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正处于经济的转折点

中国正处于经济的转折点

时间:2022-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走向世界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当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我们需要放眼全球。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被投资所直接带动,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未来十年,中国将会带领那些新兴的经济体建立起跨国公司。然而,中国的跨国公司与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的跨国公司不同。目前,大多数起源于中国国内的公司,并不具有集中的资本,均处于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中。

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正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在过去的40多年里,中国的GDP从1971年的980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7.3万亿美元,增长了74.49倍之多。与此同时,人均GDP从218美元增长到5432美元,接近25倍。

中国经济如果以GDP总量来衡量,在2000年超过了意大利,2005年超过了法国,2006年超过了英国,并且在2007年超过了德国,最终于2010年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从1979年到2010年,中国平均GDP增长率达到了9.91%,最高点是1984年的15.2%,最低点是1990年的3.8%。如果以目前的价格水平来衡量,中国的平均GDP增长在过去的32年里达到了15.8%,最高点是1994年的36.41%,最低点是1999年的6.25%。2012年,中国的增长将会放缓至8%左右,低于之前9.91%的平均值。当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我们需要放眼全球。

增长的参与者

中国的经济被众多行业以及公司所代表:这些行业包括钢铁、建筑、太阳能、汽车、电力、煤炭、电子消费品、IT、通信、船舶运输以及制造业;那些有代表性的公司包括鞍山钢铁、宝钢、中国国际建筑集团、中国水电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正泰集团、江西赛维、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电力集团、兖州煤业、华为电信、中兴集团、联想科技、海尔集团、万达集团等。

截至2007年,中国已经发展了4200万家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的年销售介于3000万元至4亿元人民币之间,每家公司雇佣了400~3000名员工,这些中小企业占了国内企业总数的95%,并且为中国创造了68%的出口和75%的就业机会,同时还注册了65%的专利。平均而言,中小企业提供了60%的工业产品,创造了80%的就业。作为一个整体,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为了维持这种动力,它们需要全球化。

是什么创造了这样近乎奇迹的经济增长?

外商投资为过去4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燃料”。外商直接投资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并且从那时开始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投资开始逐渐流出中国,并且这种趋势将会持续下去。

2010年,全球的直接投资规模达到1.12万亿美元,中国是第二大投资目标国,总共接受直接投资1850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16.5%,仅次于美国的1940亿美元,美国占全球总规模的17.3%。

中国对外投资新趋势

从2001年开始,中国对外投资增长迅猛。2007年,中投公司成立,其注册资本为2000亿美元。在2010年,中国的对外投资达到了680亿美元。在接下来的10年,预计将有1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会从中国流向全球。

直到目前,大多数的中国海外投资的目标都是发展中国家或者资源丰富型经济体。将来,很多这样的海外投资将会投向发达国家,它们会汇聚于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管理人才以及科学、工业等领域。

中国公司的扩张

在过去的100年里,世界上发生了许多波由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国际扩张。这些对外直接投资给了那些公司全球扩张的机会。

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时代。到1914年,英国主宰了世界半数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这些投资导致其大规模的全球扩张。

20世纪,则是美国主宰了世界半数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这样的直接投资同样导致了之后美国公司的大规模全球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公司利用了战后的重建、新技术的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大量流入的外商投资,开始向全球扩张。在这期间,像通用电气、宝洁和英特尔这样的公司从单一型经济体扩展成为跨国经济体。美国的扩张基于技术和管理的创新,被全球化所驱使。

1960年以后的一个短时期,日本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资金的援助下,开始通过汽车和电子消费品行业逐渐占据市场份额。日本公司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进行全球扩张,建立起了像松下、丰田和索尼这样的跨国企业。在日本公司提高效率和实行质量管理的同时,美国公司正经历着产品质量低下所带来的伤痛。日本经济的高峰发生在1990年,那时它们通过对外投资控制了超过10%的全球股票。

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被投资所直接带动,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那些外国公司通过培训低成本劳动力,间接地帮助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随着企业的成长、生存和发展,这种进程反过来创造了中国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以及创新。这些中国公司经常从低成本开始,并且与它们的竞争对手通过价格进行竞争。因此,中国企业已经在微利的环境下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方式。

中国公司走向海外的挑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化进程为大型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作出了贡献。未来十年,中国将会带领那些新兴的经济体建立起跨国公司。然而,中国的跨国公司与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的跨国公司不同。后者崛起于一个相对缺少竞争的全球化环境,而前者不得不在一个日益全球化、资本密集型和不断创新的环境中竞争。

目前,大多数起源于中国国内的公司,并不具有集中的资本,均处于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在未来十年,这一全球化的版图将发生显著变化。中国市场具有超过目前所有市场经济体的潜力,根基于巨大的国内市场,中国企业的努力已经证明,其特有的持久力和努力耕耘必将使得中国企业有能力在无情的、不断增长的竞争环境中发展。

比较,只是一部分

许多人往往将日本企业全球化与中国企业未来全球化发展趋势进行比较。

30多年前,日本在美国的投资也始于一个以贸易、汇率摩擦为特征的时代。尽管如此,日本在美国的投资总存量的百分比从1980年的6%上升到1990年的21%,增加了2倍多。

但是,除了与日本企业的一些相似之处外,中国资本海外扩张之路特别是在美国的扩张之路,将是不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全球化的境外投资中,走出国门的中国公司将扮演比20年前的日本更为重要的角色。

原因之一是,日本企业在抵达美国市场时,它们所代表的行业比较集中,尤其集中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则在各个行业里都有经营,涵盖了低技术含量领域到高科技领域。

日本仍然是美国在亚洲的一个重要盟友,然而,中国的战略利益则更加独立。虽然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会遇到比较严格的审查,然而,目前美国、欧洲和中东日益增加的经济问题将有利于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这样来看又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像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企业和日本企业一样,中国企业也将需要完全融入美国以化解华盛顿的反对声音。从历史来看,全球主要城市中,已经有大量的海外华侨、华人成功地融入了当地社会。通过这些海外华人团体,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遇到的障碍会日渐减少。

中国政府支持境外兼并与收购

2012年3月1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将“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能源、原材料、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合作和跨国并购”。

当前的商业环境伴随着政府的支持,中国中小企业应该准备着通过境外全球并购而进一步发展壮大。

Basilio Chen(郑华树)

二〇一二年七月九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