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圣人与隐者

圣人与隐者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三章所记的四位隐者,均未与孔子作正面的交涉。进而对理解孔子的学说、思想找到比较切近的历史根据,而不致于用现在的眼光来苛求古人,或者把后世一些本来不是孔子的东西强加给孔子,失去学习和研究《论语》的意义。把他称为封建社会的“圣人”,不是偶然的。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微子第十八》

(一)

本篇文字不多,凡十一章八百字。但是,学习《论语》是不能跳过此篇的。从本篇所列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归为这样几个大类:

第一,孔子或者孔门弟子对往昔先贤的追忆或者赞慕。如:一、二、八、九、十一章。记述的人物,共二十六位。其中柳下惠被提到过两次(二和八章中各一次);第十一章中八人,只存姓名,而没有具体的事迹或特点。这些人中,有因不满无道之君而去的(如一章中中的微子、八章中的伯夷等七人、九章中大师挚等八人),孔子谓其守志不屈、精神高洁;有因强谏而被贬为奴(箕子)或被杀(比干)的,孔子谓其“仁”也。由这些人的隐逸、出走,或者是被贬被杀,反衬当时政治衰微、礼乐崩坏。在《论语》将终之时,论述这些人和事,大概是年迈的孔子已经感到来日无多,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心中种种难以明言的感叹和感慨只能通过言由及己,聊以寄托了。

第二,孔子与不知名的隐者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如:五、六、七章。这三章所记的四位隐者,均未与孔子作正面的交涉。在他们看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可能是徒劳无功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对孔子有多少微词。透过这些记述,我们不难体会到孔子凄苦无奈的心境。孔子曾言“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他终其一生,都在为实现“有道”之邦而苦苦奋斗,到头来,自己不仅如“丧家之犬”,颠沛流离,还有那么多如长沮之类“翔于千仞之岗”的“凤凰”,置身世外,这难道不是孔子的终生之痛吗?故而,他只能喟叹:“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因为“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第三,孔子离开他无法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国家。如三、四章。三章言孔子到了齐国,齐景公推称自己老了,不能用孔子,孔子感到很失望,只能离开;四章言孔子任鲁司寇时,齐人为了离间孔子和鲁定公之间的关系,送了八十名美女和一百二十匹好马给鲁国,鲁大夫季桓子接受了,沉溺于美色声乐之中,三日不问政事,孔子亦感失望,终于辞职率弟子子而去。据《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离开鲁国时他还唱了一首歌:“用的是美人计啊,把我赶走。歌舞也够迷人,政事可就没有了救。我有什么不开怀?我今后优哉悠哉!”(据李长之译)足现其内心的失落。

另,本篇中还有单独一章(十章),记述了周公教鲁公子的一句话:“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意思是说,君子不忘乎他的亲属故旧,不让大臣抱怨不被重视。老朋友老关系没有大过错,就不能抛弃,不要对人求全责备。据后世注家引,周公的这句话在鲁国“诵久不忘”。钱穆老说,此章引周公训戒之语于本篇之末,“亦所以深致慨于鲁之衰微”。

(二)

总之,这一篇从主旨上来看,记述的都是孔子在政治上的不如意,或者说不得志,是圣人一生中并非辉煌灿烂的片断。

历史上看,儒家自古以来,就有为圣者讳、为贤者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传统。韩愈曾经有篇名叫《讳辨》的文章,还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参周振甫《文章例话》第70页)。但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为什么还是把老师这么多的不如意记录了下来呢?

第一,这可能与孔子所提出的“述而不作”的思想有关。它只是把曾经发生过的事真实原本地记录下来留传给后世。这种科学严谨的治学治史态度至今值得我们学习与发扬。正是有了这个好的基础,自汉以降,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论语》列入官学,被视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成为悬诸日月而不刊的“金科玉律”,少有对其删改者。唯有如此,《论语》才成为我们研究孔子及其思想最可靠的依据。

第二,正是有了孔子这么多的不如意,我们才能深刻地体会到在诸候争霸、礼乐崩坏的社会环境里,孔子及其门人为恢复礼乐、建立秩序国家所秉持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对孔子和追随他的弟子们产生无限的向慕之情。同时,也从中实实在在地体味到了布道的艰辛。圣人根本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上天上派来的,而是以其广博精深的知识、宽阔似海的胸襟、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执著无怨的追求,在不懈的奋斗中,在不断的斗争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因之才卓然独立于世,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孔子和儒生们这种注重现世的、积极入世的态度,长久地积淀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韧不拔、顽强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最基本的基因。这不能不说是孔子对中华民族精神成长的一大贡献。

第三,我们可以把《论语》同时作为一部历史书来读。借助它,我们可以看到两千五百年前的社会形态,从中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进而对理解孔子的学说、思想找到比较切近的历史根据,而不致于用现在的眼光来苛求古人,或者把后世一些本来不是孔子的东西强加给孔子,失去学习和研究《论语》的意义。

第四,以现在的眼光反观孔子在政治上的失意,也能获得多方面的启迪。也就是说,从孔子失败的“总记录”中,分析孔子为政治主张以及失败的原因,对于现在的政治也有借鉴意义。孔子的进步面在于,其一,就是反映奴隶制社会崩溃期的“人”的解放,这个伟大现实在他的思想体系上,就是“仁”的学说,就是把教育从贵族所专有,在一定程度上开放给一般人,即把官学变为私学;其二,就是他在这段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同是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期中,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提供了一些虽然粗略的但是规模宏大的政治建设蓝图,他研究了以往的政治经验,作出了一定程度的总结,又加上一些适合社会发展情况的创造,给后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规模打下了一些基础。把他称为封建社会的“圣人”,不是偶然的。他的落后面,主要是他还带有奴隶社会中的等级思想,甚而是氏族社会中所遗留的血统观念、地域观念,甚至表现出了对旧的事物的留恋的感情。孔子之所以在政治上失败,除了他的政治主张带有复古的特点外,更重要是的是触及了当时贵族阶级的利益,而受到了他们的排挤和抑制。而孔子又是把社会发展的力量寄托在这些人的身上。

孔子周游列国,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次伟大的远征。人在途中,因所遇之杂而探讨各种人生形态;因所历之艰,而逼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生命意志;因所闻之涩,而品尝多种人生滋味。所有这些,显示了早期儒学既有担当道义的坚韧意志,又有拥抱大地而厚德载物的文化接纳能力和包容力。(杨义语)所以,有批判地继承,是对孔子最好的尊重和继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