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境主义教育的当代任务

生境主义教育的当代任务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生境主义教育是一种生态整体的教育,是全面开发人的心身整体的教育。生境主义教育之所以要培养人追求道德人生,是因为人类的文明永远都只能是文化的进步状态。

根据如上的教育目标,生境主义教育的当代任务可以概括地表述为三个方面:即道德人生、心身开发、人性重塑。

重塑人性:生境主义教育的奠基任务 从根本上讲,教育的根本规律不是我们今天所宣场的那些所谓的教育学规律、心理学规律、政治学规律,而是人性规律。教育学所探讨的一切教育规律,都源于人性的要求,并且最终要回归于人性本身。所以,教育的起点问题、核心问题,都是人性问题。教育探索在其深刻的维度上,都是对人性问题的探索:教育就是对人性的时代性重塑与再造。

生境主义教育将重塑人性作为其奠基任务,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生境主义教育须重塑当代人类的人性态度。人性本身不存在善恶,因为善恶只是人类对人性化的生存行为的价值判断事实:善恶是人性的行为表现。人性却是人以自身之力而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生命朝向,它具体敞开为生、利、爱,当它被赋形于实际的利害关系和具体的事物而必须予以利害权衡时,人性的感性化的价值表达,就是生己与生他、利己与利他、爱己与爱他的对立统一。重塑人性,就是根据当代境遇要求而重塑人的生、利、爱的人性光辉。其次,生境主义教育须重新恢复人性的本来面目。人的生命本性是天赋的,但人性所表现出来的善恶倾向却是后天人为的。并且,先天的生命本性可以经过后天的人为塑造而变成本性的善,也可以变成本性的恶。所以,“本性难移”的说法是错误的,教育的奠基任务和根本功能,就是根据人类文明的当代需求而努力改变人的本性,重塑人性的时代光辉,使人人能够在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平台上强健新生。其三,生境主义教育须要引导人去重新认识人性的基本内涵:人性的存在本质是人的生物本性;天生的人性是可以在其生存过程中表现出善恶,因而,人性的生存本质是人的文化本性。重塑人性、再造人性光辉,就是将天赋的生命本性重塑为后天生存的文明本性,即将天赋生命本性重塑成践行善、弘扬善和开创新的善的文明本性。具体地讲,就是本无善恶的天赋人性朝向引导培养成善性、善心(即良心)、善知(即良知)、善为(即良能),使人在面对实际的处境、环境、困境而能够担当责任,能够关爱,能够利己不损人和能够舍利执爱。

开发心身:生境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自近代以来不断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将人类引向一条彻底的物化主义道路,人类日益成为物质的巨人的同时沦为精神、情感和心灵的侏儒。其根本原因恰恰是人性的贫弱。现代人的人性的贫弱,最为集中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源无限欲望导致对生存资源的严重匮乏意识;二是对科学、技术的绝对信赖所形成人性资产的匮乏。前者表现为对物质资源的无限需要与欲望所形成的无限度争斗、战争与疯狂;后者表现为对自己的身体、生命、大脑和心灵越来越无知和越来越不愿意求知。贫弱的人性所激发出来的全部热情就是如何开辟新的物质资源渠道,如何配享这些资源果实和如何最大可能地消费有限的物质资源,包括身体资源。从整体上看,当前整个人类已经在整体上陷入了“匮乏性欲望追求→无限度地配享和消费有限生存资源→拨旺更新的匮乏性欲望追求……”这样一种怪圈中不能自拔。面对此,展开生境主义教育,探索重塑人性、再造人性光辉的根本前提,就是必须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人自身,减少和消除人对科学技术的绝对依赖,开发丰富、无限的人性资产:只有人性资产无限丰裕,才可真正消除人类对物质资源的匮乏欲望。

对人类来讲,最大的人性资产是人的心身整体本身。新托马斯主义者马利坦在谈论教育目的与价值时指出:“对于精神和身体、特别是经验的心理学,给我们提供无价的和越来越多的知识,我们对儿童和青年的实际研究必须加以利用。但是,科学本身主要地既不缔造教育,也不指导教育,因为教育主要地需要懂得人是什么——人的存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他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是什么,他的命运是什么。这必须和人的哲学知识有关——包括和他的存在状况有关的附加的资料。”[11]无限的人性资产就是人的身体能力和身体潜力,就是人的心灵力量,包括生命激情、灵魂和自由意志,就是人的始终处于创化状态的精神,尤其是人无意识激情及其创造潜能。对无限人性资产的开发,科学无能为力,技术更是毫无帮助,并且反而使人们沦陷于更深重的匮乏冲动之中:“在现代社会,科学家们为获得生存而面临的实际需要,已经渗透到了科学界的每一个角落,以至于绝大多数科学家不得不把聪明才智首先用于获取经济保障和社会安全,其次才会用于真正的科学工作。正是个体生存的社会需要致使社会误入歧途,并使人们对思维的知识变得如此匮乏。”因为“科学也把思维视为是一种不可触摸,甚至不可研究之物。在大多数情况下,科学否认了思维的存在。……虽然科学家们能够对大脑大谈特谈,但对思维却只能缄口不语。科学不能解释思维是怎样发生功能的,怎样对思维加以滋养和扩展,怎样更富有成效地发挥其作用,或其最终的命运可能是什么”[12]。因而,全面开发人性资产的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生境主义教育。因为生境主义教育是一种生态整体的教育,是全面开发人的心身整体的教育。全面开发心身,就是整体开发人的身体、精神、心灵和人的智商、情商、心商,就是充分运用和释放生存感受、深刻体验、存在领悟、生命化融通的方式来开发人性资产,来展开生境主义的人性重塑。

道德人生:生境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从根本讲,教育就是把动物的人培养成有知识、有思想、有智慧、有方法、有技能和有灵魂、有良知、有道德、有美德的人。生境主义教育作为一种共生互生的整体主义的教育,不仅要培养人获得思想和智慧,训练人具备技能和形成方法,更要培养年青一代人具备道德探索的人生的品质、精神和能力,即必须以培养人追求道德人生作为生境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生境主义教育之所以要培养人追求道德人生,是因为人类的文明永远都只能是文化的进步状态。作为文化的进步状态的文明,它的本质规定是德性。从个体角度看,也只有当一个人成为有德性的人时,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人,是一个有教养、有坚守、有想望的文明的人:德性是文明的具体标志;文明是德性的展开形态或者说显现方式。德性的土壤是良心,德性的内在支柱是良知,德性的行为敞开是良能。以良心为土壤、以良知为内在支柱、以良能为敞开方式的德性,实际上敞开为三个层面,即灵魂、道德、美德:灵魂是德性的本质规定,道德是德性的普遍形式,美德是德性的提高形态。因而,道德是美德的基础,美德是道德提升的人本形态。对任何人而言,无论是道德还是美德,都必须以灵魂为本质规定,并必须以灵魂的健康生成为根本基石。因为对任何人来讲,只有当他心生灵魂并拥有灵魂时,他才可能有德性;反过来看,只有当人有德性(道德、美德)时,他才是一个有灵魂的人。然而,从道德和美德角度来审视灵魂,仅仅是对灵魂予以现世定位,除此之外,灵魂还客观地存在着一个彼岸定位问题,即灵魂的最高境界是把道德和美德的人推向生命永生、精神永存的道路。因而,终极的、最高境界的灵魂则是生命不朽的象征与标志。人一旦获得朝向永生与不朽的灵魂,就是配享了人间的大道德。这个大道德是人生生命的彼岸道德、是永恒的道德,是融合一切并又体现一切、展示一切和净化一切的道德。与它相比,现实生活过程中的日常道德,则是人如何立足于人群的小道德。终极灵魂意义上的大道德,则是人如何立足于天地宇宙之间,不朽于天地宇宙之中的宇宙生命道德、自然生命道德和整体的世界道德。终极的大道德必须以小道德为基础:如果没有现世的小道德奠基,根本不可能有大道德产生;没有现世的小我的灵魂常驻,根本不可能有大我的灵魂永存。生境主义教育不仅要通过对人性的再造,使人将自己成就有灵魂的人,即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现世的灵魂,追求现世道德,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人、激励人、培养人追求修炼生存的大灵魂,以其至诚尽性的姿态和利用厚生的方式去践行广阔博爱与全面慈善之大道德。因为只有这种广阔博爱和全面慈善的大道德教育,才能引导当代人类彻底打破封闭的地域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片面的阶级主义和非人道的政治主义模式,重构生态整体的世界认知方法,探索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共在互存、共生互生并生生不息的道路,开辟生境化的和可持续生存式发展的文明新纪元。

【注释】

[1][美]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孙晓春、马树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2]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第6期。

[3][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4][意]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马荣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页。

[5][美]爱因·兰德:《新个体主义伦理观》,秦裕译,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18页。

[6][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7][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8][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庸》,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632页。

[9][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庸》,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632页。

[10]马小兵选编:《赤裸裸的纯真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1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89页。

[12][美]芭芭拉·布朗:《超级思维:人的终极能量》,姚军译,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