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八章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的环境因素分析

第八章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的环境因素分析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近年来,甘肃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质量虽然比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大量制约非公有制经济长远发展的环境因素。  一、影响甘肃省非省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因素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制度环境,创新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企业信用环境与企业文化环境。经营者与劳动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企业管理制度。

  近年来,甘肃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质量虽然比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大量制约非公有制经济长远发展的环境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提供的抽样调查结果,非公企业对全省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环境、经营竞争环境、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源及素质、科技创新、协作条件等)的总体满意度为63%。非公企业发展及投资环境较为优越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城镇和二、三产业相对发达的兰州、天水、白银和河西地区,被调查企业的对这些地区的认同率分别为67%、55%、53%和50%。本书所指的环境是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内、外部影响条件,即非公有制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综合体。它是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的以人为主体的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社会经济系统。非公有制经济只有与环境进行持续不断的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未来条件,才能增强其生命活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但非公有制经济的环境并不等于一切条件,只有影响并作用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与演变的条件才可以称之为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环境因素。具体有以下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影响甘肃省非省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因素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制度环境,创新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企业信用环境与企业文化环境。

  企业制度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具体是指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它分为三种类型: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

  现代企业由于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因此现代企业制度还包含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企业的产权制度,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公司治理。经营者与劳动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制度的焦点是处理家族制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矛盾。非公企业中,家族制企业占绝大多数,传统的血缘、家族观念影响非公企业的成长。家族式管理方式导致企业目标与家族目标之间的矛盾;家族成员能力与企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家族成员与外部成员之间的矛盾。当私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这种矛盾就更加突出。因此,非公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产权明晰、职责清楚的现代企业制度。包括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公司治理机构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纵观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企业相比,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其具有某些先天优势,例如:非公有制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包袱轻、管理权集中、决策迅速等。但随着非公有制企业规模的扩大,逐渐丧失了这些优势,而越来越近似于国有企业了。制度缺乏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通病。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都将个人财产所有权和企业资产所有权混为一谈,没有作出严格的区分,正是这种混合状态使企业始终不能摆脱个人和家族而独立存在,企业的发展因而受到个人和家庭的制约。所谓产权结构是指产权的构成,分为单一所有权结构和多元所有权结构两种形式。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基本上都采取了单一所有权结构,即企业的资产基本归某一人或者某个家庭所有。一些非公有制经济虽然有分散股权的迹象,但由于依然把持绝对控股权或相对控股权,分散股权对于这些非公有制企业来说不是出于改善决策和组织管理的需要,而是某种技术的安排,如留住人才或建立新的业务关系等,这方面我们应吸取巨人集团的教训。

  企业管理指的是企业在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手段与管理制度四个方面。管理思想,即管理观念和管理思路的具体化和系统化。企业的管理观念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以此来确立企业的管理思路、组织、方法、手段以及制度。企业的管理思路一旦形成,就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驱动和导向作用。因此非公有制经济要想实现预期的目标,必须首先优化管理思路。目前,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不能用战略的眼光来分析企业的发展。企业经营没有长远规划,目标经常变动,缺乏明确的切合实际的目标,这会使得员工作时养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工人心中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同时,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盲目追逐市场热点,企业投资过度多元化,使得企业投入资金分散,致使收益较低,由于缺乏对业内同类型优秀企业的比较分析和成功因素分析,无法制定明确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所在的战略规划,使企业处于盲目发展的状态,这将导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管理组织体现了企业的生产关系,它是企业内各要素有效整合和配置的运行载体,即企业的治理结构。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一些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一些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的非公有制经济,股东大多数是挂名的,拉上老婆孩子、亲戚朋友凑数,实际产权依然属于企业主个人。单一产权结构必然导致企业长不大,因为财富的增长和个人素质的增长不一定成正比,一旦血缘关系出了问题,企业就出了问题。管理方法手段是指管理主体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行为方法或手段。换言之,是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和配置的“工具”。其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影响非公有制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管理制度,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总之,制定完善、可行的管理制度可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性。

  甘肃省许多非公有制企业还是家族式治理结构,总经理类似于企业中的家长。由于企业所有权、经营权、决策权的高度集中,削弱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大了管理的随意化和主观化,员工的利益难以保证,优秀人才难以进入,更难以发挥作用,造成制度上的缺陷。另外非公有制企业家对市场调研、分析、决策能力不够,上项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有的看别人干什么挣钱,就跟着干,也有的什么都想干,多大的都敢干,其结果极易造成决策失误,企业被压死或拖垮。许多中小非公有制企业没有长久规划,更缺乏品牌战略,产品盲目“跟风”,永远跟在市场后面转,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创新理论创始人、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创新促使资源从旧的、过时的产业转向新的和更富有生产性的产业。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也证明,技术创新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革,技术创新驱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也同样如此。当今时代,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虽然价格竞争仍然普遍存在,但已开始让位于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已成为企业有无竞争力和竞争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因素。所谓企业竞争力,不外就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特异性,成本优势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开拓和占领市场、维护和扩展市场获得更多长期利润的能力。任何一家企业,不管其规模大小,从事什么行业,只要离开了创新,就不可能有持续的竞争力。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自身研发形成的创新和竞争力,这种创新需要较大规模的前期投入,同时也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另一类是模仿别人的生产技术,又可叫作创新模仿。

  在甘肃,大多数非公企业起步晚,规模小,管理上仍处在家族管理、经验管理阶段,重经验、轻制度,重亲戚、轻人才,缺少规范化管理,随意性较大。技术创新只局限在对别人已广泛引用的技术吸收上,自主研发能力弱。部分企业虽形成了较强的生产能力,但尚不拥有产品的深度开发能力,技术开发停留在“引、仿、跟”上,缺少自主开发能力,无法拥有核心知识产权,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缺少自主创新能力,非公企业整体素质较低。甘肃非公企业大多数只能靠获取廉价资源、廉价劳动力生存,他们无法抵挡其他竞争者的加入,无法生产出差别化的产品,难以保持产品的持续竞争能力。现在,随着市场、资源的进一步开放,甘肃非公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创新能力的缺失使其经济发展正迅速走向薄利、微利时代。甘肃非公企业的创新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创新能力不足的几个原因有:科研开发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偏低,大专文化以上职工比率低,科研开发专职人员更少,技术进步为企业的贡献度少,创新产品的市场销售不理想等。

  人力资源是企业各种资源中最具能动性的一种,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如果非公有制经济中人才匮乏,没有科学的人力资源引进、培育和利用机制,就会造成企业效益滑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环境的好坏,可以从人才素质、人才政策环境两个方面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控,同时还需要有高技能的技术人才进行技术创新。

  要把这些人力资源转换成现实的具有增值性的人力资本,企业内部就必须有一个好的人才政策环境,设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以及流动机制,不断培养人才,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否则将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非公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企业要获得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用感情留人,用待遇吸引人,以事业激励人。

  非公企业中,最主要的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爱护人,发挥人才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快的时期,企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谁掌握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竞争的主动权,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和主人,企业的所有工作都必须靠广大员工的辛勤劳动才得以实现,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念,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全面实施人才兴企、人才强企战略。

  在甘肃,非公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普遍较弱,这一方面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如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不健全,使企业难以通过市场渠道获得所需要的各类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受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人才管理不到位的影响。如一些非公企业人才意识和观念不强,不愿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企业潜在人力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任人唯亲,缺乏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致使企业难以留住高层次人才等。正由于此,甘肃非公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现象。二是旧观念束缚了非公有制经济对人才的吸引。

  企业信用对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融资。如果没有信用,企业的生产活动只能在自有资金狭小的范围内进行和维持,就不可能吸纳社会资金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就形不成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和能力;如果没有信用,生产和流通的速度达不到市场更新的速度,只能在自给自足的范围内维持,不可能使生产和流通的发展速度超过任何时代而飞跃前进。因此,企业信用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企业产品质量的优劣,消费者满意的程度,生产和管理成本的高低,效益的大小,市场占有率的多少等。而这一切,无不体现在企业信用上。企业有信,就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顺利获得发展生产需要的贷款,在证券市场上募集更多的资金,实施与相关企业的公平交易,产品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就能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大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调动和鼓舞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反之,一个无信的企业,很难被社会和消费者所认可,必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企业信用是一种重要的资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信用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三大主要资本。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聚合要靠信用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比,信用资本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信用同资金、品牌、技术、管理、信息等一样,也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利于企业融资、维系客户、扩大销售、建立品牌,还可使企业摆脱诉讼,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是否守信的竞争比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产的竞争更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企业文化的概念源自于欧美国家,是在治理企业过程中,超越管理体系和制度时运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经营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也是一种企业氛围,好的企业,其内部氛围能让企业的每个员工都热爱企业,愿意为企业奉献。特别是在当今经营环境和市场特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创新更是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被看作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约翰•科特指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纪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主宰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均有优秀的文化,并总结出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构架体现在精神、制度、行为、硬件等四个要素上。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作为企业及其员工共同具有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等,是决定企业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动力。非公企业经营者根据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及企业内在条件,而制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它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起到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的作用。因此,价值观念等企业文化环境对企业长期经营绩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决定非公有制经济中长期竞争成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非公企业要在第二次创业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发展和创新,必须做到理念开路,文化先行。

  二、影响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

  影响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观念环境,政治环境,基础设施环境,政策法规环境、投融资环境、产业市场环境,区域文化环境等。

  观念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对非公企业,人们也有一个从不支持到默许、接受、鼓励发展的过程。我认为观念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支持力度。政府往往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可以利用其舆论宣传优势大张旗鼓的宣传非公企业的社会贡献、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非公企业的成长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群众对非公企业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是非公企业健康成长的保证。可以说,观念环境对非公企业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成长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依赖于政治环境的稳定。因此,要保证非公企业能够健康成长,稳定的政治环境就成为必要前提。与其他国有企业家一样,非公企业家队伍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偏低,与他们所起的作用不对称。目前,还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家的歧视和偏见,一些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对非公企业的限制过多等,这些都不利于非公企业的成长。

  20017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六种人组成的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中共十六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地位的认定,那么,“建设者”的提法则是对包括非公企业主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社会地位的认定,这是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的一次大解放。20041224日,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北京被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光荣称号。所以,在政治上我们应该充分给予非公企业家应得的荣誉和政治待遇,把他们真正看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政治上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把那些优秀的非公企业家吸收到党组织里来,以提升非公企业家的政治地位,显示非公企业家的政治地位。进而营造出非公企业发展的良好政治环境,极大地发挥非公企业家主人翁的热情和作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长足发展。

  基础设施由交通运输设施、通信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构成。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虽然大多数设施不生产物质产品,但却是物质产品社会化再生产过程中必备条件,缺少这些设施,各项事业都难以维持和发展。若把国民经济视作人体看待,基础设施犹如人体的生理系统,交通则是人体的脉络系统,邮电是人的神经系统,给排水是消化和泌尿系统,电力是血液循环系统,要维持人体正常运转,这些系统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面失灵,都将导致人体失衡。同理,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会造成区域经济的混乱,甚至处于瘫痪状态。因此良好的基础设施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甘肃近几年的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基础设施状况的改善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肯定。但是横向相比,甘肃的基础设施状况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地处内陆,远离国家的经济中心和沿海等发达地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地理位置等条件对发展经济形成严重制约。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甘肃铁路和公路密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数的68%和52%;高速公路里程只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127%,在全国31个地区中排在倒数第五位;城市化水平低,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赖以发展的载体功能差;城市设施建设滞后,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用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数。基础设施过于落后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成本高、效益低,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中,政策法规环境是最基本的方面。

  完善的政策法规环境将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其他外部环境的实施提供保障,而其他外部环境又影响着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制定的内容与目标。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不仅要着重为各种人才各展所长创造适宜的机制,同时还应主动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市场准入、资金支持、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各种政策法规环境。从整体上看,政策法规环境可以从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两个方面来建立相应的体系。完善的法律制度将有助于保护企业和个人的财产权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为市场的每一个竞争主体提供良好平等的法律环境。同时,有关金融、财税等方面的经济政策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创新和发展的影响也很大。此外,社会化体系发展滞后、服务功能不健全,成为制约非公企业成长的重要的外部因素。服务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对非公企业,政府应减少行政干预,提高服务意识,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彻底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二是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规范中介市场,减少中介组织的官办色彩,提高服务质量,彻底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非公企业提供切实的信息和咨询服务。

  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得到重大改善。主要表现在:按照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的要求,并结合省内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形成了覆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地方政策体系,政策的内容与全国多数省市区特别是与沿海地区相比,没有太大差别。其他省市区已有的重要政策规定,甘肃基本上也已出台并付诸实施。全省支持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的薄弱环节以及制度和运行机制方面的障碍显著减少。但是,甘肃的政策环境与发达省份相比,与非公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目前在我省,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较差,因此在各地区还存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三乱”现象。所以必须规范各类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各种行政事业收费,对于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要形成健全的监督体系,实行有效监督。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投资者的财产权、知识产权、自主经营权和企业家名誉、人身等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的机制。建立投诉中心,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一旦受到侵害,要及时受理,公正处理。各级司法部门在受理涉及此类案件和民事官司当中,要依法秉公办理,杜绝久拖不决、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只有尽快加强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才能切实维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有效而完备的法律规范和法制保护。

  我国现行的投融资体制,对于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和融资,仍然存在严重的政策歧视和行业限制。集中表现为市场主体准入的政策歧视,以及对非公企业经营领域的行业限制。首先,政府不允许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某些领域,或设置许多不必要的限制性条款;其次,非公有制企业可以进入的某些领域法律条款不明确,在操作执行时人为设置许多障碍;还有,在审批环节上政务不公开和不透明,甚至不做为的做法,严重影响非公有制企业投融资的效率。因此,在制定投融资政策法规时,应当放宽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准入领域,营造各行业全面准入的宽松环境。尽快打破所有制限制和行业垄断,在基础产业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按照效率原则,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能够平等进入。在具体的制度创新方面,探索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社会投资领域的企业登记制度,完善其土地开发制度、金融支持制度和外贸经营权获取制度,改革不规范的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前置审批,逐步向核准制过渡,政府部门要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公开办事程序,增加政策法规的透明度。

  市场是企业的竞技场,是企业被认定并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是企业和企业家成长至关重要的外部环境。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市场环境,企业的经营要素、产品销售、竞争策略都要在市场环境中来实现,企业的经营业绩也要通过市场来检验。所以市场环境是经济环境中同企业的经营活动密不可分的最直接有关的因素。企业需要有一个充分发育、有次序的市场,如果市场环境不健全,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和企业家的健康成长。

  作为非公企业,必须以市场作为其行为的出发点,同时又受到市场的制约。因此,只有正确的认识市场,才能组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市场需求变化刺激并引导着非公有制经济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并生产出市场所喜欢的产品;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所开发的新产品往往并不为消费者所熟知和认可,需要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生活方式,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其具体主要表现为市场结构、市场竞争机制和消费者状况三个方面。非公有制经济总是处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不同的市场结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所处的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市场集中度、市场准入障碍是反映市场结构变量的主要指标。市场集中度指的是企业从事行业的密集程度。如果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局面,将会在客户、供应商、价格、服务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企业市场准入,指政府对企业进入某经营领域或在某国市场从事活动施加限制或禁止的有关制度,也是企业依据其市场扩张战略而决定进入某一个该企业尚未开发和涉足的新区域或产业领域的行为与过程,包括内容和策略两个方面,涉及到企业的进入深度、进入能力、中长期目标、进入动机、进入途径、形式与选择原则、进入后的积极防御、反排挤渗透等各个方面。如果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障碍,例如很难进入某一产业领域,则该产业非公有制经济数量较少,将影响市场结构的均衡性。市场竞争机制也是反映市场环境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非公有制企业的大量存在和发展既是市场竞争的前提,又是造就众多优秀大企业的必要条件,故在西方,非公有制经济有“大企业之父”之称。因此,市场环境的改善和有序竞争可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协调发展。总之,市场结构及竞争机制的完善有助于非公有制经济获得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并且市场透明度越高,市场信息反馈越快,则越有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显然,市场竞争机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有了良好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机制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有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消费者状况也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者状况主要包括消费者数量、收入水平与消费结构两个方面的因素。消费者数量大小决定着市场的大小,消费者数量越多,说明这个地区的消费市场越大,经济发展潜力越大,当然对企业的发展越有促进作用。也就是说人口密集程度较高的地区,将导致消费市场非常大,这为非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具备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土壤。当然,除了消费者数量以外,消费者收入状况同样间接影响当地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越高,经济条件越充裕,消费意识和能力就会加强,从而促进了非公企业的发展。有了消费者数量和消费者收入水平这些保障条件,就为消费市场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才真正决定了这个地区市场的潜力,决定了当地非公企业的发展潜力,有了这些条件,才能保障整个经济环境飞速发展。

  随着非公产业的发展,市场机会、进入壁垒与产业集中度等市场特征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而企业的创业机会和战略都会因产业处在不同发展阶段而有所差异。在一个产业中,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是企业成长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地区间的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贸易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地方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能力上,而产业内企业的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这对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发展空间在不断扩大,除在一般性竞争领域外,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贸易业等领域要进一步提升非公企业投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其主力军和生力军的重要作用。2005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意见;2005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决定》。这都为非公企业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据《2005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显示:把教育文化与卫生体育行业作为主营行业的非公企业占4%,将电力煤气等公用事业作为主营行业的非公企业占16%。这表明,近年来民间资本的进入领域有明显的推进和延伸。总之,要不折不扣地把放宽市场准入的政策全面到位,非公企业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才能在更宽广的天地中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所积累的最深厚的财富。各国文化不同,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同。美国文化激励创新和激励创业,对企业家的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曾向世界传播智慧之光,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增光添彩。但是,传统文化中诸如“官本位”思想、“中庸”思想及“重政治轻经济”、“重群体轻个体”、“学而优则仕”、“企而优则仕”、“重人治轻法治”“无商不奸”等文化传统给非公企业的发展和成长设置了种种障碍。区域文化环境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两面性的作用。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入世以来整体文化环境得到改善,政府和企业家、科技文化工作者等进行的文化建设正在取得新的成就,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等新文化逐步成为区域的主导型文化,一些传统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家族文化也起到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求稳妥、怕风险的小生产意识、信命而不思创业的迷信思想,歧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看不起私营企业的官本位思想,以及拒绝接受新的知识、信息、技术、人才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各种落后思想意识等,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相当大的阻力。非公企业必须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博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优秀的文化传统,抛弃传统文化中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落后理念,重新构建先进的能促进非公企业发展和成长的文化环境。

  从全国来看,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质量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根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等机构提供的有关资料,对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综合环境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甘肃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市场化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现代化水平、区域创新能力等重要领域,多数指标处于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27位前后,只有极少数指标排在20位以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甘肃经济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包括重要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环境、智力环境等)质量,在全国31个地区中属于最差的45个地区之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被调查的非公企业对甘肃市场经济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56%,其中满意度较低的是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51%)、社会经济信用程度(46%)、市场秩序(45%)、政府为非公企业提供的社会化服务(44%)、市场竞争的公平性(43%)、当地经济技术开发能力(43%)、投融资环境(39%)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综合环境质量有待继续提高。因此,提高综合环境质量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战略任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很强的活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富民强省的重要举措。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甘肃省未来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实现全省人民群众致富和奔小康,是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未来十几年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将成为关系甘肃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新的历史时期,甘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优化其投资和发展环境,推进非公有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政府服务体系,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持续、协调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逐步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