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变应万变之道

不变应万变之道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4 不变应万变之道什么叫高级水平——将尽量多的“可变因素”转化为“不变因素”。从这种意义讲,世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概论,很多心情急切的人不赞成这个说法,一味追求变化,成为急变的主流。第四点,就21世纪中国大陆此地此时的经济界而言,时代更需要“以不变应万变”的理念。

4.4 不变应万变之道

什么叫高级水平——将尽量多的“可变因素”转化为“不变因素”。

为什么在发达经济地区,企业中人较为悠闲,因为他们将尽可能多的东西固化不变,集中精力处理有限的变量,得心应手。又为什么经济越落后企业中人越忙乱呢?因为业务中大多数事项都是随时变化的,令人穷于应付,顾此失彼。

从这种意义讲,世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概论,很多心情急切的人不赞成这个说法,一味追求变化,成为急变的主流。对于这个问题,周亚夫老师持不同见解,周老师结合实际,视野独到,单讲“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身体力行,成就了在军界的英名。周老师的研究结果是这样的:

第一点,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以不变应万变”,我在细柳戍边采用的是科学的“以不变应万变”,而晚清时节的不变,闭目塞听,僵化守旧,是庸俗的“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点,如果一味追求变化,必然深陷变化之中不能自拔,最终结果只能变成劳力密集型经济体系。

第三点,科学的“以不变应万变”理念,讲究该“变”则“变”,不该“变”则“不变”,适时将“变”转化为“不变”。

第四点,就21世纪中国大陆此地此时的经济界而言,时代更需要“以不变应万变”的理念。

周亚夫将军,西汉文景时代北部军区司令,以严谨和古板著称。据汉书记载,周亚夫将军率兵屯守长安北线边防,抵御匈奴南犯,天下太平。话说老周治军,对内管理,进帐走四方步,出帐走一字步,巡边走平四步,丝毫无差,对外防御,敌军来攻时凭借壁垒死守不退,敌人败逃时袖手旁观做没事人,法度异常唆和教条,人送雅号“赵括二世”,讥笑老周跟纸上谈兵无二。后来匈奴大举进攻,精锐铁骑面对细柳军的深沟壁垒一筹莫展,企图诈败引蛇出洞进行主力决战,偏人家阵法战略死板,部队纹丝不动,又想绕过前线直接对长安发动突袭,却深度顾虑周家军万一实施突袭,截断退路,风险实在大得不能承受。匈奴大军被周亚夫“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治得没着没落的,每次都慷慨激昂而来,垂头丧气而归,劳民伤财自取其败,为汉朝文景时期休养生息的国策提供了可靠保障。

后来周亚夫考察列国归来,面对急功近利的经济环境和一日三变的躁动心态,深感不利于长期发展,特地到鬼谷来研究讲授“变”与“不变”的关系,据周老师讲,“以不变应万变”属于大智慧。

如何依靠“不变”造就先进企业

通常我们认为欧美地区公司的管理水平很高,脑子里全是先进的理念,手里掌握的都是超现代的工作系统,对其奉若神明。其实不然,论起他们最拿手的管理锐器之一,还是当年马可波罗由中国带到西方,经由意大利传播开来的中国功夫——“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思想和行为方式。

事情非常简单,根据“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模式和习惯,在人们的眼里,事情的变数少,不变数多,所有能够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相互关系等,悉数固化成为雷打不动的格式,任凭董事长兼CEO赶来叫唤,也不能丝毫改变(甚至有客户跑来投诉,也不能改变,不过好言把客户哄走了事)。当人们站在“不变”的立场,自然获得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等资源,用以分析判断和处理剩下的、有限的,来自外界的,需要革新的变动事项,容易谋取最佳对策,增强成功的机会,同时专注的工作效率也非常之高。如此“以不变应万变”地处置经济事务,达到年度人均3万美元左右的经济水平自然就不足为奇了,附带自然享受着由此而来的种种轻松便利。

为什么发展中地区的企业往往处在竞争的下风,原因之一在于人们过度求新求变,几乎所有的工作要素都是可变的和能够改变的,这样一个复杂的变局让人从早到晚忙得昏头昏脑,结果既没有搞到点子上,也根本无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其演变的方向就是越来越走近疲劳,远离功劳。世人总结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

为什么诸如ERP这样的先进解决方案在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庞大的市场,既促进了各个领域内公司的全面发展,又把诸如Oracle、IBM、SAP、MS等一大批企业喂得又白又胖,得两全其美的双赢便宜,而在发展中经济地区,据说公司企业应用ERP的成功率只勉强达到1/3的可怜水平,搞得大家都不爽呢?因为基于电脑网络的解决方案,是架构在尽可能多的“不变”因素的基础上,支持人们应对尽可能少的“变化”因数,求取最佳效果,这和“以不变应万变”的认识基础相互吻合,所以成就发达的经济结局。相反遇到“以变应变”的喜变环境,本来已经由电脑固化的流程和关系等,因人为而不断变化,味道大变,反而加重了工作的负担,等于花钱买罪受,必败无疑。

这里关键在于视野,窥见事物内在的“可不变”与“可变”规律,设法将在变的东西纳入不变的行列,将“不变”交给电脑,将“变”交给自己的智慧,“不变”的东西越多,机制越先进,管理控制的难度越小,经济和效率水平越高,管理境界越高;反之亦然。

经济发达源自坚守不变的定力

自打听过周老师关于“以不变应万变”的论点,我们着实关心为什么出现发达和发展中这样两种经济状况,后来有幸到纽约公干,特意站在曼哈顿的街头,仔细观察来往的各色人等,分门别类评价他们的素质,暗暗记下数据信息,等回国后赶紧踅到北京王府井路口,面对芸芸众生,如法炮制。两下齐活,凭借自恃颇为不凡的目力,开始比较,结果发现两下里人的素质相差不多,那么为何两地区经济水平相差甚大,费了这么多心血没有找到答案,一直很郁闷。

后来又到纽约来了,还是在曼哈顿一带公干。这一次吃了上帝的亏,事情刚开了个头,人家就安排娜娜飓风在纽约南边二百多公里处登了陆,纽约市政当局当即挂出了某种颜色的气球,意思是说,遇到不可抗拒力了,请所有的人合法停留在家里回避,对工资和奖金等丝毫没有影响。哇塞!试想,从北京赶往上海公干,高速公路跑了一半,遇上道路封闭;搞对象好不容易刚到要确立恋爱关系的微妙时刻,对方出国了,世间苦恼和郁闷莫过于此。我等千里迢迢飞越太平洋赶来洽谈商业急务,却落得个在饭店打牌的结局,外面光阴飞逝,囊中美元如流水,上对不起公司发展的机会,下对不住辛苦劳作的员工,心急如焚。照理拼死也要上,何况我等自幼接受顶风雨战恶浪的教育,身受为革命而献身的熏陶,难道还惧怕二百里外登陆的飓风吗?当即起大早赶在飓风到达之前杀进曼哈顿,娜娜小姐很给脸,踏着夕阳姗姗来迟,那时我辈早已三下五除二已经搞掂了业务。说老实话,北方汉子第一次领略飓风(不过离飓风中心远了点),原以为该是惊天动地,其实不过So,So,比北京成片刮倒路边大树的狂风暴雨不知道要温柔多少倍,就难怪飓风多以女性命名。我辈战天斗地,什么时候休息过啊,亦不知有色气球为何物,当时真真切切一个感觉,老外真娇气。

办事结束后,刚好迎着风雨,迈着小快步由中央火车站上了中心地铁,直奔郊区,回酒店安睡去也,事情顺顺当当。当地铁驶出地面转为城铁的时候,形势发生逆转,在同飓风的面对面斗争中,城铁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更有甚者,动辄往回开,几乎没挪窝,真正能把人折腾死,总共不到20公里的行程,合计整整苦熬了7个多小时,火车来回折腾到半夜二点才算到站。其实这些还可以容忍,其中最可恨和令人无法忍受的情况是,其间铁路沿线也不过中到大雨而已,何足挂齿,可城铁的调度和司机硬别着劲死活不肯让乘客顺畅回家,这该是什么样的烦恼。试想我辈经常放眼世界风云,似这般小巫风雨,与我们战斗过的险恶天气相比岂可同日而语,如果换上中国的司售人员,少说全程也跑四五个来回了。

话说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若非承受这无谓的漫长旅途煎熬,还真没法破解曼哈顿和王府井之间差异的不解谜团。下面归纳的3种情景着实令我辈惊讶感慨不已,当属两地商业界人士最大的差异和不同。

(1)在7个多小时的折腾过程中,乘客们硬是一声不吭,端坐不动,照理怎么也得站起来问问有关信息吧?No,鸦雀无声,绝了;

(2)几乎没有人打电话给乘客们,表示急切的催促和深切的关心,乘客们也不打电话随时通报信息,倾诉自己的心情,没事人一样;

(3)司售人员不广播信息,至少也该介绍一下天气和预测到站时间吧?No,只通报到站名,说话比北京工交售票员还含糊,偶尔坐车的老美都听不懂。

这些乘客能够如此悄然无声地苦苦忍受7个多小时的煎熬,个个都算得上“以不变应万变”的大师,既然询问没有丝毫效用,焦躁只能恶化局势,不变不动应该属于最理想的对策,这就是实现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智慧和境界吧。

又数年后,观看一个飞机乘务组接受TV采访的节目。大意说有一个由北京到三亚的海南航空航班,搭载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预计七点钟由首都机场起飞,飞机已经滑进跑道排队,等待准备起飞命令,正巧出现天气或机场方面的某种意外,机场忽然暂停起降,于是飞机停在跑道上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约半个小时后,机舱里面开始出现躁动和喧闹,个别乘客有点像鲁智深那般恼怒起来,当等待时间达到2个钟头时,事态严重恶化,多数乘客一起按下紧急呼唤按钮,顿时机舱警铃大作,按照电影导演们演故事的路数,飞机将立刻爆炸。机务组恐慌万分,当机立断,立即违规在跑道上供应晚餐,以平息事端。随着晚餐的到位,局面基本缓和,不料就在美餐享用一半的关键时刻,传来了塔台的起飞指令,航班要么立即起飞或者重新排队。刚好此时航班不具备起飞条件,境地两难,面临要么违章强行起飞的不安全因素,要么等餐毕再次排队等待,面对空姐可能遭受叵测之人身攻击的凶险,两害相衡择其轻,机务组第二次当机立断,立即滑行起飞。空姐们坐在过道上,用背顶住餐车,飞机强行拉高升空,等达到平飞的安全高度后,再看机舱,一片狼藉,饭盒杂碎四处散落,汤汤水水灌满了小姐的脖子,美女凋谢败落。游客们都感动得不得了,热泪盈眶而出,一片欢呼,紧紧拉着空姐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个故事里包含的意思太多了,同为火车和飞机的乘客,其中一方七小时纹丝不动,另一方用了两个钟头斗争求变,大概反映出两点,明论:不论心地如何善良动机如何良好,躁动的鲁智深和李逵是搞不成发达经济的;貌似悖论:稳坐不动的人可以创新,瞬息万变的人不会创新。两论含义颇深,深刻推敲必有大悟。

3M公司不变的道理

我的朋友David管理着一家小型美术设计和印刷公司,3M公司是David的大客户,很多资料的设计和印制业务都交给David承办。在我向David求教做业务的诀窍的时候,他告诉我,接3M的订单,成交的价格高且谈判时唆少,非常受用,大意是轻松地多赚到了钱。

后来有机会认识了3M负责印制资料业务的Greg,走动得更近乎,心里就痒痒,忍不住鼓捣,紧着传递最新商业秘密,说David他们多赚你们的钱,价格比给一般客户要贵出一倍,你们完全应该重新谈判降低价格,或者可以换个印厂寻求经济性。语毕,觉得自己对商业的认识水平很高,就等着人家的夸奖。不料Greg根本不为这商业信息所动,而告诉我另外一番道理,颇说明“变”和“不变”的效益关系,大致归纳为以下几条。

(1)用和David谈判节约1万美元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自己的专职业务,可以带来2万美元的新收入,所以不变为好;

(2)如果打算解除和David的要约,要重新履行一套新厂考察、谈判、验证新供货方质量等系列的程序,会凭空产生很大一笔资源耗费;

(3)对已经定型的东西,要坚持不变,不再考虑,如果双方时刻算计得失,耗时费力求取蝇头小利,虽有一时所得,长远等于把双赢降低为双小赢。

清华紫光浅尝不变的甜头

大约在20世纪临近结束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以来,清华紫光公司出现连续亏损,商业形势越发不容乐观。后来换了一任总经理,采取一系列的积极管理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公司全面安装ERP系统,对销售体系进行网络化科学管理。总体而言,一般商品的销售体系一向以混乱出名,诸如先销后付,拖欠货款,地区串货,计点返点,调价促销,清库转库等,各式花样多得不得了,里面全是变数,缺乏规律,缺乏信用,缺乏战略,很多企业都把主要精力放在里面,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现纰漏,搞得焦头烂额。紫光公司在同步控制产品质量的同时,全面采用ERP系统进行全面管理,总经理对自己和各级销售经理说,我们不要再随意点头批条子,必须依据ERP铁的不变数据和流程行事。此招一出,变化无常的销售体系得到控制,阵痛之后,销售量和利润同步上升,企业重返赢利的发展轨道。据总经理本人介绍,自从实施固化流程的ERP后,销售体系反而比较有效,人也比较清闲,有时间考虑企业的战略和发展。归根到底一句话,由多变脱身,从不变中取得时间资源,找到了扭亏为盈的钥匙。后经闲人们总结归纳,得到几点有价值的参考:

(1)不要让“不变”的东西去变,则基础稳定,可神闲气定考虑大事,扭转大局;

(2)当质量比较过硬的时候,易于实施ERP系统管理,如果品质泛泛,只能陷在混乱的销售体系里求变,只有找到和坚持让某些东西不变,才有精力有可能提升质量和品牌等;

(3)必须站在不变上面考虑变化,不能身陷变化中考虑变化,效果截然不同。

眼界决定了先进与落后

一般而言,当视野中充满变化的时候,并非敏锐和聪明的表现,只能属于目光短浅的结果,不论管理或者开展业务,其中任意性和随意性太强,必然导致业务丧失重点,造成身心繁忙过度,直接的结局就是工作效率低下,具有资源和劳动消耗密集的明显特征,归属貌似先进的落后经济运营体系。

视野境界的不同,在于辨别眼前“变”与“不变”的东西,在眼神的世界里,“不变”的东西越多,水平越高,对所余“变数”的处理能力越强,效果越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