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家—家族—企业

国家—家族—企业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国家、家族都可以与企业进行类比。中国历史上的国家组织架构有多种,在现在均有对应的企业模式。相当于现在的家族制企业的管理。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并且一个家族内部并不是仅仅种田,中国传统工商业的主体是作坊,而作坊就是在依存在家族内部的。中国传统商帮大多是以地缘为纽带形成的。这要从中国管理的文化土壤说起。

在中国,国家、家族都可以与企业进行类比。一个国家像一个公司,一个家庭也像一个公司。

在管理上,中国最发达的是国家管理,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人数达十几亿人的世界上最大的组织,尽管效率上差一点但十分和谐。汉唐宋明等朝代国家管理得非常好,并且中国的国家管理尽管近代以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的影响,但基本上说来,是独立运转的。中国国家管理有什么特点呢?一是专制,皇帝一人独大。专制的优势是如果碰到了一个明君就特别有效率。实际上企业的管理很多就是权威管理。再一个就是网络性组织。从纵向来看有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从横向来看有分管各职能的部门,来完成国家管理的职能。实际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巨大的中国(集团)公司一样。当然也有换董事长的时候,那就是国家改朝换代

许倬云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把他请来给MBA们讲管理学,课程的名称就是“从历史看管理”,其中他专门讲到中国传统的国家管理问题,他说,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演变来看,任何组织,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是一个系统。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组织架构有多种,在现在均有对应的企业模式。

比如长期的封建专制,自秦始皇之后,天下大事无不大小皆决于上。比如历史上大有作为的清朝康熙皇帝,大小政务皆一人亲理,无论巨细皆躬自独断。如果把整个中国比做一个大公司,皇帝就好比是董事长,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宰相好比是职业经理人。但是在专制政体之下,董事长(皇帝)自己把职业经理人的权力都承担了。这样做的结果皇帝有作为,国家就大治;如果皇帝昏庸,老百姓的日子就很不好过。把一个组织的前途完全寄托在一个杰出且强势的领导人身上是不行的。以唐玄宗为例,他年轻的时候有一些好的辅佐,比如张九龄、姚崇、宋璟等都是比较好的宰相,所以开元时期老百姓生活得很好。到了晚年,他老了,也懒了,任用了一些能力差、私心重的宰相,情况就很糟糕。

这种制度,相当于什么?相当于现在的家族制企业的管理。家长全权管理着企业,关键部位用自己家族的人,一般来说是长子继承的,不传与外人。

在周朝的时候,国家对地方的管理实行分封制度,中央王朝把土地分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让他们在地方做诸侯,分区管理,辅佐周王,被封的诸侯在封国内继续分封。通过这种逐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缴纳贡物、军事保卫、服从命令等义务。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在这种分封制下才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及众多国家的出现。这种分封制度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企业的连锁经营。比如世界各地的麦当劳之类,各店之间是独立经营的,这是一种系统内各单位的松散型联合。

秦朝以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实行郡县制度,秦始皇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长官分别为郡守、县令,国王对国家的主权、财源、军队、政府、领土都有绝对的控制权力,由上上下下的各级官吏代替国王实行地方的管理权。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今天公司的各部门和树型网络,即总部下面有不独立的分公司。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企业。一个家庭既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也是一个管理单位。

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我国的家族长期是以父系的血缘联结的,而若干出自同一男性祖先的家族又组成宗族。在每一个家族内,有着众多的人口,有严密的家庭组织系统,严格的家庭生活管理,周密的家庭理财计划,由家长管理全家的生产和消费,家长包办子侄的婚姻,实行一定的分配方法。并且一个家族内部并不是仅仅种田,中国传统工商业的主体是作坊,而作坊就是在依存在家族内部的。

宗族进一步延伸就形成地缘。中国传统商帮大多是以地缘为纽带形成的。子继父,兄带弟,乡带亲,亲带朋,于是形成凝聚力,成群成众成帮。徽商、晋商无不如此,均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网络结构。实际上地缘为血缘的外化。比如休宁商人金坤,遇到同乡上门,就倾囊济之,并教会其如何经商。又如婺源商人汪远元,带着银两到赣州,给旧居孔某接济。凡此事例,皆因宗族纽带作用力所致。

如果说一个家族是一个企业的话,一个商帮就是一个企业集团。

四川长虹的前任董事长倪润峰说过,王熙凤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我建议我的手下读《红楼梦》,通过《红楼梦》来体验现代企业的管理。总结《红楼梦》中的管理智慧主要是总结以王熙凤为代表的家庭管理智慧。

中国人在没有引进西式管理之前,也就说中国有近代工业以前中国人是怎么管理企业的?比如说,从商朝的时候中国人就开始经商了,在明清时期徽商、晋商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发展水平,并且在江南各省已经有一定水平的手工作坊。据我分析,主要是家族制管理。把企业作为家庭的放大,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家庭,并且采取世袭制。过去我们老说,家庭制企业这不好,那不好。据我看家庭制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制度。

不管是传统企业管理还是现代企业管理,人都是中国人,管理的主体没有变,当然也有变的,那是外企。从人的角度,中国人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呢?我感觉中国人有几点是适合现代企业的。一个是和谐,不走极端。中庸是管理的基本法则,而这一点进入中国人的骨子里了。这是我们的优势。第二,中国人讲究谋略。特别强调商机和兵法。第三,中国人讲究商业伦理,管理上特别讲究人情,经营中更讲究。

中国人不是经常放在口头有一个词叫做儒商吗?

什么叫做儒商?

儒商就是有道德的商人。

为什么中国的管理会出现这样的特点?这要从中国管理的文化土壤说起。

先说一个笑话。

话说某个国际组织在不同国家的中学生间进行一次以“我说企业家”为题的作文比赛,结果德国人写出了一篇名为《严谨的企业家》的好文章,讲德国企业家凭他们的冷静、理智和近乎保守的认真生产出了奔驰和宝马;法国人则写出了《企业家的情爱》的论文,论述法国企业家如何浪漫,并凭这种浪漫发展出了他们的时尚产业;俄罗斯人则写出了《企业家与伏特加》的文章,文章花了很大篇幅论证了俄国企业家是世界上最容易走极端的企业家;中国人则交上一篇名为《企业家的好与坏》的好文章。这场征文比赛,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各国的文化差异:德国人的严谨、法国人的浪漫、俄罗斯人的极端和中国人的中庸。

确实,每一个民族因为自己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文化个性,比如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意大利人的激情四溢和美国商人的英雄主义等。

文化的差异性取决于文化土壤的差异性。

一种文化决定了一个企业群体的财富基因,决定了一个企业家群体的管理基因,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商人性格和一个民族的企业成长轨迹。

不管是中式管理,还是西式管理,就其本质来说,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遗传基因。我们知道,严谨的科层结构发生于德国,现代经理人制度发端于美国,精细的管理和团队精神更多地表现在日本。科层管理的背后是德国严谨的日耳曼民族精神;现代经理人制度之所以发源于美国,主要是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和鼓励个人创新;而精细管理之所以更多地出现在日本,是因为大和民族的团队精神、强调服从与忠诚;这些都与民族文化有直接的关系。

那么,中国的管理文化是怎么样的?它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哈佛商业评论》是一本闻名全球的管理学期刊,由哈佛商学院主办。在这个杂志上发表过一篇美国教授的文章,专门分析中美商业文化的差异。他说,中国人重视社会关系,讲究等级观念,习惯于整体思维,敬业勤劳等等。这些基本上代表了一个美国管理学家对中国文化的看法。

分析中国传统管理智慧必然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企业总是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中生存的,任何一家企业都有明显的文化痕迹,任何一家中国企业都带有中国文化的印记。不仅它的管理者、经营者带有明显的中国人行事方式,就是它的顾客也带有很明显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管理智慧是从国家管理、家庭管理甚至个人人生管理的经验中生发出来的。可以说,中国传统的管理智慧更多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验,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不少,我们汉代、唐代都管理得非常好。中国的家庭管理在世界上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可比的。中国文化决定了中国的管理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