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状况

上海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状况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上海产业结构状况与发展机遇(一)上海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年均13.8%的增长率持续数年。可见,服务业已经成为上海吸收就业的主力军,对上海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日益明显。周边城市的经济高增长,对上海的拉动作用势必会越来越强劲,这有利于上海经济的转型。

一、上海产业结构状况与发展机遇

(一)上海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年均13.8%的增长率持续数年。然而从2001年到2003年,平均增长率只有8.9%,且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3年出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首次下降,由2002年的50.95%降为48.42%。而后服务业的增加值不断提升,到2007年达到6 408.5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2.57%(见表3-1)。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完成了服务业革命,以美国而言,其服务业已占GDP的近80%。而这一比例与服务业在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应有的地位仍不相称。

表3-1上海三次产业的产值与结构

年度

增加值(亿元)

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1

85.5

2 355.53

2 509.81

4 950.84

1.73

47.58

50.69

2002

88.24

2 564.69

2 755.83

5 408.76

1.63

47.42

50.95

2003

92.98

3 130.72

3 027.11

6 250.81

1.49

50.09

48.42

2004

83.45

3 892.12

4 097.26

8 072.83

1.03

48.21

50.76

2005

80.34

4 452.92

4 620.92

9 154.18

0.88

48.64

50.48

2006

93.8

5 028.37

5 244.20

10 366.37

0.90

48.51

50.59

2007

101.84

5 678.51

6 408.50

12 188.85

0.84

46.59

52.57

2008

111.8

6 235.92

7 350.43

13 698.15

0.82

45.52

53.66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从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来看,除了2001和2003年外,其余年度服务业的增加值都在两位数,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07年上海服务业的增长率为17.1%,远远超过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并且是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见表3-2)。

表3-2上海三次产业的增长率单位:%

年度

GDP

人均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1

10.5

9.8

3.0

12.0

9.4

2002

11.3

10.9

3.0

12.1

10.9

2003

12.3

6.6

2.3

16.1

9.0

2004

14.2

12.2

-5.0

14.9

14.1

2005

11.1

8.8

-8.9

11.5

11.1

2006

12.0

9.8

0.8

12.3

12.0

2007

14.3

11.8

2.0

11.5

17.1

2008

9.7

7.6

0.7

8.2

11.3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在就业方面,上海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已超过制造业,从2003年开始服务业的就业量就超过上海就业总量的50%。2007年服务业就业人数为512.62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56.39%;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为342.75万人,占37.70%(见表3-3)。近年来, 随着

表3-3上海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

年度

就业数量(万人)

就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总就业量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1

87.18

309.91

355.17

752.26

11.59

41.20

47.21

2002

84.24

320.93

386.87

792.04

10.64

40.52

48.84

2003

73.72

317.12

422.21

813.05

9.07

39.00

51.93

2004

67.29

315.97

453.61

836.87

8.04

37.76

54.20

2005

61.02

322.33

479.97

863.32

7.07

37.34

55.59

2006

55.33

327.63

502.55

885.51

6.25

37.00

56.75

2007

53.71

342.75

512.62

909.08

5.91

37.70

56.39

2008

49.38

424.16

579.70

1 053.24

4.69

40.27

55.04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服务业规模的扩大、服务领域的拓宽和服务业态的创新,从业人员规模日益扩大。可见,服务业已经成为上海吸收就业的主力军,对上海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日益明显。

(二)上海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根据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实践,在人均GDP达到4 000美元左右,产业结构将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即产业结构从“二、三、一”演变为“三、二、一”。上海经济多年来一直连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上海经济已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目前人均GDP已达到5 000美元的水平,上海已经进入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上海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建设,在如此一个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上海的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发展机遇,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外因素。

  1.国内因素

  第一,整个中国经济处于持续高增长时期,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推进,势必会产生许多相应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特别是中央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如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长三角协调发展等,整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旺盛,对上海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上海的服务业不仅要为自身的生产服务,也要为周边区域和全国服务。比如,全国其他地区的开发对上海的装备制造有大量需求,给上海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再比如,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接受国际产业转移,这个地区遂成为世界加工基地,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服务需求。上海本身具备对外服务的能力,特别是生产性服务,如技术服务、咨询、中介和现代物流等服务。周边城市的经济高增长,对上海的拉动作用势必会越来越强劲,这有利于上海经济的转型。

  第二,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合作给上海的经济转型提供了机会。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网络的贯通,上海、江苏和浙江,甚至更远的地方(如安徽、江西和福建),彼此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关于区域规划的制定,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具有很大的推动力,为上海发挥在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作用和城市间的紧密联系,提供了有利条件,服务功能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将远远超出上海本身。

  第三,服务业成为区域竞争的原动力。区域竞争力高低主要表现为城市竞争力水平差异,城市竞争力水平又主要由金融、信息、科研、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所决定。例如,全美500家最大的公司中30%的总部设在纽约;东京除了拥有大量企业总部和金融机构外,聚集了日本1/3以上的国家级文化机构、65%以上的信息服务业和90%以上的工程技术服务业。上海工业化发展已有一定基础,城市经济逐步从以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变,增强城市的资源整合配置能力和带动区域经济的集聚辐射功能是大势所趋。服务业需求已进入加速扩张阶段。伴随居民收入提高,将促进消费性服务需求总量扩张和层次提升;伴随产业分工深化,工业转型向研发和营销两端延伸,以及服务外包步伐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空间也越来越大。

  第四,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筹办增加了上海在全球的知名度。整个上海的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等都进一步得到改善,这对上海的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更是一个有力的推动。目前,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比较迅猛,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高于制造业,意味着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世博会推动下,上海增长动力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由财富、要素、投资驱动,向提升创造、提高效益和创新驱动转变,这样的转变虽然还没有占主导地位,但发展势头在逐步增强。

  2.海外因素

  第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分工。经济全球化是指通过投资、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以致形成了全球经济的整合。经济全球化带动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和重组,使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世界各国、各地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各国产业可以在世界各个地区进行转移,包括服务业可以突破国别限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也不断深化,在产品价值链中的各环超越国家界限,分散到世界的不同国家,形成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中,价值的创造绝不只限于生产环节,更重要的是在研究开发、设计、市场营销、服务生产以外的各个环节上,特别是研发、市场拓展策略、管理等成为高附加值的关键环节,而这些都属于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服务业中高附加值环节成为转移的对象,促使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行业发生变化,也使得转移的产业结构高度化。

  第二,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当前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纷纷调整,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服务业在一国经济贸易活动中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自20世纪末,以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发展非常迅速,成为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据统计,服务产业在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了GDP的70%以上的份额,美国已经超过了75%,且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都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而且很多就业机会都来自于服务业。这说明,这些国家的经济重心已向服务业偏移,服务业在其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已成为服务业国际转移快速发展的产业基础。美国最大的企业软件开发商甲骨文公司已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和海得拉地区设有两大软件开发中心,雇有约6 000名工程师。此外,埃森哲、美国在线、英国诺维琦保险公司等跨国公司都将部分服务业务转移到印度、中国等国,而微软、惠普、甲骨文和朗讯等高技术企业已把部分后勤保障和咨询服务部门转移到了亚洲。英国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保诚保险和劳合社等也把“电话客服中心”从本土转移到亚洲。发达国家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

  第三,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20世纪80年代,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最早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其在1974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理论,即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特征之一就是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后工业社会生产与消费都不再以物质产品为主,而是以服务为主(见表3-4)。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完成了工业经济形态向服务型经济形态的转换,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于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向服务型经济形态转换,而发展中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向服务型经济形态转换。相应地,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国家和地区的先后顺序就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最早进入了服务领域,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前服务业跨国公司绝大部分都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据,在当前的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导力量也就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先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产业转移必将是以服务业为主,这就是当前服务业国际转移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流的时代背景。

表3-4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特 征

前工业阶段

农业经济时代

工业化阶段

工业经济时代

后工业化阶段

知识经济时代

主导产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技术本质

劳动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知识密集型

主要消费品

天然产品

工业产品

服务产品

产品生产方式

人与自然的交流

人与机器的互动

人与人的互动

经济增长的

主要因素

土地资源的拥有

农业技术

熟练程度

资本的大小和

运作能力

知识和信息的

拥有、知识

创新能力等

  第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高新科技产业的快速增长,互联网的推广以及电子商务的拓展为许多服务的跨国转移创造了可能性。传统服务业的特点之一就是生产消费不可分离,买方和卖方必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生产消费。技术的限制使得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同地。但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服务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业发生了可以交易和转移的变革。这种变革为服务业的国际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背景。Hoekman(1997)认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服务业国际化以及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最根本原因。尤其是过去十几年间发展起来的信息通信技术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电讯技术整合在一起进行信息处理,大大降低了服务业跨国交易和转移的成本,增强了服务业的可贸易性,使得服务业的国际转移的成本更低,从而加速了服务业的转移进程。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服务业转移的方式、内容和构成等,现代电信和传递技术使时间和距离的概念逐渐丧失了其重要性。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和运输的传统特性发生了改变,使许多生产和消费原需同时进行的服务,现在可以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分离,例如银行、保险、医疗、咨询和教育等,原需供需直接接触的服务现在可以采用远距离信息传递来改变以前的服务方式。通信革命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和可转移性,生产的专业化迅速发展,从而使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内容从运输、工程建筑等传统领域转向知识、技术和数据处理等不断涌现的新兴领域。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物质生产和服务生产中的知识、信息投入比重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服务国际转移的客体结构的变化,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传统服务业地位逐渐下降,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为特征的新兴服务业转移成为主流。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促进转移中相关费用的下降和效率的提高。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存在许多制约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因素,如电信设施手段落后,国际汇率市场波动,东道国文化背景差异等,但在以电子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进步以后,服务业流程可以被模块化,服务业的转移可以通过对东道国进行服务模块的输出,减少了服务业转移中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交易成本过高问题。

  第五,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兴起,特别是发达国家大量的服务外包,给上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已高达70%以上,而制造业比重则降至10%左右,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已经接近尾声,而服务业逐渐成为产业转移的新热点,其中金融、保险、咨询、管理和法律等专业服务更是成为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服务业占跨国直接投资的比重趋于上升,已超过制造业而高达50%以上。上海拥有较好的基础和有利条件,是国际服务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这对上海的经济结构转型是非常有利的。并且,在加入WTO的后过渡期,我国的服务业将会有更大的开放度,包括金融业的开放度。而在开放过程中,上海具有区位优势,它的发展基础和在全国的中心地位,使得它最能从全国进一步的开放中获得收益,获得市场。越来越多的跨国服务公司将进入上海。20年来,上海从相对比较封闭向全方位开放转变,18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上海,上海成为中国连接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纽带和窗口。

二、上海二氧化碳排放状况及比较

  上海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既有可喜的方面,又有需要严重关注的方面。一方面,上海自1999年以来的经济增长相对于二氧化碳表现为弱相对脱钩的状况,即GDP的增长速度高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十一五”规划以来的节能减排导致了上海近年单位产值能耗的不断降低。2009年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强度下降4.66%,达到0.833吨标准煤/万元GDP产值。这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微观技术改进有明显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规模扩张,上海的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却是持续增长的。这是因为结构调整和技术改进的效果被规模扩张所抵消,即所谓反弹效应。2007年上海的能源消耗逼近1亿吨标准煤,按照1吨标准煤相当于2.45吨二氧化碳排放折算,上海的二氧化碳排放将近2.4亿吨(见图3-1)。

Image

  资料来源: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

图3-1 上海GDP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2007年上海人口逼近2 000万,折合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接近13吨(见图3-2)。目前世界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为4吨,我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是5吨左右,因此上海人均二氧化碳已经大大超过了世界人均和我国人均水平。近年的一项国际研究成果表明,在1 000万人口能级的世界级大城市中,上海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已经处于最高地位。

Image

  资料来源: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

图3-2 上海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第二产业或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占到上海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0%左右,是上海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特有障碍。第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相当于第二产业或工业的45%,因此,提高服务业比重是促使产业结构低碳化的主要努力方向之一。但服务业当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高碳产业,应当针对其采取更严格的减碳措施。

  上海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20 690.17万吨,其中60%左右集中在工业领域。工业占GDP比重大,由此导致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量比重大,是上海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探讨上海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出发点。2007年上海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按两种口径算为1.697 5吨/万元或1.559 6吨/万元;第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约为第二产业或工业的45%;而在服务业内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非常高。具体数据如表3-5所示。从表3-5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量的比例很大,为

表3-52007年上海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强度和分产业强度

行 业

二氧化碳

排放量

(万吨)

占总比例

(%)

GDP

(亿元)

二氧化碳排

放量强度

(吨/万元)

总计

20 690.17

100.00

12 188.85

1.697 5

(口径1)

生产领域

19 009.89

91.88

1.559 6

(口径2)

其他: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

163.35

0.79

101.84

1.604 0

第二产业

12 428.06

60.07

5 678.51

2.188 6

#工业

12 046.48

58.22

5 298.08

2.273 7

#建筑业

381.58

1.84

380.43

1.003 0

第三产业

6 418.48

31.02

6 408.5

1.001 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 979.18

19.23

723.13

5.502 7

#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918.14

4.44

1 297.12

0.707 8

#其他

1 521.16

7.35

4 388.25

0.346 6

生活领域

1 680.28

8.12

  注:口径1是指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除以GDP。口径2是指将生活领域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排除在外,即仅仅将生产领域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除以GDP。

  资料来源:刘新宇.上海低碳经济发展及城市间比较[J].环境经济,2010(6)。

60.07%,其中工业占58.22%。其他依次为第三产业31.02%,生活领域8.12%,第一产业(农林牧渔)0.79%。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由此导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大,是上海区别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也是我们研究上海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出发点。第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远低于第二产业或工业,这切实印证了应当将提高服务业比重作为降低上海总体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努力方向之一。

  服务业内部是有相当大差异的,并非所有的服务业都是低碳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就非常高,甚至远远超过第二产业或工业的平均水平。因此,在大力发展服务业时,还要注意区分低碳服务行业和高碳服务行业。对于前者,应当积极鼓励;对于后者,应采取措施,推动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由表3-5中的数据可见,上海的总体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高出北京和广州很多。按照口径1计算,上海的总体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比北京高出44.31%,比广州高出24.30%。京沪穗之间差别的主要来源是第三产业,北京市第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上海低39.07%,广州市的该指标则比上海低28.40%。同时北京和广州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又要比上海分别高出将近20个和6个百分点(如表3-6所示)。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北京市和广州市的总体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就被大幅下拉。此外,北京市生活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占总量的比例,也要比上海市高出将近1倍(如表3-6所示);因此,去掉生活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后,按口径2计算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两市差距更大,上海要比北京高58.13%。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行业分布方面,上海和广州两市相差不多,北京的第二产业或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比重比上海低很多,第三产业和生活领域二氧化碳排放比重比上海高很多(如表3-6所示)。

  利用京、沪、穗的数据推算,如果服务业的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相应地,工业的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整体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平均会降低0.75~1.4个百分点。这样的过程,可以被称作产业结构低碳化。在推算过程中假定各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变, 其实质

表3-6 2007年京沪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强度和分产业强度比较

行业

总量(万吨)

占总比例

(%)

二氧化碳排放量强度

(吨/万元)

上海

北京

广州

上海

北京

广州

生产领域

20 690.17

11 001.30

9 709.18

1.697 5

(口径1)

1.176 3

(口径1)

1.365 7

(口径1)

其他:

91.88

83.85

90.92

1.559 6

(口径2)

0.986 3

(口径2)

1.241 7

(口径2)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

0.79

1.57

1.61

1.604 0

1.708 4

1.046 2

第二产业

60.07

44.87

58.63

2.188 6

1.967 5

2.028 2

#工业

58.22

43.22

57.11

2.273 7

2.283 2

2.138 8

#建筑业

1.84

1.65

1.52

1.003 0

0.425 8

0.689 5

第三产业

31.02

37.40

30.67

1.001 6

0.610 3

0.717 2

生活领域

8.12

16.15

9.08

  资料来源:刘新宇.上海低碳经济发展及城市间比较[J].环境经济,2010(6)。

是彻底排除技术进步的影响,使计算结果反映纯粹由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减碳效应。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的研究指出,发达国家的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等目前属于建筑主导型的排放,中等发达地区的城市如香港等目前属于交通主导型的排放,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如上海、北京目前处于工业主导型的排放。在国际上,上海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致是伦敦的8.6倍,纽约的13倍,东京的19倍。上海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比重将近60%,而伦敦和东京的同一数值为个位数,只有纽约略高于10%。上海服务业二氧化碳排放比重刚刚达到30%,伦敦、纽约、东京服务业二氧化碳排放比重都能达到55%以上。上海二氧化碳排放的领域结构正好体现工业高于交通、交通又高于建筑的特征(见表3-7)。这表明,上海的能源消耗很大程度上与经济规模扩张有关,而不是与提高生活水平有关。随着城市发展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上海生产性的二氧化碳排放比重正在不断下降。但是随着消费水平的进一步上升,由建筑与交通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比重却在大幅度上升。

表3-7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强度和分布国际城市比较

城 市

上海

伦敦

纽约

北京

年份

2007

2006

2007

2006

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吨)

20 690.17

6 700

6 150

5 590

GDP(亿元)

12 188.85

34 003.43

46 481.59

63 849.47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吨/万元)

1.697 5

0.197 0

0.132 3

0.087 5

工业排放比重(%)

58.22

5/7

12

9.3

服务业排放比重(%)

32.02

70/55

55

63.2

#交通以外的服务业排放比重(%)

11.79

22/33

33

36.9

#交通排放比重(%)

19.23

48/22

22

26.3

居住排放比重(%)

8.12

25/38

32

25.8

  资料来源:刘新宇.上海低碳经济发展及城市间比较[J].环境经济,201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