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到汽车的完美“复制”

从到汽车的完美“复制”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袋鼠战略:从IT到汽车的完美“复制”很多资料都在表明,几乎所有优秀的中国公司都或多或少地进行着多元化的努力。两项的配合,让王传福的企业战术总能拨动消费者的心弦。因此,国际汽车制造业的巨头们纷纷将目光瞄向中国。正是由于其他汽车的“忽略”,才成就了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的契机。

案例·袋鼠战略:从IT到汽车的完美“复制”

很多资料都在表明,几乎所有优秀的中国公司都或多或少地进行着多元化的努力。实际上,很多优秀公司的危机与衰亡也都与多元化扩张战略有关。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公司的未来发展无非是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的出路只有两种:要么是专业化,要么是多元化。而专业化到一定程度,就会遭遇发展的天花板。因此,多元化成为唯一的选择。

王传福就采取了两种多元化方向。首先是横向走。在创业之初,比亚迪主要从事二次充电电池的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首先是锂离子,然后逐渐延伸到镍镉、镍氢等充电电池。这是典型的横向多元化模式,即沿着原有的产品线不断扩大产品系列。此时,虽然产品丰富多彩,但都是围绕同一个大品类。其次是纵向走,即围绕某一点纵向延伸。比如从手机电池到汽车电池,通过技术的延伸,实现多元化的发展。再如,通过技术模式的延伸,把电池的低成本制造模式延伸到汽车产业,从而获得低成本运营战略。无论是哪一个延伸方向,王传福都做到了极致,以确保多元化的成功。

其实,这只是从外因、表象方面去看多元化模式。最终能否成功,还要看更深层次的问题,即企业能否做到战略协同。只有做到战略协调,才能快速整合企业资源,缩短多元化路程,实现盈利。这就是比亚迪常说的袋鼠模式的奥秘。其实,这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而已。

多元化之前,企业必须做好准备。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多元化的成功,必须能够洞察市场趋势,掌握消费需求。为此,比亚迪形成了左眼看消费需求、右眼看行业趋势的战略力。两项的配合,让王传福的企业战术总能拨动消费者的心弦。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选定有利润,还能消化掉的新行业呢?如果按照王传福的扩张思维,他一般会考虑四点:第一是这个行业的成长性如何,第二是市场容量有多大,第三是对手情况如何,第四是社会贡献度如何。如果从这四个方面去考量,做IT的比亚迪有充足的理由进入中国汽车业。我们再回顾一下当时的市场背景。2001年,我国汽车市场达到此前8年来的最好态势,汽车需求向有利于汽车市场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进口车数量和市场占有率开始急剧增加。进入2002年,中国的汽车需求量达到了270万辆左右。而在2002年,韩国生产汽车为314.8万辆,不敌中国市场的325.1万辆,排世界第6位,而中国的汽车生产则由2001年的第8位上升至第5位。据统计,德国每1000人中有540人拥有自己的轿车,而中国却只有13人。这些数据都在说明:中国市场存在庞大的空间,其容量和成长性非常明显。因此,国际汽车制造业的巨头们纷纷将目光瞄向中国。而从零售终端看,在当时很多企业都在竞争10万元以上的档次,而低价优质的车型则非常少,无法满足大众消费者的需求。当时中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是,购买汽车更多是出于一种心理地位的满足:外观更时尚,具有国际流行色;空间更宽敞,能容纳全家出游……这些细节问题也是很多汽车企业所忽略的,因为当时的市场太好了,似乎没必要考虑这些“琐碎需求”。正是由于其他汽车的“忽略”,才成就了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的契机。而从长远发展看,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低碳、环保不仅是发展趋势,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为此,新能源车必将是一个蕴含市场空间的未来产品。按照上述四条去考虑,比亚迪不做汽车就等于浪费了一个绝佳的商业机会。无论是从行业趋势还是消费需求,都为比亚迪预留了发展空间。所以,才有了王传福义无反顾造汽车的疯狂之举。

其实,在进入汽车领域前,比亚迪已经踏实地打造好了自己的“长腿”,就像袋鼠两条强健有力的后腿。其中,左腿是制造模式。在进入电池行业之初,王传福发现:日本企业用的都是全自动化生产线、全干燥环境生产。也就是说,日系企业采取的是全自动生产线模式。仅仅一条日产10万只锂电池的生产线就需要1亿美元。庞大资金已经成为进入者的高门槛,自然也就阻拦住了缺金少人的王传福。为此,比亚迪通过不断的摸索,开发出半干燥环境生产的工艺,王传福把日本整条生产线模式分解成辅助、制片、卷绕、激光焊、注液、检测分容和包装7个车间,每个车间又分解成若干个简单、易操作的工序,使用大量的人工代替昂贵的机器。一条日产10万只锂电池的生产线,比亚迪使用2000个工人,但是他们设备的投资只有5000万元人民币。最终,分摊到每只电池上的设备折旧费(设备折旧时间为5年)和人工费用就大不一样,比亚迪每只电池这两部分的费用总共只有一元左右,日本人则达到五六元,而每只电池的原材料成本两家基本相同,比亚迪的成本优势一目了然。不仅如此,这种半自动化半人工的生产线让比亚迪具备了灵活性。当客户提出更换产品,或增加订货量的时候,比亚迪可以自行调整生产线,无需依赖外援。实际上,汽车制造与当年的电池制造存在着相似之处。比如,汽车制造依然奉行着高度自动化模式,通过高精细流水线完成制造过程。于是,电池这种半自动化的制造模式自然延伸到了汽车领域。这样,与全自动化精细化的汽车制造模式相比,成本优势非常大,首先就减少了设备的高投入,成本直接降低。

右腿是团队模式。在战略既定下,执行力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因此,半自动化的制造模式,必然需要匹配团队。在做电池的时候,王传福开创性地进行了人海战术,通过人员低成本模式,完成了高性价比的制造目标。“在中国如果不懂利用劳动力,盲目追求自动化、机械化是没有意义的。”王传福曾如此放言。在制造汽车方面,比亚迪大量招聘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薪资要求相对较低,以此也可以将成本降低。此外,大学生由于还处于“白纸”阶段,更容易接受企业文化,也更愿意与企业共成长。王传福曾说,“作为一个中国的企业家,我觉得很幸运。”因为中国有两大资源:一是13亿人的广大市场;二是人力资源优势。一方面,成本优势自不必说,比亚迪的“1万工程师团队,顶美国2万工程师”;另一方面,比亚迪公司已经形成了“工作第一”的企业文化。而这种文化则源自王传福通过独有的“家文化”,让这些员工更愿意在比亚迪成长和发展。其实,稳定的团队,也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方式。这种模式在做电池的时候,就已经被王传福实践和总结过了,只不过是一种延伸和改良而已。通过聚集人海,使其由大成本变为小成本,最终成为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

有了后腿的支撑,还需要两条前腿进行跨越。其中,左腿是技术模式。首先,其IT行业的相关技术可以局部移植到汽车产业。比亚迪从创立之初就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了有效保护自主开发的新产品的知识产权,比亚迪从2000年就启动了以知识产权为先导的科技创新工程,成立知识产权及法律部,以产品及关键技术为核心,实施专利战略。截至2010年,比亚迪专利申请量达8660件。近几年,比亚迪每年申请的专利数都在100项以上。也就是说,很多技术是相通的。比如借助电池技术的积累,比亚迪创造出了电动车的“铁电池”。其次,加强非专利技术的集成。为了进一步降低研发成本,王传福还给新到比亚迪的大学生布置了一堂实践课,即大量拆卸世界名车,通过拆车尽快熟悉技术,也能从中找到可以借鉴的产品技术和设计元素。特别是通过把各种非专利技术集合起来,让王传福节省了价格不菲的研发费用。右腿是渠道布局模式。比亚迪通过强有力的人海战术,使其渠道遍布大江南北。除了一、二线市场,甚至在三、四线市场也完成了探索性的布局,深潜、深挖成为渠道特色。

更为重要的是:比亚迪吸取了袋鼠的特点,摒弃了很多狼性法则,以此完成扩张战略。例如,第一,狼隐含躁性,而袋鼠则更稳健,通过踏实地打造自己的长腿,跳得高而远。在汽车产业方面,比亚迪汇集了数千名优秀工程师,60%的生产设备实现了自主研发。第二,相比较狼的凶猛,袋鼠则通过育袋,稳妥地培养小袋鼠(新的产业或者产品),从资金到优势技术、资源等都实现了新领域的传承。第三,狼更强调对竞争对手的进攻,而袋鼠更习惯向生活目标奔跑。在既定的跑道上,通过自己确定生存方向,快速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比如,比亚迪更关注消费者需求,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奠定了高性价比的产品定位

随着汽车这个“袋鼠”的长大,比亚迪汽车又培育了两个新袋鼠:在产品技术方面,实现了传统汽车和电动车的两个发展点。传统汽车做现有的市场,电动车则着眼未来市场。通过“模仿+创新”的技术模式,完成了对汽车技术的掌控。更重要的是,铁电池技术的成功研发,使其新能源车如虎添翼。而在市场营销方面,则通过国内外两个战场的营销战,特别是借助巴菲特入股比亚迪,以此拉动了比亚迪品牌的快速提升,使其新能源车走出国门。目前,比亚迪已经形成了“传统车为主,电动车为辅”的战略局面。

img3

比亚迪发展创新模型

美国著名的企业战略家小阿瑟·A·托马逊在其代表作《战略管理》中提出,多元化的成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新产业是否与原有产业形成相互匹配的竞争优势;二是新产业是否带来更多的财务利润。就在我们为比亚迪汽车而惊叹时,比亚迪又进入LED照明产业。实际上,在IT、汽车方面积累的技术又可以转化到照明领域。当然,我们还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电池还是汽车,或者比亚迪要进入的其他领域,王传福都做到了巩固以往,开拓未来,而不是“狗熊掰玉米棒子”。此外,王传福已经有效地把前面总结的经验、技术、模式等延续到新产业,以此规避多元化风险,让多元化变成补元,无论是技术补元,还是制造模式的补元,甚至战略补元。当然,这也得益于王传福找到了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发展创新模式,以此既可破局又可守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