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介”与主客体关系

“中介”与主客体关系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我”作为主体的丰富性出发,去理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极为丰富的、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还必须引入一个概念,这就是“中介”。主体,它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历史性的存在,文化性的存在,因此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以精神活动、文化活动为“中介”而构成的主体对客体的关系。有了历史文化的“中介”,才构成现实的主客体关系。以“中介”的观点看待主——客体关系,首先是启发我们重新理解“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从“我”作为主体的丰富性出发,去理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极为丰富的、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还必须引入一个概念,这就是“中介”。

主客关系,首先是一种实践关系,但是这种实践关系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蕴含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内在地包含着认知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实践关系首先就包含着认知关系,包含着要认识的客体。实践关系就包含着价值关系,因为实践活动是从人的内在的固有的尺度出发,实现人的目的的活动,这正是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关系。同样,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实践关系也蕴含着主体对客体的审美关系。

主体,它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历史性的存在,文化性的存在,因此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以精神活动、文化活动为“中介”而构成的主体对客体的关系。主体对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以“我”的存在为前提,而且是以“文化”、“历史”为中介而构成现实的主客体关系。现实的主客体关系,是以中介为基础的;没有中介,就没有现实的主客体关系。

主体是具有社会性的。主体之所以能够作为主体存在,首先是因为主体具有社会性。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在其现实性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存在。人之为人,在于它有超越了自然性的社会性。人能作为主体,首先在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构成主客体关系的首要中介。

人的社会性不是凝固的、僵死的,不变的,而是一个历史的展开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就是超越其所是的存在。为什么可以说有原始人、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当代人?因为人是一种文化、历史的存在,人是一种教育的产物。人不是一种毛坯状态的存在。我们现在为什么讲公民意识、公民道德?一个人只有承担了公民的权利、责任、义务,才是现代人,才能成为现代意义的主体。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纯粹自然性的存在。而社会性的存在,就是历史性的存在。而社会性和历史性,它具有文化的内涵,所以人是文化的存在。

生活的生命活动就是实践活动。这种人的实践活动,它沟通主体和客体,我们可以把它分解为两大方面来看它的中介性。首先,我们是以语言文化的世界为中介而沟通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世界在人的意识之外,但是,世界在人的语言之中。语言、意识是人的世界的消极的界限,也是人的世界的积极的界限。世界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你看不看月亮,你看不看太阳,它都存在着的。但是,月亮、太阳之所以能够作为你的认识的客体或者对象而存在,是因为你有月亮和太阳的观念。你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你不能够认识那个物理客体。你真想认识这个社会,真想认识人,这需要以社会科学为中介,需要以人文学科为中介。你没有相应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为背景,你怎么认识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呢?你没有社会科学理论,你能认识中国为什么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么?你能够理解市场经济的二重性么?你能够知道市场经济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么?从实际出发,当然要面对现实,但是还要有相应的理论背景去面对这个现实。你没有相应的理论背景你怎么去面对现实?理论背景就是一种构成现实的主客体关系的“中介”。观察渗透理论,观察负载理论,没有中性的观察,观察总是被理论所“污染”。有了历史文化的“中介”,才构成现实的主客体关系。

以“中介”的观点看待主——客体关系,首先是启发我们重新理解“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总是把认识的主体与“理论”和“现实”割裂开来,以下述的方式去看待和解释“主体”与“理论”和“现实”的关系,即:“理论”是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真理”,“现实”也是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存在”,而认识的“主体”则成了“一无所有”的“感性存在”;只有当着“主体”进行认识活动的时候,才一方面以空白的头脑去观察与主体无关的“客观存在”的“现实”,而另一方面又去寻找同样与主体无关的作为“客观真理”的“理论”;如果主体既能不受任何“偏见”的污染而以“白板”一样的头脑去反映“客观存在”的“现实”,又能找到某种 “理论”去解释“现实”,主体就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的统一,就获得了科学的认识成果。

这样的理解,首先是把“主体”当作了超历史的、抽象的存在,而没有理解任何时代的认识“主体”都是历史文化的存在;其次是把“理论”同“主体”割裂开来,似乎认识的主体能够没有任何“理论”而进行认识活动,似乎“理论”能够不通过主体的解释而去解释现实;再次是把“现实”同“主体”割裂开来,似乎“现实”对于任何认识者来说都是现成的、既定的认识对象,似乎认识者在无须任何“理论”的前提下都可以把任何“现实”作为认识的对象。

以“中介”的观点去看待主——客体关系,还会启发我们重新思考认识活动中的“理论”与“观察”的关系。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认识的对象作为“客体”,它是以“主体”的相应的“知识”或“理论”为前提的。我们知道,虽然X光片或心电图“客观”地存在着,但对于没有相应的医学知识的人,却是“存在着的无”,而无法构成“观察的对象”。同样,对于没有相应的物理的或化学的或生物的或天文知识的人来说,虽然某种物理的或化学的或生物的或天文的事物存在着,却同样无法构成这些没有相应知识的人的“观察的对象”。黑格尔曾尖锐地提出,如果一个人没有相应的概念,经验的对象就是“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它存在着,但对没有相应知识的人来说却是“无”。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会感到: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并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并不存在;对于科盲来说,爱因斯坦并不存在;对于只读明星轶闻、桃色事件、暴力凶杀的“文盲”来说,孔子与鲁迅,苏格拉底和黑格尔,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都不存在。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4]

这种“中介”观点的主——客体关系理论告诉人们:在现实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能否成为观察的对象,它在何种程度或何种水平上成为观察的对象,它被怎样理解和解释,它被怎样改造与利用,是与主体所占有的理论以及主体对理论本身的理解密不可分的。这种“中介”观点的哲学理论,对于我们深刻地认识人与世界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对于我们形成更为合理的世界观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