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毒隐翅虫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毒隐翅虫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见颈部、胸部、上腹部出现水肿性斑丘疹和丘疱疹。马尾松毛虫是枯叶峨科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毒液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症状的轻重与虫种、受蜇部位及病人的致敏程度有关。大约有15%对膜翅目毒液过敏的患者,嗜碱性粒细胞不能释放组胺到毒液局部,25%患者白细胞对抗原无反应。15名对黄蜂叮刺有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中,3人血清中无特异性IgE。毒隐翅虫能导致线状皮炎并在一定地区流行。
毒性损害_医学昆虫学

由于某些昆虫具有毒腺、毒毛或者体液有毒,刺螫时分泌毒液注入人体为常见现象,对人体影响轻重不等,轻者可有短暂的刺激,局部产生红、肿、痛,重者可引起全身症状,甚至死亡。其危害方式、途经及致病特点可分为以下3种:

(一)昆虫毒毛、毒刺接触皮肤

桑毛虫幼虫有大量微小毒毛,呈箭针形,中心有管腔,内贮毒液。老熟幼虫毒毛常脱落,随风飘扬,若落到暴露的皮肤或晾晒的衣服上,均可触刺皮肤,毒液外溢引起局部刺痒烧灼感,重者波及全身。常见颈部、胸部、上腹部出现水肿性斑丘疹和丘疱疹。若指甲搔抓可将沾染的毒毛带到身体其他部位,偶可累及眼睑、结膜、角膜等处、甚至呼吸道。毒液中含有组胺、5-羟色胺等。毒毛提取物可诱致兔产生IgG,这些蛋白酶特别是血管舒缓素酶(kallikreinase)是诱致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

刺峨科幼虫俗称“洋辣子”、“八角毛”,体表密生支刺和毒毛,内有毒液,刺毛进入皮肤立即疼痛难忍,奇痒无比,有烧灼感,随后出现丘疹,由小变大,甚者融合成片,出现水疱,有的即使丘疹、水疱消失后皮肤恢复正常,仍时时作痒,用手抓之触之,立即出现刺痛,有的虽局部无痒感,不慎患处被触碰,刺痛也会马上诱发,影响工作、劳动、学习和休息。马尾松毛虫是枯叶峨科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毒液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松毛虫胸部有毒毛,从3龄开始出现,形如钢针挺直,近端易折,毛内空腔充有毒液;4龄末始有毒性,至5、6龄时毒性更强,活虫毒毛和虫尸与人体皮肤接触均可致病,引起接触部位的局部急性炎症。关节持续性肿痛是最常见症状,多为下肢单个小关节;晚期骨质增生,关节僵直畸形、功能障碍等。发病程度取决于接触部位和接触数量。

(二)由口器或螫器叮刺将毒液注入皮下

蜂类蜇人后,毒囊尾部脱落,排毒管刺入皮肤,其肌性组织出现节律性收缩,将毒液挤入受螫者体内。毒囊含有酸腺和碱腺,主要分泌组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多肽神经毒、激肽、多肽溶血毒、磷脂酶A、磷脂酶B、玻璃酸酶(透明质酸酶)等,其中磷脂酶A和B为重要的抗原物质。受蜇后,90%患者表现为I型变态反应,毒液量每次0.02~0.005μl,主要在头面部、颈及四肢红肿疼痛,并向四周扩散,重者出现心悸、出汗、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虫种、受蜇部位及病人的致敏程度有关。在22例患者中有11例有特异性抗黄蜂(Polistes apachus等种)IgE、IgG4,抗体水平特别高的患者其临床症状也较严重。大约有15%对膜翅目毒液过敏的患者,嗜碱性粒细胞不能释放组胺到毒液局部,25%患者白细胞对抗原无反应。15名对黄蜂叮刺有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中,3人血清中无特异性IgE。其余有IgE者其皮试呈弱阳性,这说明黄蜂叮刺后呈现全身性肥大细胞(贮积)症状。

一个杀人蜂(killer bee)叮刺引起过敏反应,多个叮刺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血压下降、昏迷、肾衰等症状。

(三)虫体喷出或压碎虫体溢出毒液

芜菁科甲虫可喷一种发泡剂,射到身上可致皮炎。我国南方的荔蝽其分泌液可致短时间失明(1~2d)。

毒隐翅虫能导致线状皮炎并在一定地区流行。毒素有3种:毒隐翅虫素、拟毒隐翅虫素和毒隐翅虫酮。卵、幼虫、蛹和除翅以外的成虫各部都有毒素,成虫毒素主要源于血淋巴,雌雄都有。线状皮炎是虫体毒素与人体皮肤接触所致,多出现在毒隐翅虫发生季节,由于夜晚灯光的引诱,虫进入室内,在人皮肤周围爬行,当有意、无意压碎虫体,毒液溢出而致病,以头颈部、双臂等裸出部位最常见,所致皮炎大多呈线状或条状,轻者出现红斑,重者有灼痛感、起疱甚至局部淋巴结肿大。如接触眼睑、结膜、角膜可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