;第二,康德认为,美既不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也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这些都是借助于概念的逻辑判断。而美却是一种特有的情感判断;第三,明确地说明了美是判断在先,具有某种“共通性”的特点而不是纯然快感的“个人偏爱”;第四,美的愉悦的根源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的“自由的协调”。这种“自由的协调”即是感性本身看似没有理性规律,但却在实际上“暗合”了某种理性规律,而表现出一种“自由的协调”;第五,康德在论述崇高时提出了“偷换”的概念。也就是说,康德认为,作为自然物本身并无所谓崇高,它的崇高是由主体对人的理性的崇高感经由“偷换”的途径而移到对象之上,对象才引起人们的崇敬。这实际上已经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对象化”理论,它的提出对于后来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对象化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影响。康德的美学思想充分揭示了美学领域的各种矛盾,极富启发性,但并未能真正解决美学领域中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因而只有从康德的观点出发克服其缺点,才能探求到美的本质。

黑格尔是举世公认的辩证法大师,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并且创造性地将其运用于许多领域,其中就包括美学研究的领域。黑格尔明确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的“理念”与柏拉图的“理式”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在柏拉图那里“理式”是先于人类,先于整个感性世界而存在的永恒的一切事物的模式,只有它最真实。感性世界的存在反而是它的幻影。黑格尔的“理念”世界则是要依存于感性形式才能真实地存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指理念的内容必须通过具体可感的活生生的形象,才能得以显现。他认为自然美是理念发展到自然阶段的产物,艺术美是理念发展到精神阶段的产物,艺术美高于自然美。黑格尔美学体系的主要对象也只限定在艺术范畴之内。黑格尔对美的解释,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同时又是历史的和辩证的,从他对美的定义中,清楚地显现了他的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坚持美以及艺术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强调现实美高于艺术美,反对纯艺术论。这一定义不但摆脱了传统的美的定义的形而上学阴影,而且确立了美的现实生成基础。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观所提出的“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生活”和“艺术的另一作用是说明生活”则可以看作“美是生活”定义的具体应用,其中所包含的现实主义色彩既显示了他的唯物哲学倾向,也是这一审美“范式”转换的逻辑结果。

从以上西方学者对“美是什么”这一难题的回答,我们大致可以把他们分为如下几类:认为美在形式,主张美不在心,而在客观之物,在于物自身的形式、属性;认为美在理念,将精神现象看作客观实体,这种客观的精神实体是万物的本原,同时也是美的本原;认为美在主观,将精神现象看作主观心理活动的结果,努力从人的心理、感觉、情感、想象、理智等等之中寻求对美的解释;认为美在生活,认为一个事物美与不美,决定的因素不在该事物本身,而取决于该事物与社会生活发生关系之后所显示的意义。

(二)中国古代对美的探索

中国古代的美学遗产非常丰富,而且也同古希腊一样,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先哲们便开始了对美的探求。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经验、重直观,对美的研究论述不像西方那样系统化、抽象化、理论化,大多是在论道德、艺术、人生理想中零零散散地谈论美的,并往往以经验描述的形式出现。而且它不像西方那样唯心与唯物营垒分明,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主客观的统一。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超脱一切,在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这种境界就是美。

中国古代对美的看法大体可分为儒家道家、禅宗三大流派。

1.儒家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主要从伦理道德谈美,认为美是道德理想的完满实现。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孔子说“里仁为美”,强调人际关系以仁为美,即美是人的仁德;美即善。他的美学思想中,美与善是统一的。《论语·尧曰篇》记载“何谓五美”?孔子回答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以“仁”为核心的美学思想也表现在他对自然美的审美倾向上,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看法。孟子说“充实之谓美”,认为美即“仁爱”,“仁爱”“充实”就美;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概之,美即道德的善。

2.道家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认为美是自然无为之道,代表人物是老庄。老庄认为,道为天地之大美,道之所以美,就在于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是宇宙的基本原则,达此状态,这就是真正的美。

3.禅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以禅宗的第六代传人慧能为代表。禅宗认为,美是对世俗痛苦的超脱,达到佛的境界就是美,这种境界也就是所谓寂灭、清冷、绝对自由,是一种清静无为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