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发展报告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发展报告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企业概况公司的前身是始建于1975年的浙江炼油厂,1983年划归原中国石化总公司。1994年12月,经整体股份制改造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根据总部的战略部署,2006年3月公司从香港联交所退市,同年9月登记成立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特别是2010年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建成投产,盈利水平在中国石化炼化企业中一直遥遥领先。

一、企业概况

公司的前身是始建于1975年的浙江炼油厂,1983年划归原中国石化总公司。1994年12月,经整体股份制改造(土地资产除外)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根据总部的战略部署,2006年3月公司从香港联交所退市,同年9月登记成立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

创业40年来,公司的发展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艰苦创业期。1975—1987年,先后建成炼油一期和大化肥工程,形成250万吨/年原油加工和52万吨尿素生产能力;

第二阶段,改革探索期。1988—1993年,抓住机遇在国内率先走上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经营之路,建成炼油二期工程,原油加工能力扩大到550万吨/年,跃居杭州湾地区首位,为公司的后续发展壮大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第三阶段,融资发展期。1994—2000年,利用在香港上市筹集的资金完成了炼油700万吨/年改造工程。随后用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及自我积累资金,建成扩建800万吨/年炼油工程第一步的主体装置,在国内首家跨入千万吨级炼厂的行列。化肥经挖潜改造生产能力提高到60万吨/年以上;

第四阶段,提升完善期。2001—2006年,通过拓瓶颈改造,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实现了由1200万吨/年向1850万吨/年的跨越,并开始向下游化工方向延伸。同时,开始谋划乙烯工程的前期工作;

第五阶段,企业转型期。2006年至今,建成100万吨/年乙烯并同步进行了2300万吨/年炼油改造,平稳退出化肥领域,同时深化企业改革,完成了改制分流任务,实现了由传统炼油向炼化一体化的转型。当前,正在加快实施炼油老区结构调整提质升级、推进向精细化工的进一步转型。

目前,公司已经成为拥有23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1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4500万吨/年的码头吞吐能力、350万立方米罐储能力的炼化一体化企业,集中代表了我国炼化行业的先进水平,并正在向着“建设世界级炼化一体化标志性企业”的目标扎实迈进。2000年以来,公司原油加工量一直稳居全国之冠。根据所罗门咨询公司每两年一次的绩效评估报告,乙烯裂解装置绩效在2011、2013连续两个年度位居全球第一群组;炼油竞争力自90年代以来一直位居亚太地区炼厂第一群组。特别是2010年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建成投产,盈利水平在中国石化炼化企业中一直遥遥领先。2015年,公司累计加工原油2180.32万吨,生产乙烯113.14万吨;实现营业收入943.37亿元,利税346.32亿元,实现了炼化企业年创利润超百亿的历史性突破。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41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不论是身在地方,还是作为央企,公司党委始终牢记“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责任使命,始终紧紧抓住思想建设这个根本,以“坚守、传承、创新”为工作主基调,牢牢把握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积极打造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企业生态环境,为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强大原动力。

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从海涂棉田艰苦创业到率先吃螃蟹加工“高价油”,从第一个开展来进料加工到闯市场当“卖油郎”,从整体改制H股上市到根据党组部署退市,从拓瓶颈改造内涵发展到炼化一体化全面转型,再到打造“实力、活力、魅力”镇海炼化,不管归属如何变化,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不管体制机制如何变化,公司“坚持党性”的信仰始终未变、“产业报国”的初心始终未改,在每一个重大关口,始终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不折不扣执行党组的决策部署,始终将企业的前途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始终坚持守纪律、讲规矩。坚持用好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严肃党的政治纪律。从创业时期工程指挥部党委提出的“坚持党性、坚持团结、坚持艰苦奋斗”内部“约法三章”,到新时期班子建设形成的“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制度上分、关系上合”“三分三合”传统,坚持每次领导班子调整后首个会议就是讨论班子自身廉洁自律守则的“规矩会”,确保“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集团公司党组两个议事规则和两个规则在公司全面落地,以纪律为先、以事业为重、以发展为要成为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的共识。凭着这份坚守,公司人定力如山,坚若磐石,只要认准了,就一干到底!在大炼油、大码头、大化肥、大芳烃、大乙烯建设中,每一步都踏准了节拍、跟上了节奏、走在了前列,把企业发展的一张蓝图绘到了底。

始终坚持团结人、依靠人。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关心群众,相信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持之以恒地凝聚起产业报国的最大公约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个信仰代代传。从“同吃同住同劳动”,到“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再到领导干部“生活上要大愚,利益面前让一步”;从打通“三支队伍”成长通道、专业技术人员收入超过处长,到制订《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实施细则》,再到“打造企业员工命运共同体”;从每年两次职工代表大会,到一项项实事工程,再到“民情邮箱”“职工代表座谈会”“思想交流五必谈”“登门关心五必访”,党群干群的“连心桥”越来越宽广,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越做越顺畅,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心情越来越舒畅

始终用思想教育洗礼人。公司党委始终把思想教育当作没有硝烟的战场,始终枕戈待旦、紧抓不放,发出声、发对声、发好声。在选人用人上,坚持以德为先,把理想信念坚定作为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以保证企业改革方向。我们坚持“炼油先炼人,炼人先炼带头人”,从70年代职工进厂学“两论”(《实践论》《矛盾论》)起步,在41年的接续传承中,成功打造了思想教育三大品牌,引领和助力企业不断站位大格局、提升大境界、作出大担当,成为公司人向往的红色阵地。1982年建立的公司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一直延续至今,每周二下午雷打不动;1985年开创的干部马列主义理论培训班,已经连续举办31年65期,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对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培训从未改变;1989年创办的党章学习小组也一直传承至今,成为我们培养党的后备军的“摇篮”。

始终用文化感召凝聚人。建厂至今,公司一直有着两个“五湖四海”特质,一个是班子成员“五湖四海”,二是职工队伍“五湖四海”。为了凝聚职工队伍,更为了打造百年老店,公司党委创造性地把党的优良传统、石油石化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企业管理成果以及宁波特有的地域文化不断地糅合,从而形成了独具公司特色的精细文化。从陈锦华老领导提出的“不思张扬、埋头苦干”到“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从化肥厂党委的“做放心人、说放心话、办放心事”,炼油厂党委的“三精细”,到“严细实恒”“四个精细”;从“炼油先炼人、炼人先炼带头人”“团结、求实、进取、奉献”到“大气、正气,精细、勤奋,低调、务实”“严格管理、快乐工作、健康生活”“诚信经营、诚实做事、诚恳待人”,企业文化深深地渗透在每一位镇海炼化人的骨髓里,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成为激发干部职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动力源泉。

始终用言传身教带动人。在创业初期,公司党委就带头践行“先生产后生活”的理念。

41年过去了,公司班子成员不配专车、不配秘书、不开小灶的作风一直传承至今。从2008年开始,公司班子成员和当班职工一起吃年夜饭、大年初一到生产一线拜年已历经8年,成为新的传统。“干部心中装着职工,职工心中就会装着企业。”经过潜移默化,文化的影响力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生产经营上精打细算,“勤算账、精算账、细算账、算大账”;投资控制上“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让每一分投资都获得高回报”;节约成本上“干毛巾也要拧出三滴水”“出差任务当晚毕当晚回”,已经成为公司上下润物无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人问我们的班长:“中央八项规定实行后,你们单位变化大吗?”班长的回答让他颇感意外,班长说:“没什么变化,因为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始终坚定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三大责任,致力于向社会提供清洁、高端的石化产品,致力于通过区域资源优化带动下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合作共赢。40年来,公司累计加工原油3.5亿吨,向社会提供成品油2亿多吨、尿素1196万吨、乙烯550多万吨,净资产增长了47倍达到220亿余元,实现利费超过2050亿元。在创造价值、奉献国家、融入地方的同时,公司自觉追求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坚持开门办企业、开放办企业,主动接受公众监督。作为全国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公司还发挥专业优势,无偿支援华东地区特别是浙江省火灾、危化品事故抢险300余次,为保一方平安做出了贡献。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曾亲切地称镇海炼化为“浙江宝贝”。

四、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推进两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智能工厂建设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增强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2015年2月首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2015年已初步建成智能工厂,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打造“实力、活力、魅力”镇海炼化。

一是平台化管理,实现企业整体协同优化。通过业务再梳理、职能再分配、流程再设计,摒弃过去以“部门”为中心的传统做法,全面优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打破部门“围墙”,建立业务协同平台、全流程优化平台和调度指挥一体化平台,挖掘数据资源,做好优化模型的传递与共享,使企业从单项应用、集成应用向整体协同优化转变,提升业务价值创造能力。

二是运用三维技术,创新设备管理。利用三维虚拟技术,建立三维数字工厂,以数字化交付集成三维设计数据,并整合工艺数据、设备运行数据和检维修数据,实现从设计、施工、运行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对现场作业实现可视化管理,支持三维仿真培训和HSE演练,提高工厂资产利用率,降低检修成本,提高企业稳定运行水平。

三是形成区域产业链,实现智慧城市、智慧化工园区和智能工厂共同发展。坚持两化融合,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不仅提升对公司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而且实现了宁波智慧城市、宁波化工园区和智能工厂“三位一体”良性共荣。通过智慧物流和CRM实现与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和智能工厂物料互供智能化优化、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由上缴税收、提供产品向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转变,促进了宁波炼油化工下游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公司成为推动临港石化产业转型和发展海洋经济的引擎,连续7年纳税额超百亿元。

(二)科技进步奖硕果累累

2014年和2015年公司累计对200余个项目进行了科技进步奖励,其中,特等奖项目2个,一等奖项目9个。例如,“国内首创焦化干气制乙烯料成套技术”项目,创新性的将原先作为燃料气的低附加值干气变为优质廉价的乙烯裂解原料,年增效上亿元。公司一直致力于发挥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持续做好工艺流程优化、操作控制优化,确保装置生产本质安全环保。例如,“临氢环境下卸粉尘的系统和方法”,大胆突破UOP原有专利技术,卸粉尘操作由氢气环境转变成氮气环境,并实现自动控制,确保了卸粉尘操作的本质安全。公司运用“分子利用”理念创新性的提出并采用干气加氢及变压吸附组合工艺来提浓焦化干气,该成套技术属国内首创,发明专利已获国家授权。

公司始终坚持在不断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积极组织技术攻关,做到装置运行最优化,运行效益最大化。一是EO/EG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创八项新纪录。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技术攻关,如大胆突破专利商的催化剂控制方案,形成根据催化剂选择性和活性的实际表现来优化反应温度及氧气浓度的控制方案,装置一举打破了全球同类型装置催化剂运行时间最长、环氧乙烷累积生产量最多等八项新纪录。二是ⅡS-Zorb装置成功投入运行。从设计源头大胆优化ⅡS-Zorb装置反应器高径比,从本质上解决了吸附剂循环速率较低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合格S-Zorb汽油进催化回炼的工艺流程,停用了原有碱洗脱臭设施,实现了绿色环保处理。

(三)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

一是聚烯烃新产品开发成效显著。公司深入推进“产销研用”四位一体合作研发平台,多措并举开发新产品,2014年、2015年增效连续突破亿元。快速成型聚丙烯成为公司主打盈利和王牌产品,透明料聚丙烯成功顶替进口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二是开放式创新取得新突破。我们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科技资源,提升研发水平。通过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行业内首次对乙烯裂解炉烧焦罐采用内部微创式改造,裂解炉烧焦过程中带入大气中的细微焦粉颗粒大为减少,大大改善了裂解炉区的空气质量。

五、质量、效益、节能减排、环保、安全生产等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同行业领先水平

在质量管理上公司荣获国家工信部颁发的2015年全国质量标杆奖牌,获得中石化集团公司质量先进单位五连冠。

在效益上,2015年在原油价格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下,公司实现利润108.11亿元,刷新了公司于2013年创造的71.3亿元的记录,不仅书写了公司40周年创业历程辉煌的一笔,而且实现了中国炼化企业年创利润超百亿元的历史性突破,连续6年保持炼油利润、化工利润、总利润三个第一。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也分别创下了11.5%、35.1%的历史新高。公司是国内首家吨油完全费用低于100元、吨化工产品完全费用低于1000元的炼化企业。企业总资产从“十一五”期间的190亿元增加到249.91亿元,在岗员工人数从8068人减少到5994人,劳动生产率水平显著提升。2015年,公司实现炼油综合能耗46.18千克标油/吨,乙烯高附能耗282.07千克标油/吨,在国内同类型装置处于领先水平;实现吨油完全费用110.68元,吨化工产品完全费用797.23元,万元产值能耗0.535吨标煤,国内领先;EO/EG装置创造了催化剂运行时间最长、单位体积催化剂累积EOE产量最高等8项世界纪录。

在安全环保上,到2015年底,按环统方法计算,相对于2010年,SO2和NOX外排总量减排率分别达到87.22%和2.22%。2015年,公司各项环保指标保持较好水平。公司加工原料油2345万吨,按环统口径,外排SO2排放总量816.27吨;NOX排放总量2917.39吨;COD排放总量177.95吨;氨氮排放总量4.34吨。吨油排水0.060吨,达到国际同行业领先水平。

六、推进名牌战略及成效

公司始终以提升品牌竞争力为目标,认真做好名牌产品的季度和年度企业材料的上报工作,积极推行品牌企业质量诚信制度的建设。2005年汽油、柴油、3号喷气燃料被认定为宁波市名牌,2008年汽油、3号喷气燃料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2009年柴油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2011年、2014年汽油、3号喷气燃料继续通过浙江省名牌认定,2012年、2015年柴油继续通过浙江省名牌认定。

七、信息化建设

(一)通过SMES3.X实现生产业务自动化

2014年,在中国石化标准MES体系的基础上,提升建设MES3.X,在信息化层面实现了企业生产管理业务的模型统一、数据共享、相互协作,确保了信息流的规范、高效和畅通,做到数出一门,保障生产物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一致性。SMES3.X完整覆盖全公司生产业务调度指令流转体系,将日计划转化为调度指令,实现指令从公司级调度→储运/港储调度→内操→外操的指令在线闭环管理,调度指令与SMES3.X物料移动实时同步、业务联动。SMES3.X创新实现管网平衡从全厂的实物管网到炼油、化工板块的自动汇总平衡;动力和管网优化实现电站锅炉优化“从无到有”,蒸汽管网“从优到更优”的提升,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设备能耗,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核心目标。

(二)ERP率先实现大集中

2002年,作为中国石化首批4家ERP试点单位之一,公司成功实施了ERP系统。其后随着升级改造,ERP系统由上线初期6个模块,逐渐增加到物资供应、生产计划、物料管理、销售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审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11个模块。2015年1月系统重新上线,率先实现了ERP服务器大集中。

(三)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信息化

企业管理信息化坚持“全业务领域覆盖”,建立业务流程管理体系(BPM),包括以“制度”为核心的问题管理系统,以“流程”为核心的任务管理系统和以“价值”为核心的绩效管理系统,形成制度执行、任务落实和价值创造过程的全面管控体系,并采用智能化的数据挖掘和预测模型建设了绩效分析系统,对关键事项自动跟踪、自动提醒、自动考核。

(四)基础设施稳定可靠

公司建成较为完善、高速、安全、可靠的IT基础设施,包括总面积近400平方的IDC机房,铺设光缆112公里,网络设备638台,节点8000余个,实现一级汇聚点、二级网络节点双冗余,千兆到桌面、万兆到装置的单模光缆网络架构,通过140M专线经区域中心与中国石化总部互联。公司拥有各类信息设备6848台,其中各类服务器350余台、办公终端3700余台。公司建立了9个生产控制中心,生产网络与办公网络采用网闸、防火墙等专用设备隔离,工业控制网运行着DCS、SIS、仪表监控及APC等自动化控制系统,生产控制终端2100余台,并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开展信息安全工作。

(五)数据标准化管理

公司应用中国石化集中统一的信息标准化管理平台,该平台统一管理内部单位、外部单位、会计科目、物资物料等13大类300多万条标准代码。制定源头数据采集、业务数据模型等信息标准,建成统一数据库平台,采用统一存储系统,并按专业归口负责数据开发利用管理,年数据总量为2762.5T。

八、履行社会责任

公司始终以“保障油品市场供应、奉献清洁产品”为己任。2000年以来,公司原油加工量一直居全国首位,每年供应市场汽油、煤油、柴油等大宗油品超过1000万吨。公司生产的聚丙烯、聚乙烯、乙二醇等化工产品是制造服装、塑料、橡胶、薄膜等各类民用产品的重要原料,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2014年公司获“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公民楷模榜十佳企业”荣誉,2015年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一)公司坚持“办一个企业、保一方平安”,强化安全管理,追求“本质安全”

建厂以来,公司重大安全事故为零。公司始终坚持“能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绿色追求,积极构建以“高利用型内部产业链”“废弃物零排放”为基本构架的内部循环经济模式,走出了一条“代价小、效益好、低排放、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二)带动下游发展谋求区域共赢

公司是浙江石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主动打破围墙,积极与周边企业从技术、管理、资源各方面开展合作,将整体优化的触角延伸至区域其他企业。2014年,公司共有15种物料178万吨产品供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园区22家企业,2015年近200万吨物料供园区企业,成为下游企业的重要支撑。

(三)悉心回报社会致力地方公益

建厂41年,公司累计上缴国家税收超过1200亿元,每年留存宁波税收超过30亿元,已连续七年高居宁波“纳税50强”企业榜首。公司还以社会安全为己任,利用自身的技术、装备、人员优势,先后300多次作为主力军,积极参与危险化学品抢险工作,成为华东地区危化品抢险的重要专业力量,多次得到省市政府表彰。作为宁波市无偿献血团体志愿单位,公司每年在2、3月份宁波供血最为紧张时期,积极响应市献血办号召,组织职工应急献血。1997年以来,公司累计组织10000余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献血总量超过250万毫升,相当于600个成人的全血量。至2015年5月共有215名员工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公司助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30多年来,有近26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植树40万株,栽植面积36公顷。2014年,公司向镇海区森林基金捐款500万元,助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与此同时,多年来,公司协同地方做好炼化周边城市综合管理。组织实施了炼化商业区域城市管理提升工程(一期)。通过道路拓宽,人行道铺装,园林绿化建设,街心公园道路铺装,新建沥青自行车道等改造,区域环境有效提升。还投入900余万元对炼化后施菜场进行大修改造并对菜场周边停车场的功能进行了完善,2015年后施菜场大修改造后交地方管理。

九、企业文化建设

公司40年的发展历程沉淀了丰厚的精神文化,培育出了“团结、求实、进取、奉献”的企业精神、“放心、精细、文明、一流”的企业价值观、“和谐发展、共向未来”的企业宗旨,形成了“眼睛盯住市场,功夫下在现场”的经营理念、“炼油先炼人,炼人先炼带头人”的人才理念和“以最少的人管理最大的炼化企业”、“严格管理、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管理理念,确立了“世界级炼化一体化标志性企业”的愿景。这些理念文化是镇海炼化的“灵魂”,它渗透在每一个镇海炼化人的骨子里,融化在每一个镇海炼化人的血液里,成为镇海炼化人独特的文化气质,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在制度中延续

2007年以来,镇海炼化在总结30多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持续提升管理年”为主线,实施了一系列企业文化创新。一是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明确机关、机构、基层在企业体制架构中的职能定位,解决好“谁管谁”的问题。二是建立唯一性的以职责划分、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为内容的文本化管理体系,做到“原则问题有制度简单工作有程序,复杂业务有流程,结果评价有标准”。三是构造以业务为主线的操作流程,实现以部门为中心向业务为中心的职能转变,明确“谁来做”,规范“怎么做”,界定“能否做”,四是建立过程控制的岗检机制,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实现“主动检查发现问题,接受考核重视问题,积极反思分析问题,落实措施解决问题”。五是健全绩效考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结构合理、层级分明、激励有效、各具特色”的考评办法,建立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三支队伍的成长通道。六是着力打造责任机关,增强公司机关控制能力和服务水平。制度文化的创新,规范了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使企业的价值理念具体化,显形化,提高了可操作性,使员工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二)在融合中提升

自2006年公司从香港退市,成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旗下的分公司,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4年8月,集团公司颁布了新版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建设既符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价值观,又体现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公司通过七个融合让集团文化在分公司生根落地,不仅入脑、入心,而且入制度、入行动。无论在公司的对内管理,还是在对外交往中,公司践行的是中国石化统一的价值观,展示的是中国石化统一的品牌形象,为“打造世界一流”提供了有力的文化保障。

一是在理解认同中融合。通过公司政治学习、培训班、辅导报告会等平台,组织全体干部员工深入学习集团公司新纲要,引导干部员工深入理解集团公司核心理念的深刻内涵和国有企业的历史使命,把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到岗位中。

二是在营造氛围中融合。精心策划、制作了《为美好生活加油》宣传片,在公司官方微博、微信发布,并上传至优酷、腾讯等视频网站,在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内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在公司办公大楼和生活区主马路的大型电子屏每天十多个小时滚动播出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公司官方微博、微信、手机报新媒体不定期编发相关内容,让“为美好生活加油”等文化理念在公司处处可见。

三是在梳理完善中融合。新纲要,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进行梳理完善,并经公司班子会讨论确定,写入《镇海炼化员工职业发展手册》中,真正将集团文化在分公司落地。另一方面,全面梳理公司35家单位(部门)的子文化,并进行分析、诊断与完善,确保与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保持高度统一,落实到每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确保新纲要真正落地。

四是在修订制度中融合。公司及时修订了《镇海炼化管理手册》,将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写入公司管理大纲中;修订了《镇海炼化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并通过每月的岗检,检查、考核各单位宣贯情况。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促进制度文化建设,增强制度的执行力,以制度的力量确保集团公司新版企业文化建设纲要落地。

五是在专题教育中融合。公司发文,在全公司开展以“诚信经营、诚实做事、诚恳待人”为主要内容的“三诚”教育活动。各单位层层发动,开展大讨论,查找不足与问题,提出要求与规范。组织演讲比赛,发动员工讲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传播正能量,促使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入脑入心。

六是在榜样引领中融合。公司组织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用身边的榜样引领员工积极践行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在各自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同时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故事”征集评选活动,发动员工撰写能够诠释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的小故事,形成《镇海炼化企业文化故事》,编印成册下发到基层单位,用身边的事教育和引导员工。

七是在活动培育中融合。2015年以公司创业40周年为契机,策划设计了丰富的活动载体,掀起集团公司新版企业文化建设纲要的新高潮:以“责任·梦想”为主题,策划了“创业故事会”“‘足迹’征文比赛”“厂情厂史知识竞赛”“历史典藏征集”“看变化、促发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集团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同时通过在“镇海炼化公众开放日”“让亲人了解我们”等活动中,向社会公众和员工家属大力传播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增进理解与认同,提升“中国石化”的品牌形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