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应当建立什么样的粮食储备

我国应当建立什么样的粮食储备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0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以中央储备为核心、以地方储备为支柱、以农户和企业储备为基础的多层次、全方位粮食储备体系。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将储备粮食交由当地某些加工经营企业完成,由政府给予承担储备粮食企业的利息和损耗等项补贴。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二要建立开放竞争的储备粮轮换经营机制。

1990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以中央储备为核心、以地方储备为支柱、以农户和企业储备为基础的多层次、全方位粮食储备体系。2000年,中储粮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66.8亿元,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储粮总公司的职责是,受国务院委托,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对中央储备粮的总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责,同时,接受国家委托,执行粮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针对以储备原粮为主的储备制度在应对大范围突发自然灾害面前保障供给效率低下的问题,各级政府逐步建立了多品种小包装粮食储备,极大地提高了粮食应急反应能力。

实践证明,我国的粮油储备制度在调控市场、稳定物价、救灾应急、保障供给、促进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储备粮管理片面强调“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并节约成本、费用”,从而导致储备粮计划与市场、行政管理与企业轮换经营脱节,导致储备粮轮换效益低下。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将储备粮食交由当地某些加工经营企业完成,由政府给予承担储备粮食企业的利息和损耗等项补贴。这样,哪个企业拿到了储备指标,就意味着这个企业经营粮食成本费用的减少。粮食储备指标成了滋生腐败、破坏公平竞争的干预手段。个别企业甚至通过关系获取粮食储备指标、买卖粮食储备指标。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一要建立动态储备体系。静态储备的管理理念,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直接费用高、轮换风险高、陈化损失大等问题。过去十几年的储备粮管理的实践证明,储备粮管理的最大风险是轮换风险。这里是指因轮换时机决策失误而造成低价轮出、高价轮进所产生的经济风险。这个风险曾在粮食市场价格波动期间表现得淋漓尽致。一般认为储存一两年以内的储备粮称为动态储备,储存超过两年的为静态储备。粮食动态储备是从满足社会粮食需求出发,充分考虑粮食生产周期、储存周期、流转周期,以降低储备成本、节约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为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储备方案。粮食动态储备是试图以最小的社会成本来确保社会粮食的最大需要,体现节约资源、经济高效的经营理念和持续、协调、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二要建立开放竞争的储备粮轮换经营机制。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以充足的产品作为物质基础,而且还需要充满活力的市场供应体系。在市场体系建设中,既要培育市场主体,也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和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完整的现代市场体系。提倡全社会多层次的粮食储备,真正落实“藏粮于民”,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基础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应该提倡全社会多层次的粮食储备。今后,要利用价格信息、季节价差,促使各类相关的经济组织增加其粮食的周转储备,减轻国家粮食后备储备的压力。要让更多企业参与政府储备粮食指标的公开竞争。企业储备政府指定的粮食数量,必须是超过企业经营常规商业储备之外的才能够获得补贴。

三要建立绿色粮食储备体系。建立绿色粮食储备体系,主要采用非化学防治法的综合应用,力求把害虫减少到经济危害阈限之下。主要采用生物防治法,包括利用捕食性昆虫、信息素、生长调节剂、食物引诱剂和利用昆虫病原体防治储粮害虫。物理方法包括低温、冷冻和利用电磁波能(伽马射线、太阳能、微波、激光)防治储粮害虫。此外,使用脱氧技术,充二氧化碳,惰性粉,以及植物杀虫技术。开发电子计算机储粮专家咨询决策系统,电子计算机自动监测储粮害虫种群数量,真正做到“装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信息网络化,经营集约化,检测智能化,人才高素化”,使我国绿色粮食储备体系不断完善,加快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