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淡农电体制改革与安全管理

浅淡农电体制改革与安全管理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浅淡农电体制改革与安全管理近年来,顺应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迎来了东风化春潮,“两改一同价”初见成效,成绩斐然。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两改一同价”三大目标是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笔者结合实际,针对农电体制改革与安全管理作以探讨。

浅淡农电体制改革与安全管理

近年来,顺应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迎来了东风化春潮,“两改一同价”初见成效,成绩斐然。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两改一同价”三大目标是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城乡用电同网同价。这三大目标是党中央实施的一项举世瞩目的重大决策,是一次翻天覆地、振奋人心、有历史性、有超前性的变化改革,也是顺应西部大开发伟大战略,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更是造福后代、调动政府、动员人民,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向心工程、德政工程、系统工程。如果我们以高速度、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高文明、高精尖、高技术、高质量按工程“五制”的要求完成任务,必将对彻底改变电力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供电质量,提升经济效益,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村电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准,拉动地方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农网建设(改造)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完成与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对电力行业带来了历史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驶入知识经济时代,县级供电企业不再是农村安全用电的行政管理者,而转变为农村安全用电的直接责任人,直接参与安全生产全过程,并按产权归属与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农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已成为事关企业形象和企业生存、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成为寻找电力事业发展的立足点、落脚点、出发点、归宿点的永恒追求。“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是供电企业超前发展的主题。笔者结合实际,针对农电体制改革与安全管理作以探讨。

一、农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县供电企业对体制转换适应不及时、思想不到位

农电企业安全生产的机构设置与人员分工,基本仍按原来一套,把主要精力放在变电运行与高低压线路的管理与维护上,放在了10千伏及以下电网的建设(改造)工作上,这些电力生产的安全工作固然重要,但未能将乡(镇)以下的农村用电安全纳入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工作还未贯穿于电力生产的全过程。就临洮而言虽然加大了安全管理力度,健全了机构,靠实了责任,并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专职安全员负专责,基层第一责任人负全责的安全三级网络管理,但由于部分人员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管理力度不大,安全人员存在着应付心理与畏惧情绪,没有真正对农村用电的安全工作负起应有责任,存在重高压输变电、轻农村低压用电的现象,有的地方在体制改革期间人心浮动,使农村安全用电出现真空地带。

(二)农村供电设施严重不符合标准,改造不到位

目前,农村供电设施普遍比较陈旧,且由于建设年代早,设计技术方案落后,技术标准低。就临洮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电网低压线路健康水平低。农村供电设施大都是20世纪70年代建设的,10千伏线路由国家筹资一小部分,大部分靠受益的村、社自筹。由于绝大部分山区处在贫困地带,农民无足够钱投资建设,所以电网很难保证质量,很难满足配变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要求,导致线损增大。二是低压线路质量低劣。由于受条件限制,电杆多为直径不足5公分的木杆,高度只有4米左右,导线多为破股线,甚至于铁丝代替导线,线路接地在10%以上。三是部分变台不符合规范要求。虽拥有变压器1172台,但其中高耗能变压器710台,占总台数的60.5%。这些变台随时随地会出现不安全因素,很难谈得上电压质量与供电可靠性,更谈不上安全用电。四是低压线路亟待改造。全县已改建低压线路近三分之一,还有近1500公里质量差的低压线路未得到改造。农电体制改革后,基层供电所的首要任务在保证农村用电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全方位改造,注重效益,对低压线损要降在10%以下,提高电压质量与供电可靠性。

(三)农村供电企业安全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

改制前农村安全用电由乡(镇)村电管站负责。虽然注重安全管理工作,但在完善制度、制定措施、责任追究、网络管理上缺乏力度,讲的多,抓的少,更缺乏常抓不懈的思想。因而安全的隐患时常发生,有时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改制后的安全用电由县电力局的下属供电所负责。安全用电与营业用电显得同等重要,但职工在观念上仍把营业用电的抄表收费放在首位,把安全用电放在次要地位,背离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

(四)按产权归属界定管理认识淡薄,责任不到位

农网建设(改造)、农电体制改革面宽量大、涉及面广,牵扯到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上级明文规定农村电网改造后的废旧线路按政策规定要予以上交供电企业进行统一处理,部分农户由于认识淡薄,加之责任不到位,在执行过程中却有一定的阻力,许多农户以废旧线路产权属于农村电力集体资产为由拒绝上交,有的农户不愿对旧的线路进行改造,这种不改造的线路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所以改制后的农电企业急需对农村存在隐患的线路加大力度改造,靠实责任,明确职责,以保证安全用电的需要。

(五)农户安全用电意识不强,宣传不到位

供电企业虽然利用各种类型的新闻媒体等宣传工具对安全用电进行了宣传,但深度与广度有限,宣传力度不到位。部分农户安全用电意识不强,对安全用电的实际意义与内容知之甚少,安全知识缺乏。有些用户认为漏电保护器是“保命器”,只要安上了它,违章操作也不会发生触电伤亡事故;部分农村医生缺乏抢救触电人员常识,不了解心肺复苏法,甚至给触电人员打强心针。

(六)农村供电企业不安全因素突出,管理不到位

以人为本抓管理,万无一失抓安全,全面提升抓服务,加大力度抓两改是企业发展的最佳路子,但在体改前的安全用电中,由于管理不到位,用电不安全因素突出,主要表现出的几个方面。一是工作环境和管理人员缺乏安全保障,特别对窃电、违章用电的查处,不但得不到依法处理,还时常遭到窃电者围攻谩骂,甚至殴打。二是设施的安全保护性削弱。随着设备由电力部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管理跟不上,配电设备被盗现象比较严重,丢失后责任难分,处理非常困难。三是用电安全。发生设备、人身电力安全事故后,不论什么原因,当事人都要求电力部门赔偿,尽管有时电业部门没有责任,有关部门或当事人也要电业部门出钱帮忙,部门所负安全责任太重,特别是经济责任,有可能出现部门负不起,或将电业部门拖垮的现象。

二、农电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加大适应体制转换力度,建立农村安全用电管理体系

农电体制改革完成后,乡(镇)电管站成为县供电企业的派出机构——供电所,负责农村电网的维护与运营,乡以下农村电力资产依照自愿上交、无偿划拨方式归供电企业所有。供电企业将依法承担农村安全用电责任,将成为农村安全用电的主体,如临洮县农电体制于1998年4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撤销合并、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资产管理五个方面运作尝试,目前,运转正常。新机制焕发了企业新活力,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县供电企业要及时顺应体制的变化,对供电所职能进行科学分析,防止出现安全用电管理的真空。改制后的农电安全是个薄弱环节,供电企业要把安全用电管理工作当做企业经营生产的基础,抓细抓实,抓出成效。要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安全用电管理机构,既要从宏观上抓安全,又要从微观上抓安全,直接参与农村安全用电管理的全过程,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安全专责直接抓的安全用电组织体系与保证体系,确保机构高效运作。

(二)加大投资建设力度,确保安全生产正常运作

利用农网建设(改造)的机会,对农村低压供电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消除一切用电中的不安全因素,继续注入资金对未改造的农网进行改造,为农村安全用电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与技术保证。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早日加大力度改造低压线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在此基础上,供电企业要充分认识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杜绝不安全工具器的使用,彻底改变会上讲安全,安全投入没有钱,出了事故赔大钱的状况。安全投入产生的效应既是现实的,又是潜在的、长远的。

(三)加大安全责任考核力度,按产权关系与管理权限界定责任

农网建设(改造)完成后,下户线以下系农户自己出资建设,产权归农户所有,理应自己维护,万一发生事故,如果不是不可抗力或受害人自身的过错造成的,供电企业要承担管理责任。因此,供电企业要加大安全责任考核力度强化管理,科学配置漏电保护器,完善低压电网三级保护,保护器安装率、投运率、正确动作率要达到100%;定期对漏电保护器及用电设施进行检验,对不合格的设备限期整改,如不执行可依法强制执行,使农村安全用电尽到管理责任。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奖惩制度,对发现重大隐患,及时处理避免事故发生者要予以重奖,对造成事故者要予以重罚,从而激励和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把安全用电考核与奖金工资挂起钩来,用经济的杠杆作用推动农村安全用电工作的良性发展。

(四)加大安全知识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安全用电水平

加强农村用电知识、用电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明白安全用电常识,了解用电政策,懂得用电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用电法规。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电安全管理队伍,一方面强化服务意识,为民意识,切实为客户服务。另一方面要强化安全管理,敢抓善管,确保安全用电,使管理与服务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此,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搞好群防群治,避免农电安全管理唱独角戏。并且加大依法安全管理的力度,创造良好的安全用电秩序。搞好内管外协,加强行业执法力度,提高处理问题效率。农村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并不是一两句口号,贴几张宣传画,挂几张安全警示牌能够解决的,农电安全人员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利用各种场合向客户宣传安全用电知识,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宣传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使安全用电深入人心,并自觉转化为行动。供电企业要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理论培训与技术比武,通过考试把关,并实行末位淘汰制,给他们安全知识及业务学习增加活力与压力

(五)加大以人为本安全教育力度,不断有效强化安全措施

管理出效益,效益促发展,安全教育以人为本。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在此基础上,大力整顿不规范行为,经常性地开展反事故演习,提高业务技能,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工作中认真执行“两票三制”,注重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责任。通过层层把关,确保“两票”合格率达到100%。对聘请的农村电工,要与公司签订《安全劳动合同》,对经安全教育培训仍不合格的立即辞退,确保安全工作一抓到底,万无一失。要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责任,采取防范措施,进行安全教育。通过一系列安全教育的开展和安全措施的实施,要使职工达到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思想境界,形成小题大做,浅水深防,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六)加大安全落实力度,推进安全管理再上新台阶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首要工作之一,是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根本保证。因此,县供电企业始终围绕“654321”的安全生产工作思路,稳中求进,快中求益。突出六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的全面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强化党政一把手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定不移地把安全放在改革发展的首要基础地位;坚定不移地建立健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坚定不移地贯彻从严管理的总体要求);实现五个杜绝(杜绝人身伤亡事故、误操作事故、重大电网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交通事故);保证“四个体系”(党政工团要齐心协力,形成全员、全方位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职工代表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体系);狠抓三个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牢固树立两个思想(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思想);始终贯彻一个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实行三级安全网络管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专职安全员下现场负专责,基层领导抓落实负全责;突出六个狠抓(一是要抓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二是要抓考核,严把安全关口;三是要抓制度,落实安全措施;四是要抓检查,搞好“春检”工作;五要是抓设备更新,杜绝不合理工器具使用;六是抓安全教育,管理不断加强);强化五个大抓(抓龙头、抓源头、抓重头、抓苗头、抓人头);注重三个现场(农网施工现场、农网户表现场、电器设备试验现场)、三个危险点(高空坠落、人身触电、倒杆砸伤),注重三保(保人身、保设备、保电网)、三个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两证上岗(上岗证、培训证);注重携带施工现场《安全措施手册》,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抓好安全管理,是各级、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弛。只有供电企业建立党、政、工齐抓共管安全的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从深度广度,明确责任,形成一级保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到底的安全有效机制;只有常抓不懈,警钟长鸣,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才能使电力更有效地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注:

①2002年9月载入《新世纪电力经营管理指导全书》一书,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②2002年9月6日发表于《甘肃日报》第二版。

③2003年3月发表于《农电管理》第三期,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国家级刊物)。

④2003年7月发表于《农村电工》第七期,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华中公司主办(国家级刊物)。

⑤2004年1月载入《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实践》一书,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主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