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高校哲学系恢复发展时期

—年,高校哲学系恢复发展时期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1977—1991年,高校哲学系恢复发展时期(一)恢复常态与重新招生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职务,主管科学和教育工作。1978年7月7日,国务院批准恢复了“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的中国人民大学,确定该校仍为综合性社会科学大学。事实上,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全国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已经迈开了设立哲学系的步伐。

三、1977—1991年,高校哲学系恢复发展时期

(一)恢复常态与重新招生

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职务,主管科学和教育工作。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教育战线率先开展了拨乱反正工作,批判“四人帮”对教育事业的破坏罪行;同时在组织上把过去行之有效的教学秩序、管理体制、办学模式、考试制度等都恢复起来。截至1978年底,共恢复和增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22]。1978年7月7日,国务院批准恢复了“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的中国人民大学,确定该校仍为综合性社会科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也同时复办[23]。197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成立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冯定任哲学系主任,同时还担任了北大副校长的职务,朱德生任系党总支书记,行政上实行系主任负责制[24]

在恢复和增设高校的同时,“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校招生制度也进行了改制。1977年8月,邓小平明确指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25]经过教育部两次高校招生会议的讨论,最终决定恢复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其基本原则是:自愿报名和统一考试。

“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高考于1977年11月底至12月底进行,当年全国共有570万青年报考,招收新生为27.8万人[26]。1978年高考报考人数增至615万,共有40.2万名新生被录取[27]。在恢复高考的大潮推动下,各高校哲学系也于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其中北京大学哲学系当年通过高考共招收本科生121名,次年招生招收了106名[28];复旦大学哲学系1977、1978年各录取了61名本科生[29]

(二)重视文科与新一轮哲学系的建立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工作逐渐步入正轨,高校学科建设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1978年6月,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工作座谈会。会议高度肯定了高等学校文科专业的重要性,要在继续加强文科基础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财经、政法等应用性学科。这次会议的意义在于:扭转了“文化大革命”前期高等教育中只重视工科专业,忽视文科专业发展的局面。由此,在加强文科专业的要求下,高校哲学系的建设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30]

事实上,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全国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已经迈开了设立哲学系的步伐。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工作座谈会只是从宏观上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从1977年至1991年间,全国又有13个哲学系在各高校中设立。它们分别是:1977年的山东大学广西大学哲学系,1978年的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和内蒙古大学哲学系,1979年的安徽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980年的郑州大学和杭州大学哲学系,1981年的湘潭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系,1984年的山西大学哲学系,1986年的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31]

这些高校哲学系都是在原先已积累有一定哲学高等教育的经验后,在哲学教研室的基础上独立成系的。例如山东大学早在1960年便在校长成仿吾的筹划下建立了哲学专业,“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已经招收了6届本科生,不过当时哲学是设在政治系下的一个专业。兰州大学在1975年设立哲学专业,1978年成立哲学系。内蒙古大学哲学系是从原先的政治历史系哲学专业发展而来的。安徽大学在1958成立之初也在政治系下设有哲学专业,1979年成立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1953年成立了政治教育系,哲学教研室是政教系的主要组成部分。1979年,政教系的哲学教研室、哲学史教研室、逻辑教研室和校属自然辩证法教研室、苏联哲学研究室联合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湘潭大学哲学系则是在原先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中国哲学教研室和东方文化研究所等基础上组建的。西北大学的哲学专业从1979年起开始招生,至1984年成立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的政治教育系哲学教研室,由著名哲学家冯契任主任。“文化大革命”前已开始招收哲学方向的五年制本科生。“文化大革命”后,1979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了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点,1981年又设立了中国哲学博士点,1986年哲学系正式成立。

除此之外,南京大学和杭州大学两所高校本来就具有较长的哲学高等教育传统,只是由于1952年开始的院系调整,哲学系停办,“文化大革命”后,哲学系复办。南京大学哲学系可追溯到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哲学系编制,其后国民党政府时期的中央大学和老南京大学内也有哲学系设置。杭州大学前身是解放前的浙江大学,1947年,在当时的校长竺可桢邀请下,严复先生的侄孙严群抵校主持哲学系工作。院系调整中浙江大学被定为工科院校,哲学系撤销。“文化大革命”后,哲学专业依托于政治学系开始招生,至1980年哲学系恢复。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走出了“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的影响,高等教育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高等学校的哲学系建设也进入了良性发展。全国各地高校普遍地设立了哲学系。截至1991年,全国除了西藏、新疆、云南、海南、陕西、青海、宁夏7个省之外,其他省级行政区都至少有一所综合性高校设立了哲学系。高校哲学系较“文化大革命”前有了更广泛的分布空间。其次,“文化大革命”前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中不包括哲学系,“文化大革命”后,随着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专业种类逐步增多。除了设立与中学课程相适应的通用专业外,教育部直属高等师范院校和一些基础较好的高等师范院校中,也设立了哲学系[32]。由此,除综合性大学外,哲学系也得以生根于高等师范院校之中,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便是典型的例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