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置金融合作社的“变”与“不变”

内置金融合作社的“变”与“不变”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具有独特股权结构与功能作用的内置金融合作社及联合体,汇聚资源要素、打通规制壁垒,具有“三头六臂”“七十二般”变化。我们的内置金融协作者要懂得“变”与“不变”背后的奥秘,以便根据项目地的需求变化灵活运用。具体请参见《绿色乡建:内置金融专辑》。在这类村庄内置金融合作社需要结合改造设计等硬件工作的配合。

具有独特股权结构与功能作用的内置金融合作社及联合体,汇聚资源要素、打通规制(现有城乡分治下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规则)壁垒,具有“三头六臂”“七十二般”变化。我们的内置金融协作者要懂得“变”与“不变”背后的奥秘,以便根据项目地的需求变化灵活运用。

内置金融相对“不变”的是:

“三头”即内置金融合作社作为资源要素汇聚平台,“上”回应国家和政府(基层政府)发展和治理乡村的需求,“下”回应农户创造就业机会、拓展市场空间、提升产业质量等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中”回应重构村民自治内容与绩效、创新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等需求。

“六臂”即在敬老、互助、治理、发展等文化网络的编织下,通过政府种子资金、乡贤、村组干部一定期限公益筹建、长者社员、经济发展骨干、社会资本等主体的通力协作与组合汇聚乡村发展的正能量。

内置金融相对“变化”的是:

“七十二般”变化,这是指通过内置金融合作社及其联合体(联合社、内置金融村社、一定原则下与下乡资本的组合等)的要素集聚与创新驱动,发挥基本功能及拓展性的功能作用。具体请参见《绿色乡建:内置金融专辑》。

从实践来看,我们内置金融项目“落户村庄”至少已有如下类型:(1)服务农业产业转型类村庄。这类村庄主要由耕作+打工经济转型到发展农家乐+耕作产业。比如郝堂、尔圪壕、中关村等。也有从耕作+打工经济转向大型服务经济体的,比如正在探索的赤鲁村、小朱湾、张湾等村。在这类村庄内置金融合作社需要结合改造设计等硬件工作的配合。(2)服务原有产业类村庄。这类村庄已摆脱农业耕作+打工经济的阶段,而有了更为融进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产业基础。这类村庄中内置金融合作社在经济方面可以从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提供资金、物资、技术、渠道营销等要素服务。比如珠海的石龙、新环、东窖、南场。也有一些村庄,主要不以农业产业为主,而以农家乐服务业为主,内置金融合作社的作用需要改造设计等硬件工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资金、技术中介、管理、营销等方面。如九坝的山堡及尧龙山的几个组。

协作者的任务是懂得变化之道,以“不变”应“万变”

用好政府的筹码撬动干部、乡贤的投入本质上就是在重构集体合作的纽带、结构与发展平台。“撬动”需要“支点”,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正确的调研来评估和明确“需求”,这是合作社动员和筹备工作的“支点”。从“落后”到“发达”,从平原、沙坝到丘陵……各地情况不同,需求和支点就不同。作为协作者,没有充沛的学科知识储备,没有较为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是难以“发现”和“制导”需求的!

以协作者和“帮助者”的身份介入乡村工作,在有效发现和制导需求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有的放矢、对症施策。一般而言,阻碍合作社筹建和运行的两个倾向是:一是对现状的不满和现有结构下对彼此的不信任。二是对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的迷茫、困惑、忧惧导致的迟疑、盲动和裹足不前。作为协作者必须具备相应工作的两手:一是一般性的知识(发展故事)储备和熟悉我们的工作业务、流程;二是对“地方性知识”的获取、消化和应用,包括基于调研获得的项目地的情况和需求等。不经过学习和思考获得“一般性的知识”就难以做到协作、制导和帮助。没有能力调研和分析进而掌握“地方性知识”,就不能深入地嵌入地方生活和场景中,做到有效的动员和协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