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循环经济下的生产者理论

循环经济下的生产者理论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循环经济要求人类在生产、消费等所有领域做到物尽其用,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由此可见,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

消费者日趋强烈的绿色消费诉求使得越来越多的生产者进行企业的“生态转型”和“绿色再造”,将生态经营理念融入企业的经济决策和日常管理活动中,增加管理的生态内涵,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生态竞争力。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企业推行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是实行清洁生产机制(CDM)。本节将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循环型企业的相关理论和企业的行为表现。

4.2.1 循环经济下与生产者相关的理论阐述

在当代社会,企业既是社会产品的生产者,同时又是大部分污染物的制造者,因此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循环经济下与生产者相关的理论包括资源稀缺性转移理论、生产负外部性内部化理论、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社会责任理论(CSR)等。

1.资源稀缺性转移理论

资源的稀缺性一直是经济学存在的前提。稀缺性的最原始含义是指一个社会的资源有限,致使这个社会不可能生产出能够满足人类全部需求的商品和服务。这里的资源应从广义的角度加以理解,包括从事生产活动所必需的一切要素投入。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生产要素被划分为三大基本范畴,即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可表达为:Q=A·f(L,K,N),其中Q为产出,A、L、K、N分别为经济中的技术水平、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土地投入量。

传统经济学在研究生产活动时,经常将函数中的劳动力投入L和资本投入K看作内生变量,将自然资源(不包括环境资源)投入N和技术水平A看作外生变量。这正反映了传统经济学只重视人类经济系统而忽略支持人类经济系统运行的生态系统的狭隘思维方式。但事实是,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生态环境(含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与资本和劳动力一样都具有稀缺性,只不过这三种要素的稀缺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稀缺程度有所差别。

在工业化运动历经200多年后,2011年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劳动力相对过剩,资本相对充裕,而支撑人类经济系统的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愈发脆弱,人类面临的稀缺资源类型已逐步由劳动力、资本稀缺转变为生态环境稀缺。随着生态环境成为稀缺要素,经济学研究应该更加关注生态环境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追求绿色GDP。在这一背景之下,循环经济理念得到广泛重视。人们日益相信,以“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并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的循环经济模式,有助于克服由于生态环境稀缺而给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阻碍和难题。因此,“稀缺性”向生态环境的转移,是循环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经济学前提,也是生产者转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

2.生产负外部性内部化理论

2009年1月1日起,中国正式施行《循环经济促进法》,确立了六项基本管理制度[1]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生产者责任延伸(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制度便是其中之一。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强调,生产者的责任并非只在于生产阶段,而须将其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产品消费后的回收处理和再生利用阶段。按照这一理念提出者托马斯的思想,生产者责任分为产品责任、经济责任、物质责任、信息责任以及所有权责任。

按照外部性理论来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质上就是一种对生产者的生产负外部性的政府管制,是废物管理阶段因市场失灵而引发的对政策手段的依赖。对于生产负外部性问题的治理措施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庇古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由于当时英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没有重视环境成本的影响,使得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而日趋严重,空气污染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从而造成了社会损失。按照古典经济学的分析,空气是自然财富,工厂可以自由排放污染物,因而工厂排污并不构成生产成本,这样就必然会造成企业的私人成本与实际的社会成本出现差异,而这一差异未能反映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就形成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外部成本,庇古称之为边际净社会产品与边际净私人产品的差额。庇古认为,这一差额或成本不能在市场上自行消除,因为这些影响和成本与造成污染的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不直接相关,即污染并不影响该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在此情况下,政府应采取行动,以征税的形式将污染成本纳入产品的价格之中。庇古这一关于外部成本通过征税(庇古税)使之内部化的构想,构成了环境污染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受其影响,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积极采取排污收费的办法,努力将负外部性内部化。

3.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随着人们对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环境的日益关注而产生的,它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当时只是作为物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方面,大规模、有意识地研究绿色物流是在90年代初。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最早在1996年由美国国际科学基金(NRC)资助的一项“环境负责制造”的研究提出,Jeremy Hall(《环境供应链动态》,2000)将其定义为: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引入新的设计思想,对原材料购买、生产、消费、废物回收再利用构成的整个供应链进行生态设计,通过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内部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整条供应链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实现系统的环境优化。绿色供应链旨在综合考虑制造业供应链中的资源环境影响,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解决环境问题。

循环经济要求人类在生产、消费等所有领域做到物尽其用,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在微观层面,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在纵向延长生产链条,从产品生产延伸到废旧产品的处理和再生,在横向拓展技术体系,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宏观层面上,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整个社会技术体系实现网络化,使资源实现跨产业的循环利用,废弃物实现产业无害化处理。由此可见,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面向循环经济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如下五个要点:(1)将绿色原则贯穿于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评估体系中;(2)加大对绿色技术的培训和推广;(3)在绿色供应链节点企业中推行生态设计和清洁生产;(4)延长生产链条,加强逆向供应链管理;(5)在供应链各节点间构建绿色运输体系。

4.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益外,还要考虑相关利益人,与雇员、雇员的家属、当地社区和广义的社会携手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商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担当,一个以正直、可信的价值和长远手段为基础,前后一致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能为企业带来业务上的利益,并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

上述四种理论分别指出,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稀缺要素,应在分析企业的生产函数时将其视为内生变量,纳入企业成本范畴;其次要将生产负外部性内部化,将环境成本计入企业成本;第三,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需主动引入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循环型产品生产的上下游之间进行节能清洁生产,尽可能减少负外部性;最后要充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4.2.2 循环经济下的生产者行为分析

1.传统经济下的生产者行为

生产者的利润是其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的行为目标是利润极大化。在此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于是可将生产函数简写为Q0=f(L,K,N),其中L表示劳动投入数量,K表示资本投入数量,N表示土地投入数量。给定商品价格为P0,给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分别为w、r和b,π表示利润。可将生产者的要素投入选择行为转化为如下经济学问题:生产者的目标函数为maxπ=P0Q0-(wL+rK+bN),约束条件是s.t.Q0=f(L,K,N)。进一步地,可通过求解约束条件下的目标函数极大化问题,得到生产者在要素投入上的选择。

不过,上述设定忽略了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生态环境,进而未考虑使用生态环境要素的代价,这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偏离。也就是说,厂商的生产行为所造成的环境负外部性难以通过生产函数和利润函数体现出来,从而难以实现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要素的最优配置。

2.循环经济下的生产者行为

循环经济条件下,伴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要素,人们日益意识到必须将其纳入厂商的决策系统,方能实现生产与环保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在循环经济条件下,厂商的决策依然是根据“成本-收益”的对比状况来确定,依然追求利润极大化,但构造利润函数的成本和收益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成本包括了使用生态环境要素的代价(环境成本),收益也包括了生态环境保护所带来的收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基于上述考虑,可构造新的利润函数及其约束条件。循环经济条件下由于新增了生态环境要素,新的生产函数转变为Q=f(L,K,N,E),其中E表示生态环境投入数量。给定商品价格为P(与传统产品相比,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产品附加值大、价格也更高,这意味着其中包含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给定生态环境的价格为c,π表示利润。那么有:π=PQ-(wL+rK+bN+cE)。

综合上述讨论,可将生产者在循环经济条件下的要素投入选择行为转化为如下经济学问题:生产者的目标函数为maxπ=PQ-(wL+rK+bN+cE),约束条件是s.t.Q=f(L,K,N,E)。进一步地,可通过求解约束条件下的目标函数极大化问题,得到生产者在循环经济条件下的要素投入选择。

3.企业推行循环经济的动因分析

循环经济实践的主要领域在企业,循环经济的微观收益也主要体现在企业,因此企业推行循环经济有现实必要性和潜在可能性。以下从主动、被动、跟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企业推行循环经济的动因。

(1)主动方面。企业推行循环经济有其内在的利益诉求。首先,在循环经济呼声日益高涨以及绿色消费的引力驱动下,循环型企业的声誉价值是巨大的,这种无形资产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品牌价值;其次,节能降耗本身就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从长期来看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减少废弃物排放收费或污染物治理的资金投入都是企业直接或间接获得的收益;最后,在资源价格日益攀升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加深的大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转变生产方式、适应新经济环境的必然选择。

(2)被动方面。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部压力助推的。首先是政府的倒逼机制和诱导机制。如发达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推进;中国政府大力推行科学发展观,制定了节能降耗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并分解成各个环节和技术指标进行落实和监控,激励和约束机制并进。其次是绿色消费的需求拉动及社会公众的舆论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代表经济的需求端,消费者的消费支出相当于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及其生产者的“投选票”,如果消费者转向了绿色消费,生产者就必须根据消费者的投票意愿,调整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使用,调整投资的方向和数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不二法门。最后是国际“绿色壁垒”的阻碍。“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主要表现形式有绿色关税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等,是一种全新的非关税壁垒,许多国家利用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来拒绝或限制进口。据不完全统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我国数百个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将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4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将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我国每年都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因“绿色壁垒”被禁止(彭朝林,2004)。中国企业要突破“绿色壁垒”,实践循环经济理念势在必行

(3)跟从方面。国际国内的一些先进企业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循环经济倡导之初就开始推行这种发展模式,创造了很多成功的示范案例,同类型企业也开始纷纷效仿,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

4.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生产者行为的比较分析

综上所述,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追求的是充分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效益。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循环经济同样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经济发展的动力仍然是利益机制。只不过其效益目标不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而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的统一,同时兼顾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协调。循环经济下生产者从生产负外部性、资源稀缺性、绿色供应链以及企业社会责任(CSR)等方面考虑,会逐步加大科技投入、转变生产方式,进而实现可持续生产。循环型企业的主要特征有:

(1)循环型企业首先是节约型企业。即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

(2)循环型企业是生态型企业。即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优化原理,运用生态工程手段和各种先进技术,建立起来的对自然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能量多重利用、对生态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现代化企业。

(3)循环型企业是知识型企业。循环型企业是知识经济和生态经济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先进的企业形态。

(4)循环型企业的经济行为具有两重性。循环型企业不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还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要求,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兼顾生态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