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长三角台资的基本趋势与区域联动的未来方向

长三角台资的基本趋势与区域联动的未来方向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新世纪后,国际经济形势与格局出现了新动向,国际资本与国际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迹象明显。在长三角区域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群落、企业群落与市场群落之间相依相伴、相辅相成的内在共生关系。这一趋势的逐渐形成,对于调整与完善长三角制造业的现实结构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进入新世纪后,国际经济形势与格局出现了新动向,国际资本与国际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迹象明显。继第一波连续的制造业转移之后,近年来服务业的转移也已初显端倪。在这个演进过程中,长三角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吸引外资高潮迭起,从而使长三角不仅被誉为了全球的第六大都市圈,而且也有可能塑造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以及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集聚区域之一。在如此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外资大规模涌入长三角,台资对长三角产业的崛起及产业体系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台资进入长三角发展的区域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本地化趋势的融合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快速推进,长三角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相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内在潜质最佳、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的首位经济核心区,也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率先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区域。在如此态势下,长三角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发展的区域优势再一次凸显出来,而这些区域优势实质上又是台资大举入驻长三角的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经济要素的组合优势。长三角是当今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对全国乃至全球的资金、高新技术、高素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从而成为人口流动、资金融通、技术交易、商品流通、信息汇集和中枢管理等经济活动的高度集聚地。因此,资本充足、信息汇流、科教领先、技术创新与人才汇聚的有效结合,形成了长三角地区经济要素的组合优势,并使得该区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要素增值中心以及经济发展极。

其二,经济成长的后劲优势。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长三角已经呈现出发展腹地深、增速快、后劲足的经济成长态势。从发展腹地来看,长江流域经济带是处于长江口的长三角都市圈成长的重要空间依托和支撑。从经济增长来看,江苏、浙江、上海已连续十几年来的年经济增长速度均超过了10%,并一直保持了经济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良好势头。从发展后劲来看,长三角较高的经济增长活力已经使其成为资金流、人才流、商品流、技术流和信息流“五流”交汇之地,成为国际资本和国际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重要区域,成为跨国公司和国内著名企业理想的投资场所,成为推进长三角都市圈崛起和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源

其三,群落规模的经济优势。在长三角区域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群落、企业群落与市场群落之间相依相伴、相辅相成的内在共生关系。例如,上海以全国以及区域性要素市场群落为中心,集聚着一大批与要素市场相关的产业群落和企业群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全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人才市场等都起到了如此的重要作用。又如,作为“市场大省”的浙江省,因为拥有一大批专业市场而催生出了一系列的特色经济区块。截至2005年底,浙江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08个,年成交总额达7173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556个,年成交额超10亿元的市场有120个,年成交额超100亿元的市场有10个。可见,这种产业群落、企业群落和市场群落的共生集合体,为长三角集聚与辐射功能的增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四,制度创新的领先优势。在长三角区域中,经济体制、市场体制、管理体制、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粮食流通体制、财政税收制度、企业制度、产权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以及政府职能转变一直走在全国首列。这些制度上的创新以及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完善,不仅为长三角的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鼓励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资源开发、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而且也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了可以相对比照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并获取先发优势。因此,制度创新的整体效应同国际资本和国际产业向长三角转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也为台资入驻长三角奠定了制度条件。

其五,交汇融合的环境优势。一方面,长三角区域有着比较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内外交通体系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有着比较规范的信用制度和市场秩序;有着比较良好的国内外人才发展创业的制度环境和创业环境等。区域发展环境的逐步优化,为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企业的迁入提供了有利条件,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开放精神和开拓精神的文化氛围,并具有较强的文化亲和力。同时,作为我国南北文化的交汇地带,具备了南北文化的优秀基因,从而使多类型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异彩纷呈。

二、台资助推长三角产业的崛起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台商投资大陆逐渐自南北上的过程中,长三角已经成为大陆台资最为集聚的一个重要区域。当前,台资在长三角集聚的现实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台资以制造业形态为主,生产加工逐渐形成网络。就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态势来看,尽管台资在长三角的投资领域有向纵深拓展的迹象,现代服务业的项目开始增多,但仍然有70%左右的项目是工业性项目,制造业继续是台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并且正在向着网络化的格局推进。如此态势的形成,不仅使台资成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成为长三角塑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

其二,台资的集聚程度比较高,生产布局逐渐开始清晰。台资在进入长三角的过程中,逐渐开始出现向一定区域和重点开发区集中的趋势。例如,苏州利用台资的总额已居全国首位,并逐渐成为全国台商高度集聚的一个重要区域,尤其是昆山的台资与台商集聚程度之高,更为国人所知。又如,长三角区域内有不少城市中都设有台商工业园区,这些园区都已经成为台资和台商高度集聚的重要载体

其三,台资的高新技术项目逐渐增多,生产结构逐渐转向高级。与国际制造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相适应,台资进入长三角的高新技术项目开始增多,其中电子、机电、资讯等技术密集型项目已经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并在区域内形成了一批具有产业集聚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这一趋势的逐渐形成,对于调整与完善长三角制造业的现实结构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四,台资向大型项目方向发展,集聚效应更加显著。台商刚进入长三角时,以中小企业的投资项目为主,进入新世纪之后,台商的投资规模不断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台湾的不少大财团、大企业都在长三角有大项目布局,其中还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项目。如入驻在上海的台积电、旭庆半导体、华硕科技等,而这些大项目都具有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显著特征。又如,从上海台资项目的动态趋势看,平均单项投资额:1995年为108.2万美元,1997年为128万美元,2002年为388.9万美元,2003年为422.6万美元,2004年为482.6万美元。

其五,台资向现代服务业渗透已初露端倪,投资结构开始出现转化。随着国际现代服务业向长三角转移力度的增强以及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势头兴起,继台商投资第一波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之后,近年来台商投资的现代服务业在长三角区域日见增多,投资领域更加广泛,投资规模也不断增大。例如,台资的“乐购”、“好又多”、“大润发”等大卖场在上海已家喻户晓,而现代物流企业大举进入,金融机构加快登陆、创投业者纷纷开始落地等,都预示着现代服务业将会成为台商投资长三角的一个新热点。

三、台资在长三角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和中国区域经济的不断协调发展,国际资本和国际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格局也会出现新的态势,这无疑将对长三角的台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如此的态势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台资在长三角的未来发展有可能会呈现出以下若干基本趋势:

其一,基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重心的转变,增量台资“北上西进”开始呈现。当前,随着中国大陆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及沿海三大都市圈板块经济的区域战略态势逐渐形成,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郑州的郑东新区、沈阳的沈北新区等“四大新区”又进一步奠定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新格局,这就必然使得增量发展中的一部分国际资本和国际产业向长三角之外的其他区域转移,而在这过程中的增量台资也将会踏上“北上西进”的节拍。

其二,基于长三角区域功能和产业能级的不断提升,一部分台资传统的制造产业将会出现向外转移倾向。由于长三角是中国大陆实现东部率先发展的重要区域,当前正处于城市功能和产业能级“双提升”的发展进程中,再加上受到区域内资源、能源、环境以及劳动力等条件的相对约束,一部分台资传统的制造产业必然会出现逐渐向内地进行梯度转移的趋势。

其三,基于台资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台资的先进制造产业将会在长三角不断得到集群发展。随着台资企业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以及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渐推进,在台资传统的制造产业出现一定程度上梯度转移的同时,台资的先进制造业将会继续在长三角得到集群发展,尤其是技术密集度和资金密集度“双高”的制造业仍然将得到集聚发展。

其四,基于长三角经济转型的需要,台资的现代服务业将会成为入驻长三角的新亮点。当前,随着中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长三角地区正处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进程中,这就为台湾现代服务业更多地入驻长三角提供了战略契机,而近年来台资服务业在长三角区域内主要城市的发展就是一个印证。

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为了进一步改善长三角的整体投资环境,吸引台资进一步集聚长三角,长驻长三角,长三角各城市很有必要在加强区域合作和联动发展的基础上,共同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域。本着如此的宗旨,长三角的区域合作和联动发展应进一步向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其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一体化。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国际、区际、区内、城市各层次配套的综合交通、通信网络。形成以浦东国际机场为国际枢纽机场的区域机场群落,初步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框架,实现区域港口的合理布局与分工。依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都市功能的互补,联手进行环境整治,使多数城市的大气和水的质量达到或接近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其二,是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一体化。以市场一体化为核心来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成区域商贸网络,加大商品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统一规划要素市场网络建设,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要素市场体系,尤其是金融、人才、技术、产权等大市场。各类专业市场和特色市场继续形成合理布局与分工的态势,并以壮大高科技产品和中高档商品市场、开发新型商业形态为主攻方向。进一步繁荣农副产品市场,在上海形成各城市内外贸产品的储运基地。形成长三角大旅游圈,联合开发建设环太湖旅游带、沿海旅游带、滨江旅游带,以及推动区域内的旅游连锁经营。形成统一的经济运行和市场监管制度体系。

其三,是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一体化。根据长三角各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层次,来选择各城市的支柱产业。处于工业化发展早期向中期过渡阶段的城市,可以在轻工业领域和基础性的重工业领域选择劳动、资金密集型支柱产业;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城市,可以在重工业中的深加工工业领域选择资金、技术密集型支柱产业;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的城市,可以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领域选择支柱产业;处于工业化的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迈进的上海,应当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新技术制造业等领域选择支柱产业。同时,不同层次的城市之间形成分工和协作联系。

其四,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体化。按照已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形成长三角新兴的产业链,以及规模型、集约型的生产体系。一要形成全球制造业的中心。整合域内产业资源,形成相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带。共同提升技术水平,推进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污染少,市场需求大的都市型制造业。促进外向性产业的发展,增强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二要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中心。整合域内的技术开发、成果孵化、融资中介、市场拓展等功能,联合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链、产业带,尽快形成产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三要形成企业制度的创新中心。通过产业整合、要素优配、制度建设等,使各种资源向优势企业、优秀企业家集中,培育一批承担增长极发展、参与国际竞争重任的国内行业龙头的骨干大企业,形成更加高效的产业组织规模。共同优化域内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国内各类行业协会的进入,形成大企业和行业协会的集聚中心。共同构筑域内企业产权交易市场,降低交易成本,推进企业制度建设的多元化。

其五,是经济运行与管理机制的一体化。为此,一要架构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并确定重大事宜。二要建立“都市联盟”来统一行使跨界职能,协调政府际的利益、解决政府之间的公共服务问题。三要由长三角15城市市长联席会议,具体协商区域内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问题和相应举措。四要建立长三角15城市台办、协作办工作联系制度,定期相互交流信息,为企业的跨地区经济合作做好服务工作。

其六,是制度构架与政策措施的一体化。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方面,要加强行政协调,联手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实现区域制度架构的融合。要联手制定与协调各城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为多元化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要联手制定统一政策,着力营造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无差异的政策环境。认真疏理各城市现有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熨平各城市在税收等特殊优惠政策方面的差异,对各种经济主体实行国民待遇。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地方政府统一执法和依法行政水平,推动地方政府管理和调控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

(原文刊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