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做学问要有像当和尚那样的精神

做学问要有像当和尚那样的精神

时间:2022-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做学问要有像当和尚那样的精神——兼谈整肃当前严重浮躁的学风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王夫之、曹雪芹等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典文化瑰宝。大足石刻延绵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境内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共有75处,造像有5万多尊。

做学问要有像当和尚那样的精神——兼谈整肃当前严重浮躁的学风(1)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王夫之、曹雪芹等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典文化瑰宝。可是,为什么社会越来越进步,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当代,不仅出不了这样的圣贤、泰斗,甚至像鲁迅、胡适梁漱溟、钱钟书、齐白石华罗庚陈景润这样的大师也出不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中国人种基因退化或是别的什么原因窒息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结论肯定不是前者而只能是后者。再进一步追问,那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中国近现代不能出现学术泰斗,或者不能产生与他们身份相称的学术经典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答案,涉及多方面的政治、文化、历史背景和因素。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现在丧失了做学问最重要的精神。什么是做学问所需要的重要精神呢?把话说白了,就是像当和尚那样的精神。

什么是当和尚的精神?提到这个问题,使我想到了唐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传奇经历。他27岁从长安出发,历时17年,跨越了110个国家和地区,行程5万公里,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从印度取回了675部佛经,并翻译出了经论75部,凡1335卷的汉文佛经,既为丰富祖国文化做出了贡献,又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的典籍。玄奘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呢?这就是僧人执著的精神。

国画大师齐白石(1864—1957)曾说:“画家的心是出家的僧。学画其实走的是一条艰辛的路。”(2)这是齐白石的切身体会,是他做学问的极境,不到这种境界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体味的。其实,不仅仅是画家,任何一门学问家,要想在做学问上真正有所成就的话,都应当有一颗“出家人的心”。就拿齐白石来说,他因家贫仅仅读了9年私塾,从小砍柴、放牛、下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粗木工,15岁学雕花木工,27岁才开始学画,最后成为集画、书、印、诗、篆刻并绝的世界文化名人,一生不仅留下了上万件艺术珍品,而且确立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学派的风格。

为什么在齐白石之前和以后,有那么多科班出身的甚至是头戴博士帽的画家,不能与他并肩齐名呢?问题就在于齐白石拥有一颗“出家人的心”,而其他的人则少了这种僧人的精神。这就是齐白石先生能够大器晚成的根本原因。

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之分,它们在对待人生和如何达到彼岸的认识上是有区别的。大乘是以“无所得”为宗旨,故曰“解脱”;而小乘是以“成果”为目的,故曰“执著”。实际上,出家人在修行上受着这两种精神的影响,在对待“红尘”上,要解脱;在修成“正果”上,要执著。

其实,做科学研究与当和尚是一样的,没有这两种精神是绝对不行的。那么,对于科学研究工作者来说,我们应当从出家人的身上吸取什么样的力量呢?我认为主要是六个字:信念、执著和恬淡。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这六个字的体会。

首先是信念,没有信念就没有动力,也就没有学术生命。无论是出家修行者或是做学问的学者都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使其成为他们毕生的追求。例如,唐玄奘13岁出家,他研究佛经,遍访名师,在请教了当时最负盛名的高僧法常、僧辨后,仍对最根本的佛性问题没有清楚的认识。用他的话说是:“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于是,玄奘遂产生了“游西方以问所惑”的念头。这一想法就是源于追求真理的信念,这是支持他历经千辛万苦的力量源泉。

科学家虽然不是僧人,但他们做学问却绝对需要出家人的那种精神。陈景润是继华罗庚先生之后又一位跻身于世界的数学大师,他是如何登上世界数学界的巅峰的呢?原来,数学就是他的至爱,简直就是他的宗教,求解数学上的难题就是他生命的一切。为此,他身居斗室,甘愿寂寞,忍受着无数的磨难与屈辱。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于1966年5月,他宣布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1972年2月,他又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1973年,他发表了著名的“陈氏定理”,它被誉为“筛法”的光辉顶点。对于他的成就,国外数学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是“移动了一座群山”!更难能可贵的是,国外数学家用大型计算机才证明了“1+3”,而陈景润却是用稿纸演算,为了证明“1+2”所用的稿纸就装了6个麻袋,这该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又需要何等惊人的毅力呀!这力量来自于他的信念,来自于他具有的那颗“出家人的心”。

其次是执著,没有这种精神就不可能成就大业。执著一词源于佛教用语,是为达到彼岸即使“触白刃,冒流矢”也“义无反顾,计不旋踵”的殉道精神。

这种执著精神,在古之学者中可谓比比皆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先生就是杰出的代表。他本出身于贵族,后因皇室争权而受到株连,父被革职抄家,家道急遽衰败。后来,举家从南京流落到北京,隐居于北京西山乡村。正是在饱受政治、经济和家庭诸多磨难的境遇下,他把一腔悲愤注入了《红楼梦》的写作之中。曹雪芹耗尽半生精力写出了中国古典小说第一书,体现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精神。两百多年以来,《红楼梦》成为历久不衰的名著,其中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人物家喻户晓。

今天不能产生像《红楼梦》这样的名著,不是缺少有才华的人,而是没有像曹雪芹那样的执著精神。试问:在今天有谁会隐居乡村,忍受着长期的痛苦与寂寞,用15年的时间写一本小说呢?没有,绝对没有!相反,倒是急功近利的速成之作比比皆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写一本书,所以当代不能出现大师和像《红楼梦》这样不朽的名著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我曾经参观过重庆市大足县宝鼎镇的石刻艺术,那真是一个石刻的艺术王国,它们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延绵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境内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共有75处,造像有5万多尊。最大的卧佛释迦牟尼,竟有36米高,最小的如拇指大,无不栩栩如生。(3)更令人称奇的是,宝鼎洞的佛像群,竟然雕刻了35年才完成,这是何等的执著精神啊!试问:今天有这样的艺术家吗?有这样的学问家吗?有这样的僧人吗?我想恐怕是很稀少了。

文学创作需要执著,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也需要执著,人类科学发展历史上的每一项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没有哪一项是一蹴而就的。

霍金(Stephen Hawking,1942—)是继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于1974年3月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霍金辐射理论”,从而一举成名,成为现代黑洞理论的奠基人。(4)他于1988年出版的《时间简史》,从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起源与归宿,从而揭开了人类认识宇宙结构的新开端。他的《时间简史》被译成了40多种文字,发行了1000多万册,给科学工作者和广大的青少年留下了对宇宙的无穷的想象力。

虽然霍金21岁时就被诊断患了运动神经元疾病,32岁时病情急剧恶化,逐步地丧失了行走、起卧和进食能力,直至最后失去了语言能力,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把他击倒。所幸的是他的思维能力很好,于是,他就成了24小时需要护理的科学家,一个在“轮椅”上思考宇宙学的科学家,一个靠计算机语言合成器工作的科学家。这是何等顽强的毅力,对自己所热爱的宇宙学研究又是何等的执著啊!这是值得我们所有的科学工作者和青少年们学习的。

再次是恬淡,这是超然尘世做学问所必须的心境,没有这种境界就做不了大学问。什么是恬淡呢?我想引用《万里无云》这本书的书名予以说明,这是我国一位才女、旅英电视制作人与导演书云的一部力作,她用了一年时间沿着玄奘西行路线进行考察,而后经过精心思考写出了此书。果然,此书在英国出版后,立即引起了轰动,好评如潮。“万里无云”一词源自佛语,意为心无挂碍,无忧无虑之境界。我所说的恬淡,就是指这种荣辱不惊、去留无意和淡薄功名利禄的心态。在这一点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可谓典范。他本是东晋宰辅陶侃之后,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田,不辞辛劳,种豆南山。我们只要读到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就可以看出这位老先生是如何的怡然自得。正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和恬淡的心境下,他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传颂千古的诗文。

相比之下,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像这样恬淡做学问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相反却是,学者争当官员,院士兼职捞外快,教授当老板,博导嫖娼,院长抄袭,论文做假,导师与研究生搞权力甚至是权色交易……不一而足。

有一篇题为《陈寅恪的学人风骨》的文章,文中所讲一边是陈寅恪高尚的学术操守,一边是包括不少院士在内的学者们的学术剽窃和良知丧失,两者形成鲜明对比。(5)类似的情况不仅在普通大学里屡见不鲜,而且在某些重点大学里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我想既有客观因素也有自身主观上的原因。从客观上说,前些年各级政府大搞什么“政绩工程”,导致整个社会和知识界的心态浮躁,再加上国家各部门提出的各种“工程计划”,也助长了实用主义的急剧膨胀。无可讳言,某些缺乏科学性的评审制度,甚至起到了“逼良为娼”的作用(如研究生答辩、评审教授和申请研究成果只求文章数量)。从主观上讲,现在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本身的人文素质太差,在权力、官衔、地位、名誉、金钱面前不能自守。

学风问题已经成了我国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桎梏,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不能缩小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差距,而且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更为严重的是,不良的学风将影响我国走自主创新的道路,阻碍我国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

我国重点大学肩负着提高的任务,即培养高质量的理论和研究型人才,从事原创性的基础理论研究,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水平。为此,每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知识分子,都应当具有像胡适先生所说的“只认得真理,不认得利害”的精神境界。(6)鉴于我国目前学术界的风气严重不正,应当尽快建立严格的学术道德规范法规,整顿不良的学风,查处严重失范和造成恶劣影响者。唯有如此,才能遏止不良的风气,真正地树立像当和尚那样的做学问的精神!

【注释】

(1)本文曾发表于《学习月刊》2006年第8期(上)。

(2)良友,1999(6):31.

(3)光明日报,2006-02-11.

(4)参考消息,1999-03-13.

(5)慕陈唐.陈寅恪的学人风骨[J].学习月刊,2006(2):53.

(6)胡适著.人生大策略[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