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能”的圣人人格

“成能”的圣人人格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成能”的圣人人格圣人是儒家人格殿堂里的一个重要星座,但在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那里,圣人没有得到具体的规定,原因是“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圣人与善人在孔子的视野里,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有君子和持之以恒者。“归洁其身”不过是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的清白,这与大丈夫的“独行其道”所显示的方向是一致的。

5.“成能”的圣人人格

圣人是儒家人格殿堂里的一个重要星座,但在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那里,圣人没有得到具体的规定,原因是“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论语·述而》,第73页),圣人与善人在孔子的视野里,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有君子和持之以恒者。基于此,可以说,圣人在儒家的学说里,只是理想的象征,是乌托邦世界里的存在物。但它是最高的人伦形象即“人伦之至”(《孟子·离娄上》,第2718页上)。具体而言:

(1)洁身自好

圣人是先知、先觉者,使命就是用自己的先知、先觉去启发客观存在的后知、后觉者,而且圣人具有这种使命感。对圣人而言,是出来做事还是隐居,要依据具体的现实而定,但不管仕与否,都能“归洁其身”(《孟子·万章上》,第2738页下)。“归洁其身”不过是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的清白,这与大丈夫的“独行其道”所显示的方向是一致的。

(2)智慧的象征

圣人的特点是“明”[5],能够熟练运用天地之道来应变,他本人不仅是“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荀子·儒效》,第142页)的象征,而且穷则保持名节,达则立有功业;“仁厚兼覆天下”、“行义塞于天地”,是“仁智”(《荀子·君道》,第234页)的最高表现。必须注意的是,这里使用的是“仁智”,不是“智仁”,这显示的是道德主义的倾向,“智”是道德化了的智,这是儒家的特点,这是不能忽视的地方。

(3)化育万民

天地之所以为大,在于它能对万物信实无欺;圣人之所以惠智,在于能以至诚化育万物,即“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荀子·不苟》,第48页)。对他人具有极大的责任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周易·彖传上·颐》,第352页),天地滋养万物,圣人育养贤人和民众;不仅如此,圣人运用天地自然的道理来育养民众,万物是天地之间的存在,圣人、民众都是万物之一。在宇宙世界,天地与万物自然相感,万物化生不断;在人的世界,圣人能够与他人保持默契,感通他人,实现天下和平[6]。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人是万物之一存在的运思,在万物的自然世界里,由于万物能够按照符合自身规律的行为之方来行为,所以,自己的内在性情能够得到自然而尽情地表露,即“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周易·彖传下·咸》,第373页)

在如何化育万民的问题上,圣人则遵循天地自然的规律,构建仁义来启发民众遵顺本性特性行为的重要性,“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说卦》,第576页),本性的特质在天地自然的疆场里获得实际的力量,即“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周易·系辞下》,第574页)这是静态方面实现育养民众的运思。在动态的层面,圣人采取的是自然无为的行为,能够清心、纯正感觉、整备自然界的万物来养育自己、顺从自然的规律来治世、调养人的自然情感。所以,天地也就获取了自身的职位,万物也就获得了自己之所以为自己的职分。由于圣人能依据自然的规律来治理社会,所以,不是采用一种模式来应对所有的人,而是“其行曲治,其养曲适”(《荀子·天论》,第310页),总之是“佚而不惰,劳而不僈,宗原应变,曲得其宜,如是然后圣人也。”(《荀子·非十二子》,第105页)“曲得其宜”、化育万物的运思,与道家思想融通的痕迹是非常明显的,这是后期的特点,这也是必须注意的。

以上分析了士、大丈夫、大人、君子、圣人的人格思想,这一顺序自然是随意的,就如儒家本身承认君子、大人、大丈夫三个人格是互相通融乃至互相直接置换的一样,这里仅仅是为了分析方便的原因。不仅如此,而且各个思想家在对人格的认识上也各有侧重,诸如孟子虽把圣人说成是人格的最高楷模,但在内容上,圣人与其他人格相比,也没有根本的不同,而且也看不出圣人人格的优越性。所以,在人格的阶梯上,一定要把圣人放在顶尖的话,实在缺乏绝对的理由。在人格链上,所有人格都相通的是仁义的内容。其中最为丰满的是君子人格,这在一定的意义上,倒与孔子的人格运思非常接近。在总体上,在万物都能获取自身之宜这一点上,君子和圣人是一样的,但圣人还能化育万物,而且是“仁智之极”,所以,相对来说,圣人仍是儒家最高的人格类型。但圣人作为先知先觉者,其中一条红线就是保身主义,尽管他们都有非仁义不行的内在品质,但客观世界的后知、后觉者,以及其他施行背离人道行为的人,总使得仁者的理想出现并面临难能实现的危机,世道浑浊,圣人他们的选择都是为了保护自身的清白而隐居、隐退,所以,他们只在世道清明的时候才出来。我们不禁要质问,他们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圣人他们是先知、先觉者,所以,这些人有重大使命,但不禁要质疑的是,为什么只有他们是先知、先觉者?既然他们一开始就是有知有觉的人,那么,强调的人人可以成为尧舜又有什么意义?因此,儒家的人格不过是为了推行自己的仁政需要而营筑的说辞,所有内涵都是主观赋予的,不是经过实践总结检验的,这不仅导致人人可以成为尧舜本身成为天方夜谭,而且使亲亲、仁民、爱物的连接成为彩虹式的桥梁。

【注释】

[1]参照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83页。

[2]“善”原为“言”,据王引之说改。

[3]“劝”原为“观”,据王念孙说改。

[4][美]倪德卫著《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孟子的动机和道德行动》,第145页。

[5]“明”是道家思想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西方学者已经对此有重视;这里的“明”,也是一个非常深在的概念,值得深入研究,可以参考安乐哲的观点:“不是通过理性与情感的内在斗争,而是通过‘明’——世上万物与我们之间彼此依存关系的反映,我们进入了某种状态,其中,世上正在发生的所有事情不会搅乱我们的‘心’,而我们却可以为我们的世界带来昌盛。换句话说,我们尊重自身与那些将我们情境化的事物之间所形成的整体性,并与他们共同建立了没有摩擦的均衡。而正是这种已获得的均衡状态才是最能增进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关系。”(《哲学引论》,[美]安乐哲(Roger T.Ames)、郝大维(David L.Hall)著《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10月。)需要注意的是,安乐哲作为依据的文献是《庄子》,即“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饶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庄子·天道》,第457页)

[6]参照“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周易·彖传下·恒》,第377~379页)、“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周易·彖传下·鼎》,第46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