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货币发行过量形成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

货币发行过量形成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货膨胀的一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货币的持续贬值,这个贬值过程一般来说是由于货币供给量过多,超过了当期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引起的。因此,社会对货币的需求总量应包括社会对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和社会对货币的贮藏性需求。

通货膨胀的一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货币的持续贬值,这个贬值过程一般来说是由于货币供给量过多,超过了当期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引起的。货币的超量供给可分为绝对超量和相对超量两种,相对超量是指货币的供给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减少(比如出口增加、生产规模缩小、生产效率下降),使得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绝对超量是指在商品生产稳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增长很快,超过了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这里将要讨论的货币市场上货币供求失衡,主要指的是货币供给的绝对超量。

(一)几个基本概念和基本认识

1.货币需求

所谓货币需求量,指的是为适应国民经济生产和商品流通所需要投入的货币数量。凯恩斯将货币需求的动机概括为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后两种合起来也可称为货币的投资需求。

货币需求还可以划分为货币需求的必要量和货币需求的实际需要量或社会对货币的需求总量。货币需求必要量就是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需求量与执行支付手段的货币需求量之和;货币需求的总量是货币需求必要量与执行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量之和。因此,社会对货币的需求总量应包括社会对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和社会对货币的贮藏性需求。

2.货币供给量

所谓货币供给量,就是指被财政部门、各个企业经营单位、家庭和个人所持有的、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债务总量。其中,现金是人民银行的债务量,存款是专业银行的债务量。

合理的货币供给量是指银行通过贷款实际投放的货币量符合社会对货币的需求总量;实际的货币供给量是指银行实际货币总量,它可能与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不一致。

货币供给量有不同层次的划分,不同国家划分方法不一样。我国目前对货币供给层次划分为三种: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集体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所谓货币供给内生性,是认为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内生变量,即是由经济体制内部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它的变动及数量大小是一个客观的量,不为人们的意志和政策所左右。所谓货币供给外生性,即是认为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外生变量,它是由经济体制外部各种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它的数量大小可以为政策决策人所控制,以实现其政策目标。

银行能否控制货币量,同货币供给量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有关。如果是外生变量,那就是说,货币供给量可以为中央银行的政策所左右,那么通货膨胀就完全可以用货币政策加以控制;如果说货币供给量是内生变量,就是说,银行在货币供给过程中,完全没有主动性和能动性,要么不会出现通货膨胀,要么有了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就我国的二元经济体制而言,片面强调货币供给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都是不正确的,货币供给量是一个既具有内生性又具有外生性的变量。首先,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性,是因为经济体制内部决定了银行必须向社会提供一定的货币量,以满足社会需求,这个货币量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不合理的。如果是合理的,说明经济运行处于正常状态;如果是不合理的,且大于正常需求量,说明社会经济处于病态运行,出现了通货膨胀,这是由经济体制不完善或经济结构不协调决定的。其次,货币供给量又具有外生性,这是因为银行可以主动地多发货币,扩大货币供给量,以实现其既定的政策目标,这时的货币供给量也是不合理的,经济中也会出现通货膨胀,这是由宏观经济政策所决定的。

货币供给量的内生性:

M=KPY+L(Y)

前后两期比较,如果P不变,说明M是合理的,如果P上升,说明有通货膨胀,M是不合理的。

货币供给量的外生性:

P=(M-L(Y))/KY

或者

ΔP/P=ΔM/M-ΔY/Y

如果ΔM/M-ΔY/Y>0,即ΔP>0,M的超量部分是外生的,由银行决定的,它会引起物价上涨。

这就是说,通货膨胀本身既可以是内生的,也可以是外生的。如果是外生的,完全可以用货币政策来治理;如果是内生的,那就依靠财政政策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深化来解决,多发的货币可以称为体制性货币,此时货币政策很难奏效,主要是没有长期效用。如果通货膨胀既有一部分是内生的,又有一部分是外生的,那么就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4.货币供给的弹性

货币供给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超过货币需求而不致引起物价波动和延缓经济增长,这一现象被称为“货币供给弹性”。货币供给弹性也就是价格对货币量的弹性和经济增长对货币量的弹性。

在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的初期,由于货币供给弹性的缓冲作用物价上涨速度慢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表现为轻微的价格波动和经济波动,但是到了后期,货币供给量的持续大量增长,使货币供给弹性的缓冲作用逐渐趋小直至消失,货币量偏多诱发物价上涨幅度明显加快,经济生活受到影响,进入通货膨胀时期。

(二)货币需求量测算模型

货币需求量的测算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费雪交易方程式

MN=PT或M=PT/V

其中,M为货币量;V为特定时间内货币周转或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实际的商品交易量,可以用充分就业的总生产量Q代替,即

剑桥方程式为:

M=KPQ

其中,K是一个常数,K=1/V,Q为国民产出量。

上述两个方程基本上是统一的,所反映的货币需求量实际上是交易性需求量,也就是货币需求的必要量,它对应于上文定义的M1:

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的模式

M=KPY+L(r)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可以合并为交易性动机和投资性动机。那么KPY反映的就是交易性需求,L(r)是投资性需求,是利率r的函数,且d L(r)/d r<0。

该方程所反映的货币需求量就是社会对货币的需求总量,应包括对流通性货币的需求和贮藏性货币的需求。

(三)货币供给模型

1.比例控制模型

ΔM=K·ΔG

即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成一定比例,其中ΔM代表货币供给增长率,ΔG代表经济增长,K为常数。此模式较为简单,K可根据历史数据求得。

2.倍数原理模型

M=CH

其中,M为货币供给量;H为基础货币;C为货币乘数。

此模式的关键是计算货币乘数C。我国的货币乘数数值的计算做法不一,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有公式:

其中,Cu为现金占存款比率;r为存款准备金率。

至于我国的实际货币乘数有多大,需要不断地进行经验积累和总结。

如果我们事先预测到货币需求量为M,则由方程M=CH得H=MC,即可测算出中央银行应投放多少基础货币。至于方程ΔM=KΔG,主要是源于公式:M=PQ/V,推导如下:假定P、V是常数,则M=KQ,ΔM=KΔQ,ΔQ可以理解为经济增长。或者有ΔM/M=ΔQ/Q,即货币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同步,可维持物价的稳定。如果考虑到我国存在着经济货币化的现象,那么货币流通速度有递减的趋势,货币增长率可以稍快于经济增长率(但是在严重通货膨胀的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

(四)货币供求失衡与通货膨胀的形成的实证分析

货币的供求失衡通常表现为供大于求,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中,这种现象都是经常发生的,只是供求失衡的程度不一样,持续的时间长短不相同。

尽管理论上有货币需求测算模型,但实际的货币需求量受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要准确地测算货币需求量是很困难的,那么,货币的超量供给也就很难避免了。

根据公式:

MV=PQ

得:

P=V×M/Q

取对数并微分得:

ΔP/P=ΔM/M-ΔQ/Q(假定V为常数)

当ΔM/M-ΔQ/Q>0,ΔP/P>0,即是说,货币供给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时,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然而,我们知道上述货币需求公式仅仅指的是社会对货币的必要需求量,而不是实际需要量。现代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常规的商品劳务市场;第二类,金融投资市场,货币购买主体的各种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该类资产的收益形式是利息收入;第三类,可以称为金融投机市场,货币购买的主体是各种证券、期货等,该类资产收入的形式除了利息、股息、红利以外,更主要的是风险利得,即价格之差。

货币支出或使用可以在这三个市场中流动,如何流动主要取决于货币在三个市场中所能带来的收益率的高低及其承担风险的大小。通常情况下,货币支出在第一类资产上并不能带来任何收益,但是,当经济生活存在通货膨胀时,货币在商品劳务上的支出就具有收益,其收益率就是通货膨胀率。如果提高第二类、第三类资产的收益率,使之超过通货膨胀率,那么第一类市场上超量的货币就会向第二类、第三类市场转移。这时我们说通货膨胀的压力是存在的。一旦第二、第三类市场的货币向第一类市场转移,就会形成现实的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只有在第二、第三类市场的收益率小于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因此,正常的情况下,一方面由于货币供给的弹性,另一方面由于第二、第三类市场的存在,即使货币的供给量超过第一类市场的货币需求量,也不必然导致物价上涨。但是,如果货币供给量持续超量,而利率和投资收益率又很低,小于物价上涨率,那么超量的货币就会冲击第一类市场,加剧通货膨胀。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一直很快,超过了现实的货币需求量,而利率受到管制,证券市场的容量有限,加上回报率低,使得物价上涨很快,有的年份还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以1990~2000年货币供给量对零售物价指数的数据做统计分析

表4.10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货币发行量的相关关系

从表4.10可以看出,P与M0、M1、M2之间的相关关系不算小,这说明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货币发行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表4.11 当年通货膨胀率与当年货币发行量增长速度的相关关系

从表4.11可看出,当年通货膨胀率与M2的增长速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关系较大,达到0.86。

由此,根据表4.11可拟合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P=-14.215+0.813M2,拟合优度较好,F检验,T检验均能通过,当年通货膨胀率与M2增长速度的相关系数最大,这一现象正好与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相符合,我国居民一般是银行里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才放心去消费。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广义货币M2每增长1%,就会引起当年的通货膨胀增长0.813%。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货币化趋势逐渐增加,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需流通手段的补充固然不能成为通货膨胀的因素,但毕竟为通货膨胀提供了前提和条件。这是因为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货币,其发行量的增减波动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流动性偏好的变化。1992年下半年以后,流通中现金增长率提高很快,以至于1993年通货膨胀急剧升高。

货币量的过快增长,导致通货膨胀的持续发生,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得货币供给不断超量?这既有经济体制内部的因素,又有外部的因素,而其根本原因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效率低下迫使货币供给增加

1978~1993年工业企业生产贷款增加17.2倍,1985~1993年固定资产贷款增加7.3倍,都远远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率。但企业平均负债率达70%以上,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企业负债率更高,如深圳市的企业平均负债率为83%。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走向成熟,货币膨胀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出现了递减的趋势。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缓解市场疲软,国家银行和信用社向生产、流通等环节相继投入了大量货币,这样做尽管对生产的增长产生一定作用,但市场销售并未明显改观,工业经济效益没有实质性提高,而物价却居高不下,且呈加速状态。

2.片面追求高速度,财政赤字增加,货币供给失控

从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来说,由于政府追求高速度,对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抱有幻觉,财政赤字连年增加,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量不断扩大,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外汇占款越来越大,从1985年到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资产增长了3.9倍。

表4.12 中国人民银行三项主要资产增加单位:亿元

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来看,由于片面追求高速度,使经济转型过程中货币需求压力更大,中央银行难以控制。一方面,主要安排用于国家重点建设、农副产品收购、国有工商企业流动资金等方面的贷款难以控制;另一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银行滞留结算资金的现金屡屡出现,以及企业为逃避信贷紧缩的影响,现金结算和直接融资大量增加,出现明显的金融双轨制,使得实际的货币供给量更难以把握。

3.收入攀比机制、工资侵蚀利润的机制不容低估

按劳分配是我们一贯遵循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又往往被简单地体现为按劳动量付出的多少取得收入,而不管劳动的质量和劳动的社会效益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企业职工的分配,首先应该按照企业经营的好坏来进行。如果认为无论企业效益如何,职工的活劳动付出都是一样,就会形成相互攀比的分配机制。效益好的企业要求收入与利润挂钩,效益不好的企业要求收入与工时挂钩,形成相互攀比,使得工资成本增长很快,工资不断侵蚀利润,给国家财政带来很大负担,迫使银行多发货币来补充企业的生产资本和增加职工的货币收入。

在存在收入攀比机制的情况下,即使储蓄与投资相等,也会因为国民收入的超分配而导致通货膨胀。由前面的物价水平方程式:

P=E/Q+(I-S)/Q

可知,当I=S时,P=E/Q,取对数再微分得:

ΔP/P=ΔE/E-ΔQ/Q

如果全社会的货币总收入增长过快,或者说国民收入超分配,即ΔE/E-ΔQ/Q>0,就会引起物价的上涨,这种过程持续下去,就是通货膨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