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实业创新先锋软实力产业推手—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健康

大实业创新先锋软实力产业推手—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健康

时间:2022-08-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是宝龙地产进军商业地产的十周年。初到澳门,许健康衣兜里的全部家当只有10块澳元,谋生成为当务之急。重拳打造“城市广场”五大产业协同发展在宝龙集团的年鉴表上,2003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2013年,是宝龙地产进军商业地产的十周年。“站上象征圆满的新起点,下一程,宝龙有哪些新目标?”成为许健康最近最常听到的问题。

但他的回答却显得异常冷静与理智,不掺杂任何令人亢奋的数字。“宝龙发展到今天,基础与成熟度都越来越好。新起点上,我们不设太多宏愿,只埋头奋斗,一年比一年多赚一点,一年比一年更好一点,这便是最不容忽视的存在。”许健康说。

从“小郎中”到“大老板”

营商,并不是许健康唯一擅长的事情。

1952年,许健康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溪边村的一个儒医世家。其父许书藏先生是一位坚持在农村行医数十年、德高望重的医生。刚出生时,许健康本名“许金龙”,但在生下来的头几个月里身体一直不好,反复生病,为祈佑儿子健康平安,父亲遂为他更名为“许健康”。

幼承庭训的许健康,自小就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不仅学会了不少中西医医理,更深受儒家思想与孔孟之道的熏陶。尤为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父亲在行医时永远以德为先。虽说日子十分清苦,但坚决不多收乡亲一分药费,无论刮风下雨抑或是深更半夜,都无怨无悔地为乡亲诊病送药,被大家赞誉为“德业儒医”。

高中时期,遭逢“文革”的许健康被迫停止学业,转为承袭父业,背起药箱走村串户,成为一名活跃于乡间、小有名气的少年郎中,其医德医风更为诸多乡邻称道。也因此,当时许健康所在的生产大队,一致同意将其重点培养成为扎根乡村的赤脚医生,于是选派其前往县卫生学校进修深造。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可以重回学校读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许健康分外珍惜这段光阴,埋头苦读,希望在学成后能更好地造福桑梓。

然而就在毕业前夕,传来可申请赴澳门定居的消息。面对全新的人生选择,许健康决定放手一搏。1980年10月,他放弃唾手可得的医学文凭,移居澳门。

这并非一条可以坐享其成的坦途。初到澳门,许健康衣兜里的全部家当只有10块澳元,谋生成为当务之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间藤艺编织厂做编织工,收入微薄。一个月后,在定居香港的姐姐的资助下,他开始做黑沙湾街道旁的无牌小商贩,将从香港以单价2~3元进货的珠绣手袋,在澳门以每个手袋10元的价格兜售,每日进账可有几十元。但代价是无论日晒雨淋,天天都要守在摊位前超过10小时。为了节省往返于居所的交通费,他还经常徒步上下班,三餐不定时,喝开水、啃面包更是常事。

然而,艰苦的生活丝毫没有磨损他的奋斗热情。每天一觉醒来,一曲《爱拼才会赢》的旋律就会萦绕在许健康心头,令他热血沸腾,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当个人积蓄累计到一万元时,他便开始正式涉足贸易领域,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先从澳门的各大制衣厂买回余料,贩运至老家卖给乡镇企业做加工原料;之后再从老家带回工艺品在澳门售出,赚取异地差价。如此一来二去,短短一年多后,生意就做得风生水起,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1982年,意识到时机成熟的许健康,以自己的出生名为号,创办了澳门金龙贸易公司(下文简称“金龙”)。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由于他待人真诚守信,经常为别人排忧解难,“金龙”的客路越来越宽,获利颇丰。眼看自己的营商才能初露锋芒,许健康决意做一件“更大胆”的事。1983年,“投资中国内地办厂”对于大多数澳门商人而言,还是个令他们踌躇不前的冒险行动,可许健康却毅然投资20多万元人民币,在家乡晋江创办了制衣厂,将成衣返销澳门赚取丰厚利润。1986年,他得知洋伞在东南亚市场十分畅销的商情后,再度先人一步,果断筹资近百万元,在珠海创建了一家制伞厂,把洋伞销往东南亚及世界各地。此后不久,许健康又与台湾商人强强联手,在晋江投资创办了福建东伦织造公司。

在进军内地市场且屡有斩获的同时,前瞻洞悉到“澳门房地产业即将步入大发展时期”的许健康,于1990年与好友联手集资5600万澳元,创建了澳门宝龙集团(下文简称“宝龙”),大踏步挺进澳门房地产市场。

凭借准确的切入时机、十载丰富的澳门营商经验以及创业伙伴的默契协作,“宝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异军突起,成为澳门房地产业的后起之秀。这期间,“宝龙”不但与第一国际集团联手,还斥资5亿澳元收购了新口岸国际中心,更相继投入30多亿澳元,于澳门地区购进了多栋大厦。在拓展房地产业的同时,许健康还在澳门投资经营珠宝、金融、娱乐、建筑、设计、物业、纺织、贸易等多种行业。“宝龙”旗下的企业渐趋走上一条“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为同行业者瞩目,许健康本人亦声名远播,被当地媒体赞誉为“澳门地产大亨”。

然而就在业界纷纷猜测“宝龙”在澳门的下一个“大动作”究竟如何出招时,许健康再度出人意料,携带大量资金回到家乡,于1992年在厦门创办了宝龙房地产有限公司。事实上,在“落子”之前,他已经先后前往广州、深圳、温州等地考察,但最终选择厦门,这主要归于浓厚的家乡情结。

“班师”厦门的当年,许健康就在随后召开的厦门贸易洽谈会上,力挫100多家房地产界竞争对手,一举囊购了总面积22万平方米、总地价达7500万元的4块地皮,创下了当时厦门最高的地价竞拍记录。此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宝龙房地产有限公司先后动工兴建了宝龙中心、宝源花园、宝华商业大厦等4个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当属33层楼高的宝龙中心,该栋建筑在当时创下售房率100%的业界奇迹。

赢得瞩目与喝彩的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好奇,许健康决策之初的胜算何在?他说:“从澳门转战内地,时机最重要,风险倒是在其次。做生意的理念无分地域,都是相通的,特别是在那个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宝龙几乎没有遭遇到改换战场的水土不服,反而因为洞觉先机,竞争对手相对少,在许多地产项目上的灵活度更大一些。”

如他所说,先行一步,为宝龙日后的全面发展积蓄了更雄厚的资本与更充沛的能量。

重拳打造“城市广场” 五大产业协同发展

在宝龙集团的年鉴表上,2003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年年底,宝龙集团日后威震商业地产界的重拳产品—“宝龙城市广场”的首个项目“福州宝龙城市广场”,正式开工奠基。

相较于传统的住宅地产,挺进商业地产阵营一直是许健康心心念念要走的一步。特别是当时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导向,都令时任2003年全国政协委员的许健康,对未来的商业地产开发前景充满信心。在他看来,住宅地产项目基于彼时已然竞争充分的市场,风险较大,很容易“去利润化”,且楼盘做完一个卖掉一个,对产业积累助益微弱;但商业地产项目却类似“会生蛋的母鸡”,只要做出特点,市场的接纳度会很大,升值空间亦相当可观。基于上述理由,“宝龙”进军商业地产领域的时间表,在同行业者中遥遥领先。

但普通的商场、写字楼,显然对于讲求锐意革新的许健康毫无吸引力。他先人一步提出兴建“城市综合体”的理念,进而催生出中国商业地产领域的前沿产品—宝龙城市广场。作为宝龙集团奉献给城市的特别礼物,宝龙城市广场集购物、旅游、娱乐、休闲文化、商务、游乐、美食、酒店等多功能于一身,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因购物而购物”的单一商业模式。

事实上在2003年,城市综合体在世界地产范围内都尚属新鲜概念,在许健康大胆探索的背后,是基于自身丰富营商经验的缜密分析。“如果仔细审视内地的经济发展现状,有一个问题在当时尤为突出—许多城市只注重引进工业项目,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严重不足,城市功能配套(商业、休闲、娱乐、文化设施)严重不足,而这些不但会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城市发展需要城市综合体这样一种业态,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他说。

在许健康的稳健布局下,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福州宝龙城市广场,于2007年正式开业。许健康对于建筑的设计要求近乎严苛,经常是图纸不离身,反复与设计院的工程师商讨修改方案,确保建筑在使用功能与视觉审美方面都同样出众。然而,施工结束对于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商而言,并非终点,有关经营管理的挑战随即摆在许健康团队面前。

福州宝龙城市广场在招商之初,凭借新颖独特的项目理念,吸引到许多品牌店入驻,进展颇为顺利。但开业后,彼时中国内地的经营环境尚不成熟,一个新鲜业态出现在城市中,消费者需要时间来接受。因此在开业后的几个月中,客流量并不如预期。一些商家在无法迅速获得经营回报的境况下,开始联合向宝龙要求降低租金。最终,许健康选择让步。

这并不是一个商人容易作出的决定。“但我想的是,降租的要求无所谓合理或者不合理,重要的是,大家可以通过谈判重新达成共识。且无论如何,‘宝龙’仍然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因此适当的让步是值得的,也是一种诚意的表达。行业内大部分拒不让步的结果,都是两败俱伤。”许健康说,自己笃定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因此弥合阶段性的分歧至关重要。

事实最终验证了他的判断。福州宝龙城市广场逐渐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商业建筑,将一片原本人迹寥落的城市空间,打造成人气旺盛、周边地价连翻数倍的黄金宝地。此后,许健康带领宝龙以厦门为中心,将“城市广场”项目迅速向中国内地各个城市延伸。

与许多同行业者在一线城市展开的“圈地运动”不同,“宝龙”另辟蹊径,主攻二三线城市。2005年,江苏太仓、河南郑州宝龙城市广场相继奠基;2006年,河南洛阳、安徽蚌埠、山东青岛宝龙城市广场奠基……截至2013年年底,旨在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宝龙城市广场,共进驻中国内地24个城市,打造了29座城市综合体,分为“区域级购物中心”“城市商业中心”以及“社区级邻里购物中心”三大产品系列。这些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出现,不但完善了所在城市的生活配套功能,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更为打造城市景观、创造就业岗位、提升政府财政税收、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等作出了贡献,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另一方面,许健康致力于带领团队不断优化城市广场的租户组合,积极引进沃尔玛、家乐福、乐购、苏宁、国美、中影、横店、喜达屋、洲际、百盛、肯德基、麦当劳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众多国内知名品牌商,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维持物业的顶尖质量与价值。

目前,以“宝龙城市广场”为核心的商业地产版块,已经成为宝龙集团总体业务版图的重中之重。具体说来,宝龙商业地产版块分为“地产”与“商业运营”,其重点在于分阶段开发物业。即在较早阶段,通过销售住宅物业及部分商业物业,以产生良好的现金流,对项目其余阶段的资金需要进行保障,并战略性地长期持有优质商业物业,以获得经常性租金收入及潜在资本增值。许健康与团队相信,这样的商业模式可以保证以较低的资本支出实现快速、高质量的扩张,得到可观的回报及稳健的现金流。同时该模式还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减少因过度依赖任何特定物业行业而造成的风险,确保项目持续成功。

与此同时,宝龙的其他多元产业也在集团“班师”厦门后齐头并进。除商业地产版块之外,1997年,许健康投资2亿元人民币,在厦门市区风景胜地兴建了五星级宝龙大酒店,酒店于2001年正式开业,同年,宝龙便将酒店旅游业列为集团战略发展的目标之一。目前,宝龙营运的五星级酒店共有7家,四星级酒店2家,且即将在上海、天津、重庆、新乡、常州、盐城打造5家五星级豪华酒店以及2家四星级酒店。与宝龙合作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有喜达屋、雅高、洲际、卡尔森等著名品牌。

除此之外,宝龙在信息业的影响力亦不容小觑。1995年,许健康乘国家大力提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风潮,注资1.03亿元人民币,成立厦门宝龙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一家致力于办公通信自动化设备(OA)相关产品的代理、销售、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并提供网络工程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如今,宝龙信息产业已经培养出一支善于开拓市场的营销队伍和一批技术水平过硬的售后服务人员,员工总数约1300名,分布在福建、广州、上海、北京、西安、杭州、合肥、南京、郑州、成都等十几家分公司。

本着“以商会友,与友从商”的经营风格,宝龙信息产业建立了庞大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平台,年销售额达7.6亿元人民币。特别是与国际主要OA产品生产商建立了广泛、紧密的商务关系,成为夏普、佳能、联想、东芝等国际知名品牌OA产品、LED大屏幕显示器、液晶电视、无绳电话、计算器、电脑等产品的全国或区域授权代理商,在业内享有较高地位与影响力。近年来,宝龙信息产业团队还在原有OA产品分销贸易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开拓新的领域,涉足耗材制造、安防监控、弱电工程、消防工程等行业,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集团产业分支,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与之比肩的,是宝龙集团的第四大产业分支—宝龙工业。1998年6月,厦门宝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位于厦门市集美北部工业区宝龙工业园,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配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化学电池研发、制造能力,以及完整的检测仪器、设备和设施,聚集了一批在电源行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

作为中国第一个从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厦门宝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已累计申请了64项专利,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产品远销欧洲、美国、东南亚并覆盖中国国内市场,现正积极考虑IPO上市。

悉数过往,宝龙工业写下许多闪光的历史:成功开发出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生产权、成批量生产的电芯生产线,填补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自1998年至今,宝龙工业生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便携式DVD、蓝牙耳机、矿灯、无线通信装置等,特别是高倍率、大容量的动力电池,更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以及电动车等领域,不仅如此,宝龙工业生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已列为军用定型产品;1999年,宝龙工业与厦门大学合作成立厦门大学宝龙电池研究所,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其所生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产品已通过UL、CE、FCC、ROHS等国际安规认证,品质一流,更带动宝龙工业成功晋级世界级别的移动能源解决专家,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订制的移动能源解决方案。

依托上述四大产业,历时20年积累的雄厚实力,2011年下半年,宝龙全面启动了集团旗下的第五大产业—文化艺术产业。除看好相关市场前景外,这一决策在某种程度上,亦与许健康的个人爱好有关。在营商渐入佳境后,许健康越发深入地研习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在他的办公室里,一边是处理商业事务的办公桌,另一边就是一张练字专用的中式条案,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他常说,练字和做生意其实在理念精髓上是相通的,讲求的都是踏实稳健,且只有不断打破固有的思维习惯,作品才会出新意。

基于此,宝龙文化艺术产业的“艺术家合作项目”,以创新的艺术理念,致力于系统地收藏、整理、规范艺术家的作品,并通过旗下的“韵致画廊”签约推广优秀的艺术家。“宝龙”尤为看重艺术家在创作中的主动思考性,通过展览、学术研究、媒体推广等多个方面培养有活力和具潜质的人才。特别是会同时邀请中国艺术界知名人士、评论家、美术史论家、美术馆馆长组成专业顾问团队,对入选艺术家的画作进行点评,帮其完善、稳定画风,使其获得学术界认可,确立艺术家作品的学术价值,并帮助他们出版专业书籍,以及在权威媒体平台进行有力宣传,以期扩大艺术家的社会影响力,推进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

“迁都”上海 革新战略

在精心布局、大力发展宝龙集团五大产业的同时,许健康并没有放缓带领团队进军资本市场的步伐。2009年10月14日,宝龙地产(HK.1238)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厦门首家发行H股的地产企业,也是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大陆在港上市的商业地产公司。作为2008年度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商业地产界最成功的一次IPO事件,此番上市成为宝龙事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标志着“宝龙”正通过资本市场平台,步入商业地产发展的快速通道。

上市后,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许健康重新梳理了宝龙地产的各项业务体系,他作出一个重大决定—于2010年年初,将宝龙地产总部由厦门迁至上海,并提出深耕以上海为中心的一线城市的全新战略计划。

“如果不上市,可能不会有这样的选择,当时真是下了非常大的决心。”许健康说,“迁都”上海,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其一,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市场机会众多,有助于进一步激活品牌效应;其二,上海是人才高地,集聚各类专业人才;其三,上海是非常强大的融资平台。

上海虹桥宝龙城

“迁都”上海后,“宝龙”连续拿下了浦东曹路项目、青浦华新项目、奉贤南桥项目3块地皮。2012年年底,位于浦东曹路的宝龙城市广场首度开盘,当日创下2亿元人民币的销售佳绩,目前商户进驻率已经超过90%,预计于2013年年底正式开业;2013年3月,奉贤宝龙城市广场正式开工;同年5月,华新项目虹桥宝龙城首度开盘,当天几乎售罄;5月10日,“宝龙”又以总价2.71亿元竞得嘉定区一商办地皮,这将是“宝龙”在上海的第四个项目,也是其在上海西北部的首个项目。

眼看在新根据地根基渐稳,可许健康却并没有放松在厦门“老家”的业务拓展。除去商业利益的考量,他还有一个更为温情的理由—让与家人两地分居的员工回家。“将总部搬来上海,对于扎根厦门18年的宝龙集团来说,的确是个大行动。那时候,200多名员工从厦门几乎是包机来到上海,公司为每个人办理了一个月的如家快捷酒店住宿,之后大家各自寻找房子。这是艰苦的二次创业,要割舍许多东西,可没有人抱怨过,我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企业实实在在的凝聚力,但欣慰之余,也必须为员工的将来再作打算。毕竟与家人、朋友长期两地分居,绝非长久之计。因此我一直在积极物色厦门的新项目,最近刚刚拿下一块地,打算开发建设成福建汇集一线品牌的顶尖购物中心,同时也划分出有写字楼的部分。项目启动后,从厦门迁来的员工,可以选择回去奋斗,也可以继续留在上海。”许健康说。

谈及宝龙下一步的战略方向,许健康用“缩小战场”来概述核心理念。根据宝龙地产年报显示,2012年“宝龙”收入58.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核心净利润9.68亿元人民币,增长7.2%;全年合约销售65.19亿元人民币,增长18.9%;销售面积84.34万平方米;已竣工及交付项目总面积约86.3万平方米,增加31.3%。截至2012年,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780万平方米,足以支持集团未来五年内的发展。“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下一步,‘宝龙’的脚步应该放缓。我们不是不想做大,但企业发展到任何阶段,精细化运作都不可偏废,特别是对于商业地产而言,项目定位和经营至关重要。”他说。

许健康表示,在战略上,“宝龙”之前已在全国24个城市总计开发了44个项目,但撒网过大的代价是衍生出高昂的管理运营成本。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宝龙”将逐渐收网,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辐射长三角;以福建为中心,辐射海西地区;以山东为中心,环渤海”的发展战略,当中尤以上海为重中之重。“2013年下半年开始,‘宝龙’将主动深入上海各大区域,根据精准的项目定位,按照社区型、区域型、城市型三大产品形态,从郊区到次中心,逐步加强在上海的布局,争取将‘宝龙’大旗插到上海的每个区。”许健康说。

得益于精明策略的布控,‘宝龙’在企业实力不断扩张的同时,亦载誉不断。自2006年至2013年连续8年入选“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单位联合进行的中国房地产百强测评),更于2008年进入该榜单五十强,排名第48位,2009年与2010年排名晋升至第44位;2011年为第40位,2012年排名第39位,2013年排名升至第37名,这对于以商业地产作为主打产业的宝龙地产而言,在与诸多庞大的住宅地产商的角逐中渐渐脱颖而出,是相当不易的。除此之外,宝龙地产自2006年至2010年连续5年入选中国商旅专业领先品牌十强;自2011至2013年连续3年入选“中国商业地产十强企业”,并跻身2012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五十强”。

一路领率宝龙集团至今,许健康本人亦先后被授予“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家”“中国公益事业特别贡献奖”“中华名人成就奖‘十大杰出名人’”“中国企业改革十大风云人物”“和谐中国·新农村建设十大领军人物”“中国房地产品牌贡献人物”“中国商业地产年度领袖人物”“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突出贡献奖”“中国城市商业价值特殊贡献人物”“中国改革开放30年感动中国经济30人”“闽商建设海西突出贡献奖”“2010·中华十大财智人物”“影响中国的十大厦门商界领袖”“福建十大经济风云人物”等多项殊荣,可谓实至名归。

反哺社会 回馈时代

许健康在闲暇时间除了练习书法外,有空还会下下象棋。他常说,棋局如人生,棋局如事业,在下棋时能获得许多领悟。“下象棋,典型的思维方式是,下一步棋,要考虑到后面的三四步,做企业也是这样。下象棋还经常能让我想到团队,只有打造出一支攻守步调一致、相互照应、相互依靠的团队,才能在商场上稳健经营、精益求精。”他说。

目前,宝龙集团旗下有近万名员工效力于海内外的80余家公司。许健康从“企业不能靠一个人,是一个整体”的团队理念出发,对集团的组织架构、人力分工都进行了科学化的调整与改革,大力倡导团队精神,适时喊停单打独斗。2013年,宝龙集团进一步推出酝酿一年之久的三龙计划—即“潜龙计划”“龙脉计划”和“飞龙计划”,从制度层面明晰人才的发展路径,为集团战略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支持。

作为“三龙计划”的基础,“潜龙、龙脉计划”主要针对校园招聘体系进行,旨在通过招聘优秀的应届毕业生,经过3~5年的专向培养,使他们成为符合宝龙核心理念、高度认同公司的优质人才与中坚力量。其中,“潜龙计划”针对成本、工程、技术、行政、人资、财务等体系的管培生;“龙脉计划”则特指营销体系的管培生。

令许健康欣慰的是,一支具有一流作业水平的宝龙团队,正在日渐成熟与强大。他的儿子许华芳,也已经走出大学校园,从基层做起,经过层层历练,如今正式接掌宝龙集团总裁一职,与他并肩作战。许华芳没有令许健康失望,他秉承了父亲的谦和沉稳,甚至有许多在管理、决断中的表现超出了父亲的预期,特别是其在房地产方面的热情与敏锐度,更为集团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鲜活动力。

在许健康父子两代人协同宝龙管理团队的努力下,2013年上半年,宝龙从实际需求及企业特点出发,开创了多项超前、创新型项目。首先,设立了誉龙资产管理公司,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对集团的自持物业指定了资产管理方案,未来将提升投资管理、开发品质和商业运营能力,提高资产效率;其次,启动电商项目,通过发展社区商业文化,扶持精品商家,建立区域优势,让宝龙城市广场成为线上与线下融合的社区中心,探索新的发展空间与机会;再次,研发开放式商业街区产品,突破传统商业模式,探索休闲体验式的购物环境,以满足消费者全新的消费习惯;最后,创办宝龙商学院,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同时作为企业文化传播与贯彻的平台,建立良好的战略学习体系。

在不断完善自身修炼的同时,“宝龙”亦始终关注社会成长,尽己所能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事业、教育事业、慈善事业、医疗事业、社区建设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特别是在捐助教育领域,“宝龙”于2002年成立宝龙教育基金,每年捐资30万元人民币,用于教师培训和资助贫困学生。多年来,宝龙集团共资助745名贫困大学生。除专项教育基金外,“宝龙”每年还以各种形式支持教育事业,集团在厦门大学化工学院设立了专项奖学金,每年定额进行资助,并向泉州师范学院捐资150万元人民币兴建了宝龙实验楼。与此同时,“宝龙”亦长期与数所高校保持密切的合作与学术交流,致力于高校人才的培养。

常年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反哺社会的行动,宝龙集团及许健康本人赢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可与赞誉。2012年,宝龙集团荣膺民政部“第七届中华慈善奖”之“最具爱心捐赠企业”称号,该奖项是目前中国慈善领域最权威、最具影响力、参与度最高的奖项,许健康也荣获“胡润慈善榜上海首善”称号。

施行善举的同时,许健康还十分热衷于参与各类社会交流工作与活动,以己之力帮助他人。1986年,他参与创建了福建居澳第一个同乡会组织—澳门晋江同乡会。在包括他的历任会长的努力下,该同乡会为海外晋江人的大团结、为澳门的平稳过渡以及促进福建和澳门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情系家乡,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许健康说,父亲后来在重病中都一直挂念自己的家乡。为延续父亲的心愿,许健康在不久前选定家乡一座贫穷落后的小村,一方面在当地捐建学校,以期帮助乡亲的子女用知识改变命运;另一方面,他正在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积极搭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生意平台,带领同乡走出来做生意。

“最优选择是,我希望乡亲们和我一样,进入城市化商业地产行业。我对这个行业最为熟悉,至今也在公司内部、朋友圈及澳门生意伙伴中,培养了七八个‘徒弟’,他们一开始都是跟着我做,如今都自立门户,坐拥几亿至几十亿元的资产。每年,大家再忙都会抽时间聚在一起,探讨交流生意经。”与大多数生意人的思路不同,许健康坦言并不担心会因此培养出更多的竞争对手,他甚至不断建议还没有“转舵”的朋友,将事业重心从住宅地产转投至商业地产。“中国这么大,我们做的事情不会撞车,创业先行者们闪光的思想,会照亮那些在创业路上跋涉的人们的前进道路。我希望‘宝龙’成长为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典范企业,也希望每一位后来者,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都少一点奋斗的艰辛,多一些收获的喜悦。”

肩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许健康经常在思考,什么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我们又可以拿什么奉献给这个时代,这个国家?“我很喜欢画规划设计图,也经常跟很多城市的市长沟通城市规划问题。作为一名地产商人,挣钱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那么他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人。”许健康说,整个地产行业的从业者都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传统的“盖房子、卖房子”的单一模式已经渐趋为时代所淘汰,“宝龙”在商业地产领域积累的经验,亦可成为一种值得效法的全新模式。“目前‘宝龙’的城市广场等新项目,都联手国际一线设计师,综合地域、经济、文化、需求等多维视觉进行规划,同时考量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与视觉美观度。”

为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呼声,自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以来,许健康围绕中国城镇化问题、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国家人才建设问题、高新技术产业问题等,积极建言献策,开展调研,上书全国政协,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度开发大城市,让大城市的人口激增,污染加剧,交通拥堵。事实上,城镇化应该在规划之初就将定位提到文化背景的高度上,确保品质,对得起历史。眼下有些开发商求速度,忽视质量,乱盖房子,严重缺乏美感。反观一些老镇子、老村落,却建设得非常好。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悖论:今天,我们拥有更卓越的设计能力与建筑工艺,为什么不能超越前辈?为什么不能留下令后代敬仰的作品?粗糙复制的建筑产物,完全脱离地域文化背景,最终只能在时间的轮回中化为毫无价值的尘埃。且不合理的规划,会加剧人们在出行办事时的空间距离与交通成本,更增加焦虑感。可以考虑适时在城市周边建造一些卫星城市,减缓这些压力。”

与此同时,身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的许健康表示,这种理念已经在他所在的工商联团队内达成一种高度共识,大家不断展开定期研讨,希望能推动行业依循正向轨迹健康发展。“企业家都应当胸怀中国梦,这不是追求数字的蛮干。中国发展到现今这个阶段,国人都需要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前路,不要超负荷地去付出,超负荷地去想得到,那样只会失去,只会留下遗憾。作为国家,作为企业,作为任何一个人,都只有实实在在做出令历史铭记、令社会认可的东西,才真正有意义。”许健康说。

黄红云

重庆金科实业集团董事会主席

从1998年的“金科花园”第一役,到2008年的“成长性TOP10”中西部排名第一,再到2011年的成功上市以及全国化发展与扩张,黄红云率领金科集团在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缔造了一个房地产品牌传奇。

获得卓越事业成就的同时,黄红云更积极担负社会责任。2012年8月28日,黄红云当选为第四届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开始在更高和更广层面引领民营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