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景观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景观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全球化的发展催生着一种与传统政治理念相悖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性质——普世主义政治价值观。亨廷顿的“文明”的含义近似于“文化”的概念。未来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多元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将成为文化发展的主导基调。

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信息资源的导入引起交往的普遍化,缩小了各民族和国家间的距离;经济发展的全球互动,使现代化成为同一流程等。有的学者形容20世纪90年代后地球成为一个“村庄”,每个民族如“村庄”中的一“户”。每一“户”的贫富、强弱乃至此“户”所持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等,都不仅仅是他门户内的事,而对于整个“村庄”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作用(如示范)。这就是学界所称谓的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无疑,全球化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历史发展趋势,发端于经济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化就是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进入了相对和平的时期。经济高速发展,市场越来越向全球范围内推进,完全意义上的全球大市场诞生并迅速发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这一切使全球性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随之而来的是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日益不可阻挡,全球性经济网络不断完善和发达,国际化生产和分工不断发展,各国间的经济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世界性经济组织的作用日益突出。于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本国或本地区的界域,成为世界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真正的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局面形成了。

与经济全球化直接相关联的是政治效应。全球化的发展催生着一种与传统政治理念相悖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性质——普世主义政治价值观。一些西方学者竭力强调经济全球化的一般性或普世性政治价值,认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传统政治价值的单一向度将迅速消失,政治全球化必然到来,普世价值必然取代政治个性,不同国家政治文化的特殊性最终为普遍性所取代,从而使原来的国家疆界失去了意义,全球性的政治趋同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政治普世价值观念的最大后果就是国家的主权被不断地削弱和侵蚀。全球化使国内政治与国外政治的界限模糊化,国内政治不断国际化,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主体大量涌现,潜移默化地弱化着国家主权。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国家开始建立世界范围内的政治霸权地位,他们在推进全球化进程时有意识地推行政治霸权,把西方的政治价值和制度作为普世价值的动力内化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之中,使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被异化为西方政治文化的扩张过程。

应该指出,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兴起、发展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在经济上,这一过程表现为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发展的优势,不断通过各种手法和渠道从发展中国家获取利益的过程。而发展中国家和民族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与发达国家的各种组织交往、摩擦,最终融入世界的各种经济组织之中。在政治上,全球化的历程主要表现为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将他们的政治观念渗透到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霸权的过程。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展开了一系列反侵蚀的活动。最终全世界磨合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共处的社会形态。在文化上,则表现为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无论站在什么立场上,人们都无法否认的是,全球化已经越来越在文化领域显示出它的特殊效应。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构成了全球化时代特有的文化景观,在这个文化的地图上,普世主义与原教旨主义、文化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全球性与地方性、世界性与民族性、一元性与多样性的争论,像一个个幽灵都从潘多拉的魔盒中来到我们这个星球上,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厮杀。”[11]

透过全球化中经济的对垒、政治的矛盾以及文化的冲突,我们仍然会发现全球化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民族的、国家的、局部的利益正逐渐退出历史,代之而起的是全球一体化。在一体化进程中,无论是经济、政治,抑或是文化,都发生着一些新的变化,形成一些新特点。特别是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显得尤其突出,构成全球一体化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1.新的文化轴心时代突起后出现了多元共存的世界文化格局

所谓世界文化格局,即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上若干主要的、影响力较大的文化体系或文化区域之间互相联系和作用,发生各种互动关系,从而形成和表现出力量分布与对比的结构状态。近现代社会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代表工业文明的西方文化,西方的工业文明成为现代化的思想启蒙,推动了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因此,西方的工业文明几乎与现代化构成同一语境下的不同表述,被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追捧和效仿。作为西方工业文明的西方文化也占据了绝对的中心地位,成为影响世界各国的强势文化话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所侵蚀和削弱,西方文化的一元化中心地位被多个轴心文化所取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1988年至1998年的“世界文化发展十年”项目“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称,当代世界文化划分为这样八个文化圈:一是欧洲文化圈,二是北美洲文化圈,三是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文化圈,四是阿拉伯文化圈,五是非洲文化圈,六是俄罗斯和东欧文化圈,七是印度和南亚文化圈,八是中国和东亚文化圈。美国著名政治学学者亨廷顿在1993年夏美国《外交》季刊发表《文明的冲突》和1996年出版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对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作了这样的划分:一是中华文明,二是日本文明,三是印度文明,四是伊斯兰文明,五是西方文明,六是东正教文明,七是拉丁美洲文明,八是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亨廷顿的“文明”的含义近似于“文化”的概念。这些都说明,西方文化的一元主导地位的局面已经被多元文化轴心打破,世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未来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多元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将成为文化发展的主导基调。

2.多元文化冲突中的相互渗透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如果从独立文化的数量来说,是呈递减状态的。以文化赖以依托的语言来说,古代世界上人类语言有几万种,目前只剩下五千余种,而且现在仍然以每年消失二十多种的速度递减。但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多元文化冲突也是显而易见的。全世界六十多亿人口,两千五百多个民族,分布在两百多个国度里,构成了多元文化存在的基础。每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形成了本民族的特色,使本民族在认知、交往、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非常强势的个性。这种个性化生存的民族之间不断发生着或大或小的文化冲突,这种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成了全球一体化的主要特征。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认为,文化和文化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上的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围绕这一核心,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理论。一是全球政治第一次成为多极的和多文明的,一体化不同于西方化,它既没产生任何意义的普世文明,也没产生非西方社会的西方化。二是文明之间的均势正在发生变化,西方文明影响在相对下降。亚洲文明在经济、军事和政治权力中扩张,伊斯兰世界正在出现人口爆炸,造成了伊斯兰国家及其邻国的不稳定。三是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文化类同的社会彼此合作。四是西方国家的普世主义日益把自己引向同其他文明的冲突,最严重的是同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冲突。五是西方的生存依赖于美国人重新肯定他们对西方的认同,以及西方人把自己的文明看作独特的而不是普遍的,并且团结起来更新和保护自己的文化,使它免受非西方社会的挑战。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或许在理论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问题,但是这种文明冲突理论引起的轩然大波给了人们重要的启示:全球一体化中文化的冲突加剧。冷战后,宗教热、民族文化热席卷全球。原教旨主义在伊斯兰世界活跃,基督教在美国盛行,传统宗教在印度、东欧等地影响扩大,中国大陆也掀起了一次次的儒学研究热潮。各国各民族都在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抵制外部世界的文化入侵,引起了许多文化冲突。

另一方面,文化冲突的不断加剧,全球性的文化融合趋势也越来越显著。随着世界范围内传播、交流速度的加快,每个民族和国家个体文化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本民族或国家的利益,成为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全球化民族间的文化发展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有”局势,文化的“跨国”现象和文化的趋同也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景观。于是,当今世界各国和各民族文化之间出现了一种新的势态:不是你替代我、我替代你,而是互相借鉴、启发与包容。比如伊斯兰文化和犹太文化,就从原来比较排斥转向互相理解、互相容忍和互相尊重。拉丁音乐、拉美壁画,都进入美国主流文化。在美国,专门研究西班牙语文化的研究所有一千多个。在中国,许多人在不同程度地接受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行走在中国城市的街道上,会发现许多穿西装、说英语、吃西餐的中国人。这种民族间文化的融合使各个民族打破了本民族的界限,将民族文化自觉地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

3.民族文化的崛起

世界化同时也是民族化。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每个民族为了保持本民族的特征,延续民族的文化命脉,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努力保持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全球一体化进程是一个多元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这个文化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文化累加,而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在各个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中,每个民族文化的生存都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民族文化要在全球一体化中延续下去,就必须保持本民族的文化命脉,必须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其实是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相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一体化其实就是要打破民族文化间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个统一的全球文化。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又要自觉地融入全球一体化中,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只有自觉地融入其中,才能有发展的机会。如果一味地强调本民族的文化特性,那么这种民族文化的魅力也会减小。因此,各个民族要在全球一体化中立足,必须要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既要保持着本民族文化命脉的延续,又要将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有机融合。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浪潮此起彼伏。文化产业的兴盛更加突出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产业化离不开现代化,但文化的现代化不仅不能磨灭古老辉煌的民族文化特色,而且要把这种特色发扬光大。文化产业化也必然走向文化的国际化,但国际化不等于消除民族文化的特色,文化走出国门不能以牺牲民族特色为代价。实际上,越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越是能够走向国际,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文化走向国际化的持久生命力,只有真正的民族化才能有效地国际化。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就是要充分挖掘、发挥民族文化的优秀资源,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更鲜明的特色,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4.文化霸权主义对文化弱势国家的侵蚀

20世纪后,西方国家通过不断的对外扩张影响着殖民地国家。他们向殖民地国家输入先进的技术的同时,通过基督教的传教等方式输入了文化观念。日积月累,西方的文化观念就侵蚀其殖民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并对这些国家构成了文化霸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并不断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美国文化的‘全球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薯片’,代表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12]美国文化通过自由经济进行跨国资本运作,通过开放战略进行政治权力运作,通过电子技术进行全球媒介播撒,通过文化资本输出等手段将本土文化渗透到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文化产业的全球播撒下,美国的生活方式日益向文化弱势国家浸润,弱势国家的大众逐渐成为向美国文化臣服的顺民,对牛仔裤、摇滚唱片、托尼·库尔提斯发式、女式短袜、耐克运动鞋、可口可乐的饮料、麦当劳的快餐甚至化妆的追求都成为一种时尚。在文化弱势国家的人们看来,这些引领风尚的美国文化就代表着一种“现代性”。正是这种全球消费的美国化,反映出美国文化产业在全世界的强势存在。弱势国家的大众就生活在这种美国文化的重重包围之中,不仅对美国文化的时尚变迁亦步亦趋,而且日常话语也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于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出现了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美国利用这种文化优势,将其文化观念推向其他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全球文化的一体化与全球文化的美国化合二为一了。文化弱势国家保持本土文化,首要的问题就是抵抗美国文化的侵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