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货膨胀效应的实证分析

通货膨胀效应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温德贝乐特大学的两个经济学家于1986年发表了他们关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相关检验的实证分析结果。统计检验总体上表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基本上不存在正效应。通货膨胀的不断恶化,迫使国民经济处于周期性波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依靠通货膨胀来推动经济增长是有害的。在价格体系基本理顺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会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美国温德贝乐特大学的两个经济学家于1986年发表了他们关于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相关检验的实证分析结果。该检验包括了56个国家或地区,其中19个为工业化国家,37个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统计检验总体上表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基本上不存在正效应。我国学者近年也做了类似的统计检验研究,所得结论也是相同的。我国曾经有学者通过对1953~1987年的物价与经济增长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二者基本上呈负相关的结论。

对我国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要考虑到1978年以前的通货膨胀是隐性的,不能用物价指数的变动来衡量。虽然改革开放以后物价也是逐步放开的,但是用1978~1993年这段时间做时间序列分析,基本上能较好地说明问题,仍以表4.2中的数据P对G作回归分析,得出拟合度R2=0.934,相关度高。

T检验、F检验均通过,模型可以解释物价上涨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物价指数每增长1个单位,就可以引起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增长1.923个单位,因此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促进作用;但是如果通货膨胀过高,经济状况已经恶化,再利用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就得不偿失,因为通货膨胀过高,恶化的经济状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大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正面效应。

回归分析将问题平均化,用弹性分析可以具体看出不同时期二者之间的影响作用。

从表4.2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弹性在1987年以前较大,这是由于改革初期首先通过在农村施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得农业生产增长很快,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之后,又通过放权让利、承包租赁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增发了很多货币,使城市职工收入快速增长,也激发了国有企业内部的潜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1987~1996年,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弹性较小,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承包租赁容易造成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未能转换,企业经济效益逐年下降,企业之间又普遍存在收入攀比现象,加之“瓶颈”部门约束的存在,货币供给虽不断超量,经济增速却有减慢趋势。通货膨胀的不断恶化,迫使国民经济处于周期性波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依靠通货膨胀来推动经济增长是有害的。

综上所述,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价格体系而带来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价格体系基本理顺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会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