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生的转折点

人生的转折点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的几天,吴崇先没有意识到,刘某某开始反扑了。吴崇先和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拿出了杀手锏,在一次党员大会上,将段村区委的材料公布出来。吴崇先不知道的事,刘某某的历史问题被即东县委书记批示,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予处置。随后的几天,段村区的组织委员,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干部,要吴崇先老实交代自己的历史问题,限期一个星期,什么时候交代了,什么时候解除隔离。

1955年7月的一天,吴崇先以大屯乡信访办主任的身份,去段村区区委区政府开会。开完会议后,区委的有关领导接待了他,并将一个装有人民来信的重要资料亲手交给吴崇先,并向他悄悄地叮嘱了几句。

吴崇先手握着文件袋,心情顿时沉重起来,感觉有千钧重。他一步一步地走出段村区政府驻地,虽然表面上像往常一样,但这一次,回去的步子却是那样的沉重。原来,文件袋里的材料是人民来信,检举大屯乡党委书记刘某某的历史问题。

抗日战争期间,刘某某在胶东一带参加了游击队打日本鬼子。从履历上来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革命。但他在解放战争期间,有严重的问题。

1948年3月,即东、即墨两县抽调百余名干部赴南海专署驻地集结,准备随军南下,接管新解放地区。但接到组织南下接管解放地区的命令后,刘某某犯了个人主义的错误,拒绝服从命令,他躲到一个无人的角落,用手枪对着自己的左腿开了一枪,谎称在战斗中受伤。当时部队准备南下,对刘某某受伤一事并没有深入调查,本着救人要紧的原则,把他送到军队医院治疗。伤好之后,刘某某的左腿瘸了,拖拉着左腿走路。

刘某某出院后,为了自己以后的生活着想,犯了更严重的错误。当时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即墨、即东一带进行拉锯战,刘某某出卖了一次情报,导致共产党的军队在一次作战中,损失惨重。他以卖情报所得的钱,买了一个织袜子的机器,离开了部队,以织袜子卖袜子为生。1949年,国民党大势已去,刘某某又混入共产党的部队中,后来,居然当上了大屯乡的党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刘某某的严重历史问题无人知晓。但是,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个军人落网,在公安机关的审讯中,交代出刘某某出卖情报的罪行。20世纪50年代,刘某某和一位亲戚在一起喝酒,喝得有点醉了,讲出了自己的1948年拒绝南下自残一事的经过。他的这位亲戚,马上跑到段村区委进行举报,引起了组织上的高度重视,开始调查刘某某。

吴崇先手中的文件袋里,就装着刘某某历史问题的重要材料。吴崇先心事重重地回到大屯乡政府,由于这件事情,他对朝夕相处的刘某某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

第二天晚上,两人都在一个宿舍休息,刘某某仿佛察觉到了什么,就拉拢吴崇先。先是对吴崇先好一个表扬,并许诺要向组织推荐提拔吴崇先。吴崇先听了,冷冷地说,如果人有历史问题,当多大的官都不会安心。刘某某听了,一阵干笑。

笑声过后,两人有点尴尬,而刘某某却推心置腹地说:“小吴,我平时待你不错,咱们都是兄弟。你昨天去段村区委开会,带回来的材料给我看一下吧。”吴崇先听了,泠然一惊,忽然意识到,可能有人给了刘某某什么消息,否则他不会这样说。

既然话说到这个程度,吴崇先说:“刘书记,昨天开的会议,组织上让保密,文件袋里的材料,要公布的话,也要按照组织上的指示,在大屯乡开全体党员会议和群众会议的时候再公开,那时也不迟。我是一名党员,党性要求我现在要保密。”看到刘某某的脸色猛地一变,变得非常严峻,吴崇先毫不客气地说:“刘书记,咱两个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我劝你一句,一个人的历史问题,想隐瞒是隐瞒不了的。有什么问题的话,趁早向组织坦白交代,争取组织的宽大处理。”

吴崇先的话音刚落,刘某某没好气地说:“天不早了,睡觉吧!”他猛地吹灭了桌子上的灯,房间里顿时一片黑暗。两人温暖、明朗的关系,随着刘某某“噗”的一下也吹灭了。进入了一个紧张对立的状态,两人都有心事,都到了子夜才迷迷糊糊地入睡。

随后的几天,吴崇先没有意识到,刘某某开始反扑了。一方面通过广泛的人脉和人际关系,进行四处活动;另一方面,在大屯乡营造声势,通过拉拢的方式,孤立吴崇先。

刘某某在大屯乡放出风来,吴崇先对他进行恶毒攻击,污蔑他有历史问题,并扬言说:“即使我有问题,即东县也处理不了!更何况咱没有任何问题,我是抗日的老革命!”

吴崇先和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拿出了杀手锏,在一次党员大会上,将段村区委的材料公布出来。刘某某顿时没了脾气,从态度嚣张一下子变成了精神萎靡,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这一招是致命的,把刘某某打击得六神无主,产生了自寻短见的念头。他拿着一根绳子跑了出去,哭着闹着要上吊自杀,被大屯乡的通讯员俞少保发现,救了下来。

这个事情闹到了段村区委,段村区上报到即东县县委。段村区委书记下了指示,要求吴崇先先把这个事情压下。随后,即东县公安局的鲁部长,也出面把这个事情压下来了。

“最初让我开会,交给我刘某某历史问题的材料,让我主持召开群众大会……现在却把问题压下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如此反差,吴崇先感觉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有人很含蓄地给吴崇先透露了一个消息,检举刘某某的那个亲戚,出尔反尔,撤销了对刘的检举,“说自己和刘发生了矛盾,为了泄私愤,故意找茬,检举他”。再加上刘某某解放前在南海专区根深蒂固,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被放大。吴崇先不知道的事,刘某某的历史问题被即东县委书记批示,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予处置。

此后,吴崇先在大屯乡逐渐被排挤了,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之中。本来是吴崇先应该到段村区、即东县开会,但是参会通知却被刘某某压了下来,刘某某另安排人前去参加会议。原来和吴崇先关系非常亲密的人,有一些人渐渐对他疏远,吴崇先感觉到一切都变了,他被孤立、被冷落了。在大屯乡政府,就像一个多余的人。虽然是夏天,吴崇先第一次感到一股寒冷之气,将自己包围。那些日子,吴崇先闷闷不乐,看不清未来的前景。

有一天,即东县武装部一行十余人来到大屯乡政府,他们全副武装,如临大敌,将吴崇先隔离了,把他隔离在一所学校的一个办公室里。

吴崇先感到不可思议,乡长周光书很同情吴崇先的处境,悄悄地告诉吴崇先,刘某某整了一份吴崇先1948年在俞家屯的材料,材料中有不少诬陷,最可怕的是罗织罪名——吴崇先是国民党特务,长期潜伏在革命队伍中。

随后的几天,段村区的组织委员,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干部,要吴崇先老实交代自己的历史问题,限期一个星期,什么时候交代了,什么时候解除隔离。吴崇先竭力表白,1947年自己才17岁,是青救会的指导员,参加了革命工作,搞土改,斗地主。1948年被国民党抓走,在济南当了十几天国民党的兵,这个事组织上早已认定。几次辩解无效,吴崇先听到“眼镜”诬陷自己是国民党特务,怒不可遏,拍案而起,一把把桌子掀翻,一拳把“眼镜”打翻在地。眼镜掉在地上,“眼镜”满地乱摸,不打官腔了,连话都说不利索了:“小吴,你这是干什么,我是奉上级命令来调查的。”

“调查个屁,老子一身清白,我有什么问题。我不干了,什么干部身份,我统统不要了。不当干部,我照样活得好好的!”

吴崇先说完,破门而出,扬长而去。那天下午,吴崇先在俞家屯附近的一个小山坡上,面对人生的困境,回想自己人生中重要的时刻,他如同一尊雕像,一直坐到夕阳西下。他考虑今后将何去何从?当暮色四起,有三个字出现在他脑海里——“闯关东”,天无绝人之路,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他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家乡去闯荡。

多年之后,吴崇先在东北的长白山下,为“闯关东”这个决定感到无比的庆幸。他清楚地认识自己,这就是命运——一生当农夫。只不过生逢其时,在民国乱世,他被卷入时代潮流之中,阴差阳错,当了几年兵。当兵为他的人生增加了传奇的色彩,而当农民种地是他一生的本色和本分。种地多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你用汗水去浇灌,地不会欺骗人,种地没有尔虞我诈,耕种没有钩心斗角。即使短暂的斗争和革命,如同风吹过,折腾一阵子,地还不得照样种。播下种子,庄稼就长出来。辛勤耕耘,就会收获更多的粮食。这就是吴崇先的人生哲学,正是他抱着这样朴素的信念,以种田为生,反而躲过诸多政治运动,躲过时代的狂风暴雨。吴崇先到了晚年,多次慨叹,如果当年一直在军队,或者在政府机关, 自己耿直的性格,肯定会在运动中被整、被批、被斗,只因为耕种的人生,生活才更加安稳、踏实,不仅能保全性命,还能接济整个家族度过大饥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