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功的产业政策和与时俱进的产业结构调整

成功的产业政策和与时俱进的产业结构调整

时间:2022-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日本经济贸易的生命力:成功的产业政策和与时俱进的产业结构调整(一)何谓产业政策所谓“产业政策”,是指“在处于经济成长过程的国家经济中,为了构建理想的产业结构所采取的政策”。受世人瞩目的日本产业政策的实施,主要是在1955年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一经济高度成长期。

四、日本经济贸易的生命力:成功的产业政策和与时俱进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何谓产业政策

所谓“产业政策”,是指“在处于经济成长过程的国家经济中,为了构建理想的产业结构(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所采取的政策”。受世人瞩目的日本产业政策的实施,主要是在1955年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一经济高度成长期。

当时,在产业结构的制定和推行中担当核心角色的是通商产业省。这可能是由于该省所管辖的范围涉及制造业、资源、能源、流通以及对外贸易等广泛的领域,因此可以统筹协调“结构性改革”。通产省推行产业政策的主要手段是行政指导,其中既有提供补助金,在融资、税收上提供优惠这样的奖励政策,也有通过审议会(合议)进行蓝图提示的方式。例如,通产省内设置的“产业结构审议会”为进行产业引导,制定了《60年代产业政策的展望》、《70年代产业政策的展望》,有效地引导了产业界的适度竞争格局和企业的自主努力意识,日本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规划得以顺利推进。

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基于“收入弹性标准”和“生产力水平上升率标准”。选择并培植适时的领军产业。领军产业的选择因不同时期而不同,需要遵循静态比较优势原则和动态比较优势原则的结合。

静态比较优势原则注重短期经济利益,强调尽快增加财富和收益,偏重于“出口导向”。动态比较优势原则注重长远利益,强调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持续提升和高级化,偏重于“进口替代”。通产省的产业政策致力于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互补:首先,发展可以获取最大利益的出口创汇产业和产品(劳动密集型),为潜在优势产业(即幼稚产业,一般是重化工业)提供发展所需的外汇和资金;然后,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后者的优势迅速从潜在变为现实;当幼稚产业转为成熟产业后,就能够获取更大的比较利益,而且必将支撑原先静态优势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形成更高层次上的静态比较优势。

(二)战后恢复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济高度成长期):重化工业化战略及其关联效应

1·战后恢复期:“倾斜生产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个时期内,粮食增产政策被放到重要位置,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有所降低。但早在1947年起,日本就开始实施资源优先向煤炭、钢铁业集中的倾斜式生产方式。所谓“倾斜生产方式”,是指将占领军总司令部同意进口的少量重油和煤炭优先投入到钢铁和煤炭部门,增产的钢铁作为生产资料优先分配给煤炭业,改善生产设备,以提高煤炭业的生产力水平。在初步实现了煤炭和钢铁这两大基干产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上,再把此类原材料向其他产业及生活资料部门进行分配。另外,金融方面也采取了所谓“倾斜金融”的做法,即把绝对量不足的政府资金通过复兴金融公库(即后来的日本开发银行)优先融资给煤炭、钢铁产业。1947年,日本的煤炭生产量恢复到战前的九成,钢铁产量恢复到战前的约四成。

1949年,日本经济已经步入发展的轨道,政策方向从扩大产量调整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为此通过了《产业合理化促进法》,继煤炭、钢铁业之后,肥料、电力、海运、纤维等基干产业也被选定为“特定产业”,享受倾斜式生产方式的特惠。另外,1949年还通过了《外汇及对外贸易管理法案》,对外汇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特定产业享受外汇的优先配给权。

通过这一系列促进产业合理化的政策和措施,到1955年,日本的产业不但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从出口产业来看,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正处于恢复发展时期,各产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相对而言,纺织业的差距较小,属于相对比较优势。于是,日本将纺织工业作为恢复期的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到1946年,纺织工业已发展成为整个制造业的中心,占制造业生产的比重为23.9%。1950年,纤维产品等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占全部出口的48.2%[14]。轻纺产品的大量出口为重化工业引进技术和更新设备以及购买原材料提供了大量的外汇。从1955年开始,日本逐步进入现代经济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高速发展时期。

2·重化工业战略及其关联效应

在高度成长期的领航者——日本通产省——看来,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等于重化工业化(提高重化工业比重)。例如,高度成长期之初制定的“产业结构调查会报告”指出,重化工业在“收入弹性标准”和“生产力水平上升率标准”这两项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应该被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领军产业。中村隆英的研究表明,就重化工业来说,无论是由对该部门的最终需求派生而来的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度,还是由对其他部门的最终需求派生而来的对该部门的影响度,都非常高[15]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是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高度成长时期。其中重要的契机是朝鲜战争的爆发带来的“特需”(军需)。伴随着大规模的设备投资,钢铁、化学、合成纤维、机械、造船方面的新技术不断从欧美引进。1960—1965年,日本引进技术5000多项,其中化学、钢铁、机械行业引进技术占75%以上[16]。1950—1973年,日本钢铁工业共引进甲种技术136项,其中1951年引进带钢轧机操作技术,1954年引进连续铸造技术,1956年引进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技术,对日本钢铁工业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3年以后,日本钢铁工业技术已基本成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进入了技术输出阶段(韩国的钢铁生产能力在1973年以后迅速提高,主要就是日本技术转移的结果。中国的宝钢也是中日合作的成果之一)。

日本钢铁业飞速发展,1960年,钢产量居美国、前苏联、联邦德国、英国之后,排名第五;1973年,跃升为第三位。到1980年,日本的钢产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表9)。

表9世界各国的钢产量

资料来源:日本鉄鋼業連盟『海外鉄鋼業統計』。

钢铁业的现代化和规模经济使低价优质的钢铁制品的供应成为可能,并由此带来了使用钢铁材料的机械、造船、汽车、家电行业的发展,钢铁业发挥了巨大的产业关联效应。而由钢铁业带动起来的其他各行业通过相互间的产业关联性,进一步扩大了整个社会的设备投资,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投资呼唤投资”[17]。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这一设备投资热潮决定性地奠定了日本的重化工业结构。

在钢铁业的关联领域,造船业首先腾飞。1956年,日本的船舶建造吨位跃居世界第一。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令人惊异。1955年(即高度成长期开始时),日本只有90万辆汽车的产量,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卡车,轿车只有15万辆。汽车的生产规模是美国的六十分之一、英国的八分之一、法国的五分之一左右。进入高度成长期后,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产量急速提高:1960年达48万辆,1965年达190万辆,1970年达529万辆,仅次于美国;1980年产量达到1104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

日本的重化工业率1955年为44.7%,十年后超过了60%,1970年达到62.7%,1990年进一步高达66.9%,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18]

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重化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在强化。其突出表现是出口产品中的重化工业比重急剧提高。以钢铁为例:1960年,日本只占世界钢铁出口总量的5.6%,1970年上升为19.6%,1975年进一步上升为25.9%,已达到世界钢铁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汽车的出口也一样:1970—1975年的5年间出口量增加了一倍以上,1975—1980年的5年间又增加了一倍以上(表10)。

表10 主要工业国的汽车出口量  单位:万辆

资料来源:日本自動車工業会『主要国家自動車統計』。

总之,随着以钢铁和汽车为中心的重化工业的发展,日本的出口产品结构产生了巨变。从战前起就引领日本出口的纤维产业大大后退,金属制品、汽车、家电等机械类产业的比重大幅度提高。1960年,重化学工业品在出口中的比重超过四成,1975年这一比重已经超过了八成。其中汽车、家电、机床、精密机械等机械类产品的比重,从1960年的24.7%上升为1970年的超过50%,1982年更是达到62.8%。

3·小结

总之,1955年开始的高度成长期中,日本将机械、石油化学、钢铁及有色金属、合成纤维、汽车和电子等产业作为重点或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利用恢复时期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获得的外汇和资金,大规模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实施赶超发展。

一百年前,明治政府所畅想的加工贸易立国的梦想在此时已经成功实现。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20世纪70年代,1973年与1978年两次石油危机的发生迫使易受国际环境影响的日本必须作出回应;在紧接着的80年代中期,由来已久的贸易摩擦(如狂风暴雨般向欧美出口工业品,致使日本与欧美特别是与美国间的贸易摩擦不断激化)最终在1985年导致了“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度升值,出口产业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挑战。如何在出口减少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如何应对工厂由于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而向海外大量转移的问题?成功实现了重化工业化的日本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挑战。

(三)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节能技术的开发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日本的成长产业(领军产业)开始发生显著变化。“产业结构审议会”制定的《70年代产业政策的展望》提出了以下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1)研究开发型产业。具体包括:高附加价值的化学制品(fine chemical,如医药品、化妆品、香料、照相材料等)、计算机、半导体、飞机、产业用机器人。(2)深加工产业。具体指工程技术、环保设备、复印机、电子工学、生产和数量控制器、通讯机械等。(3)时装等流行时尚型工业。(4)知识集约型产业。如数据处理服务、软件等。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以后(1978年发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高度成长时期占据产业中心地位的钢铁、石油化学等原材料工业的需求由于能源价格的上升而减退;(2)发展中国家在此类“重厚长大”型产业(如韩国的钢铁业)上的迅速追赶削弱了日本的国际竞争力;(3)电子技术革命的到来为新产业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电子技术的代表是半导体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日本占据的市场份额最高时超过50%;进入90年代后,日本又面临美国的强劲赶超,1992年以后,美国的市场份额开始超越日本。表11显示了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半导体市场前11位企业的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集成电路(IC)的集成能力有了飞跃性提高,在价格降低的同时,还实现了小型化、微型化。IC技术被用于能源、自动化控制等几乎所有产业。这是一场十足的MC(micro electronics)革命。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以节能型新技术——电子技术——为依托的组装加工型工业蓬勃兴起。

表11 世界半导体市场前11位企业的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

注:合计和市场份额中不包括IBM。
资料来源:Datequest调查。根据总公司的国籍计算。

组装加工型工业中的机械部门中,自动化机床、产业用机器人以及CAD、CAM(电脑设计、制造)等纷纷登场,在加工精度提高的同时,以节能、省力为代表的“工厂自动化”(AC)进展迅速。此外,电子技术革命给各种耐用消费品增加了新的性能,提高了品质,如手表、照相器材、家电、医疗器具、汽车、玩具等。

电子技术革命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冲击不亚于18世纪的产业革命。电子产业成为日本新的领军产业,它的基础技术IC取代了高度成长期中钢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加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居世界之首,VTR、机床等运用了最新电子技术的产品行销欧美市场(表12)。

表12 日本的出口产品结构  单位:%

注:“家电”为VTR、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的合计;汽车占出口额比重的最高值是1986年的25.4%。
资料来源:佐貫利雄『日本経済·新論』、日本経済新聞社、1982年。

综上所述,日本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如石油危机)的发展,通过节能等技术进步(再加上严守交货日期、注重售后服务等)形成“差别化”产品生产和销售,这是日本长期拥有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在源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