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精神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产业生产机制研究

精神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产业生产机制研究

时间:2022-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市场经济范畴的产业,是对于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一系列组织机制和制度安排。文化产业不断整合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拓展精神产品的边界。

精神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产业生产机制研究

精神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产业生产机制研究(1)

南京艺术学院 李向民

河南大学 姚 峰

内容提要:本文指出精神力量主导的文化生产与市场制度的结合,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创意和品牌等无形生产要素对经济贡献日益增长,成为核心资源,基于这些核心资源形成了文化生产主体的个体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两种形态,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文化生产的原创性生产、复制性生产和再生产三种方式,及其相应的多元产出结构,最后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几种生产战略。

关键词:文化产业;精神经济;生产主体;生产要素;产出结构

一、精神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产业

1.从文化到文化产业———精神与经济的交汇

在人类如火如荼地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文化”相伴而生,而文化一旦产生就成为人类的“第二自然”(Berger,1967)。文化不同于自然的原生性,它是人类自身活动的产物,来自人类创造性的精神建构。动态来看,文化是人类创造性的精神过程和精神实践,从静态来看,文化是这种精神实践活动的产物及积累。从狭义来看,是人类创造的符号和意义系统(Parsons,1951),或者是观念再生产的领域,即人类的精神世界(Marcuse,1974),从广义上,文化是人类的精神领域投射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认识文化。文化可以是一种人类对理想追求(Baunman,1973),是一种表意性的实践活动(Said,1984;Bocock,1992),也可以是建立在符号之上的意义模式和概念系统(Geertz,1999),是有关共同意义的生活方式(Wil‐liams,1997),是雅致和高尚的产物,是知识和思想的精华部分的积累(Ar‐nold,1869;Said,1984)。无论是简单原始的文化,还是复杂发达的文化,都包含三个层次:器物、制度和观念(Malinowski,1944)。从社会角度定义文化是知性的作业与活动,尤其是艺术方面的,包括音乐、文学、绘画与雕刻、戏剧与电影,有时加上哲学、学术、历史(Williams,1961)。

尽管文化及文化成果在历史上很早就进入了人类的经济领域,正如工艺品是最早进入市场的劳动产品(李向民,1987),但是文化产业的出现却远远滞后于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随着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市场机制主导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制度安排,经济因素和市场规则渗透并主导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市场经济范畴的产业,是对于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一系列组织机制和制度安排。特别在工业革命之后,福特主义式(Fordism)(2)的标准化生产线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延伸到文化领域,法兰克福学派随即意识到了这种变化,并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Cultural In‐dustry”(文化产业或文化工业)这一概念,用来描述商业化、技术化和标准化的文化产品生产方式(Hockheimer&Adorno,1947)。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产业的分析是基于一种批判的立场,认为文化产业是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对文化的侵害,是文化的异化。(3)由于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产业研究的启蒙意义及其深远的影响,人们现在更多地使用“Cultural Industries”以表示区别,借此表明一种中性的态度。同样的中性用法还有“Creative Industries”(创意产业),将创意视为“文化的核心”,将创意产业视为创意的生产、分布、消费和享用(Hartley,2005)。

“文化”与“产业”是和而不同的两个概念(李向民,2011)。文化产业本质上就是通过“产业”这种经济活动组织方式,将精神力量主导的文化生产与市场制度、市场原则相结合,通过规模化战略或者个性化战略组织生产,将文化产品转变为消费性商品通过市场机制提供给消费者,并通过有意识的营销策略促进文化商品的消费,从而实现产业的价值和利润。

精神力量构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和摇篮,经济力量则给人类文化活动提供了全新的运行模式,得益于与经济动力和市场机制的结合,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开始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2.精神经济与文化产业的互动

当今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精神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当生产力的释放使得人类开始能够摆脱物质资源的束缚,人类社会已经逐步精神化(李向民,1986)。一方面精神生产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精神资源成为生产领域的稀缺资源,另一方面人类的精神需求上升到一个更迫切的层面,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从质量从数量方面都不断呈现上升的趋势。传统的以满足人类基本物质需求为目的的生产方式正在被扬弃。同样是衣食住行,衣更讲究服装品牌、款式,食更讲究餐饮的口味和环境,住更讲究酒店舒适和柔性服务,行更讲究车的设计和品牌,这些都是过去未曾得到重视的。精神的生产和消费改变了整个社会面貌,精神资源特别是创意资源成为文化生产领域的稀缺性资源,而文化消费来源于人类的精神需求,精神需求的多层次性、多形式性、变动性又促进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的多层次、多形式和推陈出新,丰富的文化成果是人类精神活动最直接的体现。

精神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文化、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式生长。以科学生产为重点的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4)和以创意生产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正是精神经济的两大重要产业领域。文化产业不断拓展着产业的边界,技术、设计、品牌这三个精神经济的支柱(李向民,1999)都逐步被吸纳进了文化产业的生产领域,并且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技术、设计与品牌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步伐都得以加速。文化产业不断整合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拓展精神产品的边界。随着文化与经济两股力量的融合,文化产业给精神产品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二、精神因素主导的文化产业生产要素与生产主体结构

1.文化产业的生产要素投入

从经济的意义来看,任何产业的生产本质上都是一种技术性价值创造和转换过程,文化产业也不例外。然而,文化产业生产的特殊性根源于精神因素的主导性上,生产过程还遵循精神生产的规律。历史上不同要素在生产投入结构中支配性地位的演变常被用来作为对人类社会进行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在精神经济的背景下,要素的组合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首先,在文化产业的生产领域,物质性资源的作用开始弱化,人类自身作为资源拥有者及其精神资源成为生产最核心的要素,文化产业的生产是人类精神劳动的直接体现。其次,要素在生产中的使用机制也发生改变。精神劳动成为文化生产的直接推进剂,这也改变劳动要素的传统面貌,使得劳动不再是体能力量的代名词。再次,创意能力作为生产性资源进入文化生产领域,其投入的数量与质量及其使用机制决定着生产的过程及最终产出的效果,这是以往任何产业所不曾具有的。

因此,在精神经济时代,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而是创意和品牌。人们时常为代工企业鸣不平,认为中国工人累死累活生产出来的商品,到了欧美,只是简单地贴了一个标签,就使价格轻易地翻上十倍甚至几十倍。其实这种认识是基于一种物质经济时代的落后观念。精神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是品牌和设计,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技术,而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甚至资金,都不是稀缺的要素,在商品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微不足道。

2.文化产业的生产主体

从对核心要素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来看。每种生产要素都属于其所有者,在市场机制下,通过契约的方式投入生产过程,并索取要素报酬。在现代文化产业生产机制和分工体系下,部分要素所有者让渡使用权,可以只参与分配过程,并不一定需要实际参与生产过程之中,而另一部分要素却不具有这样的可分割性。尽管劳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但是没有劳动者个人(劳动要素的所有者)对生产过程的实际参与,劳动的生产职能就无从实现。对于精神劳动而言,所有权和使用权甚至是很难分开的。创意资源亦如此,创意要素的提供者与生产过程是不能脱离的。因此,对于文化产业而言,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核心要素即精神资源的提供者的参与。

从规模来看,文化产业的生产主体可以是个人形式和企业形式。个人形式是个人使用和处置生产所需的全部要素,组织生产过程。企业的实质是一种团队的生产方式(Alchian&Demsetz,1972),团队的优势在于能以复杂的方式组合所有要素,并提供生产的高效率。在文化产业中,在文学、绘画、舞蹈、音乐创作领域存在着为数较多的个体性生产者,而在以影视为典型的产业类别中,企业作为生产者的形式放大了团队的优势,加速了这些行业的发展。

从专业分工的角度,现代产业的生产过程越来越依赖专业分工及合作,而且随着生产的规模化和技术复杂性的递增,文化产业自身对知识和创意的依赖性的增强,这种建立知识与技能专业化的分工体系不断深化,使得从整体上看,文化产业的生产越来越表现为一个分工和合作的体系。从个体来看,单个生产主体都凭借某种特殊的知识与技能,成为分工与合作链条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电影产业(film industry)是一个具有现代特征的典型的文化产业,在电影产业生产过程的四个阶段中(即编剧与集资、拍片准备、拍摄、组合)包含着众多的分工。电影生产创造过程包括音乐创作、音效、化妆造型、服装道具设计、演员的表演创作、剧本创作、摄影、画面后期制作、后期剪辑组合等多种专业性极强的活动,这些声光画演专业活动都是由导演、作曲、录音师、配音演员、摄影师、剪辑师、灯光师、视觉特效专家、演员、特技演员、化妆师、服装师、发型师,以及辅助性的场记、对白员、制片会计等各种专业人员来承担。因此,文化产业的生产主体就体现为这些不同技能的拥有者及其组合而成的团队,生产过程就是分工和合作基础上的技能与知识的交换、互动与组合的过程。

三、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

产业化的力量不断改变原有的文化生产方式,使得文化产业的生产表现出层次性,这既是由精神生产的规律所决定,也是产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所导致。

1.原创性生产

文化的原创性生产本质上体现为文化成果从无到有的产生和创造过程,原创性生产是文化产业最基础性的生产方式。

对于原创性生产而言创意的产品化过程,即将原始的观点、设想、思路等具体化为一种文化成果和创意产品。原创性生产本质上是文化产业的研发过程。因此,原创性生产最为关键的投入要素是创意和人力资本,这两者在原创性生产过程中结合,借助其他物质投入要素,形成创意产品。一方面,个体生产者的自然生理属性是创意要素的基础,创意与个体紧密结合,创意的生产依赖于个体的精神生产和素质的培育,创意的使用离不开个体生产者对文化生产过程的参与。另一方面,个体生产者的社会属性,特别是分工合作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资本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结构、情感倾向、审美旨趣也对创意要素的生产和使用发挥着重要影响,要素所有者的合作和互动也会促进创意要素的生成和转化。

尽管原创性生产是全新的创造过程,但这种创造仍然离不开既有的文化背景、文化成果和知识的积累。为了提高创意要素的生产力,要素的拥有者就需要不断进行专用性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包括知识积累、艺术素质培养、审美趣味培育以及情感体验的蓄积等。这种专用性的投资能够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和创意的结合效率和生产转化效率。

在文化产业中,原创性生产主要由创意资源的所有者来承担,他们将自身的创意性精神要素作为资源投入文化产业的生产过程,构成文化产业最直接和最核心的生产力。通过直接从事各种类型的艺术和文化活动,生产者将自身创造性和艺术性的精神劳动凝结在各种泛精神产品和准精神产品之中,并在其产品之中凝结独特的生产者个体的主观性认知和情感。由于创意和创新在文化产业内一直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因此,创意性生产主体也成为一种稀缺性的人才,这样的生产主体有时也被人们称为“创意阶层”(Florida,2002),用来描述其对于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从经济动因的角度,原创性生产至少有两种基本的驱动力,即以市场趣味为导向的生产,以及以生产者个人或集体的精神旨趣为导向的创作。历史上关于两种生产导向的争论一直未曾停息。一方面,支持者看到经济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历史上只有在一些富裕的人们摆脱了物质匮乏的束缚后,才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贡献于创作活动,只有在人们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有更多的闲暇,才能更多地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和文化消费,经济动因是有效的激励手段,市场竞争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一方面,反对者看到了精神生产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体验性和前瞻性,文化生产具有使命的特殊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化亦如此。法兰克福学派一直强调文化生产的根本意义在于对现实生活的批判性(Horkheimer&Adorno,1947),担心文化生产为商业利益和市场趣味所左右,对产业化一直保持一种警惕和批判的态度。从历史来看,各国政权的资助和公共组织的支持,也是一种替代因素,通过减少生产者创作过程中经济压力与束缚,来削弱文化生产的经济驱动。

当代,在文化产业已经作为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得以确立,文化生产与市场因素相互渗透的背景下,一些产业生产者开始用技术的方式而非价值判断的方式来淡化这一矛盾,用调和和折中来代替选择和取舍。正如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所言,“导演有两种:在电影构想与拍摄的时候,有些导演会在心里想到大众,另一些导演则是根本不考虑大众。对于前者,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而对于后者,电影是个人的探险。这两者在本质上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是路线的不同。”“在现代社会,没有一种艺术能够脱离经济的束缚……关键在于,金钱考虑不一定会使艺术家减少创意,或使电影计划降低价值。”(5)如何调和两种动因,便成为一种技艺。

2.复制性生产

复制性生产是文化产业的一种典型的生产方式。不同于原创性生产的从无到有的创设过程,复制性生产的主要职能是对既有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成果进行规模化的复制、储存、再现和传递。生产过程中使用和创造各种传播手段和媒介,将原创性精神产品与媒介结合,通过媒介的复制与拷贝,实现文化产品的规模化产出。原创性的文化成果是复制性生产所必需的投入,为此需要以市场交易的方式从原创性生产者手中购买原创性文化产品,获取文化产品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复制性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方式。从这个意义上,由于复制性生产,文化更加“产业化”,现代产业的特征如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与消费都是通过复制性生产而得以实现。市场导向意味着以市场作为生产的目的和出发,将文化产品适时推入市场,并促使产品在一定的时间内为尽可能多的目标对象所消费。市场的接受度和竞争程度反过来成为制约生产的因素。

复制性生产有着很强的经济动因。文化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初始成本较高而再生产成本非常低,所以传播能比生产给投资者带来更可靠的回报(Fiske,1987)。对于复制性生产者每增加一点生产量和销售量都意味着收益的增加,而在生产端的规模化生产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实现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

3.再生产

再生产意味着当文化产品创作完成后,并不表示该产品生产过程的终结。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后,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下,文化产品自身又继续开启新的生产过程,提供新一轮的意义和社会关系等文化产品的生产,形成丰富多样的文化衍生产品。在费斯克对电视传媒的研究中,节目制作人完成原创性生产,将节目卖给发行人,完成第一轮的生产即节目本身的生产。而在再生产中,作为商品的节目本身变成生产者,通过传媒的播放,节目生产出观众,观众则作为商品被发行人出售给广告商和赞助人(Fiske,1987)。现代的体育产业、电影产业都在不断进行着再生产,并将这种注意力和声望销售给其他产业,体育产业将比赛转播权及其注意力销售给赞助商,迪斯尼的动画电影带来了迪斯尼乐园的繁荣,电影业创造了明星这种独特的产品,而明星反过来生产并销售其观众和影迷给代言商和赞助商。

四、文化产业的产出结构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图:文化产业的产出结构

在产出端,文化产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商品化的产出。

1.类型多样的消费性文化产品

这些产品可以是与物质载体结合的有形产品(准精神产品,李向民,1987),也可以是无形的文化服务;可以是实体性的商品(如唱片),也可以是数字虚拟性的(如数字音乐格式),消费性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最基础性的产出,直接服务于精神需求的满足。

2.符号和意义系统

文化的独特性在于不仅仅是产品,也是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的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Geertz,1999),是关于艺术和知识,制度和日常行为的价值和意义(Williams,1998)。所有的意义体系的生产都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之内完成的(Fiske,1987),而其生产者恰恰是文化产业的目标对象———消费者。消费者是能动的主体,体现在其是主观精神力量的拥有者。个人在生活中不断进行对意义的追寻、对生命的解释,这种追寻同样延伸到市场领域。在购买与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是能动的精神思考者,寻求对自身行为的解释,获取各种精神性体验,经由个体的精神劳动加工,为各种产品及消费体验赋予各种符号与意义,将对产品的认知、个人的喜好与厌恶附着于产品之中,并将认知和情感延伸到产品的品牌和厂商。正如一首音乐作品是由作曲家创作,由表演者演奏,但赋予音乐某种情感意义只能由欣赏者的主观体验性的精神劳动来实现。符号和意义的生产不能离开消费者个体而实现,并且烙上强烈的个体特征,对同一客体,不同个体的体验和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3.社会关系体系

文化本质是人与人在社会互动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社会产物。社会关系既是文化生产的背景,又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产出。个体在社会网络中进行对“自我”与“非我”的审视,产生“个性与共性”的认知,对“身份”的选择,对“声望”的追逐,对“分享”的参与,对“归属”的渴望。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个体通过对文化产出的占有,满足了其社会性需求,从而自身获得了“社会性”。个体通过市场行为交换“意义、快感和社会身份”(Fiske,1987),维护着符号秩序和组织完整,维护道德(一种思想体系),沟通体系和交换结构(Baudril‐lard,1970)。

现代文化产业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将三种形式的产出进行融合,把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整合进一个系统,“消费的真相在于它并非一种享受功能,而是一种生产功能”(Baudrillard,1970),于是文化生产就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同时如火如荼地展开。产业内的生产者积极地对消费领域提供输出,力图参与、引导和控制符号意义和社会关系的个体生产过程,改变生产和消费的结构。不仅如此,生产者可以对其他行业的产出进行再生产,借由后两种产出形式,赋予其他产品以额外的意义和关系等文化内涵,增加其价值,由此产生了“产业的文化化”。文化产业走出产业领域,向其他行业不断渗透。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iPod、iPhone或iPad,商品的物质性仅仅是基础和承载,更体现美轮美奂的工业设计,是具有高度美感的艺术结晶。产品的体验性是设计的唯一出发点,产品、零售方式都服务于消费体验的深化,这种体验性体现在“产品雅致得让成年人爱不释手,又简单得让小孩子都会用”,甚至连字都不会认的两岁半小孩都能无障碍地自如使用iPad(6)。苹果把消费者和生产者整合进一个商业系统,硬件产品、软件销售、音乐分享到网络商店成为一个平台,硬件的购买与销售,数字内容的购买与销售,版权、格式与标准的开发,用户主导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开发与销售都成为一体。不仅如此,苹果更成为一个意义的符号、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一种身份和归属。“打开苹果包装本身就是那么令人陶醉,以至于要用摄像机拍下整个过程,并将视频传到You Tube上。”“那些早期的iPod接受者喜欢在夜晚散步时相互交流音乐感受,将自己的耳机插入对方的iPod,或通过耳机一起收听传出的音乐……在纽约,iPod是年轻人的共同语言,他们因为音乐而相识……音乐分享便由此引发了另一种文化现象:对他人音乐爱好的发掘。”(7)苹果迷们把乔布斯(Steve Jobs)称作“教主”,对苹果的情感成为一种“宗教”———正是一种社会性的认同、崇拜、归属。对于苹果,物质产品仅仅是基础,产品中“装着个人情感、生活和经历的组成部分”,成功根源在于对于生活方式的输出、对于社会关系的输出。

五、文化产业的生产战略

现代产业的发展已经不再单纯地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方式了,战略工具的使用丰富了产业生产的多样性。

成本领先战略。通过生产流程的改进、规模化的产出,降低产品成本以获取竞争优势一直是传统的竞争方式。成本领先常常与规模化相关联,尤其在复制性生产领域,书籍的销量、唱片的发行量、软件的下载量、网页的点击率都是在竞争中成功的基础。成本领先战略技术因素有着强烈的敏感性,而技术正是精神经济的支柱之一。艾伦·莱恩(Allen Lane)在1935年推出企鹅书系,在此之前,图书是稀有之物,当时一般的硬皮封面小说要卖七八先令,而企鹅图书只卖六便士,相当于一包香烟的价格(香烟那时是廉价的、畅销的消费品),“借书人”变成了“买书人”,价廉物美的图书进入了千家万户。企鹅公司第一年就卖出了300万册,大获成功。正如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所言,“以读者的身份,我为企鹅书系拍手喝彩;以作者的身份,我不遗余力地诅咒它们。”

差异化战略。差异性战略要求生产者突出生产的个性因素,并使消费者认可这种差异性。设计与品牌成为差异化战略的最好工具,特别是对于文化生产者,不仅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去遵循差异化战略,通过文化产品转变为差异化的符号和价值的直接生产者。差异化战略使得文化生产者进入其他产业,一些曾经为机器大工业所抛弃的小规模手工订制,正在重新受到人们的追捧。一些国际知名的奢侈品,从工业上看都是小制作,如小化工香奈儿5号香水,小皮革LV箱包,小五金蒂凡尼首饰,不仅成为财富的象征,更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市值。它们的成功,无不依赖于品牌的运作、设计的创新和工艺的精湛。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些奢侈品与其说是物质产品,不如说是精神产品的成功。而影视、传媒等文化产业,由于便捷地吸引了社会的注意力,成为打造品牌、扩大影响的捷径。影视明星出任产品形象大使、影视形象的特许经营等,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文化产品与物质生产嫁接的通道,是实现差异化的重要战略工具。

集中化战略。集中化战略意味着将战略力量聚集于特定的用户、产品或者地区。计臻于精,文化生产者对地域性的保持、对创作风格的坚持、对产品受众的选择,都会以经验累积和顾客忠诚的形式获得回报。对于苹果公司而言,企业定位为“基于互联网的生活方式”提供商,迄今其产品线只包括个人电脑、音乐播放器、手机、平板电脑,并都是围绕互联网的生活体验而开发。基于产品,苹果集中性地生产、输出品牌和声望,并将其在产业内外出售。苹果于2005年推出了“Made for iPod”的许可计划,准许授权厂商设计和生产苹果的附件产品。为了在自己的产品上印上苹果的标志,诸多厂商参与其中,包括Bose、Belkin这样的技术公司,也包括Gucci、Swarovsky、Channel等时尚品牌,甚至连BMW、Volvo、Smart、Mercedes这样的汽车厂商也竞相参与。Altec Lansing公司为苹果设计的便携音箱in Motion占据了公司2003年全年利润的一半。

对文化生产者而言,分析产业环境、洞察竞争结构、制定与执行战略是成功的因素,竞争战略(Porter,1980)的选择取决于文化产品的特征、本领域内的竞争状况以及自身的优劣势。

参考文献

1.李向民:《精神经济》,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李向民:《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文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6.[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7.[美]卡迈恩·加洛:《非同凡想:乔布斯的创新启示》,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8.[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9.Raymond Williams,“The Analysis of Culture,in John Storey”,ed.,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 Reader.London:Prentice Hall,1998.

10.John Fiske.Television Culture:Popular Pleasures and Politics.London:Methuen,1987.

11.Peter L.Berger.The Sacred Canopy: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New York:Ancher,1967.

12.Raymond Williams.“The Analysis of Culture.in John Storey”.ed.,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n Introduction,London:Prentice Hall,1998.

The Research on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ce Economics

Li Xiangmin Yao Feng

Abstract: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intelligence power controls the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producing and market institution;enhances the forma‐ 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Intangible production factors,such as innovation and brand,devoting more and more to the economy,have become the core resources.Basing on those core resources,the subjects of culture producing develop two forms:individual production and specializa‐tion production.The paper then points out that three methods of culture pro‐ducing‐original,duplicate and recreation and the related multi‐producing or‐ganization.In the end,the paper indicates several producing strategies of cul‐tural industries.

Key words:cultural industries;intelligence economics;producing sub‐jects;production factors;production organization

【注释】

(1)*本文是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课题“文化经济学”研究成果。

(2)“福特主义”概念最早由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提出,是一种基于市场和规模生产的刚性生产模式和新型工业化生活模式。

(3)这也深深植根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当二战时期法西斯主义利用大众媒介手段进行“机械复制”,大范围地对社会文化施加影响和控制时,这种批判体现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使命的思考和担忧。

(4)最早由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提出,马克卢普使用了一个非常宽泛的知识概念的界定,来测度知识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5)参见[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6)2010年4月,iPad面世后没多久,托德·拉平拿给两岁半的女儿玩,并录下一段视频放在You Tube上,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产生了极大的轰动。

(7)Setve Crandall提到:“她(一位30岁左右的iPod音乐迷)径直走到我面前停下,我吃了一惊。她摘下耳机,并示意我也摘下耳机”……并把我的耳机插入她的iPod,我们就这样听了大约半分钟对方的音乐,没有任何言语的交谈。随后我们道了别,就各自离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