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产运作模式变迁

生产运作模式变迁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作坊定制生产运作模式阶段工业革命之前,生产力水平落后,制造业以“单件小批量生产”模式为主,制造企业的组织形式为传统家庭式的手工作坊。

1.作坊定制生产运作模式阶段

工业革命之前,生产力水平落后,制造业以“单件小批量生产”模式为主,制造企业的组织形式为传统家庭式的手工作坊。机械作坊式的单件生产方式在18世纪末从英国先后传到了法国、德国和美国,到20世纪初,欧洲已有几百家公司采用单件生产方式制造汽车,而每家公司每年的产量只不过是几十到几百辆而已。由于缺乏标准的计量工具,因此没有两辆汽车是完全相同的,工人在进行汽车装配时,还必须对零部件进行修改,使之能够紧密配合。这种低效率、低产量、高成本的机械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无法满足当时的市场需求,成为了束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显然,此时的生产运作模式正在迈向工业化、现代化时代,但社会文化理念还是由自然经济文化主导,小规模的作坊是自然经济文化下能够想象到的空间和形式,人类的生产和生存模式正在孕育着革命性的变化,但文化的基础还相对滞后。作坊定制生产运作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农业社会手工艺模式向现代工业模式的过渡阶段,具有过渡性的诸多特征:两种文化共存、两种生产形式共生;在当时的工场里,常常既有完全传统的手工劳动,也开始有现代技术性的新型生产方式的雏形。

2.大规模生产运作模式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孕育成熟的生产运作模式开始突破。首先,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研究了刀具寿命和切削速度之间的关系,并在工厂进行了时间研究,制定了工序标准,提出了以劳动分工和计件工资为基础的科学管理方法,为大规模生产运作模式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随后,劳动分工理论、“大批量生产”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相继诞生,成就了亨利·福特的“自动流水线”生产模式的诞生,标志着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大规模生产运作模式阶段的到来,这是人类生产模式的一次革命性飞跃,由于大批量、大规模导致了高效率,造就了高速发展的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也奠定了当今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

大规模生产运作模式又被形象地称为“流水生产线”生产,它主要依赖于生产标准化原理、作业单纯化原理以及移动装配法原理,突破了传统生产模式规模和效率的制约瓶颈,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被迅速推广和快速发展并完善,到20世纪50年代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经济力量的迅猛崛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代名词。

一方面,工业革命和新技术促成了大规模生产运作模式,另一方面,大规模生产运作模式又推进社会文化的深度变革,滋养和培育了现代工业文化:高效、守时、分工、协作、竞争、发展,这些现代工业文明元素就是在大规模生产模式的背景下快速构建起来的。反过来,新型的工业文化又助推了生产运作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推动现代工业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

3.大规模定制生产运作模式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科技日益发达,物质日益丰富,人们的欲望也日益膨胀,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快变化等特征,社会和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强劲需求成为生产运作模式新一轮变革的主要动力源。信息技术、新材料科学和控制技术、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生产运作模式的升级换代创造了技术环境。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日本率先诞生了精益生产模式代表——丰田模式,随后,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智能制造(IM)、敏捷制造(AM)等新型制造模式更进一步丰富了精益模式的内涵,大规模定制生产成为划时代意义的新的生产运作模式。1970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其《未来冲击》[1]一书中预言了一种“非大量化”的理想生产模式,用以满足愈来愈多的客户个性化需求,托福尔在感知社会文化发展和人们需求变化趋势时,就已准确地预测到了生产模式的变化走势。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是经济高度发达后,人性回归、个性彰显等新的社会文化需求在生产模式上的体现,同时,这种崭新的生产模式及其所代表的新型生产理念也彻底解放了工业生产模式下带来的文化桎梏和人性压抑,将生产完全置于服务人、从属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之下,进一步推动时代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