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造的动机

创造的动机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出于一定的动机。当前创造力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从多层面、多角度来探讨创造力与人格等因素的关系。[15]在内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上,过去的研究者认为:内部动机能够促进创造性,而外部动机会抑制创造性。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出于一定的动机。所谓动机就是导致主体去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方向,从而满足一定需要的愿望或意念。动机一旦产生一般都会促使主体去把思想和想法付诸实际,而这也就是我们要探讨的创造性行为的动机究竟来源于何处?什么是创造活动的最基本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促使一个人去做出不同于他人的事业和贡献,这似乎是涉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者都要涉及的一个核心问题。

当前创造力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从多层面、多角度来探讨创造力与人格等因素的关系。其中动机作为个体行为的重要动力源泉,其与创造力的关系日益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14]。从动机的来源上讲,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的主要特征为对活动本身的注意和兴趣;而外部动机的主要特征为关注外在的奖励,外在认同和外在的指导。[15]在内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上,过去的研究者认为:内部动机能够促进创造性,而外部动机会抑制创造性。[16]也有研究发现,如果被试喜欢所干的工作,会表现出较高的创造性;[17]Amabile等运用工作偏好量表测查发现,内部动机取向的被试会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18]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动机是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外在表现。内在动机指的是个体对工作和活动本身感兴趣,因为喜欢该项工作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奖品、赞赏、金钱、名声、害怕惩罚等外在因素而工作(Amabile,1983,1985,1993,1996)。内在动机表现在心理状态上是酣畅,表现在人格上是毅力,表现在行为上则是勇于尝试(詹志禹,2000)。从研究伟大的创造性人物的发现来看,不论这些人物之间所从事的领域有多么的不同,却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就是他们往往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Torrance,1981,1987),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甚至达到废寝忘食、近乎上瘾的程度(Csikszentmihalyi,1996;Gardner,1993;Policastro&Gardner,1999)。Csikszentmihalyi(1990)特别提出了“酣畅”这一概念,用以描述个体在创造过程中高度投入的心理状态,它包含了专注、愉悦、忘我和勤奋。驱使个体保持这种“酣畅”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反复尝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其强烈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驱使一个人从事自己所热爱事业的持久和永恒的动力,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在内外动机对创造力作用的相互关系上,当前的研究成果还很少。

一、动机理论

从学术界有关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学说来看,目前已有的动机理论主要有: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和认知论。

1.动机的本能理论

本能理论是最早出现的行为动力理论。本能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主要是受人体内在的生物模式驱动,不受理性支配。最早提出本能概念的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C.Daywin)。而在动机心理研究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则是詹姆斯、麦克杜格尔(W.McDougall)和弗洛伊德。其中麦克杜格尔系统地提出了终极的本能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和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本能论过分强调先天和生物因素,从而忽略了后天的学习和理性因素。实际上,本能在人类的动机行为尤其是社会动机行为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虽然本能对自然动机起着主导作用,是自然动机的源泉,但由于自然动机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纯粹的自然动机几乎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无一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或社会动机的调节,所以,本能论只具有从理论上对自然动机进行解释的意义,而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动机的驱力理论

动机的驱力理论是由霍尔最早提出,20世纪20年代伍德沃斯提出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而让驱力理论得以大力推广的是赫尔(C.L.Hull),赫尔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他假定个体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来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驱力支配的,他强调经验和学习在驱力形成中的作用,认为学习对机体适应环境有重要意义。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有些驱力来自内部刺激,不需要习得,称为原始驱力,有些驱力是来自外部刺激,是需要通过学习得到的,称为获得性驱力。这种观点主张,当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驱使有机体采取有意的行为去纠正这些身体的缺失或障碍。因此可以认为,使驱力降低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3.动机的唤醒理论

动机的唤醒理论是由赫布和柏林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因此他们提出了三个原理:(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和偏好之间的关系是一条倒U形曲线;(2)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3)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研究表明,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于复杂的刺激。

4.动机的诱因理论

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即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不能用驱力降低的动机理论来解释人类所有的行为,外部诱因在唤起行为时也起到重要作用,于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它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成为持久的推动力。

5.动机的认知理论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有: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目标论。(1)期待价值理论:是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2)动机归因理论:认为动机是思维的功能,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积极的归因是把成功归因于能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3)自我功效论:班杜拉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4)成就目标理论:则是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

动机是一个人情感和意志的凝结与升华。可以说,人活动的动机是在一定的认知活动基础上,通过人的情感、意志过程而付诸实践的。只有高尚的情感、持久的热情以及坚定的意志,才能形成具有深刻社会内涵的活动动机。

二、创造动机理论

“创造动机是推动创造者进行创造活动的动力,直接决定个体从事创造活动的期待、对结果的评价和体验,并进而影响其从事创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展。”[19]吉尔福特指出:“一个人虽然具有较高水平的创造能力,但若没有利用这些能力的动机,那么,他的创造性输出是不会多的。”[20]“由于现实中确实能够发现,高创造力的人与普通人有着很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表现特征。”[21]“就目前人类的知识所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原始到现代的逐渐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与人类自身的创造力分不开的。”[22]因此,可以预见创造动机在人类创造性的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目前在学术界,关于创造性人才的创造动力来源大致存在五种普适的观点:

1.人格特质

心理测量学取向的研究者热衷于对高创造性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描述,他们认为创造性活动的动力来源于这些个体所具备的独特的人格品质。

Mackiinnon和Barron对此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23]。他们最早对不同领域中的高创造性个体进行人格评定与研究,发现这些个体更加复杂、富于想象力、灵活、追求个人价值、有勇气、独立和自信。这些个体对自己所产生思想的价值坚信不疑、持续不断地去追求,最终获得创造性的成绩。

人格特质论获得了众多研究者的基本赞同,目前有影响的创造性理论都将其作为创造性行为产生的不可或缺的资源。在Amabile的“创造性成分模式”中,将促使个体产生与追求新想法的人格特质称之为“与创造性相关的加工”成分,具体的内容有高度的自我约束、延迟的自我满足、挫折面前的坚持、判断的独立性、高度的自治、内控点、冒险意愿、追求卓越的愿望;[24]在sternberg的“创造性投资理论”中将人格特征作为创造性行为必需的资源,认为创造性的人格特质促进个体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增加他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和适度的冒险愿望,并激发个体的坚韧性和克服障碍的意愿,增强他们的自尊[25];在Harrington的“生态系统理论”中,将人格资源作为创造性产生必需的生态系统之一,他认为高度创造性的个体具有高唯美主义价值观、广泛的兴趣、对复杂性的关注、高活力、独立判断、自主、直觉、自信、自我矛盾,能够接受不同观点,允许冲突及强烈的自我创造性意识。研究者们从高创造性个体的行为中不仅总结出大量与众不同的品质,而且发现这些品质随创造性领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其中有两类特征在不同的高创造性个体身上稳定地存在:一是自发、愉悦、好奇与灵活;二是自我决定、高活力、自信和坚持。这两类特征使创造性个体的人格表现出复杂性与矛盾性,即在对待外界事物时,他们像孩子一样的开放与好奇;但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又表现得特别成熟,有主见。[26]

2.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动机是与人的需要紧密联系的。他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指出:当一个人的低级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时,他的心理需要和行为,首先受这类需要的支配,他将全力以赴,以求得这些低级需要的满足。只有在低级需要获得相当满足之后,高一级的需要才会表现出来,并上升为支配他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以需要层次说为基础,马斯洛进而把人类的行为动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缺乏动机;一类称为成长动机。前者是由于某种基本需要匮乏而产生的动机,例如饥、渴等基本生理需要,以及由于安全、爱或自尊的缺乏而产生的需要等。而后者则正是指自我实现需要的动机。在马斯洛看来,“健康人”与“自我实现”是同义的。也就是说,健康人必定具有自我实现的动机,反之,也只有具有自我实现动机的人才称得上是健康人。那么,究竟什么是自我实现呢?马斯洛认为,可以将“自我实现定义为不断实现潜能、才能和天赋;定义为完成或达到终身使命;定义为人对自身的内在本性的更充分的认识与承认;定义为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自我实现“可以归入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换句话说,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成为自己理想的人,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点。所以,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既是指某种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体潜能的人类的基本趋向,也是指一个人的成长动机,它代表人格发展的最高水平。用马斯洛自己的话来说,在达到人格发展的这个水平时,“作曲家必须作曲,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

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只要当其基本需要层次已经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水平时,就可以称作“自我实现的人”或“自我实现者”。并且马斯洛从自己的熟人、著名人物及数千名大学生中进行调查筛选,对“自我实现者”的标准进行了大致描述。他认为:“自我实现者是一种充分利用和发展自己的天分、能力和潜能的人,他们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且已经走到或正在走向自己力所能及的高度。他们的潜能或是具有个人特征的,或是具有人类共性的。”

以Marslow为代表的人本主义重视个体的潜能,相信一般人都具有极大的创造力。[27]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代表了人性的最高境界,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在人的自我实现中,人更真实地成为他自己,更完善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他的存在状态。所以我们认为,人的创造力的生成过程就是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很显然,这是一种立足于人的内部世界探索人创造力的生成的思维方式。

3.社会环境论

社会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活动始于个体,[28]个体的内在特质必然是这种行为的动力来源。但是创造性行为不可能在真空中展开,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外界的强化)对个体的创造性行为产生刺激与驱动的作用,是重要的促进与阻碍性的内容。个体的创造性特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激发创造性的环境因素则比较容易发生变化。所以心理学者主张探讨影响创造性的环境因素及其作用的机制,认为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激发创造性的行为,提高个体的创造性水平。

4.心理冲突论

以弗洛伊德(Freud)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创造性的能量来源于性与攻击[29]。按照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心理冲突越多的个体,其创造性行为的动力就越强,所表现出的创造力水平就越高。这一点已得到了一个实证研究的支持[30]:该研究显示心理失调的成人与孩子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创造性动机;高创造性个体与低创造性个体在情感失调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研究显示38%的著名人物有心理障碍;高创造性的个体身上发现较高水平的心理失调;情感障碍最严重的个体表现出最高水平的创造力。

5.强化论

以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创造性行为的动力来源于外部的强化,强化物通过对基本需要的满足产生驱力。[31]与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不同的是,行为主义认为并不是创造性活动本身满足个体的需要,而是活动之后的结果满足个体的需要。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是因为他们具有需要创造的东西,他们仅仅是为了追求强化的结果,即获得奖励或者是规避惩罚而去进行创造性活动。

心理学家的实证研究发现外界的强化确实能够促进创造性行为,Runco在研究中使用Torrance的创造性思维测验,结果发现对发散性思维进行奖励可以促进个体反应的流畅性;[32]Eisenberger及其同事在构词与图画任务中发现对发散性思维进行强化促进后续活动中的发散性思维;[33]Amabile的研究发现当组织对创造性行为进行奖励时,工作团队将产生出更具创造性的成果; Freud也在其著作中提到金钱、自尊和性的奖励对于创造性的维持非常关键。

更加极端的行为主义取向的研究者们提出,创造性行为可以通过“强化相倚”来塑造,[34]他们认为每一个创造性行为都是简单行为的结合,当早先习得的行为在新的情境中表现时,遇到环境中的促进作用,就会产生新的顺序,导致更高水平的新颖性。他们认为创造性仅仅是用新的方式将早先学会的行为联系起来而已。

对于以上几种有关创造动机的观点,笔者较倾向于人格特质论和自我实现论,并且笔者认为自我实现论是人格特质论的必然延伸和必然结果,因为两者是同出一辙,是某种意义上的会通。能够致力于自我实现的人必然具有特殊的人格特征,他们互为因果、互为表里、互为动力和目标,是一个事物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这两者为个体在自身创造力的培养上,提供了有益的努力方向,也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了一条可行的现实路径。环境决定论提出外界环境通过影响个体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状态对个体的创造性行为产生作用的重要思想,为我们通过环境的干预促进创造性行为的发生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性的支持。但是笔者认为,环境因素仅仅是影响创造性活动的外在因素,而不能称其为创造性的动机,因为不同的人在同一环境中的所作所为是大不相同的,优秀者脱颖而出,平庸者依然平庸,而这完全来自于个体内在的素质,创造的动机永远来自于个体的人,来源于个体的内心世界。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创造性是个体心理冲突的产物,是心理疾患的表现,这一结论得到一定的实证材料支持,能够解释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现象,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这一学说,毕竟不能成为普适的规律而推而广之,只是具有特例性。行为主义的创造性动力观将创造性研究的视点,由个体内部带到了个体之外,指出外部因素对个体的创造力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为我们的创造性干预与管理提供了机会,但他们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受到了挑战。从外部而言,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创造力的实现既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这意味着环境是创造力生成的重要条件,重视环境因素的作用将更加有利于人的创造潜能的实现。

创造动机,就是推动人进行创造活动的一种决定性的心理活动,它是从事创造活动的重要动力来源。虽然一个经常“想”创造的人不一定就能有创造的成果。但是,从来都不“想”创造(即没有创造动机)的人则肯定什么东西也创造不出来,所以“想创造”的内在动机非常重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对于不想创造的人是难以开发其创造力的。一个人应该经常问自己有关创造方面的问题,只有长期沉浸在这种心理状态中的人,才会在时机成熟时顺利地进入创造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